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早年 第02章
關燈
小
中
大
加以編輯。
威廉茲似乎擁有大批通訊記者,他們每星期從四周各地送給他一批批消息。
美聯社用電報供給他幾則次要的新聞,還有一份“半印新聞紙”①,包括兩頁、家庭常識、醫藥廣告等應有盡有。
這給他節省了相當的時間和精力。
凡是到他手中的新聞,大部分在編輯方面總是很快就解決了。
“在芝加哥,我們對這種事情向來非常注意,”威廉茲常對呆在他身旁的任何人這麼肯定地說,“可是在這兒,你就不能這麼辦。
讀者實在不要看它。
他們要看地方新聞。
我總是相當注意地方新聞。
”—— ①一種新聞紙,一面印着各色各樣的材料,一面空白,專門賣給小報館,讓它自行補印。
柏哲斯先生負責廣告部門。
事實上,他親自去拉廣告,還照料着把廣告按照登廣告人的意思适當地編排出來,并且按照别人的權利和要求以及當天的便利,适當地加以安排。
他是館裡的決策人、交際能手和經營方針的指導。
他時常寫寫社評,或是跟威廉茲一塊兒決定一下社評的性質,他接見來報館拜訪編輯的客人,調解各種各樣的困難。
他對于縣裡某些共和黨領袖唯命是聽,可是這似乎是很自然的,因為他自己是個氣味相投的共和黨員。
有一次,為了酬謝他的某些勞績,他奉派充任郵政局長,但是他謝絕了,因為他從報紙上所賺的錢實際上比局長所獲的薪俸要多得多。
共和黨領袖們把本城和本縣一切可以拉得到的廣告都拉給他,因此他生意做得很好。
他的錯綜複雜的政治關系,威廉茲也知道一部分,可是這并不使這個勤勤懇懇的人感到煩心。
他用不着去談什麼仁義道德。
“我得為自己、為老婆和三個孩子謀生。
這就夠把我忙得無從去管别人的閑事了。
”因此這個報館實際上是平靜地、井井有條地,而且就多方面講,還很得法地經營着。
它的确是個愉快的工作場所。
威特拉讀了十一年書,剛巧十七歲的時候,就進了這兒。
威廉茲先生的個性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喜歡威廉茲,漸漸還喜歡上在排字房裡一個所謂主要架子上工作的約納斯-李爾,還有一個每逢有一批額外的零星印件時,就來工作的約翰-薩麥斯。
約翰-薩麥斯五十五歲,人很衰老,相當沉默。
尤金很快就打聽出來他患有肺病,并且好喝酒。
白天,他時時溜出報館,去上五分鐘到十五分鐘。
從來沒有人說過什麼話,因為這兒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
要做的工作全都做了。
約納斯-李爾的性格比較有意思些。
他比薩麥斯小十歲,身體強壯,比較結實,不過總是個特出的人。
他相當恬澹,很沉着,微微有點文人氣息。
根據尤金随後所發現的,他幾乎在美國各地都工作過——丹佛、波特蘭、聖保羅、聖路易,哪兒都去過,并且對于這個老闆或是那個老闆的底細,都記得不少。
每逢他在報上瞧見一個特别顯著的姓名時,他往往把報紙拿到威廉茲那兒——随後,當他跟尤金熟悉了的時候,也拿到尤金面前——說道,“我在某地就知道這家夥。
他是某地的郵政局長(或是什麼别的)。
自從我知道他以來,他的地位已經上升了不少。
”他多半根本就不認識這些名流,不過他知道他們,而他們的名聲竟然在世界上這個偏僻的角落裡震響起來,這使他相當激動。
他是威廉茲的一個又快又仔細的校對,一個快速的排字工,一個忠于職守的人。
但是他在世界上卻沒有混出個名堂來,因為他畢竟隻是一架機器。
這一點尤金一眼就看出來了。
李爾教尤金排字的技術。
第一天,他就在一個盤子裡說明了四方型或是袋型的理論,為什麼有些字母放得比其他的容易拿,為什麼有些字母在數量上比較多,為什麼大寫字母在某些地方作某些用途,而在别的地方又不那樣。
“芝加哥《論壇報》一向把教堂、船隻、書籍、旅館和這類事物的名稱用斜體字印出來。
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使用這種排法的一份報紙,”他說。
大嵌條、排字架、活字盤、翻接等的意思,很快就都明白了。
他很高興地傳授着,手指怎樣漸漸一摸就會辨别出鉛字的重量;一旦你成了行家,即使不用腦筋去想,每一個字母幾乎也會自然而然地回到正确的格子裡。
他要别人正正經經地接受他傳授的知識,而尤金本來對任何學問都很尊敬,當然非常樂意鄭重其事地加以注意。
他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是他知道得很清楚,他要見識見識一切。
由于這個緣故,他在一個很短的時期内對這家報館極感興趣,雖然他不久就覺得自己不願意做一個排字工人,或是做一個記者,或者,說真的,擔當任何跟鄉村報紙有關的職務,可是他卻正在學習生活。
他愉快地在自己的架子上工作,向着世界微笑,世界從敞開的窗子外面向他表示它近在眼前。
