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講 女性氣質[114]
關燈
小
中
大
女士們,先生們:
我一直準備告訴你們,我正與内心的困難做鬥争。
可以這樣說,我感到把握不住講演的合理範圍。
在過去15年的工作中,精神分析的确發生了變化并且變得更加豐富了。
但是,盡管如此,《精神分析導論》大可不必有所改變或增補。
我心中一直認為,這些講演是沒有存在理由的。
對精神分析學家而言,我既言之無物,又無絲毫新意(說得太少了,而且根本沒有什麼新東西);而對于你們來說,我又說得太多了,且都是你們沒有準備理解的或超出你們能力之外的東西。
我為演講找了種種理由,并試圖根據不同的理由證明各個相互獨立的講演。
第1講,關于夢的理論。
可以設想,這一講将一舉把你們送回精神分析的氛圍中,并向你們顯示我們的觀點是多麼經得起考驗。
由于我有機會毫無約束地講出我對這樣一個研究領域的看法,即在該領域中,許多偏頗的期望正與強烈的抵抗進行鬥争,從而我被引導到第2講,追溯了從夢走向神秘主義的道路;我希望你們在做出判斷時,學會容忍精神分析的實例,不要拒絕與我一起探索這個領域。
第3講,關于人格的剖析,因其是不為你們所熟悉的題材,肯定對你們提出了最難接受的要求。
但是,我不可能向你們隐瞞自我心理學的最初起源。
如果15年前我們就掌握了這種剖析,那時我就會向你們提及。
我的最後一講,你們可能隻有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理解它,該講提出了一些必要的更正&mdash&mdash即對解決各種最重要的問題的新的嘗試;如果我對這些修改保持緘默,那麼我的介紹就會把你們引入歧途。
你們知道,在人們開始尋求辯解的理由時,結果也同時顯露了出來,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命中注定的。
我服從命運,并請求你們也這樣做。
顯然今天的講演在導論中也沒有任何地位。
但它能夠向你們提供一個詳細的精神分析工作中的實例,我可談兩點情況來介紹今天的講演。
首先,它所提供的僅是可觀察的事實,幾乎沒有任何思辨性的附加成分;其次,它所論及的主題比其他任何主題更能引起你們的興趣。
從整個曆史看來,人們對女性氣質的性質這個謎一籌莫展&mdash&mdash那些戴着象形文字的便帽的頭,那些裹着頭巾的頭和戴着黑色方帽的頭,那些戴着假發的頭和其他無數不幸的、流淌汗水的人們的頭&hellip&hellip[115] 你們無可避免地要為此問題而煩惱&mdash&mdash這是指你們當中的男人;而對于你們當中的女人來說,卻沒有這種煩惱&mdash&mdash你們自身就是這一問題。
當你們遇到一個人時,你們所作的第一個區分是: &ldquo男人抑或女人?&rdquo并且習慣于以毫不猶豫的确定性進行區分。
在這點上,解剖學與你們有同樣的确定性,而且并不比你們更深刻。
男人的性産物,即精子及其載體是雄性的;卵巢和含有卵巢的有機體是雌性的。
在兩性中,絕對為性功能服務的器官形成了;它們可能起源于相同的(遺傳的)性傾向,進而發展為兩種不同的形式。
此外,兩性的其他器官、體形和組織,都顯示了個體性别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并不穩定,而且它的程度也是可變的;這些就是所謂的第二特征。
其次,科學會告訴你們某種與你們期望相背,并且可能擾亂了你們的情感的事情。
它使你們的注意力轉向下述事實:男人性器官的某些部分也會在女人身體上出現,盡管是以一種發育不全的狀态出現,反之亦然。
這種觀點把上述情況視為雙性特征(bisexuallty)的表現[116],仿佛一個個體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而又始終既是男人又是女人&mdash&mdash僅僅是某一種性别比另一種性别更明顯而已。
然後,我們要求你們熟悉這樣一種觀點:個體身上男性成分與女性成分相混合的比例,具有相當大的波動性。
然而,除非是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中,因為一個人身上所呈現的隻能是一種性産物&mdash&mdash或者是卵細胞,或者是精液,所以,你們一定會懷疑上述成分的決定性意義,并推斷出構成男性氣質(masculinity)或女性氣質(femininity)的東西是解剖學所無法控制的、不為人知的特征。
