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關燈
四十七 我試圖把尼柯爾斯船長給我講的一些有關思特裡克蘭德的事連貫起來,下面我将盡量按照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記載。

    他們兩人是我同思特裡克蘭德在巴黎最後會面的那年冬末認識的。

    思特裡克蘭德和尼柯爾斯船長相遇以前的一段日子是怎麼過的,我一點也不清楚;但是他的生活肯定非常潦倒,因為尼柯爾斯船長第一次看到他是在夜宿店裡。

    當時馬賽正發生一場罷工,思特裡克蘭德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顯然連勉強賴以糊口的一點錢也掙不到了。

     夜宿店是一幢龐大的石頭建築物,窮人和流浪漢,凡是持有齊全的身份證明并能讓負責這一機構的修道士相信他本是幹活吃飯的人,都能在這裡寄宿一個星期。

    尼柯爾斯在等着寄宿舍開門的一群人裡面注意到思特裡克蘭德,因為斯特裡克蘭德身軀高大樣子又非常古怪,非常引人注目。

    這些人沒精打采地在門外等候着,有的來回踱步,有的懶洋洋地靠着牆,也有的坐在馬路牙子上,兩腳伸在水溝裡。

    最後,當所有的人們排着隊走進了辦公室,尼柯爾斯船長聽見檢查證件的修道士同思特裡克蘭德談話用的是英語。

    但是他并沒有機會同思特裡克蘭德說話,因為人們剛一走進公共休息室,馬上就走來一位捧着一本大《聖經》的傳教士,登上屋子一頭的講台,布起道來;作為住宿的代價,這些可憐的流浪者必須耐心地忍受着。

    尼柯爾斯船長和思特裡克蘭德沒有分配在同一間屋子裡,第二天清晨五點鐘,一個高大粗壯的教士把投宿的人們從床上趕下來,等到尼柯爾斯整理好床鋪、洗過臉以後,思特裡克蘭德已經沒影了。

    尼柯爾斯船長在寒冷刺骨的街頭徘徊了一個鐘頭,最後走到一個水手們經常聚會的地方——維克多·耶魯廣場。

    他在廣場上又看見了思特裡克蘭德,思特裡克蘭德正靠着一座石雕像的底座打盹。

    他踢了思特裡克蘭德一腳,把他從夢中踢醒。

     “來跟我吃早飯去,朋友。

    ”他說。

     “去你媽的。

    ”思特裡克蘭德說。

     我一聽就是我那位老朋友的語氣,這時我決定把尼柯爾斯船長看作是一位可以信任的證人了。

     “一個子兒也沒有了吧?”船長又問。

     “滾你的蛋。

    ”思特裡克蘭德說。

     “跟我來。

    我給你弄頓早飯吃。

    ” 猶豫了一會兒,思特裡克蘭德從地上爬起來,兩個人向一處施舍面包的救濟所走去。

    餓飯的人可以在那裡得到一塊面包,但是必須當時吃掉,不準拿走。

    吃完面包,他們又到一個施舍湯的救濟所,每天十一點到四點可以在那裡得到一碗鹽水稀湯,但不能連續領取一個星期。

    這兩個機構中間隔着一大段路,除非實在餓得要命,誰也懶得跑兩個地方。

    他們就這樣吃了早飯,查理斯·思特裡克蘭德同尼柯爾斯船長也就這樣交上了朋友。

     這兩個人大概在馬賽一起度過四個月。

    他倆的生活沒有什麼奇遇——如果奇遇意味着一件意料之外或者令人激動的事;因為他們的時間完全用在為了生活四處奔波上,他們要想弄到些錢晚間找個尋宿的地方,更要買些吃的東西對付辘辘饑腸。

    我真希望我能畫出幾幅絢麗多彩的圖畫,把尼柯爾斯船長的生動叙述在我想象中喚起的一幅幅畫面也讓讀者看到。

    他叙述他們兩人在這個海港的下層生活中的種種冒險完全可以寫成一本極有趣味的書,從他們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一個研究民俗學的人也可以找到足夠的材料編纂一本有關流浪漢的大辭典。

    但是在這本書裡我卻隻能用不多幾段文字描寫他們這一段生活。

    我從他的談話得到的印象是:馬賽的生活既緊張又粗野,豐富多采,鮮明生動。

    相形之下,我所了解的馬賽——人群雜沓、陽光燦爛,到處是舒适的旅館和擠滿了有錢人的餐館——簡直變得平淡無奇、索然寡味了。

    那些親眼見過尼柯爾斯船長描繪給我聽的景象的人真是值得羨慕啊。

     當夜宿店對他們下了逐客令以後,思特裡克蘭德同尼柯爾斯船長就在硬漢子彼爾那裡找到另外一處歇夜的地方。

    硬漢子彼爾是一家水手寄宿舍的老闆,是一個身軀高大、生着一對硬拳頭的黑白混血兒。

    他給暫時失業的水手們提供食宿,直到在船上給他們找到工作為止。

    思特裡克蘭德同尼柯爾斯船長在他這裡住了一個月,同十來個别的人,瑞典人、黑人、巴西人,一起睡在寄宿舍兩間屋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