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白素的新朋友
關燈
小
中
大
量詞是個而不是架,當然,她是一個孩子,一個孩子用這樣的量詞并無任何特别之處,孩子還不知道中國話中對不同的物體有着完全不同的量詞,對于他們來說,人可以說個,牛也可以用個,飛機當然也可以用個。
但是,她後面半句話卻說到了飛機的窗戶問題。
普通的飛機或者說地球人制造的飛機都是有窗戶的,但白素此時使用的這架飛機并非地球人的産品,是以上面沒有窗戶。
她知道飛機應該有窗戶,便說明她是見過飛機的,至于是怎樣見的,那當然可以不去考慮。
見過飛機卻又将飛機稱為為個,這就非常值得重視了。
我之所以打斷了白素,正是想就這個問題與她讨論一番,後來聽她如此說,便也隻好放棄了這個念頭。
白素與多多在飛機上坐好以後,便關上艙門,并将這架飛機為什麼沒有窗戶的問題向她解釋了一番。
白素心裡非常清楚,告訴她這番話其實并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她根本就不會懂。
明知多多不會懂,她還是說了,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想盡可能地與多多接近,讓相信自己。
多多聽了白素的介紹,似乎非常失望,就問白素:“這個飛機沒有窗戶,那我們怎麼能看到我的家呢?” 白素非常耐心地對她說:“你先别急,等一下你就知道我們可以看清地上的一切了。
” 飛機起飛以後,機上的一切當然就開始正常運轉起來,前面的幾個電視屏出現了影像,畫面上當然全都是飛機所經過地面的情形。
白素的想法是一方面與多多接近,另一方面,如果多多能通過飛機上的畫面找到她熟悉的環境的話,事情便要好辦得多。
那些電視屏上有了畫面出來之後,多多便叫了起來:“我知道,我知道,這電視機,我家也有電視機的。
” 聽到這裡,我禁不住又想打斷。
我考慮到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線索,大有值得讨論的地方。
可是,一想到白素剛才所說,如果每一件事都要讨論一番的話,那麼,這次的介紹就會非常之長,我隻好忍住了,什麼都沒說。
白素的反應當然決不會比我慢,她也知道這個問題極為重要,便問道:“你家也有電視機?是這樣的電視機嗎?” 多多用手比劃了一下:“不,比這些要大,大好多,不過,我家那台電視機是黑白的。
” 說到電視機的時候,她用的量詞又是台,而不是個。
白素于是又問:“那你以前天天晚上在家裡看電視? 多多非常認真地答:“是的,晚上看,白天也看。
” 到現在,我已經明白白素所說的,多多所說的話如果值得讨論的話,那麼,她每說一句話都值得讨論。
她說一句話隻不過幾秒鐘,而我們讨論的時候可能用幾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那麼,這件事就真是沒完沒了。
在這裡,多多隻是說了三句話,第一句是她知道電視機;第二句她家也有電視機,但那并非彩色電視機,而是黑白的;第三句則是她看電視的時間,不僅僅是晚上,甚至連白天也看。
第一句話表明她對現代生活有着一定的了解,那麼,她的前生絕對不會太遠,就世界範圍内看,電視機的出現較早,但由于衆所周知的原因,電視機進入中國的家庭卻是很晚的事,至早也是八十年代中期,這也就是說明,她的前生至少也進入了這個年代,這一點當然極其值得讨論。
第二句話說到她家的電視機是黑白的,這同樣是一個值得讨論的問題,至少說明了她前生所在的那個家庭的家境狀況以及她生活的時間。
不過,這一點也是極難确定,如果她所在的那個家庭是一個經濟狀況較好的家庭,在九十年代以後,這樣的家庭都換上了彩色電視機,那也就說明她僅僅隻是活到八十年代止,但如果她所在的家庭家境不能算是很好,那麼,至今仍然用着黑白電視機,也不算是一件特别的事,在中國,至今仍然沒有電視機的家庭不知有多少。
也就是說,她的前生到底生活在什麼年代,就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還是一個不确定因素。
但第三句話則告訴了我們更多的信息,她說看電視的時間除了晚上以外,白天也看。
這一句話至少說明了兩大點,第一,她前生所在的地方白天也可以接收電視訊号,這一點似乎說明她生活的最後年代至少也應該是九十年代以後,因為在此之前,除非是有預告,否則,沒有任何一家電視台播放白天節目;第二,她白天也能看電視,說明她的家庭不是農民,農民白天要下地幹活,根本就不可能有時間看電視,也可能不會是城鎮的普通工人,道理同一。
當然,也還有一種可能,她所說到的時間内,她的年齡已經足夠大,大到了無法再幹任何事的程度。
