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間春滿後一葉報秋來

關燈
倒吊在半空,那是足踝被沈神通及時抓住所以沒有真個掉下去。

    隻是目下倒吊于半空的滋味實在比真個掉下去還難受還可怕,這場噩夢,何時才能夠結束? 沈神通道:“李必成,你沒有昏過去吧?” 李必成定定神才慌不疊應道:“還……還沒有……” 沈神通道:“你膽子真不小,我最後問你一句話,你願意從實回答我的問話?抑是就此掉下去一了百了?” 李必成恨不得能夠向他拼命叩頭表示從實回答的誠意。

    但現在隻能說:“小人一定從實回答,一定從實回答。

    ” 于是沈神通很快就知道李必成消息來源是嚴府五個副總管當中的兩人,自然連名字也都知道了。

    甚至連麻雀行将嫁給陶正直的最新消息也知道了,其次就是李必成後期跟何同的聯絡的方法也知道。

     在表面上這些事情都已事過竟遷,何同既已遠飄隐遁,瑣瑣之事問之何用?可是沈神通不是普通人,很多平凡無奇的事情他聽人耳中就會有想不到的妙用。

     李必成是利用一艘快艇傳遞消息。

    艇上有兩種顔色不同的旗幟,如果是黃旗就表示沒有消息,如果是紅旗,何同就會在靠近南京江上出現。

    他乘坐另一艘快艇會合,親自在艙内暗格中取去書面報告,因此李必成根本不知道何同住在什麼地方。

     但沈神通卻知道,何同一定是住在他那幢臨江小屋,每到那個時候就看着江面經過的船隻,便很容易知道有沒有密報消息了。

     李必成說:“最後一次送出的密報就是沈老爺離開的前兩天,嚴溫尚不知道您老已經恢複了七八分,但府中的一個副總管卻知道,這個消息送出之後,何同就從此不見,往後幾次密報都原封帶回。

    ” 第三件事是關于崇明島和天津,這兩處地方,李必成記得何同曾經提到過天津。

     單單是這句話當然不足為憑,但如果你知道了可怕的仇人已随時可以出走,你必須馬上逃走的,那麼你往陌生地方去呢?不,還是逃到又遠又熟悉的地方。

     如果有充分時間,任何陌生地方也可以變成熟悉,但如果禍迫眉睫,當然就不一樣了。

     李必成被放回地上,性命還在,隻不過一隻腳已經永遠殘廢,終身變成走不快而又十分容易辨認的破子。

     天津已經十分寒冷,就算身壯力健的年輕人穿上棉袍也有點瑟縮,老弱之輩自然把皮襖皮袍子穿上了。

     彭璧雖然曾經出公差到過北方不少次數,自以為已經是老經驗,誰知從未到過北方(彭璧跟随他的時間而言)的沈神通,不但穿着方面老早指點彭璧換得跟北方人一樣似模似樣,最令人訝異是到了天津衛城内,他老人家竟然老馬識途帶了彭璧直奔北大關。

     那是一家門面不大的店鋪,挂着狗不理招牌(狗不理意思說這種著名的包子丢在地上連狗也不理不睬,何故?那是因為這種包子必是出籠現吃。

    由于包子内油脂多,一口咬去可以把嘴巴燙熟,而傳說中狗最怕燙,若是被燙過之後,凡是聽到響聲腦子就會疼痛。

    ),門首有個巨大的簽筒。

     他們站着吃過包子,彭璧精神大振,又跟着沈神通走到一條胡同轉角處的一家店鋪,進去每人要了一大碗肉片鹵的鍋巴萊。

    肉片有肥有瘦,加上黃花木耳花椒香菜,既熱又香。

    當然每人再加上四兩玫瑰露,直吃得彭璧全身冒汗,臉紅脖子粗而又腳步歪斜,隻好跟沈神通投店歇宿。

     一連八天,彭璧别的不說,天津衛獨特美味倒是嘗了不少,由早上吃點心的面茶開始,到貼脖脖熬魚,大清河面炸銀魚以至炸螞蚱撚兒(即翅膀尚未長成的肥嫩蝗蟲)為止,都大快朵頤好不開心。

     唯一遺憾的是何同消息杳然,這個人就算真的逃到天津衛,以這樣一個北方商業最繁盛,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誰能知道他躲在那一間深院大宅之内,何同隻要有錢,少不了有十個八個管家婢仆,他根本可以大門不出逍逍遙遙躲上十年八年。

     如果何同沒有錢非得出來弄些勾當營生不可,找到他的機會自是較大,但何同既然是準備行刺沈神通,豈能沒有周密布置?以何同的身份地位,暗中賺點錢準備逃亡匿居用豈是難事? 彭璧并不是整天跟着沈神通到處吃喝。

    他老早也已展開行動,在沈神通跟前,彭璧的确矮了一截,但事實上彭璧乃是浙省公門有名高手之一,例如查訪緝拿之道,普通捕快來來去去也不過那麼幾下老套,但彭璧至少比他們多幾倍手法,極盡古靈精怪無孔不入之能事。

     不過這一回沈老總分派他的工作隻限于沽河的碼頭,那沽河是永定、大清、子牙、南運、北運五條河流在天津交會,然後由大沽口出渤海。

    故此所有碼頭都十分繁忙熱鬧,每日不知多少車船人馬出人,更不知吞吐多少南北貨物糧米等。

     彭璧自然會運用種種手法和關系嚴密查訪,卻謹依沈神通命令絕不洩漏身份。

     沈神通每天到處跑,不但去過城外著名的海光寺千佛寺以及許多寺堂觀廟,甚至連專賣舊貨的街道也不時逛逛。

     就在第九天午後沈神通在街上走,兩邊店鋪大多是售賣故衣古董舊書等等,這時行人不多,沈神通并不十分期望會在此處碰見何同,他走到這種地方一來是由于習慣,大凡在公門當差久了,有些地方不免走慣走熟,例如這專賣古董珍玩、皮貨故衣,甚至名貴字畫的街道,任何大城市都有,也是髒物集散最佳場所,捕快們甚至時時可以從這種街道抓到犯案疊疊的大盜或慣竊。

     沈神通當然走慣走熟這類地方,盡管店鋪、建築、人物都不相同,他還是覺得非常熟悉,好像回到故鄉一樣,心情也輕松得多。

     既然他有這種習慣,何同自然也免不了,所以碰見何同的機會也不是絕對沒有。

     不過有個人從一間店鋪沖出來攔住沈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