或許,心理學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習慣于把&ldquo男性的&rdquo和&ldquo女性的&rdquo作為心理品質來使用,并且以同樣的方式把雙性特征的概念引入心理生活之中。
因此,我們談到某個人時,無論是男是女,就說他在這個方面表現為男性的,而在另一個方面表現為女性的。
但你們很快就會發現,這種說法隻是對解剖學或習俗的讓步。
你們不能給予&ldquo男性的&rdquo和&ldquo女性的&rdquo這兩個概念以任何新的内涵。
這種區别不是心理學上的區别,你們說到&ldquo男性的&rdquo時,通常意指&ldquo主動的”而說到&ldquo女性的&rdquo時,通常意指&ldquo被動的&rdquo。
這種關系确實是存在的。
男人的性細胞是積極活動的,它尋找女人的性細胞,而後者即卵子則是靜止的,它被動地等待着。
這種基本的性生物體的行為的确是性交中性個體行為的原型。
男人為了性交目的而追求女人,占有她并穿入她體内。
但就心理學而言,這種說法恰好把男性氣質的特征變成為攻擊性因素。
但當你們想到,在某些動物中,例如蜘蛛,雌性更強壯而且更具有攻擊性,而雄性僅在性交這一個行為中才具有主動性時,你們很可能會懷疑你們是否真正有權保持上述說法。
甚至是那些撫育和照料幼兒的功能(我們認為這些功能是女性的優良美德),在動物中也并不總是與雌性相關。
在相當高級的動物中,我們發現兩性共同承擔着照料幼仔的任務,或甚至由雄性單獨承擔。
即使在人類性生活中,你們也很快會看到,把男性的行為與主動性等同,把女性的行為與被動性等同是多麼不完善。
母親對孩子是主動的,哺乳這一行為可以等同地說是母親給嬰兒喂奶或被嬰兒吮吸。
你們越脫離狹隘的性交領域,這種&ldquo重疊性謬誤&rdquo(errorofsuperimposition)[117]就暴露得越明顯。
女人可以在不同方面顯示出重大的主動性,而男人隻有養成大量的被動适應性,才能與其同類相伴生活。
如果你們現在告訴我這些事實恰好證明了心理學意義所說的男人和女人都是雙性的,那麼我将斷定,你們心裡已決定使&ldquo主動的&rdquo與&ldquo男性的&rdquo等同起來,&ldquo被動的&rdquo與&ldquo女性的&rdquo等同起來,但我勸你們不要這樣認為。
在我看來,這種見解對追求有益的目的毫無用處,也不能給我們的知識增加任何東西。
[118] 人們可能會考慮從心理學上把女性氣質描述為偏愛被動性目的。
當然,偏愛被動性目的與被動性不是一回事;實現被動性目的可能需要大量的被動性。
情況可能是這樣:對于女人來說,基于她所承擔的性功能,她對被動性行為和被動性目的的愛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擴大到相應有限的或廣泛的生活領域之中,她的性生活可作為這些領域的模型。
但是,我們應該警惕在這個方面低估了社會習俗的影響力。
還是這些影響力迫使婦女陷入被動狀态。
所有這些情況仍遠未被澄清。
在女性氣質與本能生活之間還存在着一個我們不可忽視的、特别穩定的關系。
婦女對攻擊性的壓抑是由其體格規定并由社會強加給她們的。
這種壓抑有助于強力的性受虐狂沖動的形成,正如我們所知,這種壓抑成功地約束了已轉向内部的性欲的破壞性傾向。
因此,可以說受虐狂确實是為女性所獨有的。
但是,就像經常發生的那樣,你們在男人中遇到了性受虐狂,你們除了說這些男人顯示了非常痛苦的女性特征外,還能說什麼呢? 現在,你們聽到了,心理學也不能解開女性氣質之謎。
無疑,這個解釋要到别處去尋求,而隻有在我們大緻認識到活着的有機體是怎樣演變成兩種性别之後,才能找到解釋。
我們對這個演變一無所知,而兩種性别的存在是有機生命中最顯著的特征,該特征明顯地把有機生命與非生物自然界區分開來。
然而,對于研究那些擁有女性生殖器而具有顯著的或占優勢的女性特征的人類個體而言,我們已發現了很多東西。
按照精神分析的特殊性質,它并不試圖描寫什麼是女人&mdash&mdash那将是一件它幾乎無法勝任的任務&mdash&mdash而是已着手研究女人是怎樣形成的,即女人是怎樣從具有雙性别傾向的兒童成長起來的。
幸虧我們有幾個優秀的女精神分析家已開始研究這一問題,故而我們近來對這方面也掌握了不少知識。
