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關燈
小
中
大
明。
魏主又遣雄兵三十萬,忙将鞭鞘一指,一齊交戰過來,兩下混戰,隻殺得愁愁慘慘,日月無光,終是齊兵寡少,怎當得他三十萬一齊擁來,竟将齊兵圍在垓心,王廣之等左沖右突,也沖不出。
正然着急,蕭坦之在中軍看見,恐三人有失,忙使尤谷引了五萬兵馬往東南角上沖入圍中,将三人救出,遂不敢接戰,望本營而來。
戰到日已向西,魏主亦傳令收兵,營邊軍士各自受命,不分勝負。
魏主對衆臣說道:“諸将被圍,逃歸本陣,整頓軍馬,足令齊失魂魄矣。
”衆将皆賀。
忽然寶纛旗被陣旋風吹落在地。
但見将軍拓跋勰忙入帳奏道:“寶纛既墜,以臣測之,今夜有人劫寨,陛下不可不防。
”魏主道:“何以知之?”勰奏道:“今日齊将逃歸本陣,非敗也,是寡也,我勝者非勝也,是衆也。
今齊将必謂我戰勝無備,今夜必來偷劫,乞陛下早作準備。
”魏主聽了道:“禦弟此言正合朕意。
”即分付于烈引軍士五千去左邊埋伏,宇文福引軍士五千在右邊埋伏,隻聽中軍炮響,兩伏齊出,二人引軍去了。
又使盧淵、李沖各領二萬人馬在牧羊山埋伏,如齊兵一敗,必走太和,汝二人引兵掩襲,彼必不敢戰,乘勢集太和城下矣。
二人引軍去訖。
且說齊将回營,王廣之說道:“今日之戰,奈彼衆我寡,軍士怯敵不敢向前。
彼得小勝,必志驕無備,若引軍乘夜劫之,雖不全勝,亦可少挫其鋒。
”沈文季道:“魏将拓跋勰,久稱名将,豈無準備?”王廣之道:“魏軍恃衆,其心必驕,驕則必無準備,定一戰成功。
”遂命軍士飽餐,令曹虎、王常各領三千兵在前,自領精兵五百在後。
士卒奉命,俱啣枚疾走。
将到魏營,先使小校去打探,回來說道:“打探得魏營中軍燈火微明,更已錯亂,三軍正然沉睡。
”王廣之聽了大喜,道:“果不出我之料。
”遂分付兵卒一齊呐喊,大刀闊斧殺入魏營,隻見魏營中是空的,再看值更之人,卻俱是懸了羊蹄在鼓上慢敲,王廣之見了大驚,知是中計,連叫速退。
早聽得四下裡數聲炮響,喊殺連天。
齊兵那裡還敢厮殺,各自奔逸。
走不得一二裡,隻見兩下伏兵齊出,右邊宇文福殺來,左邊于烈殺來,黑夜之中不分皂白,隻是亂砍。
王廣之領着緻兵,恐怕引賊入室,不敢竟回本營,就斜刺裡望着太和城逃去。
被魏兵殺得七斷八續,回顧士卒剩不得千人,再查戰将王雍竟無下落。
王廣之見後面追兵稍遠,方緩緩而行。
剛到牧羊山下,忽又一聲炮響,擁出李沖,攔住去路,大喝道:“大膽狂賊,快下馬受縛,免汝一死。
”曹虎隻得接戰,王廣之遂乘空沖突而走,曹虎不敢戀戰,亦拍馬趕來,同着王廣之引了敗卒而走,手下士卒不上五百餘人。
後面魏兵追來,正在危急,忽喊殺連天,又是一軍殺來。
二人驚慌相顧,說道:“這番罷了,我二人定死于此矣。
”你道那來的是何人,原來是沈文季見王廣之去後,恐怕有失,遂與蕭坦之商議,便遣劉思忌帶了五千軍士暗暗在後跟來,到了半夜,果聽見王廣之中計被魏兵殺散,他急上前救時,隻因在黑夜間不知王廣之敗走何處,止見王雍被魏兵裹住,殺得走投無路,遂忙忙殺入,救援出來,合兵一處同來找尋王廣之,直尋到天明,再問敗殘士卒,方知王廣之不回本營,望太和城去了,二人因又随後趕來,恰在牧羊山看見魏兵交戰,知是王廣之受敵,遂引軍沖入圍中,殺到面前。
王廣之見是王雍、劉思忌方才放心,四人合在一處,一齊殺去。
盧淵見有接應,遂放他逃走,隻在後面掩襲。
王廣之等逃至太和,遂一齊擁了入城,将各門緊閉,準備守城。
不一時魏軍已到,将城圍得水洩不通。
卻說蕭坦之、沈文季二營尚然不動,将及天明,探馬報來說:“王将軍中了魏人之計,大敗而走。
”不一時又報道:“魏軍乘勝,追至太和城下,将城圍了。
”沈文季頓足道:“王将軍不聽人言,果有此敗。
”蕭坦之道:“如今之計,計将安出?”沈文季道:“惟有救援太和,一面差人上表求救,方保無虞。
