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一國三公 李宗仁一籌莫展 一石三鳥 白崇禧神機妙算
關燈
小
中
大
uo消除誤會&lsquo,那麼一旦解放軍渡過長江,政府就會立即土崩瓦解。
李宗仁敢于飛到廣州,表示了甯粵暗鬥的第一階段已經被李宗仁看穿了廣東&rsquo主戰派&lsquo的底牌,所以他一方面大放&rsquo和平前途樂觀&lsquo和&rsquo與中共方面已有接洽&lsquo的空氣,來提高他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行尊降貴,親自到廣州來&rsquo感格&lsquo和說服他的群臣,使他們懂得隻有&rsquo黨内團結一緻&lsquo,讓他出面&rsquo和談&lsquo,還可以保全一部分實力。
否則,再沒有别的前途可以指望了。
&ldquo &rdquo那麼,在這種情形之下,李宗仁的計劃有沒有實現的可能呢?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ldquo蔣介石至此透了口氣,說下去道:&rdquo因為,第一:李宗仁的這種想法和做法,立腳在一個主觀願望上,直到今天為止,他還幻想着&rsquo内部團結一緻&lsquo了,就可以和中共讨價還價,換言之,也就是到今天為止,李宗仁及其一派還沒有堅決地用行動來接受毛澤東所提出的八項條件的誠心。
沒有這一個決心,即使他飛到北平,也不可能得到任何的結果。
第二:李宗仁的這種想法和做法依舊存在着一種投機和僥幸心理,企圖由他來包辦&rsquo全面和平&lsquo,始終沒有正确地認清中國人民現有的力量和他們自己所能包辦的反動派的力量。
換言之,他還不肯丢開那臭不可聞的&rsquo法統&lsquo,他還想糾合那些不堪一擊的反動派殘餘力量來作&rsquo對等的和談&lsquo,根本忘記了他自己還沒有在支票上簽字的資格。
這兩種觀念不改,那麼即使說服了廣東封建勢力,即使中共同意了他去北平&rsquo和談&lsquo,那時候中國人民信任這買空賣空的掮客嗎?中國人民肯放松獲緻真正和平的八項條件嗎?中國和一切民主黨派,會毫無保證地接受他冒簽的這一張根本靠不住的支票嗎?&hellip&hellip&ldquo 蔣介石再透一口氣:李宗仁不可能真正代替他,至少他得不到對方的&rdquo諒解“但蔣又不能放心:孫科是不是他的對手? &rdquo快把李宗仁在黨政軍聯合紀念周上說的話報告過來!&ldquo &rdquo報告:李宗仁在中山紀念堂對立委、政府官員、軍事人員等二千五百人訓話,再度呼籲團結,曆時二十五分鐘,掌聲稀疏。
據一般觀察,李的呼籲并非無人同情,乃是與會者最多隻有一成聽得懂他的廣西官話。
李所強調的是黨的團結,并警告&rsquo凡是反對和平的人将為人民所痛恨。
&lsquo&hellip&hellip&ldquo 那邊廂,李宗仁在廣州舉行了一連串會議之後,同孫科在密室談心。
他開門見山道:&rdquo哲生兄,這次我來得太快,實在是事情緊迫,不得不如此,請你原諒!&ldquo 孫科在心頭樂開了花,笑得合不攏嘴,忙說:&rdquo不敢當,不敢當。
代總統日理萬機,卻因政院小事親自來穗,實在使我慚愧!&ldquo &rdquo哲生兄,&ldquo李宗仁道:&rdquo過去的由他去了,本黨如不團結,則大難臨頭!而本黨如要團結,行政院非回南京不可。
否則正如人家所說的,我們這個政府一國三公,身首異處,你說如何能和談?而目前形勢又告訴我們非和談不可!如果談不好,拖不成,那麼新兵訓練未成而共軍先渡江,請問到那時光南京固守不住,廣州又有什麼好處?&ldquo &rdquo是啊!&ldquo &rdquo再說,即使我對哲生兄有禮貌欠周的地方,但兄弟己親自到廣州來向你謝罪,向你迎駕,你老兄也該消消這口氣了吧?&ldquo &rdquo不敢當不敢當!&ldquo孫科心頭暗喜。
&rdquo哲生兄肯答應我回去嗎?&ldquo 孫科一怔,忙說:&rdquo代總統降尊行貴,使我慚愧!回去當無不可,無奈問題複雜。
如果回去,我,我,我也有我的困難。
