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
關燈
小
中
大
“等胡同志把工作鋪排順了,馬上解決。
”現在,泰來隊長壓着自己的火氣,給女人做緩解的工作,“能解決!不要看胡同志年齡不大,老練着哩。
” “你……壓根就不該接手(隊長)!”老婆現在有充足的理由唱“悔不該”了,“我不讓你接,你……哼!現在倒嘹!倒谄!賠五十塊錢莫要說起,落下個不清不白的名聲!” 泰來抱着頭,抽悶煙。
老婆說得急了,他冤屈地喊:“是我搶着當隊長嗎?淨胡扯!” “輪到頭上你不幹,他誰能殺了你嗎?”老婆近于不講理了。
脾性本來不大柔釀的人啊,此時表現出了最大的克制。
咱惹下麻達,老婆跟着受累受氣呢!能不克制嗎?老婆愛嘟嚷盡讓她嘟嚷,她不嘟嚷他,去和九娃打架不成? 他睡下了,拉滅了電燈,瞅着沒有樓闆遮擋的房頂,心裡再三回味這件事。
現在,已經不像剛出事的那幾天,他隻顧怨自己,當初把五十塊錢交到九娃手裡的時候,為什麼不讓他寫個條條呢?現在他開始透過這一層,進一步想,九娃難道真是想訛詐他五十塊錢嗎? 這個比他小幾歲的晚輩遠門侄兒,在合作化的頭一年,貪污了社員的血汗。
在事情被揭發以後,偷偷跑到小王村農業社副主任的點着煤油燈的屋子裡,撲地跪下了:“泰來叔,侄兒的生死八字在你手裡……念起俺爸死得早,我沒家教父訓,你全當我的生父……念起你侄兒還沒成家,要是進一回勞改窯,一輩子就畢咧……念起……”他被聲淚俱下的小侄兒感動了,按當時的規矩,貪污一百元得蹲一年監獄,他和主任王玉祥說服了法院,保證把九娃教育好,也虧得九娃能說能寫,檢讨得好…… 可是,當泰來隊長因“放衛星”被王玉祥撤職以後,侄兒又來了,詭秘地扇動說:“你太傻了!你難道看不清白?人家把咱這一門兒的人,一個一個往外擠,先是我,後是你……” “胡說!”泰來盡管對王玉祥有氣,卻沒有想到門族鬥争上去。
因為在剛剛成立的公社裡,和他一起被撤職的有五個隊長!他勸侄兒,“好好勞動過日月,不要胡踢騰……” 四清運動中,九娃帶着瘋狂的報仇思想,把王玉祥搬倒了。
搬倒了王玉祥,自己也沒撈上幹部,工作組的人臨走時留下“此人不宜重用”的意見,這是盡人皆知的。
撈不到就搶,搶權當幹部的年月果然到來了,九娃造反當上了小王村的隊長。
幾年沒過,開選幹會時,連幾個社員也叫不到場了。
後來,大隊在小王村實行了輪流當幹部的辦法,就是為了防備九娃上台的…… 這五十塊錢的麻纏,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泰來苦苦思慮,似乎覺得有一個陰險的口袋正向他張開…… 炕的那一頭,老婆睡着了,睡夢中還挾着深深的歎息!他傷心了,惹下這樣的麻煩事,老婆跟着擔驚受怕蒙冤屈,孩子在部隊上,說不定也受影響……唉! 他的眼淚從小眼角流下來,滾到頭底下的木頭枕頭上來了。
早晨栽紅薯秧兒,泰來隊長挑着一對大鐵桶,給栽秧的婦女供“坐畝水”。
紅薯地兩邊的麥田,已經泛出一片暗黃色,綠色首先從麥芒上開始消褪了,進入陽曆五月中旬的田野像十八九歲的姑娘,豐滿而迷人。
泰來心裡更急了:再有十來天,就該搭鐮收割麥子了,哪怕在開鐮的前一晚,把那宗冤案判明,去掉精神上沉重的負荷,他也将會一心一意,領導緊張而繁忙的三夏。
放工了,社員一窩蜂似地湧到田間小路上,回村了,老胡同志在汲水的小潭邊最後一個洗手,從褲兜裡掏出手帕擦拭,然後點上一支紙煙,站到他面前了。
是要告訴他什麼嗎?調查有結果了吧? “我中午回公社去,給宣傳隊葛隊長彙報一下。
”老胡果然說,“五十塊錢的糾紛,有線索可查。
我回去請示一下領導,回來就抖這個包袱。
” 聽口氣,泰來隊長放心了。
“不僅僅是五十塊錢的問題啊!”老胡同志嚴肅地說,“人家制造這個案子,是要把你弄倒弄臭哩!你千萬要撐硬!不敢撂套!那樣正好鑽了人家布下的口袋!” “啊!”泰來激動得手都顫了!果然啊!年輕的老胡同志啊!你有眼力呢!“你放心!我不會上當!” “派性在小王村是嚴重些。
