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死在自己心裡,才是明智的選擇?
馬鈴兒嘩嘩……
喬祺困惑。
“冷嗎小妹?” “不。
” “還發燒嗎?” “輕點兒了。
” “想什麼呢?” “想爸爸。
” “……” “還想你。
” “傻話。
我不是摟着你嗎?” “爸爸對我那麼好,還沒等我長大了報答他,他就走了。
從今以後,世上隻有大哥哥一個愛我的人了……” “我會連同爸爸對你的那一份愛也擔起來,我保證。
” 喬喬的身子在被下一翻,面對着他了。
她也用雙手摟抱着喬祺,喃喃地說:“大哥哥,我以後再也不磨你了!” “又是傻話。
七八歲以前的女孩,都愛磨人,也不是什麼大毛病。
再說,我從來也沒嫌你磨過我呀!” “現在我自己想想,覺得不好。
” 喬喬害羞地将頭埋在他懷裡。
“别摟着我,把手縮被子底下。
” “摟着舒服。
” “凍傷了手!” 喬喬的雙手,反而将他摟得更緊了。
于是喬祺一隻一隻将她的雙手拽到被子底下。
“就這麼乖乖偎着吧,聽話。
我唱歌給你聽。
” 冰雪遮蓋着伏爾加河, 冰河上跑着三套車…… 茫茫大草原, 路途多遙遠, 人們說你就要離開村莊, 為什麼離别得那樣匆忙? 二十二歲的坡底村的青年,當年他所會唱并且自己真的喜歡唱一唱的歌,無非是幾首前蘇聯歌曲再加上幾首東歐國家的歌曲。
都是聽來詞曲憂郁的那一類。
他的老師高翔不但教會了他幾種樂器的演奏技巧,教會了他看五線譜,還教會了他唱以上那些歌曲。
潛移默化的,他的老師影響了他人生的同時,也重塑了他的性情。
老師不在了,老師的影響仍在。
老師和音樂,無形中使他變成了一個憂郁的青年。
而喬喬,使憂郁的他更加憂郁了。
在那一個冬季,那一個夜晚;在七八年前和七八年後的同一輛馬車上,憂郁的大哥哥和快樂天使般的小不丁點兒妹妹,一個依偎在另一個懷裡,都覺得他們真是誰也離不開誰。
馬車停在家院前時,喬喬在他懷裡睡着了。
喬祺将她連被子帶褥子抱進家裡,輕輕放在炕上後,俯下身,将唇吻在她額上。
他直起身時,喬喬睜開了她那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
她說:“哥,再親我一下。
” 其實馬車一停,她就醒了。
她是裝睡。
病了,她心裡就更加的自嬌了。
嬌,就更想讓大哥哥抱她一下了。
喬祺說:“我不是親你,我是想知道你還發燒不發燒了。
” “那人家都是用手。
” 喬喬的大眼睛忽閃了一下。
“我手涼。
你小時候我一擔心你發燒了,就那樣。
家裡又沒有體溫計,隻有那樣。
如果那算是親,七八年以來我至少親你一百多次了!” 喬祺說完,轉身想去往炕洞裡添柴,喬喬輕聲叫住了他。
她心裡那嬌,還沒夠。
由于喪父之悲,由于病,其嬌與以往不同。
像朵蔫了的花,急需澆點水。
倘不,便會蔫死似的。
起碼,她自己是這麼感覺的。
她說:“哥,那就真的親親我吧。
” 她橫躺在炕上,朝喬祺微微側着頭。
眼神兒中,充滿乞求的意味兒。
那樣子,着實有些令人看着可憐。
喬祺愣愣地望着她,仿佛沒聽懂她的話。
她又說:“如果剛才一次,連同以前的一百多次都不算親我,那等于我從小到大,你都沒親過我一次。
你還口口聲聲說你愛我呢!” 喬祺不禁暗悔自己的話說得太絕對了,也不符合事實。
事實是在她四歲以前,他沒少親過她。