&ldquo &rdquo沒有關系!&ldquo李宗仁道:&rdquo哲生兄的困難我明白。
不過蔣先生如果知道哲生兄回去,也不會見怪的!&ldquo李宗仁重重地說:&rdquo華盛頓支持的是南京,不是溪口!&ldquo 孫科無言,思潮起伏。
&rdquo再說,如果哲生兄不回去,立法院諸公對政院的誤會,恐怕越來越深,不易消除了。
&ldquo 孫科試探道:&rdquo現在又何嘗不如此?&ldquo 李宗仁會意,拍拍胸脯道:&rdquo如果現在回去,我可以保你無事!&ldquo 孫科再試探道:&rdquo咳!這一點我也明白,我如果回京,立法院在南京已有法定人數,一定會同我過不去;如果不回去呢?那麼我的政治生命,也就完咯!&ldquo 李宗仁大笑:&rdquo哲生兄,你以為我同蔣先生一樣,會對人輕諾寡信,出爾反爾的嗎?不,不,一百個不!我可以寫張字條給你:隻要你老兄回去,我李宗仁保證你繼續出任行政院長!這不行了嗎?啊?&ldquo 孫科熱鍋上螞蟻般團團打轉,忐忑不安,進退不得。
半晌說:&rdquo好吧,讓我考慮考慮。
晚上再說。
&ldquo一到晚上,孫科欣然答應李宗仁重回南京,把李宗仁樂得什麼似的。
&rdquo哲生兄頭腦清楚,真是顧全大局!&ldquo &rdquo你糊塗透頂!不顧大局,氣死我也!&ldquo陳立夫聞報直奔孫科官邸跳腳:&rdquo你知道你的背後誰在撐腰!李宗仁憑什麼同總裁比!你糊塗透了!你氣死我啦!&ldquo陳立夫撫胸頓足:&rdquo你知道我正在廣州,盡力幫你,讓各地立委在穗開會,支持你同姓李的打擂台,徹底摧毀姓李的局面,可是你一不和溪口商量,二不與我研究,貿貿然答應他回南京去,你到底吃了什麼迷藥啊,天哪!&ldquo 挨了陳立夫一頓痛罵,孫科讪讪地說:&rdquo人家降尊纖貴來到這裡,一切為了和談,我能不敷衍敷衍?&ldquo &rdquo你這位莫名其妙的院長啊!&ldquo陳立夫氣得隻好跳腳:&rdquo什麼和談,笑話!别開玩笑了!你自己也主張繼續戡亂,有什麼可以敷衍的?&ldquo于是飛往台灣,不再和孫科&rdquo敷衍&ldquo下去了。
正是:要保烏紗帽,兩頭不讨好。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李宗仁敢于飛到廣州,表示了甯粵暗鬥的第一階段已經被李宗仁看穿了廣東&rsquo主戰派&lsquo的底牌,所以他一方面大放&rsquo和平前途樂觀&lsquo和&rsquo與中共方面已有接洽&lsquo的空氣,來提高他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行尊降貴,親自到廣州來&rsquo感格&lsquo和說服他的群臣,使他們懂得隻有&rsquo黨内團結一緻&lsquo,讓他出面&rsquo和談&lsquo,還可以保全一部分實力。
否則,再沒有别的前途可以指望了。
&ldquo &rdquo那麼,在這種情形之下,李宗仁的計劃有沒有實現的可能呢?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ldquo蔣介石至此透了口氣,說下去道:&rdquo因為,第一:李宗仁的這種想法和做法,立腳在一個主觀願望上,直到今天為止,他還幻想着&rsquo内部團結一緻&lsquo了,就可以和中共讨價還價,換言之,也就是到今天為止,李宗仁及其一派還沒有堅決地用行動來接受毛澤東所提出的八項條件的誠心。
沒有這一個決心,即使他飛到北平,也不可能得到任何的結果。
第二:李宗仁的這種想法和做法依舊存在着一種投機和僥幸心理,企圖由他來包辦&rsquo全面和平&lsquo,始終沒有正确地認清中國人民現有的力量和他們自己所能包辦的反動派的力量。
換言之,他還不肯丢開那臭不可聞的&rsquo法統&lsquo,他還想糾合那些不堪一擊的反動派殘餘力量來作&rsquo對等的和談&lsquo,根本忘記了他自己還沒有在支票上簽字的資格。
