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奮鬥 第05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成名的希望——多麼長久的深思、多麼激動的熱忱、多麼興奮的努力,一切全都起于這個特别微妙的幻想!它現在還是差不多所有那些生氣勃勃的心胸裡的誘惑力——鬼火般的幻想。
尤其在青年人的心胸裡,它帶着青春火焰般的甜蜜和芳香燃燒着。
還有,最值得注意的,在名譽的陰影裡,似乎有實質的本體——那些大人物投在世界上的深刻的、绮麗的幻象。
看起來名譽所帶來的甯靜、榮華和恬适自滿——那種在海上、陸上都決得不到的成就的魅力——似乎是可以取得的。
名譽分享到清晨的美麗與清新。
它裡邊有着玫瑰的芬芳、好緞子的柔和和青年面頰上的色澤。
如果我們能在夢想着名譽的時候就成名,而不是在頭發染上了灰白色,臉上生出了标明過去奮鬥的皺紋,眼睛由于多年的緊張、渴盼和絕望而弄得厭倦了的時候,那多麼好啊!在壯年就橫跨世界;在愛和信念還富有朝氣的時候,就飽受贊揚;在青春健康的時候,就感到青春和世上的熱愛——這是什麼樣的夢想,純潔的陽光和月光合成的夢想。
晴空中太陽吻過了的一息霧氣,水波上反映出的月光,清醒的智力所回憶起的美夢——這就是名譽在青春時期的情形;這在往後是決不會如此的。
尤金的頭腦裡這會兒就是給這樣一種幻象據有着。
他看不清楚,為了他的努力,生活會給他帶來點什麼。
他想到,如果他的畫能夠挂在第五街的一家畫廊裡,就象他在芝加哥看見布格羅的《維納斯》①那樣,由人們去觀賞,就象他去看時那樣——那對他就大可安慰、極其滿意了。
如果他能夠畫點東西,被紐約市美術館買去,那末他就多少成了個第一流的人物,跟法國的柯羅②、杜比尼③和盧梭④并列,或是跟英國的透納⑤、瓦茨⑥和密雷⑦并列了。
他們是他最仰慕的藝術大師。
他認為這些人似乎具有一些他所沒有的東西,一種更精湛的技巧、一種對色調和性格更好的理解,以及一種對于生活裡微妙精深的含意的感覺,這多少表現在他們的作品裡。
更多的經驗、更開闊的視野、更豐富的情感——這些東西似乎就表現在這兒陳列着的這些偉大的畫幅裡,這使他自己稍許有點兒拿不準。
隻有《太陽晚報》的那篇評論堅定了他的信心,排除了所有失敗的思想。
他是一位藝術家—— ①《維納斯》,法國畫家布格羅所畫的一幅油畫。
②柯羅(1796-1875),法國風景畫家。
③杜比尼(1817-1878),法國風景畫家。
④盧梭(1812-1867),法國風景畫家。
⑤透納(1775-1851),英國畫家。
⑥瓦茨(1817-1904),英國畫家和雕塑家。
⑦密雷(1829-1896),英國畫家。
他将過去畫的所有油畫都聚攏來——一總大約有二十六幅:江景、街景、夜生活的景緻等等——仔細看了一遍,把開頭他隻草草畫出的細節補好,這裡添一點色澤增加強度,那裡渲染一下濃淡,最後,仔細考慮了一番可能的結果以後,便着手尋找一個願意供給他地方,而就生意眼上講,也樂意替他展出的畫廊。
尤金覺得自己的作品有點兒不成熟、有點兒草率——它們或許不夠吸引人,因為他所畫的都是工廠建築,大平底船,拖輪,火車頭,純紅、純黃、純黑的高架鐵路;可是麥克休、都拉、斯邁特、芬奇小姐、克李斯蒂娜、《太陽晚報》、瑙瑪-惠特摩,全稱贊他的這些畫,至少也稱贊它們中的幾幅。
世界上不是對約翰-密雷爵士①所表現的那種典雅的美的形式與精神更感興趣嗎?人們不是喜歡羅塞蒂的《幸福的姑娘》②,而不愛看什麼畫出來的街景嗎?他一直琢磨不定。
在他成功的那一刻,當《太陽晚報》剛稱贊過他的畫之後,他對畫裡可能有缺點的疑慮又悄然而來。
世界希望看到這種玩意兒嗎? 人們會買他的畫嗎?他有什麼真正的價值嗎?—— ①約翰-密雷,即英國畫家密雷,見前頁注⑦。
