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1971年9月12日13點,毛澤東乘坐的南巡專列停在了北京豐台車站,他在專列上召見了北京軍區的幾位負責人之後,專列于下午16點5分到達北京車站。
當他走下火車乘坐汽車回中南海時,看着窗外掠過的長安街、天安門廣場,一種極度的疲勞充溢了他的身心。
這次南巡是8月15日從北京出發的,先到武漢,又到長沙,再到南昌,9月8日抵達杭州,每到一處,他都将周圍數省的黨政軍主要負責人召集過來開會。
這次“周遊列國”的講話主要是針對去年九屆二中全會以來的黨内鬥争。
1970年在廬山召開的九屆二中全會,暴露出了林彪、陳伯達一夥人的政治野心,毛澤東一貫對政治十分敏感,熟谙古今中外的複雜政治鬥争曆史,感到廬山會議上林彪一夥人的表演實屬非常。
他們的綱領是設國家主席,他們的理論是所謂天才論,暴露出了林彪急于當國家主席、搶班奪權的意圖。
對于這個幾年來一直表現恭順的接班人,他第一次有了真正的警惕。
自從他執掌權力以來,他從未放松過對軍權的控制,當林彪手中掌握了相當的軍權而又露出圖謀不軌的迹象時,他必須采取一系列防患于未然的部署。
林彪是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接班人,擔任着共産黨的副主席,要在整個黨政軍的上層削弱林彪的政治威信和權力,隻能由他親自出面,其他的政治部署都可以派人去做,惟有對林彪這個已在黨章上寫明是自己接班人的任何新說法,沒有人可以取代他。
他一路上講了很多話,要搞馬列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
他嚴厲批評了林彪手下的一夥人:葉群、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
對陳伯達,更是定性為反革命分子。
對林彪本人,他隻提出了較為含蓄的批評,說林彪對九屆二中全會上的陰謀分裂潮流也有責任,這樣做是為了穩住林彪,穩住整個形勢。
他還未完全看清楚林彪的全部真實面貌,他目前的行動進可攻、退可守。
對林彪的力量予以一定的削弱抑制,林彪今後又安分守己,那麼,中國的政局無疑會更穩定;如果林彪确實圖謀不軌,那麼,這一系列部署也為最後打掉他做了準備。
最初,毛澤東并沒有将事态看得過分嚴重,臨離開北京時,還曾對陪同南巡的人員說道:“陳伯達在華北走了幾十天,到處遊說,我也向陳伯達學習,來個周遊列國,遊說各路諸侯。
”在武漢、長沙及南昌,他一批又一批地召見各省市的黨政軍首腦,他那時還是以号令天下的從容大度侃侃而談。
然而,9月8日到達杭州後,他嗅到了不安全的氣氛,9月10日到達上海,他感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甚至嗅到了一絲軍事政變的氣味。
他立刻十分警覺,親自部署行車路線及停車地點,出其不意地提前離開上海,經南京、蚌埠、徐州、濟南、德州一路到達豐台。
剛才接見北京軍區的幾位司令、政委,也是他路經德州時才做出的決定,政治鬥争的經驗使他以最警覺的方式對中國的政治、軍事格局做了縱橫捭阖的安排。
現在,看到北京街頭的和平景象,籠罩在歸途上的危險陰雲似乎已經散去,在汽車的輕微颠動中,他感到的是78歲老人的極度疲勞。
從杭州到北京這三四天以來,他沒有睡過一小時安穩覺,就像猛虎穿越叢林時感到周圍有許多冷箭和黑洞洞的槍口對着自己,他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現在,回到自己的窩了,似乎可以放松身軀與大腦了。
回到中南海自己的住宅後,一派陳舊而熟悉的老格局、老物品、老氣氛使他尤其覺得疲倦。
護士李秀芝攙扶着他在沙發上坐下,他仰靠在沙發上伸展雙腿,覺得全身的關節都垮了一樣,放在沙發扶手上的兩條手臂沉甸甸的,卧在沙發上的脊背、臀部沉甸甸的,伸展的兩條腿也是沉甸甸的,好像自己缺乏力量将它們啟動。
快到傍晚了,屋裡有些昏暗,李秀芝小聲問:“要不要開燈?”他閉着眼頭靠在沙發背上微微搖了搖頭。
他要在自己熟悉的幽暗氣氛中靜靜休息一會兒。
一直陪同自己南巡的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走了進來,俯身向他彙報道:“剛才我在專列上和周總理通過電話,報告您已經到了豐台,馬上就要進北京,周總理當時很驚訝,他沒想到您這麼快回來,問為什麼改變了計劃?”毛澤東閉着眼揶揄地微笑着搖了搖頭。