可是,真正搗鬼的,就那麼三四個心術不正的人!”老胡說,“他們上不了台,整得你任何人也幹不成……” “你看準了!看準俺小王村的病根了!”泰來隊長再也不能沉默,大膽地介入是非了,“小王村瞎,就瞎在那幾個萬貨身上!” “該做三夏準備工作了!”老胡說,“我請示領導之後,馬上回來,争取在收麥前,把這一包膿擠了!” 泰來隊長被一種情緒鼓舞着,吃飯香了,走路利索了,說來小小的,然而牽動着小王村極其複雜的社會和人事關系的五十塊錢的案件,馬上就要揭明了,這将給小王村長期受到壓抑的好人帶來精神上的快感,同時必然讓那幾個心術不正的家夥亮一亮相,小王村可能從此朝好的方面轉化!他充分地估計這場鬥争的意義,已經超出自己和九娃個人之間的恩怨了。
老胡同志不簡單啊!才來小王村一月多,就把病根看準了。
他心勁十足,做着三夏前夕的準備工作,麥子經過春天采取的應急措施,長勢是令人鼓舞的,他等待着老胡同志的歸來,把生産上的一切細微環節都盡可能地考慮周密…… 他領着幾個社員動手墊鋪打麥場,在場面上灑一層細黃土,把凸的地方鏟平,墊起凹的地方,潑上一遍水,再灑上灰,用石滾子碾平軋實。
大麥和青棵已經幹了,眼看就要上場了。
他推着碌碡,獨自想着,這兩三天怎麼沒見九娃上工呢?坐不住了吧?專走黑路的鬼,這回可碰到吃鬼的鐘馗手裡了! 第二天,喝湯的時候,老胡進了他的門,身後還跟着一位比他年齡大些的中年人,看去四十七八歲了。
老胡介紹了來人的身份,說是宣傳隊隊長,姓葛,親自到小王村來了。
泰來心裡更高興了,領導親自來到複雜的“小台灣”,小王村有希望變好了。
老葛同志坐下,點燃了一支煙,問:“哪五十塊錢……” 泰來忙說:“老胡同志一概盡知。
起首是……” 老葛同志輕輕擺一下頭,打斷他的話:“事情的過程我知道了。
我是問,你借誰的呢?” “王玉祥的。
”泰來說,“這與他無幹。
” “王玉祥是個什麼人呢?”葛隊長聲音平緩地問。
“是……是……”泰來隊長有點說不出口了,一股寒冷的細流伴着葛隊長平緩的聲音,從他的耳朵裡鑽進去,通過脊梁,直透心肺。
他手足無措了,嘴張不開了,舌頭根也僵硬了。
他雖是個笨拙執拗的莊稼人,早已敏銳地覺察到葛隊長的問訊裡包含着什麼樣的危險了。
葛隊長眼裡滑過一絲得意的冷笑,看着被他一句話擊中要害而結結巴巴的隊長,把頭朝後一仰,就把話題轉開了:“今晚召開黨員大會,明早召開團員大會,明天晌午召開貧下中農會,明後晌咱倆談話……” 泰來睜大眼睛,瞧着葛隊長平靜的臉,聽着葛隊長平緩的聲音,心裡開始毛亂了,葛隊長隻叫他通知開會,卻對他保密會的内容。
問王玉祥是什麼人,意思不是很清楚嗎? 當晚的黨員會上。
葛隊長面對小王村的四名男女黨員,語重心長地說:“派性在小王村是嚴重的,這是表面現象,五十塊錢的問題,現象在兩個貧下中農身上,根子紮在敵人身上,難道不是這樣嗎?” 在團員會上葛隊長重申了這一席話。
在貧下中農會上,葛隊長仍然緊緊抓住這一綱領性的思想進行闡釋。
泰來看出來,葛隊長是層層發動群衆,要把目标集中到王玉祥身上去。
後晌,他早早來到葛隊長的臨時住屋。
葛隊長很和藹地給他談話: “地主分子用金錢分裂咱們貧下中農,你和九娃應該團結起來,首先揭穿敵人的陰謀。
然後,你倆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解決。
階級敵人想看咱們貧下中農的笑話,咱們不能上當。
在這個問題上,你是黨員,又是隊長,應該主動和九娃團結……” “好葛隊長哩!”泰來耐着性子聽着,實在忍耐不住了,“九娃捏着心眼訛我的錢,我咋樣和他團結嘛!這有人家王玉祥個屁事呢嘛!” “同志!”葛隊長拖長了平緩的聲調,“要從階級鬥争的高度去認識這場糾紛,通過鬥争共同的敵人,使貧下中農在鬥争中提高覺悟,自己解開疙瘩。
