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大概是情緒緊張的關系吧?天一亮,我就自然地張開眼睛。

    夜裡應該是作夢了,但是卻不記得夢的内容,隻記得确實作夢了。

    至于是好夢還是壞夢,也說不清楚,因為并沒有很不舒服的感覺。

    雖然有一點點悲傷的情緒,卻也不是很深刻。

    總之,隻留下作過夢的感覺。

    身旁的禦手洗還在睡。

    我要起來時,他發出睡得不太安穩的呻吟聲。

     走出公寓,将身體投入早晨的空氣中,從我嘴巴裡呼出來的氣,好像一陣白煙。

    盡管身子和腦筋還沒有完全從睡眠中醒來,但這樣的感覺卻很舒服。

    昨天足足睡了八個小時,這樣的睡眠時間應該很充足了。

     車子在名神高速公路上奔馳。

    走了兩個小時左右後,我看到左手邊的田地裡,豎立着一個大看闆,那是一個冰箱的廣告,廣告内有一個笑吟吟的女人,一頭秀發在風中飄揚。

     霎時,我想起了早上的夢。

     那好像是在海底,一個全身赤裸的長頭發女孩,在昏暗中晃呀晃。

    她的皮膚白皙,Rx房的下面及腹部、膝蓋等處,都被繩子緊緊地綁住。

    她張着眼睛看我,但下個瞬間,她的臉上卻沒了表情,沒有開口,仿佛在向我招手,而且往深邃的海底沉下去。

    現在回想起來,清清楚楚,一種說不出的美和恐怖。

    這難道是我此行的預兆?想到這裡,我忍不住打個冷顫。

    我想起了安川民雄,還有投身日本海的狂熱份子。

    現在我也要去那些人所在的地方了嗎?我不由得全身起了雞皮疙瘩。

     抵達明治村時,已經十一點了。

    從京都開到這裡,因為途中有點塞車,總共花了五個小時。

    停好車,才知道這裡并非明治村的入口。

    要去明治村,還得搭專門到那個村子的巴士才行。

     巴士沿着坡路爬行。

    路很窄,旁邊的樹枝不時和車身摩擦,發出沙沙的聲響。

    從車窗看出去,可以看到一潭碧綠的湖水。

    但嚴格說來,那隻能說是大的水池。

    走在明治村裡,不管人在哪一個角落,好像都可以看到這個“入鹿池”。

     整個明治村就像沒有頂蓋的博物館。

    因為時間還早,我便信步遊覽。

    這個日本百年前的明治街道,很像現在的美國鄉間,讓人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歐美人建造房屋,仍以百年前的樣式為基礎,但日本人的房屋建造百年前和百年後,卻會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現在住在貝克街的英國人,應該還住在和福爾摩斯一樣的房屋,使用着一樣的家具,可是日本人卻不同。

    日本的房舍樣式,自明治時代改變以來,幾乎已失去了延續傳統的空間。

    日本人的選擇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呢?從現在摩登的日本建築看來,日本人似乎想把自己的生活封鎖在灰泥的圍牆中。

     明治時代人們的直接模仿也有問題吧!在高溫多濕的日本,是不可能建造歐美那種重視隐私的樓房的。

    但是現在空調普及,日本人的房屋看來又将漸漸回到當時的風格。

    我覺得日本人的房屋建築、市鎮建築好像都繞了遠路。

    在這裡散步最舒服,而且讓人感覺和日本街道完全不同的最大原因是,它沒有圍牆。

    日本現在富裕了。

    如果有一天所有家庭都有了空調設備,房屋都回到明治時代的設計,那麼圍牆就該全都拆除了,走在明治村時,我一邊思忖着。

     我走過大井牛肉店和聖約翰教堂,站在日本大文豪森鷗外、夏目漱石的日本式房舍前發呆。

    這房子的名牌上寫的是夏自漱石的大作“吾輩是貓”,讓人不禁莞爾。

    走在我前面的四、五個人,像是結伴來玩的,看他們一路有說有笑,十分歡樂。

    我不禁想到:如果禦手洗現在和我在一起的話,應該也像這樣妙語如珠吧!然而我現在、心裡所想的并不是他開玩笑的事,而是他所寫的《草枕》中的一段: 依智而動者為人所棄,依情而行者随潮漂流。

    總之,人生在世難也。

     依智而動便是典型的禦手洗型吧。

    整個地球上,大概再沒有人比他更适合這句話了。

    相反的,依情而行,随潮流漂流的,不就是我嗎!而且我們兄弟倆,一天到晚叫窮,生活拮據。

    所以可以肯定對我們這兩種人而言,人生在世真的很難。

    而那個竹越文次郎,應該是和我一樣依情而行,我無法淡然看待他寫的手稿。

    如果我是他,大概也會像他一樣,絲毫不差地對自己的人生做那樣的決定吧!對他而言,人生并不是一句簡單的人世難所能道盡的。

     走過漱石的房子,下了石梯,真的就有一隻白色的貓躺在眼前。

    原來那并不是個玩笑。

    但是,這種沒有車子往來的甯靜之地,也正是貓兒們喜愛的居所。

    原來如此,這就是明治村。

     走下石梯就來到廣場。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