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是。
”柳慶遠又誓師說道:“我今日有令,法在必行。
自今以後,擄掠民财,奸淫婦女者斬;邀功奪戰,不遵軍令者斬;動搖軍心,妖言惑衆者斬;聞金不退,聞鼓不進者斬;器械不明,減克軍糧者斬;臨陣不顧,漏洩軍機者斬。
有功必加,有罪必罰,決不食言!汝等皆宜恪守,毋視為戲言。
”壇下衆将俱一齊答應道:“是。
”柳慶遠誓師已畢,即将花名冊簿照名點閱。
見兵有老者去之,弱者汰之,以及弓矢不利,刀甲不堅,俱命另選。
點名已完,共得四十餘萬精兵,終日在校場中操演。
操演了月餘。
忽一日,柳慶遠登了将台,吩咐将帥字大旗扯起,齊集諸将,吩咐道:“今日要擺列陣勢,請元帥打陣。
”遂使昌義之為先鋒,吩咐道:“你領一隊人馬立于南方,軍士俱用紅袍紅甲朱纓赤馬,馬前立一面引軍紅旗,上面金绡繡着南鬥六星,下繡朱雀之形,引軍正南聽令。
”昌義之帶領了人馬去了。
又喚王珍國吩咐道:“你領第二隊人馬立于東方,軍士俱用青袍青甲青纓青馬,馬前立一面引軍青旗,上面金绡繡着東角二星,下繡青龍之狀,引軍正東聽令。
”王珍國得令去了。
又喚曹景宗吩咐道:“你領第三隊人馬立于西方,軍士盡用白袍白甲白纓白馬,馬前立一面引軍白旗,上面金绡繡西參四星,下繡白虎之形,引軍正西聽令。
”曹景宗得令去了。
又喚陳剛吩咐道:“你領第四隊人馬立于北方,軍士盡用黑袍黑甲黑纓黑馬,馬前立一面引軍黑旗,上面金绡繡北鬥七星,下繡玄武之狀,引軍正北聽令。
”陳剛得令去了。
又喚王茂、張弘策吩咐道:“你領第五隊馬立于中軍,軍士盡用黃袍黃甲黃纓黃馬,馬前立一面引軍黃旗,上面金绡繡坤卦,以按戊己土,下繡飛熊之像,引軍正中聽令。
” 王茂、張弘策引軍去了。
隻見台下一霎時人馬俱無,寂然不動。
隻有巡哨曹虎帶領五百鐵騎往來東西巡哨。
又見守旗王雍将帥字大旗綽約盤旋。
不一時,三聲炮響,金鼓喧天,隻見壇上柳慶遠手舉紅旗揮動。
忽見正南上一員大将,是昌義之帶領人馬殺奔而來。
你道他怎生打扮,隻見他: 盔頂紅纓飄一朵,狻猊甲露黃金裹。
紅旗招展半天霞,正按南方丙丁火。
昌義之領軍立于南方。
又見柳慶遠将青旗磨蕩,隻見正東上一員大将,是王珍國領人馬飛奔而來。
你道他怎生打扮,但見他: 藍靛征袍鹦鹋綠,槍尖閃爍龍吞玉。
青骢遍體粉團花,正按東方甲乙木。
王珍國引軍立于東方。
又見柳慶遠将白旗招動,隻見正西上一員大将,是曹景宗率領兵馬蜂擁而來。
隻見那員将十分勇猛,隻見他打扮的是: 漢漠寒雲護太陰,爛銀铠甲冷森森。
賽霜駿馬騎獅子,正按西方庚辛金。
曹景宗引軍八陣立于西。
又見柳慶遠在壇上将黃旗一面向北招動,隻見北方一支人馬殺奔陣中,果然是陳剛一員好将。
你道他如何打扮,但見他: 烏油甲挂豺狼體,鐵騎長弓英莫比。
七星旗動玄武搖,正按北方壬癸水。
陳剛将人馬屯住,立于北方。
壇上柳慶遠又将一面黃旗向正中招動,隻見王茂、張弘策二将帶領軍士飛入陣中。
