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目前的中國
關燈
小
中
大
對于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來說,要想真正地了解中國,那麼多重複幾次下面這句古老的諺語一定是極為有益的:如果想知道一個政府是好是壞,就在那裡生活。世界上那些從未到過中國的民衆,對于中國當下的困境秉持一種無動于衷的冷漠态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更何況中國除了耗費人們的思慮和時間、精力和過剩資金之外,自身還有許多其他的危險問題。
不過從目前的态勢來看,當失業像瘟疫一樣仍然在很多工廠過度建設的國家中蔓延的時候,今天的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市場,它為許多國家的經濟和工業困境提供了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但是在中國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發揮有益的作用之前,她首先需要獲得幫助。在她能夠購買世界上其他國家願意出售給她的商品之前,她首先需要獲得和平與秩序以及人身與财産的安全。簡而言之,中國必須首先擁有一個能夠真正實現統治的政府以取代那些為了在各自地盤上獲得收稅權而進行的無休無止的談判與戰争。
無比勤勞、節儉,非常友善、質樸的中國老百姓,無論身處何種巨大的災難之中,都能保持足夠的樂觀并且在赤貧的情境下奮起。五年穩定而良好的統治,就可以給中國帶來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的巨大成效。它也許意味着中國人個體平均收入的倍增。中國人每人每月平均賺取的将不再是可憐的十塊銀圓(這個數額現在遠少于五美元),而是大約能掙到二十塊銀圓。在收入增加的時候,生活的基本開銷卻很少會增加一倍,所以看起來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将呈現出難以置信的繁榮,可以購買至少兩倍的世界上其他國家願意出售給他們的商品。
地球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其收入可能會成倍地增加,這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必然産生深遠的影響。一些非常睿智的中國人早已洞悉了這一點,并且認識到如果中國不能使自己的家園秩序井然,那麼利己主義必然使得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最終将幹預中國的内政。他們再自然不過地開始擔心和懷疑,列強們最終可能會采取一種所謂&ldquo友好&rdquo的方式來介入中國的内部事務,這種幹預不是明目張膽地通過失業、救濟、閑置國内工廠的方式,而是表面上采取人道主義的動機,以便給混亂中的中國帶來秩序并且結束中國饑荒和瘟疫、苦難和逐漸解體的命運。
在當下采取這種方式的國際幹預顯然不是深思熟慮的。列強們通過草率地承認南京政府、修訂各種條約,直至勇敢地放棄了在華的條約特權來試圖給予南京政府和中國人民足夠的&ldquo面子&rdquo。但是,如果現在的南京政府被推翻,而且中國所有的迹象都表明這樣的結局完全是有可能的,那麼接下來中國将會陷入一段混亂的時期,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将不得不為此而展開磋商。一旦南京政府被推翻,聯合起來的反對派系,在他們完成颠覆任務之後的半年内勢必又将反目成仇,那麼地方主義和内戰就将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重新出現,人民的貧困和苦難不可避免地将會雪上加霜。
這樣一種幹預,事實上卻加速了那些絕望的人們情願去嘗試更加絕望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其原因雖然未被完全揭示,但近在肘腋的蘇維埃俄國持續不斷地向中國極力宣傳共産主義學說,認為唯有共産主義才能給中國帶來和平與繁榮,并使得中國在世界上再次崛起。
過去的12年裡,&ldquo共産主義威脅&rdquo在美國和歐洲的報紙上被過度渲染,以至于它不能再讓這些大陸的民衆感到新鮮和刺激。但在亞洲,這是一件非常現實的事情。不僅在中國、印度、馬來半島、菲律賓、蘇門答臘、爪哇,甚至在整個遠東地區,共産主義者一直忙于在窮苦百姓和受壓迫者當中做宣傳。除了日本之外,幾乎所有東亞國家的當地民衆不是屬于前者就是屬于後者,或者常常同時屬于這兩種類别。
中國絕大多數的老百姓亦是如此,他們既是窮人又是被壓迫者。中國和俄國的共産主義活動家不僅被賦予一年内在中國放手進行宣傳發動的權利,而且成為為國民革命軍的發展鋪平道路的秘密先驅和同謀者。
