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關燈
起伏。

    他的死更是一個傳奇,讓世人着迷卻又無法解開其中的秘密。

     1944年7月31日早上8點25分,聖埃克蘇佩裡作為法國空軍的飛行員,駕駛着他的P-38閃電式戰鬥機從科西嘉島附近起飛。

    他隻身一人,飛機上沒有攜帶任何的彈藥。

    8點30分,飛機向地面雷達系統輸送了最後一個消息以後,就此消失在普羅旺斯沿海。

     雖然當時法國軍方基本确認聖埃克蘇佩裡的飛機墜毀在南部海岸,但因為戰時的特殊情況,打撈屍體以及尋找飛機殘骸是不可能進行的。

    二戰結束以後,1948年,法國政府追認聖埃克蘇佩裡為&ldquo為法蘭西犧牲的英雄&rdquo。

    1998年9月7日,普羅旺斯的一個漁民在馬賽海域附近,打撈上來一個刻有&ldquo聖埃克蘇佩裡&rdquo字樣的軍用頭盔。

    經過驗證,法國政府在2004年宣布,這個頭盔确實屬于《小王子》的作者。

    2000年,聖埃克蘇佩裡飛機的殘骸終于在法國南部地中海海域被找到。

     飛機當時是如何墜毀,怎樣墜落的,到今天曆史學家們還無法确認。

    從20世紀50年代起,先後有兩三個普羅旺斯當地的居民,稱自己在1944年7月31日這一天早上,在馬賽附近海面,看見一架P-38的戰鬥機被德國空軍擊落。

    我有幸聯絡到如今唯一還在世的見證人保羅·梅納尼(PaulMélani)先生。

    按照梅納尼先生叙述的,在7月31日早上,他在馬賽附近海岸,無意中看見一架法國空軍的P-38戰鬥機被兩架德軍戰機上下夾攻。

    P-38沒有向對方開火,而是企圖上沖與其中一架飛機同歸于盡。

    最終,這架法國戰機被其下方的德軍飛機開火擊中,墜入地中海時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

    當時隻有十七歲的梅納尼,雖然聽到過飛行員作家聖埃克蘇佩裡的名字,卻全然不知随着飛機一起消失的,正是20世紀前半葉初法國獨一無二的文學面孔。

     2008年,一位二戰時德國國家空軍的飛行員霍爾斯特·裡貝爾特(HorstRippert)在接受法國《普羅旺斯報》采訪的時候承認,自己在1944年7月31日上午,在當時聖埃克蘇佩裡飛機出現的上空,擊落了一架P-38閃電式戰鬥機。

    裡貝爾特說:&ldquo如果我當時知道那是聖埃克蘇佩裡的飛機,我一定不會向他開火。

    他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

    &rdquo9 盟軍在普羅旺斯地區的登陸日期是1944年8月15日。

    曆史學家稱,流亡在倫敦的戴高樂将軍,早在7月初已經要求所有法國空軍成員,不要在普羅旺斯上空起飛,以免影響随時有可能展開的聯軍登陸。

    那麼是什麼,讓聖埃克蘇佩裡依然在7月31日這一天,在不攜帶任何彈藥的情況下,冒死飛上馬賽那片明媚的藍色天空?有的人說,是因為聖埃克蘇佩裡生來喜歡冒險的沖動與不顧一切的熱情。

    也有人說,是因為他的生理狀況每況愈下,讓他難以繼續駕駛飛機,于是萌生了死意。

     當你讀完這本小書,你一定會發現,聖埃克蘇佩裡是一個多麼熱愛珍惜生命的人。

    輕易投向死亡,絕非他的人生信條。

    同時你也會明白,他一生追逐高遠空靈,如果有一天他不再擁有飛翔的翅膀,也許,他也就甯願像&ldquo小王子&rdquo一樣,從這個地球上消失,回到屬于他的星球上去。

     &ldquo我不後悔。

    我認真地玩了這場遊戲,雖然最後我輸了&hellip&hellip無論結果如何,大海上的清風,我是呼吸過了。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