”蕭坦之随即寫表,到朝中
魏主又遣雄兵三十萬,忙将鞭鞘一指,一齊交戰過來,兩下混戰,隻殺得愁愁慘慘,日月無光,終是齊兵寡少,怎當得他三十萬一齊擁來,竟将齊兵圍在垓心,王廣之等左沖右突,也沖不出。
正然着急,蕭坦之在中軍看見,恐三人有失,忙使尤谷引了五萬兵馬往東南角上沖入圍中,将三人救出,遂不敢接戰,望本營而來。
戰到日已向西,魏主亦傳令收兵,營邊軍士各自受命,不分勝負。
魏主對衆臣說道:“諸将被圍,逃歸本陣,整頓軍馬,足令齊失魂魄矣。
”衆将皆賀。
忽然寶纛旗被陣旋風吹落在地。
但見将軍拓跋勰忙入帳奏道:“寶纛既墜,以臣測之,今夜有人劫寨,陛下不可不防。
”魏主道:“何以知之?”勰奏道:“今日齊将逃歸本陣,非敗也,是寡也,我勝者非勝也,是衆也。
今齊将必謂我戰勝無備,今夜必來偷劫,乞陛下早作準備。
”魏主聽了道:“禦弟此言正合朕意。
”即分付于烈引軍士五千去左邊埋伏,宇文福引軍士五千在右邊埋伏,隻聽中軍炮響,兩伏齊出,二人引軍去了。
又使盧淵、李沖各領二萬人馬在牧羊山埋伏,如齊兵一敗,必走太和,汝二人引兵掩襲,彼必不敢戰,乘勢集太和城下矣。
二人引軍去訖。
且說齊将回營,王廣之說道:“今日之戰,奈彼衆我寡,軍士怯敵不敢向前。
彼得小勝,必志驕無備,若引軍乘夜劫之,雖不全勝,亦可少挫其鋒。
”沈文季道:“魏将拓跋勰,久稱名将,豈無準備?”王廣之道:“魏軍恃衆,其心必驕,驕則必無準備,定一戰成功。
”遂命軍士飽餐,令曹虎、王常各領三千兵在前,自領精兵五百在後。
士卒奉命,俱啣枚疾走。
将到魏營,先使小校去打探,回來說道:“打探得魏營中軍燈火微明,更已錯亂,三軍正然沉睡。
”王廣之聽了大喜,道:“果不出我之料。
”遂分付兵卒一齊呐喊,大刀闊斧殺入魏營,隻見魏營中是空的,再看值更之人,卻俱是懸了羊蹄在鼓上慢敲,王廣之見了大驚,知是中計,連叫速退。
早聽得四下裡數聲炮響,喊殺連天。
齊兵那裡還敢厮殺,各自奔逸。
走不得一二裡,隻見兩下伏兵齊出,右邊宇文福殺來,左邊于烈殺來,黑夜之中不分皂白,隻是亂砍。
王廣之領着緻兵,恐怕引賊入室,不敢竟回本營,就斜刺裡望着太和城逃去。
被魏兵殺得七斷八續,回顧士卒剩不得千人,再查戰将王雍竟無下落。
王廣之見後面追兵稍遠,方緩緩而行。
剛到牧羊山下,忽又一聲炮響,擁出李沖,攔住去路,大喝道:“大膽狂賊,快下馬受縛,免汝一死。
”曹虎隻得接戰,王廣之遂乘空沖突而走,曹虎不敢戀戰,亦拍馬趕來,同着王廣之引了敗卒而走,手下士卒不上五百餘人。
後面魏兵追來,正在危急,忽喊殺連天,又是一軍殺來。
二人驚慌相顧,說道:“這番罷了,我二人定死于此矣。
”你道那來的是何人,原來是沈文季見王廣之去後,恐怕有失,遂與蕭坦之商議,便遣劉思忌帶了五千軍士暗暗在後跟來,到了半夜,果聽見王廣之中計被魏兵殺散,他急上前救時,隻因在黑夜間不知王廣之敗走何處,止見王雍被魏兵裹住,殺得走投無路,遂忙忙殺入,救援出來,合兵一處同來找尋王廣之,直尋到天明,再問敗殘士卒,方知王廣之不回本營,望太和城去了,二人因又随後趕來,恰在牧羊山看見魏兵交戰,知是王廣之受敵,遂引軍沖入圍中,殺到面前。
王廣之見是王雍、劉思忌方才放心,四人合在一處,一齊殺去。
盧淵見有接應,遂放他逃走,隻在後面掩襲。
王廣之等逃至太和,遂一齊擁了入城,将各門緊閉,準備守城。
不一時魏軍已到,将城圍得水洩不通。
卻說蕭坦之、沈文季二營尚然不動,将及天明,探馬報來說:“王将軍中了魏人之計,大敗而走。
”不一時又報道:“魏軍乘勝,追至太和城下,将城圍了。
”沈文季頓足道:“王将軍不聽人言,果有此敗。
”蕭坦之道:“如今之計,計将安出?”沈文季道:“惟有救援太和,一面差人上表求救,方保無虞。
”蕭坦之随即寫表,到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