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關燈
小
中
大
承華藝出版社的盛意,将這六部拙著重加印制流布,并錫以嘉名,命之曰《周汝昌紅學精品集》,既感且愧。
因為拙著皆難跻"暢銷"之榮列,六部書中絕大多數是"隻印一次"的,而且幾乎都有十分曲折離奇的經過(一言難盡)。
如果華藝是為了賺"大錢",決不會看中了我這些書稿--我之既感且愧,首在于此。
這六部書,雖非我研紅50年的全部述作,但也确實具有其代表性與創始性(originality)的意義,因此不妨乘此機緣略為申說。
《紅樓夢新證》初版于1953年9月,當年三個月内連續再版、三版(校訂、增補),為彼時海外人士詫為異事,評價也高〔注一〕。
但當時的認識,總超不出"資料豐富"這種表面現象,這原不足異。
在我個人自忖,則此書的真正精神意度,并不在此。
隻看引用書目多達700餘種,"挖掘"了一批"史料",等等,未免"買椟還珠"之歎了——此書的首創性與價值所在,一是建立了"曹學";二是将"曹學"與"紅學"緊密绾合,體現出一個根本認知:"曹學"方是"紅學"的根本基礎;三是從文、史、哲三大方面來綜合闡釋《紅樓夢》的高層次文化意義(同時也對比了高鹗僞續後40回的思想内涵與精神世界的迥異于雪芹原著)。
《曹雪芹小傳》出版于1980年,原是《曹雪芹》(1964,作家出版社)的修訂擴充之本。
雪芹的家世,已由《新證》考訂粗備,而生平則史料奇缺,本是無法成"傳"的,但為了填補這一巨大而重要的空白,"知其不可為而強為",勉力以赴,鈎勒出一個"聊勝于無"的輪廓來。
書出後頗獲專家學者的獎許與鼓舞,于是方悟此一主題雖然探讨起來困難萬分,卻是值得繼續努力的一項"扛鼎"之重任與勝業。
上文已述,《新證》雖然"曹學"成份很重,實質是文、史、哲綜合型論著。
因此可以說"曹學"的正式成型,應以《小傳》為其代表。
《紅樓夢真貌》實質是"版本學"與"脂學"绾合同步的創例論述(這兩門紅學專科分支,在《新證》中也曾初步研論,但不及深入詳究)。
此書揭示的是衆多古鈔本中異文的繁多、複雜之驚人與難以審辨,我與亡兄祜昌對此所下的苦功夫最為浩大,此書乃一提要"結晶",用科學的大量表格與數據顯示了雪芹原筆與後人(多層次)妄改的實況--例如有人迷信《庚辰本》,說它"最好",其實從《真貌》中一看即知并非如此,它已有改得很壞的文句了。
同時探究了脂硯這位批書人與作者雪芹的特殊親密深厚的異樣關系。
《紅樓訪真》是考索雪芹筆下的"西府""東府"的曆史地點的奧秘問題。
我的觀點一向堅持認為雪芹的文學手法是以寫實為基本的,其地點、人物,皆有"原型"。
本書人多個層次證明了"榮國府"實址,由民間父老口傳以至學者的詩文記載,加上我自已的研求,得出一個結論:此府原系康熙内定嗣位人皇十四子胤祯的廢府所在,胤祯是被雍正(即胤禛)軟禁而篡奪皇位的受害者〔"東府原是胤■(敦郡王)廢府,胤■是被雍正第一個懲治的政敵〕。
這一份專題研究,不但可以引人"入勝",而且揭示出這所關于曹家上世政治命運者至為重大。
《紅樓夢與中華文化》,是在美國講學客居時的研究成果(1986-1987),北京、台北分出兩本。
此為首次将《紅樓夢》與中華文化兩結合的特例,前所未有。
這并不是說此書即能包括偌大輝煌内涵,而是要點醒這一重大文化關系與芹書的文化地位與價值。
僅此一點,其曆史意義也就很重要了。
書分三編,上編專研"自傳說"。
中編講"癡"的曆史命題與涵義。
