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文化沖突
關燈
小
中
大
在現代中國,東西方文化許多方面的沖突,給中國人生活和思想的根基造成的破壞,就如同勢不兩立的軍隊在相互厮殺戰鬥中踐踏毀滅了腳下的家園。
雖然這種沖突還在進行,但中國整個經濟結構已經在與西方世界機械化生産方式的沖突中解體了。
它不再是一個國家,而成為一個缺乏能夠勝任的領導集團的民族,那麼在這多方面沖突同時發生的情境下,國家陷入内戰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與此同時,革命推翻了人世間至高無上的天子和他統治的古老王朝,新思想摧毀了傳統家規、家訓和家庭責任。
當這些進程推進的時候,各派敵對軍閥的部隊正在開戰,戰場變成一片焦土,為了生存下去而鬥争的願望是如此強烈,以至于人們早已将誠實和公平交易的古老準則抛在腦後。
與這些進程一緻,鐵路使得成千上萬的挑夫苦力失去了工作,江河上行駛的蒸汽船,使得成千上萬在中國内河用舢闆和帆船進行水上運輸的船工頓失生計,而且使得數萬名在長江三峽拖拽舊式船隻逆流而上的纖夫沒有了用武之地。
在外國工廠源源不斷地向中國出口它們機器生産的商品時,外國資本也正在中國城市當中熱火朝天地建設各種現代化的工廠,這些都助力摧毀了幾個世紀以來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的中國家庭手工業和小作坊。
這些力量的結合造成了普遍的失業和貧困,而失業又與相互競争的軍閥們正忙于招募地方性武裝力量的時期相吻合,因此軍隊很快就膨脹到難以控制的程度;軍隊中的許多人經常會因為領不到軍饷而開小差或者叛亂,從而增加了盜竊和搶掠的數量。
這個國家的領導人,無論是完全由貪婪和野心所驅使的、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還是高尚無私的愛國者,他們目前都不可能找到一個新的政府形式或權力來取代已經被摧毀的政府。
保守派确信老辦法是最好的,外國思想和方法與中國的實情格格不入,他們頑固地反對那些想要鏟除舊辦法并嘗試新辦法的激進分子。
這兩派的傲慢和固執時至今日仍然沒有變化,以至于溫和派想要通過新與舊的調和,本土文化、方法與外國文化、方法的調和,政治行動與經濟複興的調和,來繼續緩慢前行,重建國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完成。
人們對中國和日本做了許多嚴肅的比較後發現,中國無法适應20世紀的曆史條件,與日本在不喪失其文化生活本質要素的情況下再造成為一個高效工業國所取得的驚人成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ldquo歸國留學生&rdquo&mdash&mdash這個稱謂适用于中國和日本留學回國的任何人,不管他年齡多大,也不管他回到祖國已經多少年&mdash&mdash都在重新塑造着這兩個國家。
在日本,人們對這個階層寄予厚望,因為一個貧窮而落後的民族已經成為世界的列強,所以他們理所當然地被人們尊敬。
但在中國,歸國留學生對平息由騷亂所導緻的社會失序卻未能提供什麼幫助。
1868年,中國政府第一次派遣留學生出國。
就在這一年,容闳博士帶着30名男孩前往美國求學,加上後繼者這些學生的總數達到了120人,但他們在完成其大學課程之前就全部被召回國内了,這場運動也就暫時中斷了。
但中國在19世紀最後十年的一場戰争中被日本災難性地擊敗之後,這場運動又重新開始啟動了。
中國意識到現代化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們被越來越多地送往國外。
在20世紀的頭十年裡,當與種種失敗的革命有關的學生們試圖在外國尋求庇護時,這些數字大大增加了。
在這一時期,尤其是日本的大學湧入了大量的中國學生,而在美國和歐洲學習的人數也正逐年增加。
通過歸國的留學生,日本習得了效率。
日本已經建立了許多工廠,并且在世界海洋貿易的競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日本很早就使自己擺脫了&ldquo治外法權&rdquo,并且擁有了健全的法律和良好的法庭。
