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雜聞
關燈
小
中
大
家園。
當他們列隊行進到城門口時,每個成年男子和男孩都得到了一份保證對他們寬大處理的護照。
據統計,有超過6000名男人、女人和兒童返回了洮州城。
随後,中國駐防部隊的指揮官對人群開始訓話并宣布省長已經下令給每一個成年男子和男孩提供了大麥以作為一個星期的口糧。
他們必須從南門出去,交出自己的護照以換取大麥,然後再返回城裡和自己的家人團聚。
好奇的美國傳教士走上城牆,看到大批的成年男子和男孩們走到南門外的閱兵場上,大家都耐心地等待着大麥的發放。
突然,中國士兵對這些手無寸鐵的男人們發起了聯合攻擊。
佩劍、匕首和左輪手槍迅速地把被困人員變成了這場複仇詭計的犧牲者。
在城牆内等候的婦女們,聽到了城牆外的喧嘩之聲,開始了歇斯底裡地叫喊。
很快,南門外面一片寂靜。
接着,瘋狂的婦女聲嘶力竭地奔湧而出,試圖辨認出哪個是她們親人的屍體。
官方統計當天晚上埋葬的屍體總數為2996具。
一輪又一輪的軍事危機頻繁襲擊着中國的城市,在内陸針對外國人的謀殺和綁架越來越多。
這些事情交織起來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必然會引起嚴重的恐慌,但這裡是如此的司空見慣,并使得那些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培養出了一種不可思議的超然和沉着态度。
當戰場上士兵的屍體順着河流漂過廣州這座城市時,外國人會漠不關心地登上汽艇沿江而下去高爾夫球場,甚至在得知進攻的部隊距離他們大約隻有20英裡遠的時候也是如此。
如果槍炮聲引起了任何言論,那也隻不過是一種不經意的言論,說它們聽起來比前一天更近一些或者更遠一些。
在上海,盡管叛軍可能已經切斷了距離租界隻有25英裡的上海至南京的鐵路,槍戰就發生在毗鄰租界的地方,租界内的生活仍然照常進行。
在上海大型的外國酒店裡,外國人(以及數量不減的有錢中國人)會帶着他們一貫的熱情去參加茶點時的舞會。
與往常一樣多的玩兒家聚集在各種會所的酒吧、牌屋和麻将館的房間裡。
當然,自衛隊采取了預防的警戒措施,但是沒有什麼令人激動的事情被記錄下來。
1926年的北京,當進攻者距離這座城市隻有12英裡遠,從城裡最高酒店的屋頂就能看到炮火時,舞會仍然在空中花園舉行,在古老的北京牆上散步的人比平時還多。
但是,在1928年的夏天北京城裡人們的無動于衷被極度的焦慮所取代,因為原來在這裡駐防的北方派系軍隊已經撤走許多天了。
當國民黨軍隊攻占山東省省會濟南府時,與日本人進行了激烈的沖突。
國民黨對許多新占領的城市進行了廣泛的洗劫,并對那些被認為與舊政權有瓜葛的中國平民百姓來了個&ldquo秋後算總賬&rdquo。
除了留下大約3200人維持秩序之外,所有北方的士兵都已經從北京城裡撤出。
北京城厚重的城門緊閉了六天。
整整六天,沒有人能從這座古老的灰色城牆裡出去或進來。
在這六天裡,鐵路、電話和電報線路都被切斷了,除了公使館區的無線裝置,北京完全與世隔絕。
接下來在6月5日夜晚,一項制訂好的計劃被宣布:第二天早上十點,國民黨軍隊将從南門進入北京,而在同一時間北方的小股留守部隊将從東北門出城。
那天晚上,晴朗的夜空中挂着一輪将滿的明月。
