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幅畫
關燈
小
中
大
己的事情去了。
庵主一會兒問我認識這個嗎?認識那個嗎?他說的名字隻有一二位聽說過,但我一概搖頭:認識那麼多人,這就與黃科長所說的“擇友甚嚴”相抵牾了。
原來這個庵主熱衷于交往名流,朋友多得讓人吃驚。
我漸漸發現這是一個古怪的人。
我還發現一個秘密——這也是他與黃科長過從甚密的原因了——他可以替黃科長搞來很多所謂的“名人字畫”,同時還是黃科長的熱心讀者,能适時送去激烈贊譽。
他問我: “看過黃老‘自傳’了嗎?” 一句話把我鎮住了。
我從來沒聽誰叫黃科長為“黃老”。
我愣怔了一下才明白:“沒有,還沒來得及拜讀。
” “那你可得抓緊時間看看!” 我點頭。
黃科長笑眯眯轉過臉來: “庵主幫我一字一字訂正過。
當然了,回頭老甯是要看的,我還要請他斧正……” 我說:“不敢。
” 庵主接着背了一段“自傳”。
我驚訝地發現:他嘴裡的這一段文字竟是如此暢美。
庵主離開時緊緊握住我的手,眼睛閃着動人的光彩:“我們從今天起就算是朋友了。
很好。
相見恨晚。
請多加關照。
再會!” 他說的都是書上的客套話,但因為熱情烤人,又足以彌補那種刻闆和不足。
我把他送到門外。
我的後面,黃科長和小冷卻及時地站住了,大概他們有意讓我和庵主增加一些接觸。
庵主再一次握着我的手:“我很重視你。
我們将盡快見面。
要知道——”說到這裡他擡眼望着熙熙攘攘的巷子:“‘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啊!” 這一句并非是對我說的,而僅僅是他自己的一句喟歎。
歎過之後,他就頭也不回地徑直走去。
我一直望着他的背影。
他那梳理齊整的背頭不知什麼時候給搞亂了,但頭顱卻一直用力昂着…… 5 很久沒有見到濱了。
當年我想在東部辦一份雜志,通過濱的愛人聯系了一家已經辦得不耐煩的刊物。
我們想用“過戶”的方式把它弄到那兒去。
就這樣,我與濱結識了。
第一次見她讓我好一陣吃驚。
我得說,我從沒見過這樣的人。
她長得大大的,極其完美。
閃着光澤的*肌膚、一對水靈靈的忽閃不停的眼睛,都讓人一時無語。
你怎麼也想不到,在這座幹燥酷熱的城市裡,竟然還會有這樣水汽充盈的生物。
接下去我還發現,她的性格比她的形象更有魅力。
那真是爽朗熱情,溫和寬厚。
她和愛人水乳交融,兩人形影不離,噓寒問暖;他們竟然能當着别人的面親吻,卻又不讓人覺得是在模仿洋人。
他們倆并排坐在那兒,大多數時間兩手相牽;有時他們彼此忙裡偷閑地、匆匆地看一眼,留下一個幸福的、不易察覺的微笑。
總之她落落大方,一切都做得那麼自然。
她隻是使人仰慕或愛戀。
當然,她對任何男性都會有吸引力;不過對她隻可以尊重而不可以亵渎。
作為一個真正的好女人,我想濱的一生都不會有通常的那些男女麻煩,而隻會像一個閃閃發光的物體擺在那兒,讓人産生一種心甘情願的景仰。
我後來還曾在一個雜志社舉辦的酒會上見過她。
在那種熱鬧場合,她好像比平時更加出衆,簡直是儀态萬方。
她有一刻由于要應酬一邊的朋友把愛人給忽略了——突然想起來時就急急地找到,然後挽住了他的胳膊,把他拉到剛剛結識的一些女友旁邊一一介紹。
就是這樣一位姑娘,卻讓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畫家纏住了。
我每當看到那個長着一縷白須、拄着一根拐杖顫顫巍巍踩着碎石路而來的老人,就有點不忍。
濱總是眉開眼笑、一蹦三跳地撲過去,小心地扶住了老人。
那時老人就把拐杖提離了地面,一下挽住了濱的胳膊,一隻手還緊緊握着她的手,拍打撫摸: “我的孩子啊,我的孩子啊,我想你啊,想你啊。
” “我也想你呀聶老。
” 就這樣,她攙扶着聶老到屋裡坐下,目中再無他人。
聶老看着她,她也看着聶老,兩個人手扯手坐在那裡。
這種注視至少要花去二十分鐘。
這之後聶老才提起拐杖,咳嗽着,弓着腰站起: “我回了,孩子,我該回了。
” 她的愛人也站起來,隻把客人送到門口。
聶老由濱攙着,送上很遠的一段路。