但即使年齡再大,以家境論,農民或者工人都是極窮的,那樣的家庭也不太可能白天也放着電視給家人看。
有了上面的三句話,看起來她前
但是,她後面半句話卻說到了飛機的窗戶問題。
普通的飛機或者說地球人制造的飛機都是有窗戶的,但白素此時使用的這架飛機并非地球人的産品,是以上面沒有窗戶。
她知道飛機應該有窗戶,便說明她是見過飛機的,至于是怎樣見的,那當然可以不去考慮。
見過飛機卻又将飛機稱為為個,這就非常值得重視了。
我之所以打斷了白素,正是想就這個問題與她讨論一番,後來聽她如此說,便也隻好放棄了這個念頭。
白素與多多在飛機上坐好以後,便關上艙門,并将這架飛機為什麼沒有窗戶的問題向她解釋了一番。
白素心裡非常清楚,告訴她這番話其實并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她根本就不會懂。
明知多多不會懂,她還是說了,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想盡可能地與多多接近,讓相信自己。
多多聽了白素的介紹,似乎非常失望,就問白素:“這個飛機沒有窗戶,那我們怎麼能看到我的家呢?” 白素非常耐心地對她說:“你先别急,等一下你就知道我們可以看清地上的一切了。
” 飛機起飛以後,機上的一切當然就開始正常運轉起來,前面的幾個電視屏出現了影像,畫面上當然全都是飛機所經過地面的情形。
白素的想法是一方面與多多接近,另一方面,如果多多能通過飛機上的畫面找到她熟悉的環境的話,事情便要好辦得多。
那些電視屏上有了畫面出來之後,多多便叫了起來:“我知道,我知道,這電視機,我家也有電視機的。
” 聽到這裡,我禁不住又想打斷。
我考慮到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線索,大有值得讨論的地方。
可是,一想到白素剛才所說,如果每一件事都要讨論一番的話,那麼,這次的介紹就會非常之長,我隻好忍住了,什麼都沒說。
白素的反應當然決不會比我慢,她也知道這個問題極為重要,便問道:“你家也有電視機?是這樣的電視機嗎?” 多多用手比劃了一下:“不,比這些要大,大好多,不過,我家那台電視機是黑白的。
” 說到電視機的時候,她用的量詞又是台,而不是個。
白素于是又問:“那你以前天天晚上在家裡看電視? 多多非常認真地答:“是的,晚上看,白天也看。
” 到現在,我已經明白白素所說的,多多所說的話如果值得讨論的話,那麼,她每說一句話都值得讨論。
她說一句話隻不過幾秒鐘,而我們讨論的時候可能用幾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那麼,這件事就真是沒完沒了。
在這裡,多多隻是說了三句話,第一句是她知道電視機;第二句她家也有電視機,但那并非彩色電視機,而是黑白的;第三句則是她看電視的時間,不僅僅是晚上,甚至連白天也看。
第一句話表明她對現代生活有着一定的了解,那麼,她的前生絕對不會太遠,就世界範圍内看,電視機的出現較早,但由于衆所周知的原因,電視機進入中國的家庭卻是很晚的事,至早也是八十年代中期,這也就是說明,她的前生至少也進入了這個年代,這一點當然極其值得讨論。
第二句話說到她家的電視機是黑白的,這同樣是一個值得讨論的問題,至少說明了她前生所在的那個家庭的家境狀況以及她生活的時間。
不過,這一點也是極難确定,如果她所在的那個家庭是一個經濟狀況較好的家庭,在九十年代以後,這樣的家庭都換上了彩色電視機,那也就說明她僅僅隻是活到八十年代止,但如果她所在的家庭家境不能算是很好,那麼,至今仍然用着黑白電視機,也不算是一件特别的事,在中國,至今仍然沒有電視機的家庭不知有多少。
也就是說,她的前生到底生活在什麼年代,就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還是一個不确定因素。
但第三句話則告訴了我們更多的信息,她說看電視的時間除了晚上以外,白天也看。
這一句話至少說明了兩大點,第一,她前生所在的地方白天也可以接收電視訊号,這一點似乎說明她生活的最後年代至少也應該是九十年代以後,因為在此之前,除非是有預告,否則,沒有任何一家電視台播放白天節目;第二,她白天也能看電視,說明她的家庭不是農民,農民白天要下地幹活,根本就不可能有時間看電視,也可能不會是城鎮的普通工人,道理同一。
當然,也還有一種可能,她所說到的時間内,她的年齡已經足夠大,大到了無法再幹任何事的程度。
但即使年齡再大,以家境論,農民或者工人都是極窮的,那樣的家庭也不太可能白天也放着電視給家人看。
有了上面的三句話,看起來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