銀白色的月光下是那座偌大的北京城,一百多萬人口擁擠在已經毫無用處的中世紀城牆内,等待着未知的命運。
這座巨大的灰色城市靜卧在那裡,仍然保存着其他動亂留下來的鮮活印迹,書寫着古老的人類曆史。
北京希望和平地被接管,幾乎所有的住戶都準備了一面藍白相間的國民黨旗幟,但同時也擔心随時可能會聽到對緊閉的城門發起進攻時的第一聲呐喊。
除了源源不斷、危言聳聽的謠言、不斷上漲的物價和令人擔憂的蔬菜、鮮肉供應短缺之外,剛剛過去的這幾個晴朗、炎熱的六月天和其他日子沒有什麼區别。
但是6月5日的夜晚和其他的夜晚不同。
狹窄的大街小巷幾乎一片寂靜,北京城裡特有的低沉洪亮的嗡嗡聲也平息了。
在平時,從早到晚任何時候都能聽到人們發出非常大的嘈雜之聲。
灑滿月光的街道上看不到一個士兵,甚至連警察也都藏了起來。
但是,當接近使館區時能發現大量的士兵,英國的、日本的、法國的,還有美國、意大利的海軍陸戰隊員。
日本人守衛着進入使館區的馬可·波羅大門。
使館區圍牆上架着帶刺的鐵絲網,大門的兩側和牆上都架着機關槍,用來掃射沿着道路和護城河外巨大的露天斜坡一切可能靠近的敵人。
宏大的六國飯店[1]裡空空蕩蕩。
六個婦女,沒有一個是年輕的,害怕地在大廳裡擠作一團低聲地交談着。
她們與旁邊一個平靜的英國男士形成了近乎荒誕的對比。
這個英國紳士穿着一件晚禮服,端正而刻闆,白色的手帕掖在左邊的袖筒裡,隻露出一個角。
他獨自坐在那裡,啜飲着黃色的利口酒。
使館區南部的邊界就是古老的北京城牆了,順着向東南方向延伸的城牆漫步下去,除了能看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肩膀上扛着步槍來回踱步的身影外,再沒有别的什麼人了。
北京大面積居住着漢人的區域位于城牆南門以外,那裡也有較為矮小的封閉城牆,同樣保持着不同尋常的沉默。
沒有任何活動的聲響從那個居住着30萬人口的地區傳過來,目光所及的街道上冷冷清清、空無一人。
北邊黃色琉璃瓦覆蓋的偌大面積的紫禁城裡沒有亮着一盞燈。
幾天前張作霖元帥和他的政府遺棄了它,逃回了東北。
皎潔的月光照耀着紫禁城的屋頂,仿佛給它上了一層釉子,同樣的情形也曾出現在1644年新舊王朝更替的過渡時期。
就在滿族人從北方勝利進京之前,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在煤山的亭子裡上吊自殺了。
滿族人建立了一個新王朝,一直統治到1912年。
但是在這個月色如水的夜晚,已經淪為平民的年輕溥儀&mdash&mdash那個曾經強大的清王朝的末代皇帝,卻在天津的外國租界裡過着潦倒的生活。
當征服者的軍隊再次叩響中國古老都城大門的悲劇上演時,溥儀被忽略掉了。
站在北京牆上,從美國使館的建築群望過去,隻有11英裡遠的西山,黑色的線條清晰可見。
那天下午,敵方的騎兵出現在距離北京9英裡的頤和園。
頤和園坐落在修建着廟宇的西山腳下,它是由慈禧太後耗資五千萬銀圓建造的,小溥儀也是這位太後選出來繼承大統坐上金龍寶座的。
慈禧太後是當年引發中國和北京陷入六月危機諸多事件鍊條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那是另外一個獨立的故事了。
傍晚時分,當絢爛的晚霞染紅了昆明湖上盛開的荷花,頤和園周邊的戰鬥仍在激烈地進行。
那個夜晚,許多士兵的屍體倒在頤和園道路兩側的雜草和溝渠之中,他們黃色的臉龐在月光的映襯下變得更加毫無血色。