”
”現在,泰來隊長壓着自己的火氣,給女人做緩解的工作,“能解決!不要看胡同志年齡不大,老練着哩。
” “你……壓根就不該接手(隊長)!”老婆現在有充足的理由唱“悔不該”了,“我不讓你接,你……哼!現在倒嘹!倒谄!賠五十塊錢莫要說起,落下個不清不白的名聲!” 泰來抱着頭,抽悶煙。
老婆說得急了,他冤屈地喊:“是我搶着當隊長嗎?淨胡扯!” “輪到頭上你不幹,他誰能殺了你嗎?”老婆近于不講理了。
脾性本來不大柔釀的人啊,此時表現出了最大的克制。
咱惹下麻達,老婆跟着受累受氣呢!能不克制嗎?老婆愛嘟嚷盡讓她嘟嚷,她不嘟嚷他,去和九娃打架不成? 他睡下了,拉滅了電燈,瞅着沒有樓闆遮擋的房頂,心裡再三回味這件事。
現在,已經不像剛出事的那幾天,他隻顧怨自己,當初把五十塊錢交到九娃手裡的時候,為什麼不讓他寫個條條呢?現在他開始透過這一層,進一步想,九娃難道真是想訛詐他五十塊錢嗎? 這個比他小幾歲的晚輩遠門侄兒,在合作化的頭一年,貪污了社員的血汗。
在事情被揭發以後,偷偷跑到小王村農業社副主任的點着煤油燈的屋子裡,撲地跪下了:“泰來叔,侄兒的生死八字在你手裡……念起俺爸死得早,我沒家教父訓,你全當我的生父……念起你侄兒還沒成家,要是進一回勞改窯,一輩子就畢咧……念起……”他被聲淚俱下的小侄兒感動了,按當時的規矩,貪污一百元得蹲一年監獄,他和主任王玉祥說服了法院,保證把九娃教育好,也虧得九娃能說能寫,檢讨得好…… 可是,當泰來隊長因“放衛星”被王玉祥撤職以後,侄兒又來了,詭秘地扇動說:“你太傻了!你難道看不清白?人家把咱這一門兒的人,一個一個往外擠,先是我,後是你……” “胡說!”泰來盡管對王玉祥有氣,卻沒有想到門族鬥争上去。
因為在剛剛成立的公社裡,和他一起被撤職的有五個隊長!他勸侄兒,“好好勞動過日月,不要胡踢騰……” 四清運動中,九娃帶着瘋狂的報仇思想,把王玉祥搬倒了。
搬倒了王玉祥,自己也沒撈上幹部,工作組的人臨走時留下“此人不宜重用”的意見,這是盡人皆知的。
撈不到就搶,搶權當幹部的年月果然到來了,九娃造反當上了小王村的隊長。
幾年沒過,開選幹會時,連幾個社員也叫不到場了。
後來,大隊在小王村實行了輪流當幹部的辦法,就是為了防備九娃上台的…… 這五十塊錢的麻纏,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泰來苦苦思慮,似乎覺得有一個陰險的口袋正向他張開…… 炕的那一頭,老婆睡着了,睡夢中還挾着深深的歎息!他傷心了,惹下這樣的麻煩事,老婆跟着擔驚受怕蒙冤屈,孩子在部隊上,說不定也受影響……唉! 他的眼淚從小眼角流下來,滾到頭底下的木頭枕頭上來了。
早晨栽紅薯秧兒,泰來隊長挑着一對大鐵桶,給栽秧的婦女供“坐畝水”。
紅薯地兩邊的麥田,已經泛出一片暗黃色,綠色首先從麥芒上開始消褪了,進入陽曆五月中旬的田野像十八九歲的姑娘,豐滿而迷人。
泰來心裡更急了:再有十來天,就該搭鐮收割麥子了,哪怕在開鐮的前一晚,把那宗冤案判明,去掉精神上沉重的負荷,他也将會一心一意,領導緊張而繁忙的三夏。
放工了,社員一窩蜂似地湧到田間小路上,回村了,老胡同志在汲水的小潭邊最後一個洗手,從褲兜裡掏出手帕擦拭,然後點上一支紙煙,站到他面前了。
是要告訴他什麼嗎?調查有結果了吧? “我中午回公社去,給宣傳隊葛隊長彙報一下。
”老胡果然說,“五十塊錢的糾紛,有線索可查。
我回去請示一下領導,回來就抖這個包袱。
” 聽口氣,泰來隊長放心了。
“不僅僅是五十塊錢的問題啊!”老胡同志嚴肅地說,“人家制造這個案子,是要把你弄倒弄臭哩!你千萬要撐硬!不敢撂套!那樣正好鑽了人家布下的口袋!” “啊!”泰來激動得手都顫了!果然啊!年輕的老胡同志啊!你有眼力呢!“你放心!我不會上當!” “派性在小王村是嚴重些。
