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愛情,無名指代表婚姻,小指代表子女。
“沈麗想了一下,說:”那就是說,你最重視你的父母,我最重視我的婚姻,是這樣嗎?“沈夏得意地擡起頭:”我測驗過很多人,百分之九十都符合這個規律。
“沈麗眯着眼想了一下,說道:”我不同意。
我從來沒有想過婚姻,我最排斥的就是婚姻。
如果說我最重視的是愛情,倒還有情可原。
“ 沈夏接着便用一口上海話喋喋不休地講起與手指相關的知識來。
沈麗心不在焉地聽着,感到這個水塘邊的夏日中午實在是太寂寞無聊了。
這年夏天,沈麗學會了舞台化妝,略施小技,就使自己的臉色顯得晦暗憔悴。
同樣一張面孔,顔色一老氣,立刻就換了一個人,再戴上一副蹩腳的眼鏡,臘黃的框子,兩塊正圓的玻璃,便将她變得面目全非了。
看着鏡子裡的模樣,她不禁好笑,人好看難看其實差不了多少。
小時候她對着鏡子經常惡作劇,隻要用手将眼睛壓得眼角下垂,一雙三角眼立刻将自己漂亮的面孔變得醜陋不堪。
她換上一身最普通的衣裝,灰襯衫,藍褲子,在鏡子裡一照,很像一個滿面辛苦的小學女教師了。
她放心大膽地來到北清大學看大字報。
這個樣子出現在人群中,自我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往常牽動男性目光的風光蕩然無存,沒有哪個人注意她。
最初,她還有點失落,随即就有一種改頭換面的新奇感。
一個人能夠用僞造的形象出現在公共場合,同樣會獲得優越感和惡作劇的快感。
過去,她在别人的目光中讀出了自己的漂亮;今天,她也在别人的态度中讀到一個新的角色。
擁擠的人群誰也不多看她一眼,沒有一個男人面對她時眼睛發亮,也沒有一個女人介意她。
就好像二分錢一包的火柴,家家都在用,又都從未介意過它,甚至很少有人仔細讀完火柴盒上的商标。
她在喧喧鬧鬧的人群中遊來蕩去,以往,男人們對她都很拘謹,現在,人們在她身前身後毫不介意地擠碰着,她也在這種毫不介意的碰撞中感到了一種自在。
這是不可思議的,她從小就對身體的接觸十分敏感,現在看來,這也是被他人的敏感烘托起來的。
此刻,為了争得看大字報的好位置,她不再拘謹,也會在人群中鑽進鑽出。
當然,隻要條件允許,她還要保持自己的驕傲與尊嚴。
她總是盡可能不在人群中擁擠,盡可能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她讀到了盧小龍的大字報《工作組的大方向錯了!》,看到了北清大學對這張大字報的反應。
有“向中學革命小将盧小龍緻敬!”的大标語;也有對盧小龍群起而攻之的批判,接着,便看到北清大學革命造反派第二号人物呼昌盛的大字報《踢開工作組鬧革命──從中學小将盧小龍的大字報得到的啟示》。
接下來,是北清大學對呼昌盛的大規模批判鬥争。
在呼昌盛被定性為反革命壞分子并被隔離審查時,那個被淡忘的盧小龍卻再一次頂風亮相了,他的《北清大學工作組鎮壓學生運動絕無好下場!》的大字報成了運動的焦點,對盧小龍的批判也顯出了浩大的聲勢。
人山人海的大字報區擡眼就能接觸到盧小龍的名字,或者在十幾米長、一人來高的一幅幅大标語中,或者在一張張大字報中。
特别是那些大标語:“揪出反革命壞分子盧小龍好得很!”每個字都是一張大字報紙,頗有觸目驚心的強烈效果。
凝視着大标語上“盧小龍”三個字,沈麗想起了那個額頭微微凸起、貌不驚人的中學生,他專注思索的表情有一種恍若隔世的不可思議感。
沈麗覺出了自己對這個男孩的關注,這種關注含着偏袒,就好像讀《紅樓夢》時對賈寶玉的偏袒,看《西遊記》時對孫悟空偏袒一樣。
從日月壇公園第一次見到盧小龍到現在,她看到了一個男孩的故事一步步如何發展。
她讀到了開頭,自然而然有了關心主人公命運的懸念。
在極為模糊的記憶中,她回憶起在日月壇公園與盧小龍初次相遇時他注視自己的目光,同時閃過一個毫無道理的念頭:她把自己化妝得過于難看了。