日本擁有一支高效的陸軍和海軍,以至于她的話語在全世界都有了分量。
但是,日本沒有經曆過
雖然這種沖突還在進行,但中國整個經濟結構已經在與西方世界機械化生産方式的沖突中解體了。
它不再是一個國家,而成為一個缺乏能夠勝任的領導集團的民族,那麼在這多方面沖突同時發生的情境下,國家陷入内戰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與此同時,革命推翻了人世間至高無上的天子和他統治的古老王朝,新思想摧毀了傳統家規、家訓和家庭責任。
當這些進程推進的時候,各派敵對軍閥的部隊正在開戰,戰場變成一片焦土,為了生存下去而鬥争的願望是如此強烈,以至于人們早已将誠實和公平交易的古老準則抛在腦後。
與這些進程一緻,鐵路使得成千上萬的挑夫苦力失去了工作,江河上行駛的蒸汽船,使得成千上萬在中國内河用舢闆和帆船進行水上運輸的船工頓失生計,而且使得數萬名在長江三峽拖拽舊式船隻逆流而上的纖夫沒有了用武之地。
在外國工廠源源不斷地向中國出口它們機器生産的商品時,外國資本也正在中國城市當中熱火朝天地建設各種現代化的工廠,這些都助力摧毀了幾個世紀以來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的中國家庭手工業和小作坊。
這些力量的結合造成了普遍的失業和貧困,而失業又與相互競争的軍閥們正忙于招募地方性武裝力量的時期相吻合,因此軍隊很快就膨脹到難以控制的程度;軍隊中的許多人經常會因為領不到軍饷而開小差或者叛亂,從而增加了盜竊和搶掠的數量。
這個國家的領導人,無論是完全由貪婪和野心所驅使的、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還是高尚無私的愛國者,他們目前都不可能找到一個新的政府形式或權力來取代已經被摧毀的政府。
保守派确信老辦法是最好的,外國思想和方法與中國的實情格格不入,他們頑固地反對那些想要鏟除舊辦法并嘗試新辦法的激進分子。
這兩派的傲慢和固執時至今日仍然沒有變化,以至于溫和派想要通過新與舊的調和,本土文化、方法與外國文化、方法的調和,政治行動與經濟複興的調和,來繼續緩慢前行,重建國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完成。
人們對中國和日本做了許多嚴肅的比較後發現,中國無法适應20世紀的曆史條件,與日本在不喪失其文化生活本質要素的情況下再造成為一個高效工業國所取得的驚人成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ldquo歸國留學生&rdquo&mdash&mdash這個稱謂适用于中國和日本留學回國的任何人,不管他年齡多大,也不管他回到祖國已經多少年&mdash&mdash都在重新塑造着這兩個國家。
在日本,人們對這個階層寄予厚望,因為一個貧窮而落後的民族已經成為世界的列強,所以他們理所當然地被人們尊敬。
但在中國,歸國留學生對平息由騷亂所導緻的社會失序卻未能提供什麼幫助。
1868年,中國政府第一次派遣留學生出國。
就在這一年,容闳博士帶着30名男孩前往美國求學,加上後繼者這些學生的總數達到了120人,但他們在完成其大學課程之前就全部被召回國内了,這場運動也就暫時中斷了。
但中國在19世紀最後十年的一場戰争中被日本災難性地擊敗之後,這場運動又重新開始啟動了。
中國意識到現代化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們被越來越多地送往國外。
在20世紀的頭十年裡,當與種種失敗的革命有關的學生們試圖在外國尋求庇護時,這些數字大大增加了。
在這一時期,尤其是日本的大學湧入了大量的中國學生,而在美國和歐洲學習的人數也正逐年增加。
通過歸國的留學生,日本習得了效率。
日本已經建立了許多工廠,并且在世界海洋貿易的競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日本很早就使自己擺脫了&ldquo治外法權&rdquo,并且擁有了健全的法律和良好的法庭。
日本擁有一支高效的陸軍和海軍,以至于她的話語在全世界都有了分量。
但是,日本沒有經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