反正不會比一位小媽媽親自己可愛的女兒的次數少。
難道她對四歲以前的事兒全不記得了嗎?他往炕前走了一步,細端詳她,想要看出她是不是裝的。
結果沒看出來。
他說:“忘了你路上怎麼保證的了嗎?你保證以後再也不磨我了,對不對?” 她說:“我也沒磨你呀,隻想讓你親親我。
” 她的聲音很細弱,七分由于病,三分是裝的。
在她,覺得自己并沒裝,完全是由于病。
愛撒嬌的小女孩兒都這樣。
撒嬌本就是得裝的事。
可她們一裝,就連自己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不是裝的了。
“我得往竈裡添些柴,還得燒水。
不燒壺開水,你夜裡渴了怎麼辦?” 喬祺說罷,又欲離去。
“哥……” 喬喬的聲音聽來凄凄切切的,那一種仿佛願望被漠視了的哀傷勁兒,令喬祺的心頓時軟得沒有形狀了。
七八年來,她第一次害重病,而且是在父親死後不久的悲傷籠罩的日子裡。
喬祺站住了。
邁不動腳步了。
猶豫片刻,複一轉身,跨至近旁。
他伸出兩條長胳膊,雙手按在席上,身體前傾,俯視着喬喬的小臉兒又猶豫片刻,接着緩緩低下了他的頭。
喬喬閉上了眼睛。
小臉兒由于剛從寒冷的外邊回到溫暖的家裡,也許還由于仍在發着低燒,紅撲撲的像紅蘋果。
喬祺在她額上親了一下。
之後他說:“小妹,我覺得你還是有點兒燒。
” 喬喬睜開眼,嘴角微微一動,臉兒上露出了願望被理解并且被滿足的一絲笑意。
“明天去打針,别忘了提醒哥在醫院買一支體溫計。
” 喬祺說罷,再也不猶豫什麼,果斷地走了出去…… 喬喬一病就是二十幾天。
醫生認為她本應該住院的。
喬祺也希望那樣。
可病床緊張。
等終于有病床了,喬喬的病也好了。
二十幾天裡,喬喬更瘦了。
喬祺也明顯的瘦了。
顧不上理發,顧不上刮胡子,看去不似一個二十三歲的小青年,而有幾分像一個“大老爺們兒”了。
那時,快過春節了。
以往積攢的一小筆錢,為喬喬治病花光了。
還借了幾十元錢。
那一年的春節,從初一起,家中不斷有村人來拜年。
喬守義活着時,這個家的人氣都沒那麼旺過。
村人們幾代以來迷信這樣一種說法——誰家在春節前死了長者,如果他或她在人間大體上是個好人,那麼閻王爺照例會放他幾天節假,讓他或她有機會重返人間清算積怨,為的是體現一種對鬼的公平。
村人們怕鬼偏偏在春節期間清算到自己頭上,與死者生前有怨的也罷,無怨的也罷,都會主動向死者的家人表達友好,以圖吉利。
喬喬确乎變了。
迎客、送客、敬茶敬煙,見什麼人說什麼樣的拜年話,一切都做得周到而又得體,簡直堪稱村裡大小孩子們的典範。
聽着村人們當面或背後對喬喬的誇獎,喬祺内心倍覺欣慰。
從此也對喬喬刮目相看了。
他特别想向坡底村農民以外的人們炫耀自己有一個多麼清麗多麼懂事的小妹妹了。
是的,那是一種炫耀心理。
他覺得有點不好。
也覺得沒什麼。
于是初五後,接連幾天用自行車馱着喬喬到江橋邊,不辭辛苦扛着自行車上下江橋,就這樣将喬喬帶到了城市裡去拜年。
喬喬對“大哥哥”此舉雖無參與的熱忱,卻有充分的理解。
當喬祺問她願意不願意時。
她說:“大哥哥願意的事,我都願意。
” 而二十三歲的坡底村的音樂青年所認識的那些城市裡的人,無非是些樂團的青年演奏員,藝校的青年教師,各行業職工俱樂部的文藝骨幹,一心想當音樂演奏家的少男少女以及他們的父母。
喬喬沒有料到,在這些人家裡,她的“大哥哥”竟受到特别真誠的歡迎和相當禮遇的款待。