隻見兩員虎将一色打扮,隻見他: 剪絨戰袍葵花舞,簇簇攢攢分隊伍。
周圍繞定杏黃旗,正按中央戊己土。
那王茂、張弘策引軍立于正中聽令。
不一時三聲轟天炮響,畫角齊吹,隻見柳慶遠揮動中軍旗号,将五方軍馬合而為一,左旋右轉,右轉左旋,忽而東,忽而西,忽而南,忽而北,團團繞繞,先擺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之八方。
不一時,柳慶遠又将小令旗一面揮動,左揮左旋,右揮右旋,隻見衆軍馬左進右出,左出右進,忽而前,忽而後,忽而藏,忽而伏,隐隐躍躍,又變出休、生、傷、杜、景、死、驚、開之八門,衆軍士各守門戶。
柳慶遠遂傳令,請蕭元帥帶領五百鐵騎打陣。
蕭衍得令,遂領五百軍兵全身披挂。
你道蕭元帥如何打扮,隻見那蕭元帥的威風更是不同,你看他: 據鞍立馬天風裡,铠甲輝煌光焰起。
麒麟束帶稱狼腰,獬豸吞胸當虎體。
冠上明珠耿曉星,鞘中寶劍藏秋水。
雌雄雙劍雪霜寒,四十八載蕭梁始。
蕭衍帶了五百鐵騎卷地滾入陣來。
那各門兵将忙兩下一分,讓蕭元帥軍馬殺入八陣中。
隻見陣中果是如何,隻見: 攢攢簇簇,密密層層。
兩旁人雄如猛虎,左右馬駿似飛龍。
弓彎銀漢月,箭插虎狼牙。
袍铠鮮明如錦簇,喊聲大振若山崩。
拐子馬緊挨鹿角,連珠炮密護中軍。
一霎時揚塵播土,倒樹摧林。
乾坤昏慘慘,日月暗沉沉。
突爾搖松如虎嘯,忽然吼樹似龍吟。
萬竅怒号天噎氣,飛沙走石亂傷人。
蕭元帥正在陣中左沖右突,要逞英雄,不期柳慶遠在将台上見蕭衍引軍已入陣中
”柳慶遠又誓師說道:“我今日有令,法在必行。
自今以後,擄掠民财,奸淫婦女者斬;邀功奪戰,不遵軍令者斬;動搖軍心,妖言惑衆者斬;聞金不退,聞鼓不進者斬;器械不明,減克軍糧者斬;臨陣不顧,漏洩軍機者斬。
有功必加,有罪必罰,決不食言!汝等皆宜恪守,毋視為戲言。
”壇下衆将俱一齊答應道:“是。
”柳慶遠誓師已畢,即将花名冊簿照名點閱。
見兵有老者去之,弱者汰之,以及弓矢不利,刀甲不堅,俱命另選。
點名已完,共得四十餘萬精兵,終日在校場中操演。
操演了月餘。
忽一日,柳慶遠登了将台,吩咐将帥字大旗扯起,齊集諸将,吩咐道:“今日要擺列陣勢,請元帥打陣。
”遂使昌義之為先鋒,吩咐道:“你領一隊人馬立于南方,軍士俱用紅袍紅甲朱纓赤馬,馬前立一面引軍紅旗,上面金绡繡着南鬥六星,下繡朱雀之形,引軍正南聽令。
”昌義之帶領了人馬去了。
又喚王珍國吩咐道:“你領第二隊人馬立于東方,軍士俱用青袍青甲青纓青馬,馬前立一面引軍青旗,上面金绡繡着東角二星,下繡青龍之狀,引軍正東聽令。
”王珍國得令去了。
又喚曹景宗吩咐道:“你領第三隊人馬立于西方,軍士盡用白袍白甲白纓白馬,馬前立一面引軍白旗,上面金绡繡西參四星,下繡白虎之形,引軍正西聽令。
”曹景宗得令去了。
又喚陳剛吩咐道:“你領第四隊人馬立于北方,軍士盡用黑袍黑甲黑纓黑馬,馬前立一面引軍黑旗,上面金绡繡北鬥七星,下繡玄武之狀,引軍正北聽令。
”陳剛得令去了。
