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棗記 第六回 王惡收攝猴馬精 真人滅祭童男女

關燈
去。

    好一個馬精,掙力一跳高有二三丈,撲将下來要咬着這個王惡,又掙力一跳,高有二三丈,撲将下來要踢着這個王惡。

    如此之跳,四覆三番,被王惡的一條鋼鞭左撲來左打,右撲來右打。

     那馬精鬥抵不過,卻受了王惡一鞭。

    那馬精疾忙走去,被王惡跟蹤蹑迹趕至洞口邊。

    那馬精不想道王惡趕來,不曾躲避,被王惡又着力一鞭把這馬精結果了畢。

    遂就進到洞去把那些馬子馬孫一個個打得皮破肉開,魂飛魄散,收拾得幹幹淨淨。

     王惡既除此二怪後,鄉民來看,隻見南山之南,猴精的洞裡枯骨成堆;北山之北,馬精的洞裡枯骨重疊,哪一個不寒心。

    這個王惡雖收了二精,一則被妖氣所沖,二則是過用氣力,不一時亦氣絕而死。

    鄉中之民,哪個不說聲:“這樣英雄可惜,可惜。

    ”于是備了衣衾棺椁,把這個王惡殡埋。

    此且不題。

     卻說湘陰縣城隍以這個王惡為鄉民除害而死,生既為烈士,死當作英神,遂申聞府城隍。

    府城隍申聞省城隍,省城隍乃奏聞玉帝,就敕令王惡為湘陰一個神道,血食一方,每年一祭。

    王惡既受了玉帝敕令,遵從湘陰地方顯靈顯聖。

    湘陰居民乃高建廟宇祀之,其廟取名“廣福廟”,其神即号“廣福王”。

    每至四月初三日,是王惡死的日子,鄉中有百姓就宰了豬、殺了羊、烹了雞、燒了鵝,擺列着祭品齊齊整整。

     你看這個廟中,到了祭賽之日,朝谒的男男婦婦不知來有幾千,燒的香不知燒去了幾擔,焚的紙不知焚去了幾船。

    豈知這個神道生前是個惡人,死後又是惡神。

    有一年臨到祭賽之期,忽然言語,說道:“你衆福戶,我有功于汝一方,蒙玉帝敕旨,着令我血食茲土。

    每年隻是吃豬、吃羊、吃雞、吃鵝,味不見佳。

    今年祭賽,須把那童男童女我吃。

    ” 那些福戶聽見這樣說話,一個個戰栗。

    内中也有等英氣之士,跪下廟前說道:“王爺,你乃是助福之神,保佑茲土,怎的又害了人家的童男童女?”神道聽得此言,不勝之惱,說道:“爾等居民,不遵神旨,可惡,可惡。

    ”須臾之間就弄出一陣大風,那風好猛呀: 一氣怒呼号,摧林鳥失巢。

     嶺前陰氣瞑,江上浪頭高。

     折盡章台柳,掀開杜屋茅。

     搖搖舟與輯,無限客魂銷。

     風過了又落得一陳雨來,那雨好大呀: 化日正當午,轟雷忽震驚。

     濃雲從地合,驟雨滿天傾。

     瀑瀉銀河浪,盆翻白帝城。

     郊原平陸地,倏作漢江橫。

     雨過了還不打緊,誰知又落下一番雹來。

    那雹好狠呀: 初疑蜥蜴吐,忽訝伏陰生。

     攪海翻江勢,崩山裂石聲。

     堅口銀彈小,光比水晶明。

     莫道天垂異,還因鬼示懲。

     這王惡神道弄的這風也不是風。

    别的風,隻吹得葉、掃得花,縱大的,隻折得木、拔得樹、飛得沙,惟有這一番風,卻把那石頭滾下水,又把那人兒吹上天。

    就是那個雨也不是雨。

    往時的雨,隻是洗着塵、破着塊,縱大的隻是打破芭蕉葉、淋落碧桃花,哪裡見這樣大雨,勢如銀漢傾天塹,疾似頹波瀉海門。

    就是那雹也不是雹。

    往時的雹,隻大如豆子、大如谷粒,縱大的,隻如上苑櫻桃顆,東國梅子形,哪裡有大如鬥,堅如石,一個足有五六斤。

     你看這個神道,隻為争了那張嘴,風了又雨,雨了又雹,把那一個大鄉村弄得樹也沒有一棵,禾也沒有一叢,瓦也沒有一片,在池中的鵝鴨,打得沒有一隻,在山上的鳥雀,打得沒有一個,在路上的客旅,打得八有七傷,在郊外的牛羊,打的十有九死。

    雨雹止了,那王惡神道卻又問道:“衆福戶們,可用童男女祭賽我否?”衆福戶見了這個勢頭,隻得承認情願用童男童女祭賽。

    那神道才息怒哩。

     卻說廣福廟鄉有十保,這十保福戶,因用童男童女,第一保推第二保先祭,第二保推第三保先祭。

    左推右推,隻得以拈阄為定,剛剛的該着第一保祭賽。

    那第一保的頭首,問東家要個童男,東家道:“我的乖乖兒子,怎麼舍得?”問西家要個童女,西家道:“我的嬌嬌女兒,怎麼舍得?” 衆頭家無奈。

    那是四月初一日,祭期又至。

    欲别處去買來,又怕誤了祭期。

    适有一人姓劉名端,家甚富,養有婢女五六十餘,小厮七八十餘。

    那劉端是個不近人情的,小厮也不把配那丫鬟,丫鬟也不把配那小厮。

    (凡)女到十二三歲,欲窦已開,就曉得幹那琵琶。

    内中有一個小厮,盡生得伶伶俐俐;有一個丫鬟,盡生得标标緻緻。

    那丫鬟見了那個小厮,就眉來眼去。

    小厮見了這個丫鬟,就意惹情牽。

    兩個就走在那僻靜所在,去幹着那事。

    幹到中間妙處,那丫鬟抱住小厮叫道:“心肝哥哥,幹得我好快活也。

    ”小厮也抱住丫鬟叫道:“心肝妹妹,幹得我好松爽也。

    ” 你看他兩個,左心肝,右心肝,唧唧哝哝,不想道“隔牆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劉端到着那個所在,聽得分明,聞得仔細,乃大喝一聲。

    原來是一個丫鬟、一個小厮,衣服兒脫得光光的,在那裡打奸情哩。

    劉端卻把那個丫鬟與那個小厮,叫家人們拿出廳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