他一面排着,一面看着
威廉茲似乎擁有大批通訊記者,他們每星期從四周各地送給他一批批消息。
美聯社用電報供給他幾則次要的新聞,還有一份“半印新聞紙”①,包括兩頁、家庭常識、醫藥廣告等應有盡有。
這給他節省了相當的時間和精力。
凡是到他手中的新聞,大部分在編輯方面總是很快就解決了。
“在芝加哥,我們對這種事情向來非常注意,”威廉茲常對呆在他身旁的任何人這麼肯定地說,“可是在這兒,你就不能這麼辦。
讀者實在不要看它。
他們要看地方新聞。
我總是相當注意地方新聞。
”—— ①一種新聞紙,一面印着各色各樣的材料,一面空白,專門賣給小報館,讓它自行補印。
柏哲斯先生負責廣告部門。
事實上,他親自去拉廣告,還照料着把廣告按照登廣告人的意思适當地編排出來,并且按照别人的權利和要求以及當天的便利,适當地加以安排。
他是館裡的決策人、交際能手和經營方針的指導。
他時常寫寫社評,或是跟威廉茲一塊兒決定一下社評的性質,他接見來報館拜訪編輯的客人,調解各種各樣的困難。
他對于縣裡某些共和黨領袖唯命是聽,可是這似乎是很自然的,因為他自己是個氣味相投的共和黨員。
有一次,為了酬謝他的某些勞績,他奉派充任郵政局長,但是他謝絕了,因為他從報紙上所賺的錢實際上比局長所獲的薪俸要多得多。
共和黨領袖們把本城和本縣一切可以拉得到的廣告都拉給他,因此他生意做得很好。
他的錯綜複雜的政治關系,威廉茲也知道一部分,可是這并不使這個勤勤懇懇的人感到煩心。
他用不着去談什麼仁義道德。
“我得為自己、為老婆和三個孩子謀生。
這就夠把我忙得無從去管别人的閑事了。
”因此這個報館實際上是平靜地、井井有條地,而且就多方面講,還很得法地經營着。
它的确是個愉快的工作場所。
威特拉讀了十一年書,剛巧十七歲的時候,就進了這兒。
威廉茲先生的個性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喜歡威廉茲,漸漸還喜歡上在排字房裡一個所謂主要架子上工作的約納斯-李爾,還有一個每逢有一批額外的零星印件時,就來工作的約翰-薩麥斯。
約翰-薩麥斯五十五歲,人很衰老,相當沉默。
尤金很快就打聽出來他患有肺病,并且好喝酒。
白天,他時時溜出報館,去上五分鐘到十五分鐘。
從來沒有人說過什麼話,因為這兒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
要做的工作全都做了。
約納斯-李爾的性格比較有意思些。
他比薩麥斯小十歲,身體強壯,比較結實,不過總是個特出的人。
他相當恬澹,很沉着,微微有點文人氣息。
根據尤金随後所發現的,他幾乎在美國各地都工作過——丹佛、波特蘭、聖保羅、聖路易,哪兒都去過,并且對于這個老闆或是那個老闆的底細,都記得不少。
每逢他在報上瞧見一個特别顯著的姓名時,他往往把報紙拿到威廉茲那兒——随後,當他跟尤金熟悉了的時候,也拿到尤金面前——說道,“我在某地就知道這家夥。
他是某地的郵政局長(或是什麼别的)。
自從我知道他以來,他的地位已經上升了不少。
”他多半根本就不認識這些名流,不過他知道他們,而他們的名聲竟然在世界上這個偏僻的角落裡震響起來,這使他相當激動。
他是威廉茲的一個又快又仔細的校對,一個快速的排字工,一個忠于職守的人。
但是他在世界上卻沒有混出個名堂來,因為他畢竟隻是一架機器。
這一點尤金一眼就看出來了。
李爾教尤金排字的技術。
第一天,他就在一個盤子裡說明了四方型或是袋型的理論,為什麼有些字母放得比其他的容易拿,為什麼有些字母在數量上比較多,為什麼大寫字母在某些地方作某些用途,而在别的地方又不那樣。
“芝加哥《論壇報》一向把教堂、船隻、書籍、旅館和這類事物的名稱用斜體字印出來。
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使用這種排法的一份報紙,”他說。
大嵌條、排字架、活字盤、翻接等的意思,很快就都明白了。
他很高興地傳授着,手指怎樣漸漸一摸就會辨别出鉛字的重量;一旦你成了行家,即使不用腦筋去想,每一個字母幾乎也會自然而然地回到正确的格子裡。
他要别人正正經經地接受他傳授的知識,而尤金本來對任何學問都很尊敬,當然非常樂意鄭重其事地加以注意。
他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是他知道得很清楚,他要見識見識一切。
由于這個緣故,他在一個很短的時期内對這家報館極感興趣,雖然他不久就覺得自己不願意做一個排字工人,或是做一個記者,或者,說真的,擔當任何跟鄉村報紙有關的職務,可是他卻正在學習生活。
他愉快地在自己的架子上工作,向着世界微笑,世界從敞開的窗子外面向他表示它近在眼前。
他一面排着,一面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