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太陽像滾燙的刀子一樣從天空密集地落下來,臉上被陽光的利刃劃得燒痛,赤紅的土地、灰蒙蒙的綠樹和東歪西斜的土坯房都在混沌地飄浮着,馬勝利領教了1971年江西的夏天如何酷暑蒸人。
當他随着身材高大的北清大學軍宣隊負責人、也是現任北清大學黨委書記汪倫一排房子一排房子走動時,多少為這次差事暗暗叫苦。
北清大學去年開始招收了第一批工農兵學員,今年又擴大了招生名額,他們這次來北清大學設在江西的幹校,就是準備再帶一批政治上比較清白的教師回北清大學開課。
幹校坐落在江西贛州一塊貧瘠的土地上,幾年來房子蓋了不少,地也劃了一圈,高低不平的紅土地上種了七八百塊巴掌大的水稻田。
因為幹校的人去年走了一批,田裡的活就更幹得懶散稀薄了,白晃晃的太陽下,一塊塊水稻田長得稀稀拉拉,水稻雖然已經沒膝高,卻像癞痢頭上的一撮撮頭發斑斑駁駁地暴露出缺乏灌溉的幹枯泥土。
汪倫的身邊簇擁着幾個從北京一起來的軍宣隊成員,也簇擁着在這個幹校領導一切的軍宣隊成員,中間還夾雜着幾個像馬勝利這樣的教職員工。
作為北清大學的最高首長,汪倫此次來視察,很想顯示出對幹校方方面面的關心,一行人冒着酷暑從宿舍到食堂、到田地、到養豬場都看了一遍,最後來到幹校軍宣隊指揮部寬大的磚瓦房中。
畢竟躲開了陽光刀子般的直曬,所有的人都大汗淋漓地扇着風,有草帽的用草帽,沒草帽的用報紙,沒報紙的用手掌。
汪倫交待了這次來幹校的主要任務,要求挑選的教師确實符合質量,要通過這次挑選進一步顯示黨的政策的威力,軍宣隊在幹校的人數也要同比例減少,多出來的人要一同返回北清大學。
看到在場人們的表情反應,他又揮着手嚴肅地講道:“一切服從工作的需要,留下來的軍宣隊成員要繼續領導好幹校的三大革命。
” 馬勝利看着雲集在這裡的幹校軍宣隊成員,一張張被太陽曬得黑紅的面孔露出人心浮動的表情。
天太熱了,軍人也就是一條軍褲表明着軍人身份,上半身有穿襯衣的,有穿汗衫的,也有穿小背心的,人們盯視汪倫的目光中露着直愣愣的期待。
在這種場合,馬勝利沒有講話的權力,他不過是夾雜在軍宣隊中的一粒沙子,他極力要使這粒沙子磨得滾圓順溜,就像粘在汪倫鞋底上一樣,走到哪裡就跟到哪裡。
到了晚上,馬勝利跟着汪倫在一排排低矮的土房中巡查幹校宿舍,一見到汪倫,每個屋子裡的人都誠惶誠恐地站起來,知道又要挑選一批教職員工回校,男男女女的教授,年老的、年輕的都露出眼巴巴的恭順來。
走進第一間宿舍,裡面住着四個女老師,其中三個中年,一個白發蒼蒼的老教授。
老教授戴着一副黃框眼鏡,一臉衰老的皺紋,十指交叉放在胸前抖抖地說話,那雙手已經衰老得皮包骨,布滿着老人斑,皮膚像臘紙一樣半透明地露着裡面的筋骨和血管。
她站在背着手的汪倫面前,顯得十分緊張,手抖得越來越厲害,兩條腿在原地踏來踏去,她極力想愉快地、積極地回答問題,卻前言不搭後語,說到後來,竟像打冷戰一樣上下牙的的地打着響。
汪倫對自己的光臨能夠産生這樣的反應是滿意的,他尤其顯得和藹地問了一些學習、生活、勞動、階級鬥争方面的問題。
老太太越說越語無倫次,翻來覆去的幾句話就是:“幹校這裡挺好的,每天勞動挺好的,每天政治學習也挺好的,階級鬥争、清隊、清查‘5。
16’也挺好的,收獲特别大,越幹越安心。
”汪倫笑着點點頭說:“很好,應該安安心心呆下去,你這樣安心是最好的,再有一年會有更大的收獲。
” 老太太仰着一頭銀白的頭發,眨着眼不知說什麼好了。
旁邊擠上來一張黑紅粗壯的橢圓臉,大大的眼睛,鼓起的臉頰,完全像個南方的農村婦女。
她截住汪倫的目光,說道:“我們早就盼着學校領導來看我們了,聽說汪隊長要來,我高興得一晚上都沒睡着覺。
聽說北清大學又招了一批工農兵學員,我特别高興,真想為教育革命做點貢獻,我已經想好了,要是讓我留幹校,我就安心留幹校,要是讓我回校去搞教育革命,我就一定在軍宣隊的指揮下拚死拚活地工作,絕不叫苦。
”汪倫寬厚地點點頭,回頭看了一眼簇擁着自己的人群,馬上就有人對他介紹道:“這位是化學系的副教授,叫楊淑芳。
”汪倫點了點頭,那張像農家婦女的粗胖面孔浮着谄媚的微笑。
老太太活動了一下胳膊肘,算是又擠到了楊淑芳前面,她結結巴巴地說道:“我也想為教育革命做貢獻。
”汪倫含着一絲揶揄的微笑很寬宏大量地點點頭,說:“很好,每個人都應該做好兩手準備。
”說着,他背着手走出了這間房子。
