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浪鼓一樣靈活,眼鏡片閃閃發光,他說得興起,一隻腳踏在凳子上,頗有一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氣派。
田小黎坐在黃海對面,笑眯眯地看着黃海,偶爾将目光甩過來看看盧小龍。
盧小龍一直若有所思地聽着衆人高談闊論,最後,才像主持會議的首長一樣,很沉穩地講了幾句,他說:“咱們要抓緊研究中國社會。
最近要想辦法将北京有思想的同代人都召集到一起,開各種讨論會,大家要分頭去收集有關資料,收集一些有關蘇聯的、東歐的書,收集世界上各種對社會主義評價的書,再找幾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甯全集》。
要讀點書,要做出中國今天的社會各階級分析。
” 一群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戰鬥情緒,讓沈麗想到他們五年多前發起成立紅衛兵的曆史。
最後,摩拳擦掌地吃完飯了,黃海将袖子一直撸到大臂,揮手對盧小龍說:“現在該你再一次出來挑頭做學生領袖了。
”田小黎指着盧小龍急切地說道:“又該咱們幹了,你趕緊拿出個戰略方針。
林立果會搞‘571工程’,咱們也編一個什麼工程。
”華軍一直仰着通紅的臉看着盧小龍,這時很認真地對盧小龍說道:“曆史又需要你站出來了。
”田小黎說:“一聽說林彪摔死了,黃海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你。
”黃海依然一腳踏在凳子上,揮着撸起袖子的手臂說道:“我找到你,還是通過沈麗呢。
”盧小龍轉過頭,沈麗垂着眼睛,在臉上堆出微笑,算是對大家目光的迎接。
當一群人系着扣子擦着汗氣氛濃烈地擁出小飯館後,冷風一吹,情緒便平和了一些,再濃烈的氣氛一旦分攤到較大的空間裡,自然會被稀釋。
人們鬧鬧嚷嚷地來到長安街上,有往西去的,有往東去的。
黃海、田小黎、華軍與盧小龍、沈麗都是要往西去的,黃海非常周全地對盧小龍和沈麗說:“你們倆就這麼溜着往天安門方向走吧,我們騎車走,到天安門等你們,然後,再看你們倆的意思。
”盧小龍說:“什麼叫看我們倆的意思?”黃海說:“沈麗要能安排你住下,我們就撒丫子不管了,如果沈麗不好安排,你就到我家去。
這會兒先給你們一點時間說說話。
”沈麗順其自然地笑笑,沒說什麼,盧小龍說:“那好,我們倆先溜溜。
”黃海拍了拍自行車後座上的旅行袋和車把上挂的帆布挎包,對盧小龍說:“你的東西我替你拿着呢,我們就在天安門紀念碑前等你們。
”田小黎說:“三年前我們就是在那裡送你們下鄉的。
”盧小龍笑着說:“故地重遊。
” 黃海幾個人騎上自行車,披着長安街的燈光走了,沈麗和盧小龍沿着長安街的便道緩緩走着。
剛入冬的風微寒地掠地而過,沈麗雙手插在大衣口袋裡款款地走着,聽見自己的塑料底布鞋在街面上發出的清脆聲響。
她發現盧小龍似乎已不太會在大馬路上散步了,他雖然極力放慢腳步,還是走不出一步一步款款的節奏,也許是褲腿太皺,一雙球鞋又太軟,走在路上顯得腿短。
她竭力使自己從這些不舒服的感覺中掙脫出來,也不願意這些不舒服的感覺引起自我譴責,她問:“你還準備回農村嗎?”盧小龍則竭力适應着北京街頭散步的旋律,将小腿一下一下踢出去,輕輕振動着膝蓋,使每一步逐漸走出從容而分明的節奏來。
他回答道:“不回去了,農村的生活到此結束,往下我将重返政治。
”沈麗思索地問道:“那就長住北京了?”盧小龍說:“長遠沒有想好,這一兩年肯定要在北京,這裡是政治中心,在這裡活動才有意義。
” 盧小龍沉默了一會兒,問道:“我的信都收到了吧?”沈麗點點頭,說:“好像隻有一封信沒有收到。
”從流浪生活的第一天起,盧小龍就把寄給沈麗的信都按順序标上了号碼:第一封,第二封,第三封,一直延續下去,沈麗收到的信隻缺過一封。
盧小龍問:“那些信你覺得有意思嗎?”沈麗說:“當然有意思。
”盧小龍說:“我是不會寫小說,要不,這一年的生活真可以寫一部最好的長篇小說。
”沈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是。
”盧小龍又說:“還記得我在信裡寫到的郭家嶺那個小姑娘二妮嗎?”沈麗說:“記得。
”盧小龍感歎道:“我這輩子大概很難有機會再回去看她了,可能隻是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沈麗說:“在小姑娘那裡,也算是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曾經有你這樣一個人愛惜過她。
”盧小龍繼續感歎道:“以後真有機會了,再去看她,可能她也不在了。
”沈麗說:“那有可能。
就像文化大革命一開始你被工作組關起來時的那個小白貓一樣。
”盧小龍說:“是。
我後來專門跑到倉庫一帶找過它,卻怎麼也沒有發現過。
”盧小龍又講起了魯敏敏的遭遇,沈麗問:“她現在怎麼樣?”盧小龍說:“這一年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我不敢和