所幸
當他們列隊行進到城門口時,每個成年男子和男孩都得到了一份保證對他們寬大處理的護照。
據統計,有超過6000名男人、女人和兒童返回了洮州城。
随後,中國駐防部隊的指揮官對人群開始訓話并宣布省長已經下令給每一個成年男子和男孩提供了大麥以作為一個星期的口糧。
他們必須從南門出去,交出自己的護照以換取大麥,然後再返回城裡和自己的家人團聚。
好奇的美國傳教士走上城牆,看到大批的成年男子和男孩們走到南門外的閱兵場上,大家都耐心地等待着大麥的發放。
突然,中國士兵對這些手無寸鐵的男人們發起了聯合攻擊。
佩劍、匕首和左輪手槍迅速地把被困人員變成了這場複仇詭計的犧牲者。
在城牆内等候的婦女們,聽到了城牆外的喧嘩之聲,開始了歇斯底裡地叫喊。
很快,南門外面一片寂靜。
接着,瘋狂的婦女聲嘶力竭地奔湧而出,試圖辨認出哪個是她們親人的屍體。
官方統計當天晚上埋葬的屍體總數為2996具。
一輪又一輪的軍事危機頻繁襲擊着中國的城市,在内陸針對外國人的謀殺和綁架越來越多。
這些事情交織起來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必然會引起嚴重的恐慌,但這裡是如此的司空見慣,并使得那些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培養出了一種不可思議的超然和沉着态度。
當戰場上士兵的屍體順着河流漂過廣州這座城市時,外國人會漠不關心地登上汽艇沿江而下去高爾夫球場,甚至在得知進攻的部隊距離他們大約隻有20英裡遠的時候也是如此。
如果槍炮聲引起了任何言論,那也隻不過是一種不經意的言論,說它們聽起來比前一天更近一些或者更遠一些。
在上海,盡管叛軍可能已經切斷了距離租界隻有25英裡的上海至南京的鐵路,槍戰就發生在毗鄰租界的地方,租界内的生活仍然照常進行。
在上海大型的外國酒店裡,外國人(以及數量不減的有錢中國人)會帶着他們一貫的熱情去參加茶點時的舞會。
與往常一樣多的玩兒家聚集在各種會所的酒吧、牌屋和麻将館的房間裡。
當然,自衛隊采取了預防的警戒措施,但是沒有什麼令人激動的事情被記錄下來。
1926年的北京,當進攻者距離這座城市隻有12英裡遠,從城裡最高酒店的屋頂就能看到炮火時,舞會仍然在空中花園舉行,在古老的北京牆上散步的人比平時還多。
但是,在1928年的夏天北京城裡人們的無動于衷被極度的焦慮所取代,因為原來在這裡駐防的北方派系軍隊已經撤走許多天了。
當國民黨軍隊攻占山東省省會濟南府時,與日本人進行了激烈的沖突。
國民黨對許多新占領的城市進行了廣泛的洗劫,并對那些被認為與舊政權有瓜葛的中國平民百姓來了個&ldquo秋後算總賬&rdquo。
除了留下大約3200人維持秩序之外,所有北方的士兵都已經從北京城裡撤出。
北京城厚重的城門緊閉了六天。
整整六天,沒有人能從這座古老的灰色城牆裡出去或進來。
在這六天裡,鐵路、電話和電報線路都被切斷了,除了公使館區的無線裝置,北京完全與世隔絕。
接下來在6月5日夜晚,一項制訂好的計劃被宣布:第二天早上十點,國民黨軍隊将從南門進入北京,而在同一時間北方的小股留守部隊将從東北門出城。
那天晚上,晴朗的夜空中挂着一輪将滿的明月。
銀白色的月光下是那座偌大的北京城,一百多萬人口擁擠在已經毫無用處的中世紀城牆内,等待着未知的命運。
這座巨大的灰色城市靜卧在那裡,仍然保存着其他動亂留下來的鮮活印迹,書寫着古老的人類曆史。