喬喬第一次邁入一戶戶城裡人的家門,她對他們本人比對他們的家更感到好奇。
但她一點兒也未因自己是一個農村女孩兒而自卑。
一方面因為她是喬祺的妹妹,家家戶戶的人都對她表示出喜歡的态度;另一方面因為她的“大哥哥”在那些人的家裡那些人的面前絲毫也不自卑。
恰恰相反,他使小妹感覺到他仿佛是一個優秀的人在一些比較優秀的人中間。
“大哥哥”是那些人中惟一的農村人,但那些人卻似乎皆因此點而在“大哥哥”面前說些慚愧乃至羞愧的話。
“大哥哥”大大方方地在别人家裡嗑瓜子、吃花生、喝茶,還吸煙,并被要求吹薩克斯,拉大提琴、二胡和手風琴…… 有一戶人家的六歲的男孩兒是“大哥哥”的最小的學生,跟喬祺學二胡。
他的爸爸讓他叫喬喬“小姐姐”,而那男孩便很有禮貌地口口聲聲那麼叫。
“大哥哥”誇他二胡拉得有進步時,他的爸爸媽媽都喜悅地笑了。
那男孩要求喬祺開始教他大提琴或手風琴,喬祺說他年齡還太小,以後才能學,因為他的個子還不及大提琴高,他的雙臂還不足以将手風琴的琴頁展開。
“那,老師,過完春節開始教我小提琴吧!”男孩兒不達目的不肯罷休。
“小提琴我可教不了你。
我雖然也會拉小提琴,但拉不好。
不過,春節後我介紹你跟本市最好的一位小提琴手學,行不?” 男孩兒這才不央求他了。
在城市裡串了幾天門,那一天喬喬第一次從“大哥哥”口中聽到了一番“謙虛”的話。
否則,她還以為自己的“大哥哥”是什麼樂器都能以一流水平進行演奏的人呢! 那男孩兒的父親是市委辦公室的一位副主任,他對喬祺說:“以後有用得着我的地方,隻管開口!” 仿佛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他辦不到的事。
“冷嗎小妹?” “不。
” “還發燒嗎?” “輕點兒了。
” “想什麼呢?” “想爸爸。
” “……” “還想你。
” “傻話。
我不是摟着你嗎?” “爸爸對我那麼好,還沒等我長大了報答他,他就走了。
從今以後,世上隻有大哥哥一個愛我的人了……” “我會連同爸爸對你的那一份愛也擔起來,我保證。
” 喬喬的身子在被下一翻,面對着他了。
她也用雙手摟抱着喬祺,喃喃地說:“大哥哥,我以後再也不磨你了!” “又是傻話。
七八歲以前的女孩,都愛磨人,也不是什麼大毛病。
再說,我從來也沒嫌你磨過我呀!” “現在我自己想想,覺得不好。
” 喬喬害羞地将頭埋在他懷裡。
“别摟着我,把手縮被子底下。
” “摟着舒服。
” “凍傷了手!” 喬喬的雙手,反而将他摟得更緊了。
于是喬祺一隻一隻将她的雙手拽到被子底下。
“就這麼乖乖偎着吧,聽話。
我唱歌給你聽。
” 冰雪遮蓋着伏爾加河, 冰河上跑着三套車…… 茫茫大草原, 路途多遙遠, 人們說你就要離開村莊, 為什麼離别得那樣匆忙? 二十二歲的坡底村的青年,當年他所會唱并且自己真的喜歡唱一唱的歌,無非是幾首前蘇聯歌曲再加上幾首東歐國家的歌曲。
都是聽來詞曲憂郁的那一類。
他的老師高翔不但教會了他幾種樂器的演奏技巧,教會了他看五線譜,還教會了他唱以上那些歌曲。
潛移默化的,他的老師影響了他人生的同時,也重塑了他的性情。
老師不在了,老師的影響仍在。
老師和音樂,無形中使他變成了一個憂郁的青年。
而喬喬,使憂郁的他更加憂郁了。
在那一個冬季,那一個夜晚;在七八年前和七八年後的同一輛馬車上,憂郁的大哥哥和快樂天使般的小不丁點兒妹妹,一個依偎在另一個懷裡,都覺得他們真是誰也離不開誰。
