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關燈
小
中
大
房僧寄聽了大驚,道:“我用計算他,反中了彼計,可惱可惱。
”不一時丁盛、孫豹俱入帳請罪。
房僧寄隻說道:“非戰之罪,中彼之計耳。
”房僧寄正然着惱,忽見帥旗上一道黑氣沖起,房僧寄便手中一掐,大喜道:“吾計成矣。
”遂吩咐丁盛、孫豹:“引兵在右邊埋伏,隻聽得中軍炮響,便引軍殺來。
”二人得令去了。
又喚姚文、錢勝:“引軍在左邊埋伏,隻聽中軍轟天炮響,即引兵殺來。
”二人亦自去了。
房僧寄自引大軍接應以襲蕭寨。
分派已定,遂将營中懸羊擂鼓,以支更點。
卻說蕭衍被房僧寄刺了一槍,歸入帳中,卸去三層铠甲,俱是透明大洞,又取過房僧寄的槍估看,約有八十餘斤,蕭衍又驚又喜。
不一時衆将皆入帳來問安請罪。
蕭衍謝說道:“不意房僧寄如此英勇,今日若非曹卿,吾命休矣。
”曹景宗忙說道:“元帥吉人天相,與末将何力也。
”柳慶遠上前說道:“非諸将之誤,實我一時計不及此,緻元帥受驚,今求自貶,乞元帥削柳某職銜,方不有愧。
”蕭衍再三不聽。
柳慶遠固求貶削道:“軍令自我而出,元帥若不允從,何以服衆。
”蕭衍見他詞色俱正,隻得說道:“軍師既欲如此,暫去官職,立功之日複還可也。
”柳慶遠方才歡喜。
諸将聽了,不覺一時激奮,說道:“吾等誓殺此賊,以報元帥、軍師。
”說罷,欲出帳交鋒。
蕭衍忙止住道:“不可不可。
房僧寄為主不得不為忠義之士也,諸君不必為我懷恨,而倉卒若此,須用計擒之,使其歸我方妙。
吾今有計,莫若今夜乘其戰疲而劫之,房僧寄可擒矣。
”諸将皆說道:“願效死力。
”柳慶遠道:“劫營固好,但房僧寄知兵,必有準備。
元帥必欲劫之,隻須如此這般,可使房僧寄喪冕而走也。
”蕭衍聽了大喜,遂吩咐王茂、曹景宗道:“你二人帶了本部人馬去劫齊營之左,隻虛張聲勢,不可深入重地。
”又遣呂僧珍、馮道根吩咐道:“你二人亦領本部去劫齊營之右,亦須虛張聲勢作劫寨之狀,隻不可深入。
”又使韋睿領着自己軍馬離寨三裡,候齊兵一出即去擊之。
三人得令而去。
卻說曹景宗、王茂守至更餘,悄悄引了人馬到了齊營左側,卻不殺入寨來,隻在左邊使軍士呐喊鳴金擂鼓,以作殺入之勢。
那齊将姚文、錢勝見蕭兵果然來劫寨,知是中了房将軍之計,滿心歡喜,遂引兵殺出,正撞個滿懷,各自厮殺。
這馮道根、呂僧珍到了齊寨右側,也是如此。
丁盛、孫豹十分得意,要報日間之仇,即忙殺出,恰遇着呂僧珍、馮道根,便殺起來。
房僧寄見蕭兵中了妙計,遂引大軍來劫蕭寨。
不期尚未到寨,忽聽得一聲連珠炮響,早有韋睿截住,大叫道:“你的計策,又中了我柳軍師之計了。
”你看他兩邊俱在黑夜之中,一場大殺,十分利害,怎見得: 征雲籠四野,殺氣鎖長空。
天昏地暗交兵,霧慘雲愁厮殺。
初時戰鬥,燈籠火把相迎;次後交攻,劍戟刀槍亂刺。
離宮不朗,左右軍卒亂相奔;坎地無光,前後兵将皆不整。
昏昏沉沉月朦胧,不辨誰家宇宙;渺渺漫漫燈慘淡,難分那個乾坤。
東西混戰棍棒交加,南北相持旌旗掩映。
狼煙火炮似雷聲,虎節龍旗如閃電。
搖旗小校黑夜間戰戰兢兢,舍死将軍火光中紛紛擾擾。
霎時間,滔滔流血溝渠滿,疊疊屍橫數裡平。
兩下裡殺夠多時,齊兵失計,個個心慌,蕭将得謀,人人強勇,早殺得齊兵将大敗虧輸。
房僧寄見中了蕭衍之計,不敢戀戰,棄了韋睿要來保守本寨,也顧不得衆将士,便拍馬望本寨而走。
不期突出張弘策立馬挺槍大喝道:“我奉軍師之令,奪取汝寨久矣。
不下馬受縛,更待何時!”遂挺槍殺來。
房僧寄忽然聽見,方知本寨已失,十分惱怒,卻黑夜中殺了半夜,已是人困馬乏,不敢與張弘策交鋒,引兵望着魯山而走。
丁盛、孫豹、姚文、錢勝正然苦争,忽見本寨火起,手下軍卒報知已失本寨,四人大驚,各自奔逃。
蕭兵得勝,也就不追。
房僧寄連用二計,不但不能成功,反殺得大敗虧輸,隻得退回魯山,以圖恢複。
正是: 運籌帷幄許多般,一樣兵機兩樣看。
不意算人還自算,算來還是少機關。
蕭衍大獲全勝,諸将叙功,即授還柳慶遠原職。
柳慶遠拜受,商議進兵。
且按下不題。
卻說昌義之、陳剛、王珍國三将已圍困郢城,一時未下,柳軍師的錦囊計,隻得引兵據了石橋浦遙張聲勢,令軍士輪流攻打,卻不十分緊逼城下。