田小黎坐在黃海對面,笑眯眯地看着黃海,偶爾将目光甩過來看看盧小龍。
盧小龍一直若有所思地聽着衆人高談闊論,最後,才像主持會議的首長一樣,很沉穩地講了幾句,他說:“咱們要抓緊研究中國社會。
最近要想辦法将北京有思想的同代人都召集到一起,開各種讨論會,大家要分頭去收集有關資料,收集一些有關蘇聯的、東歐的書,收集世界上各種對社會主義評價的書,再找幾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甯全集》。
要讀點書,要做出中國今天的社會各階級分析。
” 一群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戰鬥情緒,讓沈麗想到他們五年多前發起成立紅衛兵的曆史。
最後,摩拳擦掌地吃完飯了,黃海将袖子一直撸到大臂,揮手對盧小龍說:“現在該你再一次出來挑頭做學生領袖了。
”田小黎指着盧小龍急切地說道:“又該咱們幹了,你趕緊拿出個戰略方針。
林立果會搞‘571工程’,咱們也編一個什麼工程。
”華軍一直仰着通紅的臉看着盧小龍,這時很認真地對盧小龍說道:“曆史又需要你站出來了。
”田小黎說:“一聽說林彪摔死了,黃海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你。
”黃海依然一腳踏在凳子上,揮着撸起袖子的手臂說道:“我找到你,還是通過沈麗呢。
”盧小龍轉過頭,沈麗垂着眼睛,在臉上堆出微笑,算是對大家目光的迎接。
當一群人系着扣子擦着汗氣氛濃烈地擁出小飯館後,冷風一吹,情緒便平和了一些,再濃烈的氣氛一旦分攤到較大的空間裡,自然會被稀釋。
人們鬧鬧嚷嚷地來到長安街上,有往西去的,有往東去的。
黃海、田小黎、華軍與盧小龍、沈麗都是要往西去的,黃海非常周全地對盧小龍和沈麗說:“你們倆就這麼溜着往天安門方向走吧,我們騎車走,到天安門等你們,然後,再看你們倆的意思。
”盧小龍說:“什麼叫看我們倆的意思?”黃海說:“沈麗要能安排你住下,我們就撒丫子不管了,如果沈麗不好安排,你就到我家去。
這會兒先給你們一點時間說說話。
”沈麗順其自然地笑笑,沒說什麼,盧小龍說:“那好,我們倆先溜溜。
”黃海拍了拍自行車後座上的旅行袋和車把上挂的帆布挎包,對盧小龍說:“你的東西我替你拿着呢,我們就在天安門紀念碑前等你們。
”田小黎說:“三年前我們就是在那裡送你們下鄉的。
”盧小龍笑着說:“故地重遊。
” 黃海幾個人騎上自行車,披着長安街的燈光走了,沈麗和盧小龍沿着長安街的便道緩緩走着。
剛入冬的風微寒地掠地而過,沈麗雙手插在大衣口袋裡款款地走着,聽見自己的塑料底布鞋在街面上發出的清脆聲響。
她發現盧小龍似乎已不太會在大馬路上散步了,他雖然極力放慢腳步,還是走不出一步一步款款的節奏,也許是褲腿太皺,一雙球鞋又太軟,走在路上顯得腿短。
她竭力使自己從這些不舒服的感覺中掙脫出來,也不願意這些不舒服的感覺引起自我譴責,她問:“你還準備回農村嗎?”盧小龍則竭力适應着北京街頭散步的旋律,将小腿一下一下踢出去,輕輕振動着膝蓋,使每一步逐漸走出從容而分明的節奏來。
他回答道:“不回去了,農村的生活到此結束,往下我将重返政治。
”沈麗思索地問道:“那就長住北京了?”盧小龍說:“長遠沒有想好,這一兩年肯定要在北京,這裡是政治中心,在這裡活動才有意義。
” 盧小龍沉默了一會兒,問道:“我的信都收到了吧?”沈麗點點頭,說:“好像隻有一封信沒有收到。
”從流浪生活的第一天起,盧小龍就把寄給沈麗的信都按順序标上了号碼:第一封,第二封,第三封,一直延續下去,沈麗收到的信隻缺過一封。
盧小龍問:“那些信你覺得有意思嗎?”沈麗說:“當然有意思。
”盧小龍說:“我是不會寫小說,要不,這一年的生活真可以寫一部最好的長篇小說。
”沈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是。
”盧小龍又說:“還記得我在信裡寫到的郭家嶺那個小姑娘二妮嗎?”沈麗說:“記得。
”盧小龍感歎道:“我這輩子大概很難有機會再回去看她了,可能隻是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沈麗說:“在小姑娘那裡,也算是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曾經有你這樣一個人愛惜過她。
”盧小龍繼續感歎道:“以後真有機會了,再去看她,可能她也不在了。
”沈麗說:“那有可能。
就像文化大革命一開始你被工作組關起來時的那個小白貓一樣。
”盧小龍說:“是。
我後來專門跑到倉庫一帶找過它,卻怎麼也沒有發現過。
”盧小龍又講起了魯敏敏的遭遇,沈麗問:“她現在怎麼樣?”盧小龍說:“這一年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我不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