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士集卷十七

關燈
蘇氏兄弟讀而感懐,為聽雨之約㈡。

    既而遊宦異塗,離闊憂沮,晚年飄泊,艱于會合,雨聲不複共聽,遺憾終身。

    故劉後村評其能為此言,非能踐此言也。

     分陽羅氏,昭諌㈢裔也。

    兄弟四人,早孤。

    立志慕學,務承先業。

    長君舉領郡史祿,棄歸。

    次君明,次君煥,皆善治産。

    又次君禮,掌行台詞牒。

    方羣居時,友愛敦笃。

    衣同椸,食同案,扁其軒曰聽雨。

    莳花植竹,為怡集之所。

    君禮之寓升也,擇交慎行,願直明坦,士類嘉之。

    求餘記其聽雨軒。

     餘謂兄弟懿親,分自一氣,翕和雝睦,發于真情。

    故風雨之夕,聽其聲而樂焉。

    當是時也,清燈語話之際,檐砌浪浪,或蕭瑟于草木,或驚決如波濤,其入于耳者若奏管弦、考锺鼓,天下至樂,莫此能過,非出于天者然與?然風雨之作,凄寒牢落,易于傷怆。

    今乃聞之而樂,則凡涼飔霁月,花晨雪晝,撫光景、暢性情,無不同其樂矣。

    嗟夫,世降俗漓,手足同體,視均敵仇。

    裂門析爨,倫理乖而骨肉疎,不知聽雨之同樂,反從而以管弦锺鼓獨樂者,何其悖也。

    聞羅氏之風,得無少愧哉?爾子若孫,其心乃祖父心,埙倡篪和㈣,益深同氣之好,則聽雨之樂,相傳于百世,而無蘇氏之遺憾也。

     旁批:㈠風雨對床,韋應物《示全真元常》:“甯知風雨夜,複此對床眠”。

     ㈡聽雨之約,蘇轼《辛醜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别于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

     ㈢昭諌,羅隐,字昭諌。

     ㈣埙倡篪和,《詩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孔穎達疏:“其恩亦當如伯仲之為兄弟,其情志亦當如埙篪之相應和”。

     驿戸餘糧應役記 國家疆理之大,極天所覆,廣袤數萬裡,自畿甸而要荒,如腹心手足,聮合一體。

    内外使者往來于道,若血脈之流通,此驿所由置也。

    驿有饋饷,官給錢米為倡,驗驿戶民賦,謂之餘糧,俾任其費。

    故一介之使,經渉遐逺,不資裹囊,所至如歸。

    蓋自成周設官㈠,掌牢禮委積以給賓客,歴代沿襲,而于逺人重其迎勞,立法詳宻,則莫今若焉。

     太平路界大江之東,居水陸沖要。

    北迩台察,南鄰憲司,又南而江右、浙閩、湖廣。

    又北逹于京師。

    郡統三縣,縣皆具水馬驿,饋饷之役,歲乆弊繁。

    新其政者,今郡侯中大夫也。

    侯名孟克布哈,字子實。

    由刑部尚書出監太平,亷明剛正,号令風飛,刮鋤煩苛,美利疊興。

     初,在城驿,舊額民賦及十石者戶四十有九,逓供是役,乃總管鐡柱、侯定于延佑間者也。

    後赢耗不齊,富者恬然弗増,貧者則困且逋。

    巧詐日滋,詭匿産稅,茍于規免,期限愈蹙。

    不踰年而再役,侯考舊額,得勝役者僅二十七戶,蠲除困乏,新得三戶,總為戶三十,以賦之石,為其日之差,凡一千一十有一日,幾三歲而一周。

    盡稽宿弊,蕪薅而蠧剔之,富不滲遺,貧不罥挂,輕重多寡,權度弗偏,羣心感悅。

    茲侯所以重逺人之迎勞,且蘇民之乆病也。

    夫三縣之驿,魯港隸蕪湖,荻港隸繁昌,而水馬兼焉。

    當塗分兩驿,采石之舟,城廐之騎,既皆因侯而堅完骁良,使者踵蹑罔間,晝夜饋饷不絶。

    今俱籍為成法。

    然城驿乃郡府親臨,尤三驿之望,衆願勒文以昭侯績,仍列其戶于碑陰,庶将來有所考也。

     旁批:㈠成周設官,《周禮天官宰夫》:“凡朝觐、會同、賓客,以牢禮之灋,掌其牢禮委積”。

     青山酌别記 山之勝,以人而増重。

    别之意,以酌而益勤。

    今青山之酌,非宴遊也,非旨于味也,因酌而緻贈别之言也。

     姑孰東南諸峯,惟青山崇峙雲天,元晖構居,太白吟詠,終身樂之,米元章大書第一山于石。

    山之陽,陸多車騎,水多舟楫,為往來要途,故于茲而祖餞焉。

     宋安常,廣平文貞公㈠之裔也。

    其兄衍常長姑孰郡幕,母在堂。

    安常性孝友,省視慕戀,乆不能去。

    年已壯,有署為宛陵府曹者,安常恐違色養,不樂就。

    長幕勸其為親奉檄㈡,始肯往焉。

    諸友送之餘十裡㈢,憇于青山。

    有酌而言者曰:“君子用于世,不系職之巨細。

    在伸道行志,求盡責任,由此髙顯可濟。

    譬之水焉,始自涓流,積成溪河,汨汨不已,必将至于海也,子其勉諸”。

    又酌而言曰:“時政滋弊,民瘼滋深。

    往佐大郡,悉乃心力。

    修治而撫摩之,必勉為而毋忽也”。

    又酌而祝曰:“士之持身名節,行義保其有終,以永令徳,匪特為利逹之榮而已”。

    安常拱而複曰:“敬服斯言,其敢忘于警省”? 于是繪圖,以紀别意之勤,則山之勝,甯不因而増重哉。

    圖成,詩賦滿軸,而予為之記。

     旁批:㈠廣平文貞公,唐宋璟,字廣平,與姚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