“沈麗想了一下,說:”那就是說,你最重視你的父母,我最重視我的婚姻,是這樣嗎?“沈夏得意地擡起頭:”我測驗過很多人,百分之九十都符合這個規律。
“沈麗眯着眼想了一下,說道:”我不同意。
我從來沒有想過婚姻,我最排斥的就是婚姻。
如果說我最重視的是愛情,倒還有情可原。
“ 沈夏接着便用一口上海話喋喋不休地講起與手指相關的知識來。
沈麗心不在焉地聽着,感到這個水塘邊的夏日中午實在是太寂寞無聊了。
這年夏天,沈麗學會了舞台化妝,略施小技,就使自己的臉色顯得晦暗憔悴。
同樣一張面孔,顔色一老氣,立刻就換了一個人,再戴上一副蹩腳的眼鏡,臘黃的框子,兩塊正圓的玻璃,便将她變得面目全非了。
看着鏡子裡的模樣,她不禁好笑,人好看難看其實差不了多少。
小時候她對着鏡子經常惡作劇,隻要用手将眼睛壓得眼角下垂,一雙三角眼立刻将自己漂亮的面孔變得醜陋不堪。
她換上一身最普通的衣裝,灰襯衫,藍褲子,在鏡子裡一照,很像一個滿面辛苦的小學女教師了。
她放心大膽地來到北清大學看大字報。
這個樣子出現在人群中,自我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往常牽動男性目光的風光蕩然無存,沒有哪個人注意她。
最初,她還有點失落,随即就有一種改頭換面的新奇感。
一個人能夠用僞造的形象出現在公共場合,同樣會獲得優越感和惡作劇的快感。
過去,她在别人的目光中讀出了自己的漂亮;今天,她也在别人的态度中讀到一個新的角色。
擁擠的人群誰也不多看她一眼,沒有一個男人面對她時眼睛發亮,也沒有一個女人介意她。
就好像二分錢一包的火柴,家家都在用,又都從未介意過它,甚至很少有人仔細讀完火柴盒上的商标。
她在喧喧鬧鬧的人群中遊來蕩去,以往,男人們對她都很拘謹,現在,人們在她身前身後毫不介意地擠碰着,她也在這種毫不介意的碰撞中感到了一種自在。
這是不可思議的,她從小就對身體的接觸十分敏感,現在看來,這也是被他人的敏感烘托起來的。
此刻,為了争得看大字報的好位置,她不再拘謹,也會在人群中鑽進鑽出。
當然,隻要條件允許,她還要保持自己的驕傲與尊嚴。
她總是盡可能不在人群中擁擠,盡可能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她讀到了盧小龍的大字報《工作組的大方向錯了!》,看到了北清大學對這張大字報的反應。
有“向中學革命小将盧小龍緻敬!”的大标語;也有對盧小龍群起而攻之的批判,接着,便看到北清大學革命造反派第二号人物呼昌盛的大字報《踢開工作組鬧革命──從中學小将盧小龍的大字報得到的啟示》。
接下來,是北清大學對呼昌盛的大規模批判鬥争。
在呼昌盛被定性為反革命壞分子并被隔離審查時,那個被淡忘的盧小龍卻再一次頂風亮相了,他的《北清大學工作組鎮壓學生運動絕無好下場!》的大字報成了運動的焦點,對盧小龍的批判也顯出了浩大的聲勢。
人山人海的大字報區擡眼就能接觸到盧小龍的名字,或者在十幾米長、一人來高的一幅幅大标語中,或者在一張張大字報中。
特别是那些大标語:“揪出反革命壞分子盧小龍好得很!”每個字都是一張大字報紙,頗有觸目驚心的強烈效果。
凝視着大标語上“盧小龍”三個字,沈麗想起了那個額頭微微凸起、貌不驚人的中學生,他專注思索的表情有一種恍若隔世的不可思議感。
沈麗覺出了自己對這個男孩的關注,這種關注含着偏袒,就好像讀《
從日月壇公園第一次見到盧小龍到現在,她看到了一個男孩的故事一步步如何發展。
她讀到了開頭,自然而然有了關心主人公命運的懸念。
在極為模糊的記憶中,她回憶起在日月壇公園與盧小龍初次相遇時他注視自己的目光,同時閃過一個毫無道理的念頭:她把自己化妝得過于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