可是,真正搗鬼的,就那麼三四個心術不正的人!”老胡說,“他們上不了台,整得你任何人也幹不成……” “你看準了!看準俺小王村的病根了!”泰來隊長再也不能沉默,大膽地介入是非了,“小王村瞎,就瞎在那幾個萬貨身上!” “該做三夏準備工作了!”老胡說,“我請示領導之後,馬上回來,争取在收麥前,把這一包膿擠了!” 泰來隊長被一種情緒鼓舞着,吃飯香了,走路利索了,說來小小的,然而牽動着小王村極其複雜的社會和人事關系的五十塊錢的案件,馬上就要揭明了,這将給小王村長期受到壓抑的好人帶來精神上的快感,同時必然讓那幾個心術不正的家夥亮一亮相,小王村可能從此朝好的方面轉化!他充分地估計這場鬥争的意義,已經超出自己和九娃個人之間的恩怨了。
老胡同志不簡單啊!才來小王村一月多,就把病根看準了。
他心勁十足,做着三夏前夕的準備工作,麥子經過春天采取的應急措施,長勢是令人鼓舞的,他等待着老胡同志的歸來,把生産上的一切細微環節都盡可能地考慮周密…… 他領着幾個社員動手墊鋪打麥場,在場面上灑一層細黃土,把凸的地方鏟平,墊起凹的地方,潑上一遍水,再灑上灰,用石滾子碾平軋實。
大麥和青棵已經幹了,眼看就要上場了。
他推着碌碡,獨自想着,這兩三天怎麼沒見九娃上工呢?坐不住了吧?專走黑路的鬼,這回可碰到吃鬼的鐘馗手裡了! 第二天,喝湯的時候,老胡進了他的門,身後還跟着一位比他年齡大些的中年人,看去四十七八歲了。
老胡介紹了來人的身份,說是宣傳隊隊長,姓葛,親自到小王村來了。
泰來心裡更高興了,領導親自來到複雜的“小台灣”,小王村有希望變好了。
老葛同志坐下,點燃了一支煙,問:“哪五十塊錢……” 泰來忙說:“老胡同志一概盡知。
起首是……” 老葛同志輕輕擺一下頭,打斷他的話:“事情的過程我知道了。
我是問,你借誰的呢?” “王玉祥的。
”泰來說,“這與他無幹。
” “王玉祥是個什麼人呢?”葛隊長聲音平緩地問。
“是……是……”泰來隊長有點說不出口了,一股寒冷的細流伴着葛隊長平緩的聲音,從他的耳朵裡鑽進去,通過脊梁,直透心肺。
他手足無措了,嘴張不開了,舌頭根也僵硬了。
他雖是個笨拙執拗的莊稼人,早已敏銳地覺察到葛隊長的問訊裡包含着什麼樣的危險了。
葛隊長眼裡滑過一絲得意的冷笑,看着被他一句話擊中要害而結結巴巴的隊長,把頭朝後一仰,就把話題轉開了:“今晚召開黨員大會,明早召開團員大會,明天晌午召開貧下中農會,明後晌咱倆談話……” 泰來睜大眼睛,瞧着葛隊長平靜的臉,聽着葛隊長平緩的聲音,心裡開始毛亂了,葛隊長隻叫他通知開會,卻對他保密會的内容。
問王玉祥是什麼人,意思不是很清楚嗎? 當晚的黨員會上。
葛隊長面對小王村的四名男女黨員,語重心長地說:“派性在小王村是嚴重的,這是表面現象,五十塊錢的問題,現象在兩個貧下中農身上,根子紮在敵人身上,難道不是這樣嗎?” 在團員會上葛隊長重申了這一席話。
在貧下中農會上,葛隊長仍然緊緊抓住這一綱領性的思想進行闡釋。
泰來看出來,葛隊長是層層發動群衆,要把目标集中到王玉祥身上去。
後晌,他早早來到葛隊長的臨時住屋。
葛隊長很和藹地給他談話: “地主分子用金錢分裂咱們貧下中農,你和九娃應該團結起來,首先揭穿敵人的陰謀。
然後,你倆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解決。
階級敵人想看咱們貧下中農的笑話,咱們不能上當。
在這個問題上,你是黨員,又是隊長,應該主動和九娃團結……” “好葛隊長哩!”泰來耐着性子聽着,實在忍耐不住了,“九娃捏着心眼訛我的錢,我咋樣和他團結嘛!這有人家王玉祥個屁事呢嘛!” “同志!”葛隊長拖長了平緩的聲調,“要從階級鬥争的高度去認識這場糾紛,通過鬥争共同的敵人,使貧下中農在鬥争中提高覺悟,自己解開疙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