下編提出芹書的獨特叙事美學--大對稱對比的結構法
因為拙著皆難跻"暢銷"之榮列,六部書中絕大多數是"隻印一次"的,而且幾乎都有十分曲折離奇的經過(一言難盡)。
如果華藝是為了賺"大錢",決不會看中了我這些書稿--我之既感且愧,首在于此。
這六部書,雖非我研紅50年的全部述作,但也确實具有其代表性與創始性(originality)的意義,因此不妨乘此機緣略為申說。
《紅樓夢新證》初版于1953年9月,當年三個月内連續再版、三版(校訂、增補),為彼時海外人士詫為異事,評價也高〔注一〕。
但當時的認識,總超不出"資料豐富"這種表面現象,這原不足異。
在我個人自忖,則此書的真正精神意度,并不在此。
隻看引用書目多達700餘種,"挖掘"了一批"史料",等等,未免"買椟還珠"之歎了——此書的首創性與價值所在,一是建立了"曹學";二是将"曹學"與"紅學"緊密绾合,體現出一個根本認知:"曹學"方是"紅學"的根本基礎;三是從文、史、哲三大方面來綜合闡釋《紅樓夢》的高層次文化意義(同時也對比了高鹗僞續後40回的思想内涵與精神世界的迥異于雪芹原著)。
《曹雪芹小傳》出版于1980年,原是《曹雪芹》(1964,作家出版社)的修訂擴充之本。
雪芹的家世,已由《新證》考訂粗備,而生平則史料奇缺,本是無法成"傳"的,但為了填補這一巨大而重要的空白,"知其不可為而強為",勉力以赴,鈎勒出一個"聊勝于無"的輪廓來。
書出後頗獲專家學者的獎許與鼓舞,于是方悟此一主題雖然探讨起來困難萬分,卻是值得繼續努力的一項"扛鼎"之重任與勝業。
上文已述,《新證》雖然"曹學"成份很重,實質是文、史、哲綜合型論著。
因此可以說"曹學"的正式成型,應以《小傳》為其代表。
《紅樓夢真貌》實質是"版本學"與"脂學"绾合同步的創例論述(這兩門紅學專科分支,在《新證》中也曾初步研論,但不及深入詳究)。
此書揭示的是衆多古鈔本中異文的繁多、複雜之驚人與難以審辨,我與亡兄祜昌對此所下的苦功夫最為浩大,此書乃一提要"結晶",用科學的大量表格與數據顯示了雪芹原筆與後人(多層次)妄改的實況--例如有人迷信《庚辰本》,說它"最好",其實從《真貌》中一看即知并非如此,它已有改得很壞的文句了。
同時探究了脂硯這位批書人與作者雪芹的特殊親密深厚的異樣關系。
《紅樓訪真》是考索雪芹筆下的"西府""東府"的曆史地點的奧秘問題。
我的觀點一向堅持認為雪芹的文學手法是以寫實為基本的,其地點、人物,皆有"原型"。
本書人多個層次證明了"榮國府"實址,由民間父老口傳以至學者的詩文記載,加上我自已的研求,得出一個結論:此府原系康熙内定嗣位人皇十四子胤祯的廢府所在,胤祯是被雍正(即胤禛)軟禁而篡奪皇位的受害者〔"東府原是胤■(敦郡王)廢府,胤■是被雍正第一個懲治的政敵〕。
這一份專題研究,不但可以引人"入勝",而且揭示出這所關于曹家上世政治命運者至為重大。
《紅樓夢與中華文化》,是在美國講學客居時的研究成果(1986-1987),北京、台北分出兩本。
此為首次将《紅樓夢》與中華文化兩結合的特例,前所未有。
這并不是說此書即能包括偌大輝煌内涵,而是要點醒這一重大文化關系與芹書的文化地位與價值。
僅此一點,其曆史意義也就很重要了。
書分三編,上編專研"自傳說"。
中編講"癡"的曆史命題與涵義。
下編提出芹書的獨特叙事美學--大對稱對比的結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