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奮鬥 第05章
關燈
小
中
大
答,“并不比現在的任何一個其他的工作人員更有價值,也不差一點兒。
照射在玉蜀黍上的陽光、輝映在姑娘們面頰上的晨曦、水面上的月光——這些東西有價值無價值,要看它們所吸引的是哪種心靈。
别害怕。
世界就是由夢想和夢想所帶來的美合成的。
” 買賣古今名家藝術珍品的凱爾涅父子商行,座落在靠近二十八街的第五街上。
它是市内數一數二的美術鋪。
凱爾涅商行櫥窗裡的畫、他們那獨步一時的陳列室裡的展覽品,以及他們的鑒定力所博得的公認,把藝術家和一般公衆的注意力整整抓住了三十年。
從尤金來到紐約以後,他就極感興趣地注意着他們的展覽。
他偶爾看見這一流派或那一流派的一幅最驚人的畫陳列在他們那堂皇的櫥窗裡,并且還聽到藝術家常常相當熱忱地品評着他們那兒的别的玩意兒。
溫司羅普畫的印象派的第一幅傑作——在一陣傾瀉的春雨裡的一叢白楊——就在這爿鋪子的櫥窗裡陳列過,它的筆法把尤金給迷住了。
他在這兒見到大批奧布累-比耳斯雷①的頹廢派②作品,愛勒③的銀筆畫,羅丹④的驚人的雕刻和陶洛⑤的立體的斯堪的納維亞折衷派作品。
這一家鋪子和全世界各地的藝術界都有着密切的聯系,因為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瑞典最近成名的藝術家,跟英國、德國和法國較受公認的作品,在這兒幾乎同樣都可以得到及時的表現。
凱爾涅商行是藝術鑒定家(就這個詞的最确切的意義來講);雖然這一家的德籍創辦人多年前就去世了,可是他們的經營方法和鑒賞力卻從來沒有低落過—— ①奧布累-比耳斯雷(1872-1898),英國鋼筆畫家。
②頹廢派,十九世紀末起于法國的一個藝術流派,特别着重纖巧的風格。
③愛勒(1859-1927),法國藝術家。
④羅丹(1840-1917),法國雕塑家。
⑤陶洛(1847-1906),挪威畫家。
尤金那會兒并不知道,舉行一次由凱爾涅商行主辦的展覽會有多麼困難,因為他們積壓有許多名藝術家交來的藝術品和要求展出的申請書。
這些藝術家都是既願意、又能夠出錢借用他們的場地與時間的。
凱爾涅商行規定了一個價格,從來不折不扣,除非在難得出現的情況下,由于那個藝術家極有才華,極端貧窮,而舉行那樣一次展覽會又極為得當的話。
租用他們一間展覽室十天,兩百塊錢都被認為是不很夠的。
尤金籌不出這麼一筆錢來,可是在一月裡的某一天,他一點兒不知道這種實際情況,帶了四張先後在《真理》上登過的畫便上凱爾涅先生的辦事處去,深信自己有點兒東西可以給他看看。
惠特摩小姐曾經向他表示,亞柏哈德-桑要尤金去找他,不過尤金認為假如他要上哪兒去展出,他甯願上凱爾涅商行。
他要解釋給凱爾涅先生——如果是有這麼個人的話,——聽說他還有許多自己認為還可以的畫,它們更能表達出他對美國生活、對自己和自己的筆調工力不斷增長的理解。
他怯生生地走了進去(雖然外表很神氣),因為這次大膽的嘗試是叫他心頭忐忑不安的。
凱爾涅商行的駐美經理阿納托爾-查理先生是法國人,受的也是法國教育。
他非常熟悉法國藝術的精神和曆史,以及世界其他各地的藝術傾向和趨勢。
他被柏林總店派到這兒來,不僅因為他對英國藝術的習尚有着很全面的修養,還因為他會挑選那種引起注意、給這兒和海外的鋪子帶來信譽和興隆的繪畫,同時因為他不論在哪兒都能夠結交有錢有勢的人,把種種有價值的畫賣掉——他有着一種訣竅或是磁力,能把那些喜歡好藝術品,并且願意購買它的人吸引到他這兒來。
他的主要業務當然是世界各地負有盛名的藝術家的油畫——當代名家的作品。
憑着經驗,他知道什麼玩意兒有銷路——在這兒、在法國、在英國、在德國。
他深信,目前美國藝術實際上還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當然不是用商業眼光看,不過用藝術眼光看,也沒有多少有價值的。