今見有救援之
”不一時丁盛、孫豹俱入帳請罪。
房僧寄隻說道:“非戰之罪,中彼之計耳。
”房僧寄正然着惱,忽見帥旗上一道黑氣沖起,房僧寄便手中一掐,大喜道:“吾計成矣。
”遂吩咐丁盛、孫豹:“引兵在右邊埋伏,隻聽得中軍炮響,便引軍殺來。
”二人得令去了。
又喚姚文、錢勝:“引軍在左邊埋伏,隻聽中軍轟天炮響,即引兵殺來。
”二人亦自去了。
房僧寄自引大軍接應以襲蕭寨。
分派已定,遂将營中懸羊擂鼓,以支更點。
卻說蕭衍被房僧寄刺了一槍,歸入帳中,卸去三層铠甲,俱是透明大洞,又取過房僧寄的槍估看,約有八十餘斤,蕭衍又驚又喜。
不一時衆将皆入帳來問安請罪。
蕭衍謝說道:“不意房僧寄如此英勇,今日若非曹卿,吾命休矣。
”曹景宗忙說道:“元帥吉人天相,與末将何力也。
”柳慶遠上前說道:“非諸将之誤,實我一時計不及此,緻元帥受驚,今求自貶,乞元帥削柳某職銜,方不有愧。
”蕭衍再三不聽。
柳慶遠固求貶削道:“軍令自我而出,元帥若不允從,何以服衆。
”蕭衍見他詞色俱正,隻得說道:“軍師既欲如此,暫去官職,立功之日複還可也。
”柳慶遠方才歡喜。
諸将聽了,不覺一時激奮,說道:“吾等誓殺此賊,以報元帥、軍師。
”說罷,欲出帳交鋒。
蕭衍忙止住道:“不可不可。
房僧寄為主不得不為忠義之士也,諸君不必為我懷恨,而倉卒若此,須用計擒之,使其歸我方妙。
吾今有計,莫若今夜乘其戰疲而劫之,房僧寄可擒矣。
”諸将皆說道:“願效死力。
”柳慶遠道:“劫營固好,但房僧寄知兵,必有準備。
元帥必欲劫之,隻須如此這般,可使房僧寄喪冕而走也。
”蕭衍聽了大喜,遂吩咐王茂、曹景宗道:“你二人帶了本部人馬去劫齊營之左,隻虛張聲勢,不可深入重地。
”又遣呂僧珍、馮道根吩咐道:“你二人亦領本部去劫齊營之右,亦須虛張聲勢作劫寨之狀,隻不可深入。
”又使韋睿領着自己軍馬離寨三裡,候齊兵一出即去擊之。
三人得令而去。
卻說曹景宗、王茂守至更餘,悄悄引了人馬到了齊營左側,卻不殺入寨來,隻在左邊使軍士呐喊鳴金擂鼓,以作殺入之勢。
那齊将姚文、錢勝見蕭兵果然來劫寨,知是中了房将軍之計,滿心歡喜,遂引兵殺出,正撞個滿懷,各自厮殺。
這馮道根、呂僧珍到了齊寨右側,也是如此。
丁盛、孫豹十分得意,要報日間之仇,即忙殺出,恰遇着呂僧珍、馮道根,便殺起來。
房僧寄見蕭兵中了妙計,遂引大軍來劫蕭寨。
不期尚未到寨,忽聽得一聲連珠炮響,早有韋睿截住,大叫道:“你的計策,又中了我柳軍師之計了。
”你看他兩邊俱在黑夜之中,一場大殺,十分利害,怎見得: 征雲籠四野,殺氣鎖長空。
天昏地暗交兵,霧慘雲愁厮殺。
初時戰鬥,燈籠火把相迎;次後交攻,劍戟刀槍亂刺。
離宮不朗,左右軍卒亂相奔;坎地無光,前後兵将皆不整。
昏昏沉沉月朦胧,不辨誰家宇宙;渺渺漫漫燈慘淡,難分那個乾坤。
東西混戰棍棒交加,南北相持旌旗掩映。
狼煙火炮似雷聲,虎節龍旗如閃電。
搖旗小校黑夜間戰戰兢兢,舍死将軍火光中紛紛擾擾。
霎時間,滔滔流血溝渠滿,疊疊屍橫數裡平。
兩下裡殺夠多時,齊兵失計,個個心慌,蕭将得謀,人人強勇,早殺得齊兵将大敗虧輸。
房僧寄見中了蕭衍之計,不敢戀戰,棄了韋睿要來保守本寨,也顧不得衆将士,便拍馬望本寨而走。
不期突出張弘策立馬挺槍大喝道:“我奉軍師之令,奪取汝寨久矣。
不下馬受縛,更待何時!”遂挺槍殺來。
房僧寄忽然聽見,方知本寨已失,十分惱怒,卻黑夜中殺了半夜,已是人困馬乏,不敢與張弘策交鋒,引兵望着魯山而走。
丁盛、孫豹、姚文、錢勝正然苦争,忽見本寨火起,手下軍卒報知已失本寨,四人大驚,各自奔逃。
蕭兵得勝,也就不追。
房僧寄連用二計,不但不能成功,反殺得大敗虧輸,隻得退回魯山,以圖恢複。
正是: 運籌帷幄許多般,一樣兵機兩樣看。
不意算人還自算,算來還是少機關。
蕭衍大獲全勝,諸将叙功,即授還柳慶遠原職。
柳慶遠拜受,商議進兵。
且按下不題。
卻說昌義之、陳剛、王珍國三将已圍困郢城,一時未下,柳軍師的錦囊計,隻得引兵據了石橋浦遙張聲勢,令軍士輪流攻打,卻不十分緊逼城下。
今見有救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