該問題的探讨已從兩性差别中獲得了特别的吸引力。
對于女士們來說,隻要某種
可以這樣說,我感到把握不住講演的合理範圍。
在過去15年的工作中,精神分析的确發生了變化并且變得更加豐富了。
但是,盡管如此,《精神分析導論》大可不必有所改變或增補。
我心中一直認為,這些講演是沒有存在理由的。
對精神分析學家而言,我既言之無物,又無絲毫新意(說得太少了,而且根本沒有什麼新東西);而對于你們來說,我又說得太多了,且都是你們沒有準備理解的或超出你們能力之外的東西。
我為演講找了種種理由,并試圖根據不同的理由證明各個相互獨立的講演。
第1講,關于夢的理論。
可以設想,這一講将一舉把你們送回精神分析的氛圍中,并向你們顯示我們的觀點是多麼經得起考驗。
由于我有機會毫無約束地講出我對這樣一個研究領域的看法,即在該領域中,許多偏頗的期望正與強烈的抵抗進行鬥争,從而我被引導到第2講,追溯了從夢走向神秘主義的道路;我希望你們在做出判斷時,學會容忍精神分析的實例,不要拒絕與我一起探索這個領域。
第3講,關于人格的剖析,因其是不為你們所熟悉的題材,肯定對你們提出了最難接受的要求。
但是,我不可能向你們隐瞞自我心理學的最初起源。
如果15年前我們就掌握了這種剖析,那時我就會向你們提及。
我的最後一講,你們可能隻有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理解它,該講提出了一些必要的更正&mdash&mdash即對解決各種最重要的問題的新的嘗試;如果我對這些修改保持緘默,那麼我的介紹就會把你們引入歧途。
你們知道,在人們開始尋求辯解的理由時,結果也同時顯露了出來,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命中注定的。
我服從命運,并請求你們也這樣做。
顯然今天的講演在導論中也沒有任何地位。
但它能夠向你們提供一個詳細的精神分析工作中的實例,我可談兩點情況來介紹今天的講演。
首先,它所提供的僅是可觀察的事實,幾乎沒有任何思辨性的附加成分;其次,它所論及的主題比其他任何主題更能引起你們的興趣。
從整個曆史看來,人們對女性氣質的性質這個謎一籌莫展&mdash&mdash那些戴着象形文字的便帽的頭,那些裹着頭巾的頭和戴着黑色方帽的頭,那些戴着假發的頭和其他無數不幸的、流淌汗水的人們的頭&hellip&hellip[115] 你們無可避免地要為此問題而煩惱&mdash&mdash這是指你們當中的男人;而對于你們當中的女人來說,卻沒有這種煩惱&mdash&mdash你們自身就是這一問題。
當你們遇到一個人時,你們所作的第一個區分是: &ldquo男人抑或女人?&rdquo并且習慣于以毫不猶豫的确定性進行區分。
在這點上,解剖學與你們有同樣的确定性,而且并不比你們更深刻。
男人的性産物,即精子及其載體是雄性的;卵巢和含有卵巢的有機體是雌性的。
在兩性中,絕對為性功能服務的器官形成了;它們可能起源于相同的(遺傳的)性傾向,進而發展為兩種不同的形式。
此外,兩性的其他器官、體形和組織,都顯示了個體性别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并不穩定,而且它的程度也是可變的;這些就是所謂的第二特征。
其次,科學會告訴你們某種與你們期望相背,并且可能擾亂了你們的情感的事情。
它使你們的注意力轉向下述事實:男人性器官的某些部分也會在女人身體上出現,盡管是以一種發育不全的狀态出現,反之亦然。
這種觀點把上述情況視為雙性特征(bisexuallty)的表現[116],仿佛一個個體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而又始終既是男人又是女人&mdash&mdash僅僅是某一種性别比另一種性别更明顯而已。
然後,我們要求你們熟悉這樣一種觀點:個體身上男性成分與女性成分相混合的比例,具有相當大的波動性。
然而,除非是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中,因為一個人身上所呈現的隻能是一種性産物&mdash&mdash或者是卵細胞,或者是精液,所以,你們一定會懷疑上述成分的決定性意義,并推斷出構成男性氣質(masculinity)或女性氣質(femininity)的東西是解剖學所無法控制的、不為人知的特征。