又喚王茂、張弘策吩咐道:“你領第五隊馬立于中軍,軍士盡用黃袍黃甲黃纓黃馬,馬前立一面引軍黃旗,上面金绡繡坤卦,以按戊己土,下繡飛熊之像,引軍正中聽令。
” 王茂、張弘策引軍去了。
隻見台下一霎時人馬俱無,寂然不動。
隻有巡哨曹虎帶領五百鐵騎往來東西巡哨。
又見守旗王雍将帥字大旗綽約盤旋。
不一時,三聲炮響,金鼓喧天,隻見壇上柳慶遠手舉紅旗揮動。
忽見正南上一員大将,是昌義之帶領人馬殺奔而來。
你道他怎生打扮,隻見他: 盔頂紅纓飄一朵,狻猊甲露黃金裹。
紅旗招展半天霞,正按南方丙丁火。
昌義之領軍立于南方。
又見柳慶遠将青旗磨蕩,隻見正東上一員大将,是王珍國領人馬飛奔而來。
你道他怎生打扮,但見他: 藍靛征袍鹦鹋綠,槍尖閃爍龍吞玉。
青骢遍體粉團花,正按東方甲乙木。
王珍國引軍立于東方。
又見柳慶遠将白旗招動,隻見正西上一員大将,是曹景宗率領兵馬蜂擁而來。
隻見那員将十分勇猛,隻見他打扮的是: 漢漠寒雲護太陰,爛銀铠甲冷森森。
賽霜駿馬騎獅子,正按西方庚辛金。
曹景宗引軍八陣立于西。
又見柳慶遠在壇上将黃旗一面向北招動,隻見北方一支人馬殺奔陣中,果然是陳剛一員好将。
你道他如何打扮,但見他: 烏油甲挂豺狼體,鐵騎長弓英莫比。
七星旗動玄武搖,正按北方壬癸水。
陳剛将人馬屯住,立于北方。
壇上柳慶遠又将一面黃旗向正中招動,隻見王茂、張弘策二将帶領軍士飛入陣中。
隻見兩員虎将一色打扮,隻見他: 剪絨戰袍葵花舞,簇簇攢攢分隊伍。
周圍繞定杏黃旗,正按中央戊己土。
那王茂、張弘策引軍立于正中聽令。
不一時三聲轟天炮響,畫角齊吹,隻見柳慶遠揮動中軍旗号,将五方軍馬合而為一,左旋右轉,右轉左旋,忽而東,忽而西,忽而南,忽而北,團團繞繞,先擺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之八方。
不一時,柳慶遠又将小令旗一面揮動,左揮左旋,右揮右旋,隻見衆軍馬左進右出,左出右進,忽而前,忽而後,忽而藏,忽而伏,隐隐躍躍,又變出休、生、傷、杜、景、死、驚、開之八門,衆軍士各守門戶。
柳慶遠遂傳令,請蕭元帥帶領五百鐵騎打陣。
蕭衍得令,遂領五百軍兵全身披挂。
你道蕭元帥如何打扮,隻見那蕭元帥的威風更是不同,你看他: 據鞍立馬天風裡,铠甲輝煌光焰起。
麒麟束帶稱狼腰,獬豸吞胸當虎體。
冠上明珠耿曉星,鞘中寶劍藏秋水。
雌雄雙劍雪霜寒,四十八載蕭梁始。
蕭衍帶了五百鐵騎卷地滾入陣來。
那各門兵将忙兩下一分,讓蕭元帥軍馬殺入八陣中。
隻見陣中果是如何,隻見: 攢攢簇簇,密密層層。
兩旁人雄如猛虎,左右馬駿似飛龍。
弓彎銀漢月,箭插虎狼牙。
袍铠鮮明如錦簇,喊聲大振若山崩。
拐子馬緊挨鹿角,連珠炮密護中軍。
一霎時揚塵播土,倒樹摧林。
乾坤昏慘慘,日月暗沉沉。
突爾搖松如虎嘯,忽然吼樹似龍吟。
萬竅怒号天噎氣,飛沙走石亂傷人。
蕭元帥正在陣中左沖右突,要逞英雄,不期柳慶遠在将台上見蕭衍引軍已入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