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周世宗禅位宋祖

關燈
當日,世宗兵行之次,但見旌旗蔽日,劍戟凝霜,人如猛虎,馬賽飛彪。

    不日已至澤州,安下營寨。

    北漢之兵,屯于高平之南,世宗命前鋒擊之,北漢兵退十裡。

    周世宗疑其遁去,催諸軍亟進。

    後軍未至,衆心危懼,而世宗志氣亦銳,乃命白重贊、李重進,将左軍居西;樊愛能、何徽,将右軍居東;向訓、史彥超,将精騎居中;張永德,将禁兵自衛。

    兩陣對圓,周将出馬,北漢将楊兖挺槍來迎。

    兩下合戰未久,忽見周之右軍樊愛能、何徽引騎兵先走,餘兵大潰,約有一千餘人,皆解甲聲呼萬歲,降于北漢。

     世宗見兵勢危急,遂親冒矢石,引兵督戰,宿衛将趙匡胤謂同列曰:“主危如此,吾安得不緻死乎?”衆皆默然未答。

     匡胤又謂禁兵将張永德曰:“吾觀賊氣驕暴如此,力戰可破也!公急引兵乘高西出為左翼,我為右翼,兩下夾攻,國家安危,在此一舉!”永德從之。

    于是,二人各帥精兵二千出戰。

    匡胤此時身先士卒,衆兵無不一當百。

    北漢兵大敗,楊兖亦不敢援,北漢主收兵北走,僅得生入晉陽。

    此時,殺得漢兵屍滿山谷,委棄禦物及辎重器械之類,不可勝紀。

     是夕,世宗野宿,得步兵之降敵者皆殺之。

    樊愛能等,聞周兵大獲全勝,與士卒稍稍複還,世宗欲肅将令,即收愛能、何徽及部下七千餘人。

    責之曰:“汝輩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戰,今望風奔逃者無他,是欲以朕為奇貨,賣與劉崇請功耳!”諸将默然不答。

    周世宗大怒,喝令武士,推出盡皆斬之。

    自是驕将惰卒,始知所懼,不行姑息之政矣。

    有詩為證: 五代紛紛積弱餘,驕軍賣主主無知。

     高平自是樊何斬,從此軍容有丈夫! 是時,永德盛稱匡胤智勇,擢為殿前都虞候。

    此時,顯德六年秋八月初一日,忽起大風,江海騰湧,平地水深數尺,周太祖陵上松柏,盡皆拔起,直從空中飛來汴城南門外,倒卓于南路。

    因此,世宗受驚得病,至九月病漸危笃。

    乃召魏仁浦同平章事,加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一同聽政。

    複召諸臣至禦榻前托孤,更囑以後事。

    世宗遂崩,年三十九歲,在位六年。

     初,世宗雖在藩,多務韬晦,及即位後,破高平之寇,人皆服其英武。

     按五代史,世宗以柴氏子入繼大統,蓋至此而周之國姓一變焉。

    即位之初,憤然欲削平天下,蓋念亂甚而望治切,真中原之主也。

    深知近世之弊,起于威令之不行,上淩下僭,首誅樊、何以正軍法,革五十年之弊政,遂能變弱為強,因敗為功,乘勝逐北,至于太原。

    歸而簡兵整衆,銳意進齲于是,南割江西,克秦、鳳,北取三關,威武之聲振響夷夏,可謂雄傑。

     近世以來,末之有也。

    嘗夜讀書見唐元稹均田圖,乃诏頒圖法于天下,使吏民先習知之,期以一歲,大均天下之田,其規模豈小小哉?迹其注意元元,留心邦本,于五代十二君之中,獨稱為最!使其天假之以年,其成就蓋未可量也! 當日,衆臣請太子宗訓即皇帝位,稱号恭帝。

    宗訓年方七歲,範質、魏仁浦效伊尹、周公輔幼故事,封趙匡胤為歸德節度使。

    匡胤涿郡人也,父名弘殷,洛陽禁衛将校。

    娶杜氏,生匡胤于甲馬營,赤光滿室,營中異香,經月不散。

    時人謂之香孩兒營。

    少從新文說學。

    及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