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注釋

關燈
[1]沃洛佳是弗拉基米爾的小名。

     [2]德語:起來,孩子們,起來&hellip&hellip到時候了,媽媽已經在飯廳裡了。

     [3]德語:喂,喂,懶骨頭。

     [4]德語:喂,别碰我。

     [5]沃洛佳的本名和父名。

     [6]德語:你們快準備好了嗎? [7]法語:《遊記》。

     [8]一八二五年至一八六四年在彼得堡出版的一種反動的政治和文學報紙。

     [9]指法國喜劇作家博馬舍(1732&mdash1799)所著的《塞維勒的理發師》和《費加羅的婚禮》中的人物。

     [10]德語:親愛的。

     [11]法語:媽媽。

     [12]柳博奇卡是柳博芙的小名。

     [13]穆喬·克萊曼蒂(1752&mdash1832),意大利鋼琴家和作曲家,作有大量鋼琴奏鳴曲和鋼琴教材《樂藝津梁》。

     [14]意大利語:琶音(即和弦中的各個組成音不是同時奏出,而是順序奏出)。

     [15]法語:一,二,三,一,二,三。

     [16]德語:謝謝您,親愛的。

     [17]瑪麗亞的法文小名。

     [18]1普特合16.38公斤。

     [19]德語:您從哪兒來? [20]德語:我從咖啡館來。

     [21]德語:您沒有看過報嗎? [22]德語:在一切缺點中,最可怕的&hellip&hellip寫好了嗎? [23]德語:最可怕的是忘、恩、負、義&hellip&hellipU要大寫。

     [24]德語:句點。

     [25]卡堅卡是葉卡捷琳娜的小名。

     [26]法語:您好,米米! [27]法語:說法文。

     [28]法語:就着面包吃吧。

     [29]法語:你這是怎麼拿叉子的? [30]他對所有的男人都一律這樣稱呼。

    &mdash&mdash作者注。

     [31]法語:我是吃了苦頭才相信的。

     [32]法語:《瑞士魯濱遜一家》。

    這是瑞士作家約翰·戴維·威斯(1743&mdash1818)著的一部兒童驚險小說,一八一二年出版。

    該書模仿《魯濱遜飄流記》,描寫一個瑞士家庭在太平洋船隻失事,幸免于難,流落到遙遠的荒島上。

    書中主要人物都是兒童。

    這部作品曾被譯成多種文字,一直深受讀者喜愛。

     [33]以上都是書中人物。

     [34]法語:這是使女的姿勢。

     [35]法語:走運的。

     [36]謝苗諾娃(1787&mdash1876),俄國著名女歌劇歌唱家。

     [37]菲爾德(1782&mdash1837),英國著名作曲家。

    一八○四年至一八三一年住在彼得堡,在貴族家裡教授音樂課。

    晚年住在莫斯科,在那裡逝世。

     [38]法語:再說,他實在是個很好的家夥(diable的意思是&ldquo鬼&rdquo,bondiable的意思是&ldquo很好的家夥&rdquo,因此作者誤認為爸爸在罵卡爾·伊萬内奇)。

     [39]娜塔什卡是納塔利娅的愛稱。

     [40]舊俄時代婢女都包頭巾,戴包發帽表示擡高她的身份。

     [41]指帝俄時代發給農奴的解放證。

     [42]一種由裸麥或面包屑釀成的清涼飲料。

     [43]這是俄羅斯的風俗,出門以前家裡人都聚在一起,默坐一會兒,以祝遠行的人一路平安。

     [44]俄俗,仆人吻主人的肩表示感謝。

     [45]1俄丈合2.134米。

     [46]1俄裡合1.06公裡。

     [47]尼古連卡是尼古拉的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