第65章 傷口撒鹽
關燈
小
中
大
說說笑笑,流行的順口溜、黃段子佐酒下菜,吃飽喝足,曲終人散。
送罷劉枚他們回到辦公室,李一凡覺得有點昏昏然,剛才的太多的煙霧,過份的興奮,透支了現在的精力。
她無力地斜靠在沙發邊,迷迷糊糊中走進了學生餐廳:即将畢業了,就要各自西東,各奔前程了。
同寝室的八個女生在學生餐廳裡要了一桌酒席。
談四年的情誼,說以後的前景,大家既感傷又興奮,不斷的端酒杯相碰。
這是一瓶真正的五糧液,是李一凡貢獻的。
原因嘛,她考起了研究生。
你祝我,我祝你。
你一杯,我一杯,喝得臉上紅霞飛。
室友中還有兩個同學考研,但都名落孫山。
在雙向選擇時,陸冰冰選了西藏,夏冬選了青海。
她倆端着酒杯向六位朝夕相處的室友說出了心裡話:置之死地而後生,到那裡去的目的就是磨練自己,一年或兩年後考上研究生。
陸冰冰說:“我這個人呆不得好的地方,不像一凡那樣靜得下來。
到西藏去懸梁刺股,否則無顔見你們這七個江東父老!”說完,一杯五粱液倒進了口裡。
夏冬說:“考不上研,就做千秋青海鬼,永不回鄉!來,敬大家。
” 喝得說得正酣,陽昆來找李一凡。
不等他說正事,七個女生就六嘴七舌地包圍了他,一反平常的矜持和羞澀,說什麼話的都有,害得一向伶牙利齒的陽昆隻有招架之攻,沒有還嘴的力:“好啦。
我請客。
”他向服務員揮了一下手,“給我們再加兩個特色菜,再來一瓶酒。
” “陽昆!”李一凡拉了拉他的衣袖。
“啊,現在就管起來了?” “你們好幸福喲,兩個研究生。
人約黃昏後,月上柳梢頭,花前月下……” “喝喜酒時要請我們喲。
” “現在就喝。
說實話,以後像今天這樣團聚呀,很不容易了。
” “對、對!”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我們今天喝它個天翻地覆慨而慷!” 真是添酒回燈重開宴,吃個花兒開,喝個滿堂彩,說個心兒甜…… 不是一桌,是三桌,還有老師。
不是分别酒,也不是謝師宴,而是陽昆李一凡的結婚喜宴。
餐廳裡有了空調,有了雅間,名曰“怡園”,和學校中的教學樓、學生宿舍所處的李園、桃園、梨園、杏園、梅園、菊園、橘園相映成趣。
那字比魏碑狂放,比懷素收斂,是帶書法研究生的查教授的手迹。
能來的同學、師長都來了。
濟濟一堂,好不熱鬧。
曾在這裡放飛思想放飛欲望的七個室友到哪去了,一個也不見。
她們都走了,原本在市裡工作的李靜心去了廣州,寄來了一張國畫《珠江帆影》;另一個去了深圳,寄來了一套嬰兒衣服;在合肥的王珏寄來了鐵畫黃山松;夏冬考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寄來了一個虎頭娃;陸冰冰還在西藏打拼,忙着收集她的關于雅魯藏布江的長篇紀實文學的材料,然後去魯迅文學院讀研究生,寄來了一張唐卡;還有賈曼麗和萬葉不知身在何處。
看着這五樣物品,睹物思人,李一凡心裡很亂,往事曆曆,音容笑貌如在目前。
才多少日子,居然就天各一方!怪不得古人會有“别時容易見時難”的感歎,有《别賦》的傷肝裂膽! 酒還沒過三巡,作過李一凡班的輔導員的方老師拿起一封信邊拆邊說:“大家靜一下,我這裡有一封夏冬的信,她叫我務必在此時拆。
注意哈,現在我開始拆了。
”他舉起信劃了半圈,然後取出信紙,念道,“昨日我們在校園聚散,今天又想在一起狂歡。
可是,一切都變了,昨是而今非。
一凡,我們想來都來不了,真是‘想說愛你不容易’啊!除了我們六個以外,賈曼麗去了美利堅,萬葉去了英吉利,至今我和她倆都沒有聯系上。
要是再過十年,我們都不知會怎樣?真是‘今昔何昔’呀!哎呀,我怎麼在這裡感傷起來了?說正事,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我們又不能來給你和你的先生陽昆敬酒,就在信上分别敬你們一杯,請方老師監督執行……”方老師收起信紙,走過來,拿起酒瓶向杯子裡斟酒,“我是受人之重托喲!” “方老師,我和一凡合喝一杯。
”陽昆說。
方老師揚揚信紙,說:“夏冬沒有這樣說,是說分别敬。
” “好呀,方老師,你也要喝喲。
” “怎麼我‘也要喝’?” “你代表她們呀。
” “沒有叫我代表呀,”方老師又揚了一下信紙,“人家夏冬措詞清楚準确,是叫我監督執行。
她們是通過這封信來分别敬新郎新娘。
” 還是一凡的導師夏教授心疼他倆,去找了兩個像拇指般大的小酒杯,将原杯子的酒倒進裡面,剛好一杯倒兩杯。
李一凡和陽昆硬是在衆人的歡呼聲中各喝了七杯。
七杯下肚,一凡把旁邊的一大杯礦泉水也喝光了。
原以為了了,沒想到方老師又展開了信紙念起來
