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身世之略談
關燈
小
中
大
讓贅婿和犯人一起戍邊去的,何況于失去了生殖能力的宦官?因此就算有的宦官靠着自己的奮鬥和運氣成為了錦衣玉食的人,骨子裡還是皇帝的狗,社會的邊緣人,得不到尊重的。
清流們對于宦官及與宦官有關的人的鄙視,除了宦官是沒有了生殖能力的人,罪犯,出身低賤的人和最終是皇帝的奴才的人之外,更重要的還有一種妒忌。
不單是往往被他們看不起的宦官有時候更受皇帝的寵信,更多的是一些需要他們這些真正的須眉站出來頂天立地一把而他們又因為天生明哲保身的劣根而不敢站出來的時候,偏偏是他們認為因為沒有了外生殖器而至于沒有了人格的宦官站出來挽了一把狂瀾,用魯迅的話是被“榨出皮袍裡的小來”,故此格外地痛恨那些有些本事的宦官和他們的親屬。
出身本身也許不重要,但是出身被周圍的社會環境引為重要後,就不能不變得重要了,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進而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這個人反過來會再影響社會,碰巧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人的話還會影響曆史發展的進程。
曹操的父親曹嵩給宦官當後人,在清流們看來罪行是要比給正常人繼承香火的贅婿還要嚴重的,也更為主流社會所不容。
袁紹後來和曹操翻臉大打出手的時候,袁紹的秘書陳琳在檄文裡就說曹操是“贅閹遺醜”,氣得曹操腎上腺激素分泌驟然增多,連偏頭疼都覺不得了。
不過曹操後來抓到這位作者隻是說,“卿昔為本初移書,但可罪狀孤而已,惡惡止身,何乃上及父祖邪?”倒是沒有殺他,一方面是因為個人胸懷,一方面可能是已經習慣别人這樣說了。
贅閹遺醜的出身讓曹操骨子裡很自卑,迫切地想表現自己,迫切地想用建功立業來加入清流。
但是這種身世不單是他不能夠選擇,也是不能夠改變的,而從某種意義上他越這樣搶了袁紹之類四世三公出身者的風頭就越招他們妒忌,也就越容易被袁紹劉備們拿他的身世找平衡,“贅閹遺醜”四個字戴得就越牢靠。
因此曹操的一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是很有正義感,很士大夫化,具有憂國憂民的社會責任感,也是很積極進取的,即便是以貶損他為主的《三國演義》也不否認他的獻身精神;另外一方面他每每又會顯露出癫狂和殘暴的一面,甚至于曹操骨子裡還有那種叛逆的情結,頗有些“你說我壞,我就加倍壞給你看”的味道,用作惡來報複整個社會。
自古喜歡殺人的人不是膽大,而是要掩飾自己心裡的虛弱,以殺人來顯示自己的強大,以殺人掩飾自己的無奈和恐懼,曹操的為惡實質上是對社會也是對自己的絕望。
有“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的倔強,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
英雄也好,奸雄也罷,曹操在人格上卻是一場悲劇。
清流們對于宦官及與宦官有關的人的鄙視,除了宦官是沒有了生殖能力的人,罪犯,出身低賤的人和最終是皇帝的奴才的人之外,更重要的還有一種妒忌。
不單是往往被他們看不起的宦官有時候更受皇帝的寵信,更多的是一些需要他們這些真正的須眉站出來頂天立地一把而他們又因為天生明哲保身的劣根而不敢站出來的時候,偏偏是他們認為因為沒有了外生殖器而至于沒有了人格的宦官站出來挽了一把狂瀾,用魯迅的話是被“榨出皮袍裡的小來”,故此格外地痛恨那些有些本事的宦官和他們的親屬。
出身本身也許不重要,但是出身被周圍的社會環境引為重要後,就不能不變得重要了,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進而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這個人反過來會再影響社會,碰巧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人的話還會影響曆史發展的進程。
曹操的父親曹嵩給宦官當後人,在清流們看來罪行是要比給正常人繼承香火的贅婿還要嚴重的,也更為主流社會所不容。
袁紹後來和曹操翻臉大打出手的時候,袁紹的秘書陳琳在檄文裡就說曹操是“贅閹遺醜”,氣得曹操腎上腺激素分泌驟然增多,連偏頭疼都覺不得了。
不過曹操後來抓到這位作者隻是說,“卿昔為本初移書,但可罪狀孤而已,惡惡止身,何乃上及父祖邪?”倒是沒有殺他,一方面是因為個人胸懷,一方面可能是已經習慣别人這樣說了。
贅閹遺醜的出身讓曹操骨子裡很自卑,迫切地想表現自己,迫切地想用建功立業來加入清流。
但是這種身世不單是他不能夠選擇,也是不能夠改變的,而從某種意義上他越這樣搶了袁紹之類四世三公出身者的風頭就越招他們妒忌,也就越容易被袁紹劉備們拿他的身世找平衡,“贅閹遺醜”四個字戴得就越牢靠。
因此曹操的一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是很有正義感,很士大夫化,具有憂國憂民的社會責任感,也是很積極進取的,即便是以貶損他為主的《三國演義》也不否認他的獻身精神;另外一方面他每每又會顯露出癫狂和殘暴的一面,甚至于曹操骨子裡還有那種叛逆的情結,頗有些“你說我壞,我就加倍壞給你看”的味道,用作惡來報複整個社會。
自古喜歡殺人的人不是膽大,而是要掩飾自己心裡的虛弱,以殺人來顯示自己的強大,以殺人掩飾自己的無奈和恐懼,曹操的為惡實質上是對社會也是對自己的絕望。
有“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的倔強,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
英雄也好,奸雄也罷,曹操在人格上卻是一場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