或許,心理學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習慣于把&ldquo男性的&rdquo和&ldquo女性的&rdquo作為心理品質來使用,并且以同樣的方式把雙性特征的概念引入心理生活之中。
因此,我們談到某個人時,無論是男是女,就說他在這個方面表現為男性的,而在另一個方面表現為女性的。
但你們很快就會發現,這種說法隻是對解剖學或習俗的讓步。
你們不能給予&ldquo男性的&rdquo和&ldquo女性的&rdquo這兩個概念以任何新的内涵。
這種區别不是心理學上的區别,你們說到&ldquo男性的&rdquo時,通常意指&ldquo主動的”而說到&ldquo女性的&rdquo時,通常意指&ldquo被動的&rdquo。
這種關系确實是存在的。
男人的性細胞是積極活動的,它尋找女人的性細胞,而後者即卵子則是靜止的,它被動地等待着。
這種基本的性生物體的行為的确是性交中性個體行為的原型。
男人為了性交目的而追求女人,占有她并穿入她體内。
但就心理學而言,這種說法恰好把男性氣質的特征變成為攻擊性因素。
但當你們想到,在某些動物中,例如蜘蛛,雌性更強壯而且更具有攻擊性,而雄性僅在性交這一個行為中才具有主動性時,你們很可能會懷疑你們是否真正有權保持上述說法。
甚至是那些撫育和照料幼兒的功能(我們認為這些功能是女性的優良美德),在動物中也并不總是與雌性相關。
在相當高級的動物中,我們發現兩性共同承擔着照料幼仔的任務,或甚至由雄性單獨承擔。
即使在人類性生活中,你們也很快會看到,把男性的行為與主動性等同,把女性的行為與被動性等同是多麼不完善。
母親對孩子是主動的,哺乳這一行為可以等同地說是母親給嬰兒喂奶或被嬰兒吮吸。
你們越脫離狹隘的性交領域,這種&ldquo重疊性謬誤&rdquo(errorofsuperimposition)[117]就暴露得越明顯。
女人可以在不同方面顯示出重大的主動性,而男人隻有養成大量的被動适應性,才能與其同類相伴生活。
如果你們現在告訴我這些事實恰好證明了心理學意義所說的男人和女人都是雙性的,那麼我将斷定,你們心裡已決定使&ldquo主動的&rdquo與&ldquo男性的&rdquo等同起來,&ldquo被動的&rdquo與&ldquo女性的&rdquo等同起來,但我勸你們不要這樣認為。
在我看來,這種見解對追求有益的目的毫無用處,也不能給我們的知識增加任何東西。
[118] 人們可能會考慮從心理學上把女性氣質描述為偏愛被動性目的。
當然,偏愛被動性目的與被動性不是一回事;實現被動性目的可能需要大量的被動性。
情況可能是這樣:對于女人來說,基于她所承擔的性功能,她對被動性行為和被動性目的的愛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擴大到相應有限的或廣泛的生活領域之中,她的性生活可作為這些領域的模型。
但是,我們應該警惕在這個方面低估了社會習俗的影響力。
還是這些影響力迫使婦女陷入被動狀态。
所有這些情況仍遠未被澄清。
在女性氣質與本能生活之間還存在着一個我們不可忽視的、特别穩定的關系。
婦女對攻擊性的壓抑是由其體格規定并由社會強加給她們的。
這種壓抑有助于強力的性受虐狂沖動的形成,正如我們所知,這種壓抑成功地約束了已轉向内部的性欲的破壞性傾向。
因此,可以說受虐狂确實是為女性所獨有的。
但是,就像經常發生的那樣,你們在男人中遇到了性受虐狂,你們除了說這些男人顯示了非常痛苦的女性特征外,還能說什麼呢? 現在,你們聽到了,心理學也不能解開女性氣質之謎。
無疑,這個解釋要到别處去尋求,而隻有在我們大緻認識到活着的有機體是怎樣演變成兩種性别之後,才能找到解釋。
我們對這個演變一無所知,而兩種性别的存在是有機生命中最顯著的特征,該特征明顯地把有機生命與非生物自然界區分開來。
然而,對于研究那些擁有女性生殖器而具有顯著的或占優勢的女性特征的人類個體而言,我們已發現了很多東西。
按照精神分析的特殊性質,它并不試圖描寫什麼是女人&mdash&mdash那将是一件它幾乎無法勝任的任務&mdash&mdash而是已着手研究女人是怎樣形成的,即女人是怎樣從具有雙性别傾向的兒童成長起來的。
幸虧我們有幾個優秀的女精神分析家已開始研究這一問題,故而我們近來對這方面也掌握了不少知識。
該問題的探讨已從兩性差别中獲得了特别的吸引力。
對于女士們來說,隻要某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