馬車停在家院前時,喬喬在他懷裡睡着了。
喬祺将她連被子帶褥子抱進家裡,輕輕放在炕上後,俯下身,将唇吻在她額上。
他直起身時,喬喬睜開了她那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
她說:“哥,再親我一下。
” 其實馬車一停,她就醒了。
她是裝睡。
病了,她心裡就更加的自嬌了。
嬌,就更想讓大哥哥抱她一下了。
喬祺說:“我不是親你,我是想知道你還發燒不發燒了。
” “那人家都是用手。
” 喬喬的大眼睛忽閃了一下。
“我手涼。
你小時候我一擔心你發燒了,就那樣。
家裡又沒有體溫計,隻有那樣。
如果那算是親,七八年以來我至少親你一百多次了!” 喬祺說完,轉身想去往炕洞裡添柴,喬喬輕聲叫住了他。
她心裡那嬌,還沒夠。
由于喪父之悲,由于病,其嬌與以往不同。
像朵蔫了的花,急需澆點水。
倘不,便會蔫死似的。
起碼,她自己是這麼感覺的。
她說:“哥,那就真的親親我吧。
” 她橫躺在炕上,朝喬祺微微側着頭。
眼神兒中,充滿乞求的意味兒。
那樣子,着實有些令人看着可憐。
喬祺愣愣地望着她,仿佛沒聽懂她的話。
她又說:“如果剛才一次,連同以前的一百多次都不算親我,那等于我從小到大,你都沒親過我一次。
你還口口聲聲說你愛我呢!” 喬祺不禁暗悔自己的話說得太絕對了,也不符合事實。
事實是在她四歲以前,他沒少親過她。
反正不會比一位小媽媽親自己可愛的女兒的次數少。
難道她對四歲以前的事兒全不記得了嗎?他往炕前走了一步,細端詳她,想要看出她是不是裝的。
結果沒看出來。
他說:“忘了你路上怎麼保證的了嗎?你保證以後再也不磨我了,對不對?” 她說:“我也沒磨你呀,隻想讓你親親我。
” 她的聲音很細弱,七分由于病,三分是裝的。
在她,覺得自己并沒裝,完全是由于病。
愛撒嬌的小女孩兒都這樣。
撒嬌本就是得裝的事。
可她們一裝,就連自己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不是裝的了。
“我得往竈裡添些柴,還得燒水。
不燒壺開水,你夜裡渴了怎麼辦?” 喬祺說罷,又欲離去。
“哥……” 喬喬的聲音聽來凄凄切切的,那一種仿佛願望被漠視了的哀傷勁兒,令喬祺的心頓時軟得沒有形狀了。
七八年來,她第一次害重病,而且是在父親死後不久的悲傷籠罩的日子裡。
喬祺站住了。
邁不動腳步了。
猶豫片刻,複一轉身,跨至近旁。
他伸出兩條長胳膊,雙手按在席上,身體前傾,俯視着喬喬的小臉兒又猶豫片刻,接着緩緩低下了他的頭。
喬喬閉上了眼睛。
小臉兒由于剛從寒冷的外邊回到溫暖的家裡,也許還由于仍在發着低燒,紅撲撲的像紅蘋果。
喬祺在她額上親了一下。
之後他說:“小妹,我覺得你還是有點兒燒。
” 喬喬睜開眼,嘴角微微一動,臉兒上露出了願望被理解并且被滿足的一絲笑意。
“明天去打針,别忘了提醒哥在醫院買一支體溫計。
” 喬祺說罷,再也不猶豫什麼,果斷地走了出去…… 喬喬一病就是二十幾天。
醫生認為她本應該住院的。
喬祺也希望那樣。
可病床緊張。
等終于有病床了,喬喬的病也好了。
二十幾天裡,喬喬更瘦了。
喬祺也明顯的瘦了。
顧不上理發,顧不上刮胡子,看去不似一個二十三歲的小青年,而有幾分像一個“大老爺們兒”了。