在往第二間房子裡走時,他問了一句:“這兩個人表現怎麼樣?”旁邊立刻有人回答:“很一般。
” 汪倫點了點頭,說:“那就再
當他随着身材高大的北清大學軍宣隊負責人、也是現任北清大學黨委書記汪倫一排房子一排房子走動時,多少為這次差事暗暗叫苦。
北清大學去年開始招收了第一批工農兵學員,今年又擴大了招生名額,他們這次來北清大學設在江西的幹校,就是準備再帶一批政治上比較清白的教師回北清大學開課。
幹校坐落在江西贛州一塊貧瘠的土地上,幾年來房子蓋了不少,地也劃了一圈,高低不平的紅土地上種了七八百塊巴掌大的水稻田。
因為幹校的人去年走了一批,田裡的活就更幹得懶散稀薄了,白晃晃的太陽下,一塊塊水稻田長得稀稀拉拉,水稻雖然已經沒膝高,卻像癞痢頭上的一撮撮頭發斑斑駁駁地暴露出缺乏灌溉的幹枯泥土。
汪倫的身邊簇擁着幾個從北京一起來的軍宣隊成員,也簇擁着在這個幹校領導一切的軍宣隊成員,中間還夾雜着幾個像馬勝利這樣的教職員工。
作為北清大學的最高首長,汪倫此次來視察,很想顯示出對幹校方方面面的關心,一行人冒着酷暑從宿舍到食堂、到田地、到養豬場都看了一遍,最後來到幹校軍宣隊指揮部寬大的磚瓦房中。
畢竟躲開了陽光刀子般的直曬,所有的人都大汗淋漓地扇着風,有草帽的用草帽,沒草帽的用報紙,沒報紙的用手掌。
汪倫交待了這次來幹校的主要任務,要求挑選的教師确實符合質量,要通過這次挑選進一步顯示黨的政策的威力,軍宣隊在幹校的人數也要同比例減少,多出來的人要一同返回北清大學。
看到在場人們的表情反應,他又揮着手嚴肅地講道:“一切服從工作的需要,留下來的軍宣隊成員要繼續領導好幹校的三大革命。
” 馬勝利看着雲集在這裡的幹校軍宣隊成員,一張張被太陽曬得黑紅的面孔露出人心浮動的表情。
天太熱了,軍人也就是一條軍褲表明着軍人身份,上半身有穿襯衣的,有穿汗衫的,也有穿小背心的,人們盯視汪倫的目光中露着直愣愣的期待。
在這種場合,馬勝利沒有講話的權力,他不過是夾雜在軍宣隊中的一粒沙子,他極力要使這粒沙子磨得滾圓順溜,就像粘在汪倫鞋底上一樣,走到哪裡就跟到哪裡。
到了晚上,馬勝利跟着汪倫在一排排低矮的土房中巡查幹校宿舍,一見到汪倫,每個屋子裡的人都誠惶誠恐地站起來,知道又要挑選一批教職員工回校,男男女女的教授,年老的、年輕的都露出眼巴巴的恭順來。
走進第一間宿舍,裡面住着四個女老師,其中三個中年,一個白發蒼蒼的老教授。
老教授戴着一副黃框眼鏡,一臉衰老的皺紋,十指交叉放在胸前抖抖地說話,那雙手已經衰老得皮包骨,布滿着老人斑,皮膚像臘紙一樣半透明地露着裡面的筋骨和血管。
她站在背着手的汪倫面前,顯得十分緊張,手抖得越來越厲害,兩條腿在原地踏來踏去,她極力想愉快地、積極地回答問題,卻前言不搭後語,說到後來,竟像打冷戰一樣上下牙的的地打着響。
汪倫對自己的光臨能夠産生這樣的反應是滿意的,他尤其顯得和藹地問了一些學習、生活、勞動、階級鬥争方面的問題。
老太太越說越語無倫次,翻來覆去的幾句話就是:“幹校這裡挺好的,每天勞動挺好的,每天政治學習也挺好的,階級鬥争、清隊、清查‘5。
16’也挺好的,收獲特别大,越幹越安心。
”汪倫笑着點點頭說:“很好,應該安安心心呆下去,你這樣安心是最好的,再有一年會有更大的收獲。
” 老太太仰着一頭銀白的頭發,眨着眼不知說什麼好了。
旁邊擠上來一張黑紅粗壯的橢圓臉,大大的眼睛,鼓起的臉頰,完全像個南方的農村婦女。
她截住汪倫的目光,說道:“我們早就盼着學校領導來看我們了,聽說汪隊長要來,我高興得一晚上都沒睡着覺。
聽說北清大學又招了一批工農兵學員,我特别高興,真想為教育革命做點貢獻,我已經想好了,要是讓我留幹校,我就安心留幹校,要是讓我回校去搞教育革命,我就一定在軍宣隊的指揮下拚死拚活地工作,絕不叫苦。
”汪倫寬厚地點點頭,回頭看了一眼簇擁着自己的人群,馬上就有人對他介紹道:“這位是化學系的副教授,叫楊淑芳。
”汪倫點了點頭,那張像農家婦女的粗胖面孔浮着谄媚的微笑。
老太太活動了一下胳膊肘,算是又擠到了楊淑芳前面,她結結巴巴地說道:“我也想為教育革命做貢獻。
”汪倫含着一絲揶揄的微笑很寬宏大量地點點頭,說:“很好,每個人都應該做好兩手準備。
”說着,他背着手走出了這間房子。
在往第二間房子裡走時,他問了一句:“這兩個人表現怎麼樣?”旁邊立刻有人回答:“很一般。
” 汪倫點了點頭,說:“那就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