除了英尼斯①、荷馬②、薩金特③、阿比④、惠斯勒⑤所畫的一些油畫外——他們的風格或多或少都是外國式的
照射在玉蜀黍上的陽光、輝映在姑娘們面頰上的晨曦、水面上的月光——這些東西有價值無價值,要看它們所吸引的是哪種心靈。
别害怕。
世界就是由夢想和夢想所帶來的美合成的。
” 買賣古今名家藝術珍品的凱爾涅父子商行,座落在靠近二十八街的第五街上。
它是市内數一數二的美術鋪。
凱爾涅商行櫥窗裡的畫、他們那獨步一時的陳列室裡的展覽品,以及他們的鑒定力所博得的公認,把藝術家和一般公衆的注意力整整抓住了三十年。
從尤金來到紐約以後,他就極感興趣地注意着他們的展覽。
他偶爾看見這一流派或那一流派的一幅最驚人的畫陳列在他們那堂皇的櫥窗裡,并且還聽到藝術家常常相當熱忱地品評着他們那兒的别的玩意兒。
溫司羅普畫的印象派的第一幅傑作——在一陣傾瀉的春雨裡的一叢白楊——就在這爿鋪子的櫥窗裡陳列過,它的筆法把尤金給迷住了。
他在這兒見到大批奧布累-比耳斯雷①的頹廢派②作品,愛勒③的銀筆畫,羅丹④的驚人的雕刻和陶洛⑤的立體的斯堪的納維亞折衷派作品。
這一家鋪子和全世界各地的藝術界都有着密切的聯系,因為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瑞典最近成名的藝術家,跟英國、德國和法國較受公認的作品,在這兒幾乎同樣都可以得到及時的表現。
凱爾涅商行是藝術鑒定家(就這個詞的最确切的意義來講);雖然這一家的德籍創辦人多年前就去世了,可是他們的經營方法和鑒賞力卻從來沒有低落過—— ①奧布累-比耳斯雷(1872-1898),英國鋼筆畫家。
②頹廢派,十九世紀末起于法國的一個藝術流派,特别着重纖巧的風格。
③愛勒(1859-1927),法國藝術家。
④羅丹(1840-1917),法國雕塑家。
⑤陶洛(1847-1906),挪威畫家。
尤金那會兒并不知道,舉行一次由凱爾涅商行主辦的展覽會有多麼困難,因為他們積壓有許多名藝術家交來的藝術品和要求展出的申請書。
這些藝術家都是既願意、又能夠出錢借用他們的場地與時間的。
凱爾涅商行規定了一個價格,從來不折不扣,除非在難得出現的情況下,由于那個藝術家極有才華,極端貧窮,而舉行那樣一次展覽會又極為得當的話。
租用他們一間展覽室十天,兩百塊錢都被認為是不很夠的。
尤金籌不出這麼一筆錢來,可是在一月裡的某一天,他一點兒不知道這種實際情況,帶了四張先後在《真理》上登過的畫便上凱爾涅先生的辦事處去,深信自己有點兒東西可以給他看看。
惠特摩小姐曾經向他表示,亞柏哈德-桑要尤金去找他,不過尤金認為假如他要上哪兒去展出,他甯願上凱爾涅商行。
他要解釋給凱爾涅先生——如果是有這麼個人的話,——聽說他還有許多自己認為還可以的畫,它們更能表達出他對美國生活、對自己和自己的筆調工力不斷增長的理解。
他怯生生地走了進去(雖然外表很神氣),因為這次大膽的嘗試是叫他心頭忐忑不安的。
凱爾涅商行的駐美經理阿納托爾-查理先生是法國人,受的也是法國教育。
他非常熟悉法國藝術的精神和曆史,以及世界其他各地的藝術傾向和趨勢。
他被柏林總店派到這兒來,不僅因為他對英國藝術的習尚有着很全面的修養,還因為他會挑選那種引起注意、給這兒和海外的鋪子帶來信譽和興隆的繪畫,同時因為他不論在哪兒都能夠結交有錢有勢的人,把種種有價值的畫賣掉——他有着一種訣竅或是磁力,能把那些喜歡好藝術品,并且願意購買它的人吸引到他這兒來。
他的主要業務當然是世界各地負有盛名的藝術家的油畫——當代名家的作品。
憑着經驗,他知道什麼玩意兒有銷路——在這兒、在法國、在英國、在德國。
他深信,目前美國藝術實際上還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當然不是用商業眼光看,不過用藝術眼光看,也沒有多少有價值的。
除了英尼斯①、荷馬②、薩金特③、阿比④、惠斯勒⑤所畫的一些油畫外——他們的風格或多或少都是外國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