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可是,這裡還有疑點,假設平太郎是為了畫作買賣,來畫室找平吉,而平吉可能在和自己并不親近的平太郎面前吃安眠藥嗎?或者,是為了讓人以為兇手是平吉親近的人,所以在殺平吉之前,先逼迫平吉服用安眠藥……可是,平太郎可能會做這麼麻煩的殺人行動嗎?暫且不管這個問題。

    假設确實是他殺了平吉,那麼他離開畫室前,得先從裡面把門鎖上,再行離去。

    這也是一個難題。

    因此,要證明平太郎是兇手,就必須先解決門從裡面反鎖的謎題。

    ” “嗯,說到難題,還有很多吧?平吉自認為那十二幅畫是畢生傑作,平太郎如果是畫商,應該在平吉将這些畫交給自己販賣再殺害對方才對呀。

    既然買一幅畫的錢就能買一棟房子,當然是難得一見的傑作了!”禦手洗說。

     “對呀!”我說道,“平吉所謂的畢生傑作,隻有這已完成的十一幅,其它都是些小品,而且,大多數都是為這些大作而作的習作,剩下的則是帶有狄加畫風的作品及芭蕾伶娜的素描。

    這些作品都寄放在安江處,而且并沒有賣得高價。

    ” “嗯,可是,如果說一枝命案的兇手,與梅澤家有關的一連串事件的兇手是同一個人,那麼這個兇手應該是個性沖動,意志薄弱的人,而不是我想象中的頭腦冷靜的智慧型罪犯。

    也許是個連自己的性别和血型都分不清的胡塗蛋呢!” “啊!” “從剛才所提的一連串理由來說,O型的平太郎應無嫌疑。

    對了,還有一點,如果他是獨自行動,從梅迪西到梅澤家,在雪地中開車絕對不止四十分,就時間上來說,是不可能的。

    基于上述的理由,應可排除平太郎的嫌疑,這樣一來,就形成兇手是我們所想不到的外人了!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從這件神秘命案中得到的推理的樂趣就減半了。

    不過,希望得到樂趣,也許本來就是一種奢望。

    ” “嗯。

    ” “所以我也認為一枝被殺之事,和梅澤家的一連串事件全然無關,隻是湊巧夾在中間的突發事件。

    ” “這麼說,你不認為這裡是制作阿索德的地方?” “嗯,你說的沒錯……說兇手是為了制作阿索德而殺害一枝……這一點我很難認同。

    一個瘋狂的藝術家,在發生過兇殺案的空屋裡,夜以繼日地趕制阿索德……以此作為詭異小說的題材,的确能令人毛骨悚然,可是如果發生于現實生活中,就讓人無法解釋了,因為他無法在一片黑暗中工作,至少夜裡一定要點上蠟燭。

    這麼一來,鄰近的人難道不會發現嗎?發生過兇殺案的空屋裡,有不明的光線,警方一定會對此事充滿興趣,而上門調查的吧。

    警察來時,如果是自己的家,就可以要求警察拿出搜索狀,來阻擋警察進入;然而這隻是一棟空屋。

    換成我,就會找一間沒有人知道的空屋,來進行這件事。

    否則,根本無法專心工作,而且作品完成後,也無法慢慢欣賞。

    ” “嗯,言之有理。

    可是有很多業餘偵探都說這裡是制作阿索德的工作室。

    ” “他們是假設兇手為了占有這間房屋,才把一枝殺掉的!” “可是,如果從血型的問題來看的話,兇手是局外人的成分比較大。

    ” “對,你分析得對。

    這裡的看法就開始有點分歧了。

    ” “嗯,除非把一枝的命案當作偶發的竊盜殺人,否則梅澤家占星術殺人案的兇手就得是局外人了……不過,這樣……一枝命案不就無解了嗎?” “是啊!” “若是當成偶發的竊盜案,兇手可能就找不到了吧。

    ” “話是這麼說,但禦手洗兄,這種無解竊盜案,很多都破不了。

    例如我們到北海道旅行,然後殺了一個獨居的老太太,劫走她藏在床底下的積蓄,那麼警察也不可能懷疑到我們頭上,因為我們和她毫無關聯,這樣的懸案真的非常多。

    謀殺、蓄意殺人的案子,兇手一定擁有明确的動機。

    在這樣的案件中,總有一天這些動機都會辯明的。

    而警察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查證所有涉嫌人物的不在場證明。

    然而,深究起來,整個梅澤事件之所以會陷于膠着的原因之一,就是動機的問題。

    之後的阿索德事件,幾乎沒有人有足夠的動機,唯一有此動機的人,隻有梅澤平吉一個,可是他卻早一步死了!” “确實如此。

    ” “我不認為梅澤事件的兇手是外人。

    把兇手假設為與平吉毫無關聯的外人,這實在有點不負責任。

    ” “所以,按照你的說法,一枝的命案應該是偶發的竊盜殺人嗎?……嗯,我懂了,還是請你再把一枝命案現場的狀況再仔細描述一遍吧!” “這本書上有張圖: 隻要看這張圖就一目了然了。

    除此圖之外,并沒有其他值得再說明之處,是一樁毫無疑點的案件。

    一枝是穿着和服躺在地上,身上的和服也很整齊,隻是沒有穿内褲。

    ” “啊?” “這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當時的習慣就是那樣。

    衣櫃的抽屜全部被拉出來了,裡面的東西散了一屋子,錢全部不見了。

    這個房間有一座三面鏡的梳妝台,這裡倒是沒有被破壞,東西擺得很整齊,梳妝台上的擺飾也井然有序。

    被視作兇器的花瓶,則倒在隔了一扇紙拉門的隔壁房間的榻榻米上。

    其次,一枝的屍體被發現的位置,也如圖三所示,不過,那個地方并沒有打鬥的痕迹,所以不像是第一現場。

    據研判,一枝應該是被殺後,才被移屍至陳屍現場的。

    兇手殺人時,如果用力猛烈,傷口必然很深,血也會四處飛濺,不過陳屍處四周并無血迹。

    她是死後才遭強暴,所以兇手自然會把屍體移到較方便的地方。

    從整個現場的情況看來,找不到一枝被擊斃的場所,這是相當奇怪的一點。

    ” “等一下!她是死後才被強暴的嗎?” “嗯。

    ” “是真的嗎?” “很像是那樣。

    ” “這就很矛盾了。

    你剛才不是說一枝的服裝很整齊嗎?要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