去找濱嗎?我仍然拿不定主意。
庵主一會兒問我認識這個嗎?認識那個嗎?他說的名字隻有一二位聽說過,但我一概搖頭:認識那麼多人,這就與黃科長所說的“擇友甚嚴”相抵牾了。
原來這個庵主熱衷于交往名流,朋友多得讓人吃驚。
我漸漸發現這是一個古怪的人。
我還發現一個秘密——這也是他與黃科長過從甚密的原因了——他可以替黃科長搞來很多所謂的“名人字畫”,同時還是黃科長的熱心讀者,能适時送去激烈贊譽。
他問我: “看過黃老‘自傳’了嗎?” 一句話把我鎮住了。
我從來沒聽誰叫黃科長為“黃老”。
我愣怔了一下才明白:“沒有,還沒來得及拜讀。
” “那你可得抓緊時間看看!” 我點頭。
黃科長笑眯眯轉過臉來: “庵主幫我一字一字訂正過。
當然了,回頭老甯是要看的,我還要請他斧正……” 我說:“不敢。
” 庵主接着背了一段“自傳”。
我驚訝地發現:他嘴裡的這一段文字竟是如此暢美。
庵主離開時緊緊握住我的手,眼睛閃着動人的光彩:“我們從今天起就算是朋友了。
很好。
相見恨晚。
請多加關照。
再會!” 他說的都是書上的客套話,但因為熱情烤人,又足以彌補那種刻闆和不足。
我把他送到門外。
我的後面,黃科長和小冷卻及時地站住了,大概他們有意讓我和庵主增加一些接觸。
庵主再一次握着我的手:“我很重視你。
我們将盡快見面。
要知道——”說到這裡他擡眼望着熙熙攘攘的巷子:“‘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啊!” 這一句并非是對我說的,而僅僅是他自己的一句喟歎。
歎過之後,他就頭也不回地徑直走去。
我一直望着他的背影。
他那梳理齊整的背頭不知什麼時候給搞亂了,但頭顱卻一直用力昂着…… 5 很久沒有見到濱了。
當年我想在東部辦一份雜志,通過濱的愛人聯系了一家已經辦得不耐煩的刊物。
我們想用“過戶”的方式把它弄到那兒去。
就這樣,我與濱結識了。
第一次見她讓我好一陣吃驚。
我得說,我從沒見過這樣的人。
她長得大大的,極其完美。
閃着光澤的*肌膚、一對水靈靈的忽閃不停的眼睛,都讓人一時無語。
你怎麼也想不到,在這座幹燥酷熱的城市裡,竟然還會有這樣水汽充盈的生物。
接下去我還發現,她的性格比她的形象更有魅力。
那真是爽朗熱情,溫和寬厚。
她和愛人水乳交融,兩人形影不離,噓寒問暖;他們竟然能當着别人的面親吻,卻又不讓人覺得是在模仿洋人。
他們倆并排坐在那兒,大多數時間兩手相牽;有時他們彼此忙裡偷閑地、匆匆地看一眼,留下一個幸福的、不易察覺的微笑。
總之她落落大方,一切都做得那麼自然。
她隻是使人仰慕或愛戀。
當然,她對任何男性都會有吸引力;不過對她隻可以尊重而不可以亵渎。
作為一個真正的好女人,我想濱的一生都不會有通常的那些男女麻煩,而隻會像一個閃閃發光的物體擺在那兒,讓人産生一種心甘情願的景仰。
我後來還曾在一個雜志社舉辦的酒會上見過她。
在那種熱鬧場合,她好像比平時更加出衆,簡直是儀态萬方。
她有一刻由于要應酬一邊的朋友把愛人給忽略了——突然想起來時就急急地找到,然後挽住了他的胳膊,把他拉到剛剛結識的一些女友旁邊一一介紹。
就是這樣一位姑娘,卻讓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畫家纏住了。
我每當看到那個長着一縷白須、拄着一根拐杖顫顫巍巍踩着碎石路而來的老人,就有點不忍。
濱總是眉開眼笑、一蹦三跳地撲過去,小心地扶住了老人。
那時老人就把拐杖提離了地面,一下挽住了濱的胳膊,一隻手還緊緊握着她的手,拍打撫摸: “我的孩子啊,我的孩子啊,我想你啊,想你啊。
” “我也想你呀聶老。
” 就這樣,她攙扶着聶老到屋裡坐下,目中再無他人。
聶老看着她,她也看着聶老,兩個人手扯手坐在那裡。
這種注視至少要花去二十分鐘。
這之後聶老才提起拐杖,咳嗽着,弓着腰站起: “我回了,孩子,我該回了。
” 她的愛人也站起來,隻把客人送到門口。
聶老由濱攙着,送上很遠的一段路。
去找濱嗎?我仍然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