這兩種觀念不改,那麼即使說服了廣東封建勢力,即使中共同意了他去北平&rsquo和談&lsquo,那時候中國人民信任這買空賣空的掮客嗎?中國人民肯放松獲緻真正和平的八項條件嗎?中國和一切民主黨派,會毫無保證地接受他冒簽的這一張根本靠不住的支票嗎?&hellip&hellip&ldquo 蔣介石再透一口氣:李宗仁不可能真正代替他,至少他得不到對方的&rdquo諒解“但蔣又不能放心:孫科是不是他的對手? &rdquo快把李宗仁在黨政軍聯合紀念周上說的話報告過來!&ldquo &rdquo報告:李宗仁在中山紀念堂對立委、政府官員、軍事人員等二千五百人訓話,再度呼籲團結,曆時二十五分鐘,掌聲稀疏。
據一般觀察,李的呼籲并非無人同情,乃是與會者最多隻有一成聽得懂他的廣西官話。
李所強調的是黨的團結,并警告&rsquo凡是反對和平的人将為人民所痛恨。
&lsquo&hellip&hellip&ldquo 那邊廂,李宗仁在廣州舉行了一連串會議之後,同孫科在密室談心。
他開門見山道:&rdquo哲生兄,這次我來得太快,實在是事情緊迫,不得不如此,請你原諒!&ldquo 孫科在心頭樂開了花,笑得合不攏嘴,忙說:&rdquo不敢當,不敢當。
代總統日理萬機,卻因政院小事親自來穗,實在使我慚愧!&ldquo &rdquo哲生兄,&ldquo李宗仁道:&rdquo過去的由他去了,本黨如不團結,則大難臨頭!而本黨如要團結,行政院非回南京不可。
否則正如人家所說的,我們這個政府一國三公,身首異處,你說如何能和談?而目前形勢又告訴我們非和談不可!如果談不好,拖不成,那麼新兵訓練未成而共軍先渡江,請問到那時光南京固守不住,廣州又有什麼好處?&ldquo &rdquo是啊!&ldquo &rdquo再說,即使我對哲生兄有禮貌欠周的地方,但兄弟己親自到廣州來向你謝罪,向你迎駕,你老兄也該消消這口氣了吧?&ldquo &rdquo不敢當不敢當!&ldquo孫科心頭暗喜。
&rdquo哲生兄肯答應我回去嗎?&ldquo 孫科一怔,忙說:&rdquo代總統降尊行貴,使我慚愧!回去當無不可,無奈問題複雜。
如果回去,我,我,我也有我的困難。
&ldquo &rdquo沒有關系!&ldquo李宗仁道:&rdquo哲生兄的困難我明白。
不過蔣先生如果知道哲生兄回去,也不會見怪的!&ldquo李宗仁重重地說:&rdquo華盛頓支持的是南京,不是溪口!&ldquo 孫科無言,思潮起伏。
&rdquo再說,如果哲生兄不回去,立法院諸公對政院的誤會,恐怕越來越深,不易消除了。
&ldquo 孫科試探道:&rdquo現在又何嘗不如此?&ldquo 李宗仁會意,拍拍胸脯道:&rdquo如果現在回去,我可以保你無事!&ldquo 孫科再試探道:&rdquo咳!這一點我也明白,我如果回京,立法院在南京已有法定人數,一定會同我過不去;如果不回去呢?那麼我的政治生命,也就完咯!&ldquo 李宗仁大笑:&rdquo哲生兄,你以為我同蔣先生一樣,會對人輕諾寡信,出爾反爾的嗎?不,不,一百個不!我可以寫張字條給你:隻要你老兄回去,我李宗仁保證你繼續出任行政院長!這不行了嗎?啊?&ldquo 孫科熱鍋上螞蟻般團團打轉,忐忑不安,進退不得。
半晌說:&rdquo好吧,讓我考慮考慮。
晚上再說。
&ldquo一到晚上,孫科欣然答應李宗仁重回南京,把李宗仁樂得什麼似的。
&rdquo哲生兄頭腦清楚,真是顧全大局!&ldquo &rdquo你糊塗透頂!不顧大局,氣死我也!&ldquo陳立夫聞報直奔孫科官邸跳腳:&rdquo你知道你的背後誰在撐腰!李宗仁憑什麼同總裁比!你糊塗透了!你氣死我啦!&ldquo陳立夫撫胸頓足:&rdquo你知道我正在廣州,盡力幫你,讓各地立委在穗開會,支持你同姓李的打擂台,徹底摧毀姓李的局面,可是你一不和溪口商量,二不與我研究,貿貿然答應他回南京去,你到底吃了什麼迷藥啊,天哪!&ldquo 挨了陳立夫一頓痛罵,孫科讪讪地說:&rdquo人家降尊纖貴來到這裡,一切為了和談,我能不敷衍敷衍?&ldquo &rdquo你這位莫名其妙的院長啊!&ldquo陳立夫氣得隻好跳腳:&rdquo什麼和談,笑話!别開玩笑了!你自己也主張繼續戡亂,有什麼可以敷衍的?&ldquo于是飛往台灣,不再和孫科&rdquo敷衍&ldquo下去了。
正是:要保烏紗帽,兩頭不讨好。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