北京希望和平地被接管,幾乎所有的住戶都準備了一面藍白相間的國民黨旗幟,但同時也擔心随時可能會聽到對緊閉的城門發起進攻時的第一聲呐喊。
除了源源不斷、危言聳聽的謠言、不斷上漲的物價和令人擔憂的蔬菜、鮮肉供應短缺之外,剛剛過去的這幾個晴朗、炎熱的六月天和其他日子沒有什麼區别。
但是6月5日的夜晚和其他的夜晚不同。
狹窄的大街小巷幾乎一片寂靜,北京城裡特有的低沉洪亮的嗡嗡聲也平息了。
在平時,從早到晚任何時候都能聽到人們發出非常大的嘈雜之聲。
灑滿月光的街道上看不到一個士兵,甚至連警察也都藏了起來。
但是,當接近使館區時能發現大量的士兵,英國的、日本的、法國的,還有美國、意大利的海軍陸戰隊員。
日本人守衛着進入使館區的馬可·波羅大門。
使館區圍牆上架着帶刺的鐵絲網,大門的兩側和牆上都架着機關槍,用來掃射沿着道路和護城河外巨大的露天斜坡一切可能靠近的敵人。
宏大的六國飯店[1]裡空空蕩蕩。
六個婦女,沒有一個是年輕的,害怕地在大廳裡擠作一團低聲地交談着。
她們與旁邊一個平靜的英國男士形成了近乎荒誕的對比。
這個英國紳士穿着一件晚禮服,端正而刻闆,白色的手帕掖在左邊的袖筒裡,隻露出一個角。
他獨自坐在那裡,啜飲着黃色的利口酒。
使館區南部的邊界就是古老的北京城牆了,順着向東南方向延伸的城牆漫步下去,除了能看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肩膀上扛着步槍來回踱步的身影外,再沒有别的什麼人了。
北京大面積居住着漢人的區域位于城牆南門以外,那裡也有較為矮小的封閉城牆,同樣保持着不同尋常的沉默。
沒有任何活動的聲響從那個居住着30萬人口的地區傳過來,目光所及的街道上冷冷清清、空無一人。
北邊黃色琉璃瓦覆蓋的偌大面積的紫禁城裡沒有亮着一盞燈。
幾天前張作霖元帥和他的政府遺棄了它,逃回了東北。
皎潔的月光照耀着紫禁城的屋頂,仿佛給它上了一層釉子,同樣的情形也曾出現在1644年新舊王朝更替的過渡時期。
就在滿族人從北方勝利進京之前,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在煤山的亭子裡上吊自殺了。
滿族人建立了一個新王朝,一直統治到1912年。
但是在這個月色如水的夜晚,已經淪為平民的年輕溥儀&mdash&mdash那個曾經強大的清王朝的末代皇帝,卻在天津的外國租界裡過着潦倒的生活。
當征服者的軍隊再次叩響中國古老都城大門的悲劇上演時,溥儀被忽略掉了。
站在北京牆上,從美國使館的建築群望過去,隻有11英裡遠的西山,黑色的線條清晰可見。
那天下午,敵方的騎兵出現在距離北京9英裡的頤和園。
頤和園坐落在修建着廟宇的西山腳下,它是由慈禧太後耗資五千萬銀圓建造的,小溥儀也是這位太後選出來繼承大統坐上金龍寶座的。
慈禧太後是當年引發中國和北京陷入六月危機諸多事件鍊條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那是另外一個獨立的故事了。
傍晚時分,當絢爛的晚霞染紅了昆明湖上盛開的荷花,頤和園周邊的戰鬥仍在激烈地進行。
那個夜晚,許多士兵的屍體倒在頤和園道路兩側的雜草和溝渠之中,他們黃色的臉龐在月光的映襯下變得更加毫無血色。
所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