②《幸福的姑娘》,英國詩人羅塞蒂所作的一首詩,出版于一八五○年。
“不,藝術家的心胸!”人們或許會回
尤其在青年人的心胸裡,它帶着青春火焰般的甜蜜和芳香燃燒着。
還有,最值得注意的,在名譽的陰影裡,似乎有實質的本體——那些大人物投在世界上的深刻的、绮麗的幻象。
看起來名譽所帶來的甯靜、榮華和恬适自滿——那種在海上、陸上都決得不到的成就的魅力——似乎是可以取得的。
名譽分享到清晨的美麗與清新。
它裡邊有着玫瑰的芬芳、好緞子的柔和和青年面頰上的色澤。
如果我們能在夢想着名譽的時候就成名,而不是在頭發染上了灰白色,臉上生出了标明過去奮鬥的皺紋,眼睛由于多年的緊張、渴盼和絕望而弄得厭倦了的時候,那多麼好啊!在壯年就橫跨世界;在愛和信念還富有朝氣的時候,就飽受贊揚;在青春健康的時候,就感到青春和世上的熱愛——這是什麼樣的夢想,純潔的陽光和月光合成的夢想。
晴空中太陽吻過了的一息霧氣,水波上反映出的月光,清醒的智力所回憶起的美夢——這就是名譽在青春時期的情形;這在往後是決不會如此的。
尤金的頭腦裡這會兒就是給這樣一種幻象據有着。
他看不清楚,為了他的努力,生活會給他帶來點什麼。
他想到,如果他的畫能夠挂在第五街的一家畫廊裡,就象他在芝加哥看見布格羅的《維納斯》①那樣,由人們去觀賞,就象他去看時那樣——那對他就大可安慰、極其滿意了。
如果他能夠畫點東西,被紐約市美術館買去,那末他就多少成了個第一流的人物,跟法國的柯羅②、杜比尼③和盧梭④并列,或是跟英國的透納⑤、瓦茨⑥和密雷⑦并列了。
他們是他最仰慕的藝術大師。
他認為這些人似乎具有一些他所沒有的東西,一種更精湛的技巧、一種對色調和性格更好的理解,以及一種對于生活裡微妙精深的含意的感覺,這多少表現在他們的作品裡。
更多的經驗、更開闊的視野、更豐富的情感——這些東西似乎就表現在這兒陳列着的這些偉大的畫幅裡,這使他自己稍許有點兒拿不準。
隻有《太陽晚報》的那篇評論堅定了他的信心,排除了所有失敗的思想。
他是一位藝術家—— ①《維納斯》,法國畫家布格羅所畫的一幅油畫。
②柯羅(1796-1875),法國風景畫家。
③杜比尼(1817-1878),法國風景畫家。
④盧梭(1812-1867),法國風景畫家。
⑤透納(1775-1851),英國畫家。
⑥瓦茨(1817-1904),英國畫家和雕塑家。
⑦密雷(1829-1896),英國畫家。
他将過去畫的所有油畫都聚攏來——一總大約有二十六幅:江景、街景、夜生活的景緻等等——仔細看了一遍,把開頭他隻草草畫出的細節補好,這裡添一點色澤增加強度,那裡渲染一下濃淡,最後,仔細考慮了一番可能的結果以後,便着手尋找一個願意供給他地方,而就生意眼上講,也樂意替他展出的畫廊。
尤金覺得自己的作品有點兒不成熟、有點兒草率——它們或許不夠吸引人,因為他所畫的都是工廠建築,大平底船,拖輪,火車頭,純紅、純黃、純黑的高架鐵路;可是麥克休、都拉、斯邁特、芬奇小姐、克李斯蒂娜、《太陽晚報》、瑙瑪-惠特摩,全稱贊他的這些畫,至少也稱贊它們中的幾幅。
世界上不是對約翰-密雷爵士①所表現的那種典雅的美的形式與精神更感興趣嗎?人們不是喜歡羅塞蒂的《幸福的姑娘》②,而不愛看什麼畫出來的街景嗎?他一直琢磨不定。
在他成功的那一刻,當《太陽晚報》剛稱贊過他的畫之後,他對畫裡可能有缺點的疑慮又悄然而來。
世界希望看到這種玩意兒嗎? 人們會買他的畫嗎?他有什麼真正的價值嗎?—— ①約翰-密雷,即英國畫家密雷,見前頁注⑦。
②《幸福的姑娘》,英國詩人羅塞蒂所作的一首詩,出版于一八五○年。
“不,藝術家的心胸!”人們或許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