送罷劉枚他們回到辦公室,李一凡覺得有點昏昏然,剛才的太多的煙霧,過份的興奮,透支了現在的精力。
她無力地斜靠在沙發邊,迷迷糊糊中走進了學生餐廳:即将畢業了,就要各自西東,各奔前程了。
同寝室的八個女生在學生餐廳裡要了一桌酒席。
談四年的情誼,說以後的前景,大家既感傷又興奮,不斷的端酒杯相碰。
這是一瓶真正的五糧液,是李一凡貢獻的。
原因嘛,她考起了研究生。
你祝我,我祝你。
你一杯,我一杯,喝得臉上紅霞飛。
室友中還有兩個同學考研,但都名落孫山。
在雙向選擇時,陸冰冰選了西藏,夏冬選了青海。
她倆端着酒杯向六位朝夕相處的室友說出了心裡話:置之死地而後生,到那裡去的目的就是磨練自己,一年或兩年後考上研究生。
陸冰冰說:“我這個人呆不得好的地方,不像一凡那樣靜得下來。
到西藏去懸梁刺股,否則無顔見你們這七個江東父老!”說完,一杯五粱液倒進了口裡。
夏冬說:“考不上研,就做千秋青海鬼,永不回鄉!來,敬大家。
” 喝得說得正酣,陽昆來找李一凡。
不等他說正事,七個女生就六嘴七舌地包圍了他,一反平常的矜持和羞澀,說什麼話的都有,害得一向伶牙利齒的陽昆隻有招架之攻,沒有還嘴的力:“好啦。
我請客。
”他向服務員揮了一下手,“給我們再加兩個特色菜,再來一瓶酒。
” “陽昆!”李一凡拉了拉他的衣袖。
“啊,現在就管起來了?” “你們好幸福喲,兩個研究生。
人約黃昏後,月上柳梢頭,花前月下……” “喝喜酒時要請我們喲。
” “現在就喝。
說實話,以後像今天這樣團聚呀,很不容易了。
” “對、對!”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我們今天喝它個天翻地覆慨而慷!” 真是添酒回燈重開宴,吃個花兒開,喝個滿堂彩,說個心兒甜…… 不是一桌,是三桌,還有老師。
不是分别酒,也不是謝師宴,而是陽昆李一凡的結婚喜宴。
餐廳裡有了空調,有了雅間,名曰“怡園”,和學校中的教學樓、學生宿舍所處的李園、桃園、梨園、杏園、梅園、菊園、橘園相映成趣。
那字比魏碑狂放,比懷素收斂,是帶書法研究生的查教授的手迹。
能來的同學、師長都來了。
濟濟一堂,好不熱鬧。
曾在這裡放飛思想放飛欲望的七個室友到哪去了,一個也不見。
她們都走了,原本在市裡工作的李靜心去了廣州,寄來了一張國畫《珠江帆影》;另一個去了深圳,寄來了一套嬰兒衣服;在合肥的王珏寄來了鐵畫黃山松;夏冬考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寄來了一個虎頭娃;陸冰冰還在西藏打拼,忙着收集她的關于雅魯藏布江的長篇紀實文學的材料,然後去魯迅文學院讀研究生,寄來了一張唐卡;還有賈曼麗和萬葉不知身在何處。
看着這五樣物品,睹物思人,李一凡心裡很亂,往事曆曆,音容笑貌如在目前。
才多少日子,居然就天各一方!怪不得古人會有“别時容易見時難”的感歎,有《别賦》的傷肝裂膽! 酒還沒過三巡,作過李一凡班的輔導員的方老師拿起一封信邊拆邊說:“大家靜一下,我這裡有一封夏冬的信,她叫我務必在此時拆。
注意哈,現在我開始拆了。
”他舉起信劃了半圈,然後取出信紙,念道,“昨日我們在校園聚散,今天又想在一起狂歡。
可是,一切都變了,昨是而今非。
一凡,我們想來都來不了,真是‘想說愛你不容易’啊!除了我們六個以外,賈曼麗去了美利堅,萬葉去了英吉利,至今我和她倆都沒有聯系上。
要是再過十年,我們都不知會怎樣?真是‘今昔何昔’呀!哎呀,我怎麼在這裡感傷起來了?說正事,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我們又不能來給你和你的先生陽昆敬酒,就在信上分别敬你們一杯,請方老師監督執行……”方老師收起信紙,走過來,拿起酒瓶向杯子裡斟酒,“我是受人之重托喲!” “方老師,我和一凡合喝一杯。
”陽昆說。
方老師揚揚信紙,說:“夏冬沒有這樣說,是說分别敬。
” “好呀,方老師,你也要喝喲。
” “怎麼我‘也要喝’?” “你代表她們呀。
” “沒有叫我代表呀,”方老師又揚了一下信紙,“人家夏冬措詞清楚準确,是叫我監督執行。
她們是通過這封信來分别敬新郎新娘。
” 還是一凡的導師夏教授心疼他倆,去找了兩個像拇指般大的小酒杯,将原杯子的酒倒進裡面,剛好一杯倒兩杯。
李一凡和陽昆硬是在衆人的歡呼聲中各喝了七杯。
七杯下肚,一凡把旁邊的一大杯礦泉水也喝光了。
原以為了了,沒想到方老師又展開了信紙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