汪東興又接着說:“我
當他走下火車乘坐汽車回中南海時,看着窗外掠過的長安街、天安門廣場,一種極度的疲勞充溢了他的身心。
這次南巡是8月15日從北京出發的,先到武漢,又到長沙,再到南昌,9月8日抵達杭州,每到一處,他都将周圍數省的黨政軍主要負責人召集過來開會。
這次“周遊列國”的講話主要是針對去年九屆二中全會以來的黨内鬥争。
1970年在廬山召開的九屆二中全會,暴露出了林彪、陳伯達一夥人的政治野心,毛澤東一貫對政治十分敏感,熟谙古今中外的複雜政治鬥争曆史,感到廬山會議上林彪一夥人的表演實屬非常。
他們的綱領是設國家主席,他們的理論是所謂天才論,暴露出了林彪急于當國家主席、搶班奪權的意圖。
對于這個幾年來一直表現恭順的接班人,他第一次有了真正的警惕。
自從他執掌權力以來,他從未放松過對軍權的控制,當林彪手中掌握了相當的軍權而又露出圖謀不軌的迹象時,他必須采取一系列防患于未然的部署。
林彪是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接班人,擔任着共産黨的副主席,要在整個黨政軍的上層削弱林彪的政治威信和權力,隻能由他親自出面,其他的政治部署都可以派人去做,惟有對林彪這個已在黨章上寫明是自己接班人的任何新說法,沒有人可以取代他。
他一路上講了很多話,要搞馬列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
他嚴厲批評了林彪手下的一夥人:葉群、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
對陳伯達,更是定性為反革命分子。
對林彪本人,他隻提出了較為含蓄的批評,說林彪對九屆二中全會上的陰謀分裂潮流也有責任,這樣做是為了穩住林彪,穩住整個形勢。
他還未完全看清楚林彪的全部真實面貌,他目前的行動進可攻、退可守。
對林彪的力量予以一定的削弱抑制,林彪今後又安分守己,那麼,中國的政局無疑會更穩定;如果林彪确實圖謀不軌,那麼,這一系列部署也為最後打掉他做了準備。
最初,毛澤東并沒有将事态看得過分嚴重,臨離開北京時,還曾對陪同南巡的人員說道:“陳伯達在華北走了幾十天,到處遊說,我也向陳伯達學習,來個周遊列國,遊說各路諸侯。
”在武漢、長沙及南昌,他一批又一批地召見各省市的黨政軍首腦,他那時還是以号令天下的從容大度侃侃而談。
然而,9月8日到達杭州後,他嗅到了不安全的氣氛,9月10日到達上海,他感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甚至嗅到了一絲軍事政變的氣味。
他立刻十分警覺,親自部署行車路線及停車地點,出其不意地提前離開上海,經南京、蚌埠、徐州、濟南、德州一路到達豐台。
剛才接見北京軍區的幾位司令、政委,也是他路經德州時才做出的決定,政治鬥争的經驗使他以最警覺的方式對中國的政治、軍事格局做了縱橫捭阖的安排。
現在,看到北京街頭的和平景象,籠罩在歸途上的危險陰雲似乎已經散去,在汽車的輕微颠動中,他感到的是78歲老人的極度疲勞。
從杭州到北京這三四天以來,他沒有睡過一小時安穩覺,就像猛虎穿越叢林時感到周圍有許多冷箭和黑洞洞的槍口對着自己,他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現在,回到自己的窩了,似乎可以放松身軀與大腦了。
回到中南海自己的住宅後,一派陳舊而熟悉的老格局、老物品、老氣氛使他尤其覺得疲倦。
護士李秀芝攙扶着他在沙發上坐下,他仰靠在沙發上伸展雙腿,覺得全身的關節都垮了一樣,放在沙發扶手上的兩條手臂沉甸甸的,卧在沙發上的脊背、臀部沉甸甸的,伸展的兩條腿也是沉甸甸的,好像自己缺乏力量将它們啟動。
快到傍晚了,屋裡有些昏暗,李秀芝小聲問:“要不要開燈?”他閉着眼頭靠在沙發背上微微搖了搖頭。
他要在自己熟悉的幽暗氣氛中靜靜休息一會兒。
一直陪同自己南巡的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走了進來,俯身向他彙報道:“剛才我在專列上和周總理通過電話,報告您已經到了豐台,馬上就要進北京,周總理當時很驚訝,他沒想到您這麼快回來,問為什麼改變了計劃?”毛澤東閉着眼揶揄地微笑着搖了搖頭。
汪東興又接着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