那時,快過春節了。
以往積攢的一小筆錢,為喬喬治病花光了。
還借了幾十元錢。
那一年的春節,從初一起,家中不斷有村人來拜年。
喬守義活着時,這個家的人氣都沒那麼旺過。
村人們幾代以來迷信這樣一種說法——誰家在春節前死了長者,如果他或她在人間大體上是個好人,那麼閻王爺照例會放他幾天節假,讓他或她有機會重返人間清算積怨,為的是體現一種對鬼的公平。
村人們怕鬼偏偏在春節期間清算到自己頭上,與死者生前有怨的也罷,無怨的也罷,都會主動向死者的家人表達友好,以圖吉利。
喬喬确乎變了。
迎客、送客、敬茶敬煙,見什麼人說什麼樣的拜年話,一切都做得周到而又得體,簡直堪稱村裡大小孩子們的典範。
聽着村人們當面或背後對喬喬的誇獎,喬祺内心倍覺欣慰。
從此也對喬喬刮目相看了。
他特别想向坡底村農民以外的人們炫耀自己有一個多麼清麗多麼懂事的小妹妹了。
是的,那是一種炫耀心理。
他覺得有點不好。
也覺得沒什麼。
于是初五後,接連幾天用自行車馱着喬喬到江橋邊,不辭辛苦扛着自行車上下江橋,就這樣将喬喬帶到了城市裡去拜年。
喬喬對“大哥哥”此舉雖無參與的熱忱,卻有充分的理解。
當喬祺問她願意不願意時。
她說:“大哥哥願意的事,我都願意。
” 而二十三歲的坡底村的音樂青年所認識的那些城市裡的人,無非是些樂團的青年演奏員,藝校的青年教師,各行業職工俱樂部的文藝骨幹,一心想當音樂演奏家的少男少女以及他們的父母。
喬喬沒有料到,在這些人家裡,她的“大哥哥”竟受到特别真誠的歡迎和相當禮遇的款待。
喬喬第一次邁入一戶戶城裡人的家門,她對他們本人比對他們的家更感到好奇。
但她一點兒也未因自己是一個農村女孩兒而自卑。
一方面因為她是喬祺的妹妹,家家戶戶的人都對她表示出喜歡的态度;另一方面因為她的“大哥哥”在那些人的家裡那些人的面前絲毫也不自卑。
恰恰相反,他使小妹感覺到他仿佛是一個優秀的人在一些比較優秀的人中間。
“大哥哥”是那些人中惟一的農村人,但那些人卻似乎皆因此點而在“大哥哥”面前說些慚愧乃至羞愧的話。
“大哥哥”大大方方地在别人家裡嗑瓜子、吃花生、喝茶,還吸煙,并被要求吹薩克斯,拉大提琴、二胡和手風琴…… 有一戶人家的六歲的男孩兒是“大哥哥”的最小的學生,跟喬祺學二胡。
他的爸爸讓他叫喬喬“小姐姐”,而那男孩便很有禮貌地口口聲聲那麼叫。
“大哥哥”誇他二胡拉得有進步時,他的爸爸媽媽都喜悅地笑了。
那男孩要求喬祺開始教他大提琴或手風琴,喬祺說他年齡還太小,以後才能學,因為他的個子還不及大提琴高,他的雙臂還不足以将手風琴的琴頁展開。
“那,老師,過完春節開始教我小提琴吧!”男孩兒不達目的不肯罷休。
“小提琴我可教不了你。
我雖然也會拉小提琴,但拉不好。
不過,春節後我介紹你跟本市最好的一位小提琴手學,行不?” 男孩兒這才不央求他了。
在城市裡串了幾天門,那一天喬喬第一次從“大哥哥”口中聽到了一番“謙虛”的話。
否則,她還以為自己的“大哥哥”是什麼樂器都能以一流水平進行演奏的人呢! 那男孩兒的父親是市委辦公室的一位副主任,他對喬祺說:“以後有用得着我的地方,隻管開口!” 仿佛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他辦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