1926年6月,國民革命軍從廣州開始了他們的北伐。此後一直到1927年7月,中國和俄國的共産主義者不僅自身獲得了較好的發展,而且馬不停蹄地在國民革命軍中開展工作,每天給士兵們講課。在國民革命軍跨過揚子江,進駐漢口,橫掃北方之後,共産主義組織者為自己身後留下了紅色農會和工會的種子。
孫中山先生已經去世五年多了,自那以後,中國的民族主義已經帶有排外主義的色彩。如果這時再進行幹預,極可能會引起種種憤怒不滿以及充斥于廣大民衆中的不合作情緒。在最近一次關于此事的讨論中,中國一位舉足輕重的哲學家宣稱,他甚至認為即使僅僅讨論由各國聯合起來進行幹預的可能性,也會對中國的政治産生有益的影響,并将迫使各派軍閥達成休戰協議,組建一個相對穩定的聯合政府。最後,他引用了一句中國古老的格言:&ldquo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rdquo
不過從目前的态勢來看,當失業像瘟疫一樣仍然在很多工廠過度建設的國家中蔓延的時候,今天的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市場,它為許多國家的經濟和工業困境提供了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但是在中國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發揮有益的作用之前,她首先需要獲得幫助。在她能夠購買世界上其他國家願意出售給她的商品之前,她首先需要獲得和平與秩序以及人身與财産的安全。簡而言之,中國必須首先擁有一個能夠真正實現統治的政府以取代那些為了在各自地盤上獲得收稅權而進行的無休無止的談判與戰争。
無比勤勞、節儉,非常友善、質樸的中國老百姓,無論身處何種巨大的災難之中,都能保持足夠的樂觀并且在赤貧的情境下奮起。五年穩定而良好的統治,就可以給中國帶來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的巨大成效。它也許意味着中國人個體平均收入的倍增。中國人每人每月平均賺取的将不再是可憐的十塊銀圓(這個數額現在遠少于五美元),而是大約能掙到二十塊銀圓。在收入增加的時候,生活的基本開銷卻很少會增加一倍,所以看起來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将呈現出難以置信的繁榮,可以購買至少兩倍的世界上其他國家願意出售給他們的商品。
地球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其收入可能會成倍地增加,這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必然産生深遠的影響。一些非常睿智的中國人早已洞悉了這一點,并且認識到如果中國不能使自己的家園秩序井然,那麼利己主義必然使得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最終将幹預中國的内政。他們再自然不過地開始擔心和懷疑,列強們最終可能會采取一種所謂&ldquo友好&rdquo的方式來介入中國的内部事務,這種幹預不是明目張膽地通過失業、救濟、閑置國内工廠的方式,而是表面上采取人道主義的動機,以便給混亂中的中國帶來秩序并且結束中國饑荒和瘟疫、苦難和逐漸解體的命運。
在當下采取這種方式的國際幹預顯然不是深思熟慮的。列強們通過草率地承認南京政府、修訂各種條約,直至勇敢地放棄了在華的條約特權來試圖給予南京政府和中國人民足夠的&ldquo面子&rdquo。但是,如果現在的南京政府被推翻,而且中國所有的迹象都表明這樣的結局完全是有可能的,那麼接下來中國将會陷入一段混亂的時期,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将不得不為此而展開磋商。一旦南京政府被推翻,聯合起來的反對派系,在他們完成颠覆任務之後的半年内勢必又将反目成仇,那麼地方主義和内戰就将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重新出現,人民的貧困和苦難不可避免地将會雪上加霜。
這樣一種幹預,事實上卻加速了那些絕望的人們情願去嘗試更加絕望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其原因雖然未被完全揭示,但近在肘腋的蘇維埃俄國持續不斷地向中國極力宣傳共産主義學說,認為唯有共産主義才能給中國帶來和平與繁榮,并使得中國在世界上再次崛起。
過去的12年裡,&ldquo共産主義威脅&rdquo在美國和歐洲的報紙上被過度渲染,以至于它不能再讓這些大陸的民衆感到新鮮和刺激。但在亞洲,這是一件非常現實的事情。不僅在中國、印度、馬來半島、菲律賓、蘇門答臘、爪哇,甚至在整個遠東地區,共産主義者一直忙于在窮苦百姓和受壓迫者當中做宣傳。除了日本之外,幾乎所有東亞國家的當地民衆不是屬于前者就是屬于後者,或者常常同時屬于這兩種類别。
中國絕大多數的老百姓亦是如此,他們既是窮人又是被壓迫者。中國和俄國的共産主義活動家不僅被賦予一年内在中國放手進行宣傳發動的權利,而且成為為國民革命軍的發展鋪平道路的秘密先驅和同謀者。
1926年6月,國民革命軍從廣州開始了他們的北伐。此後一直到1927年7月,中國和俄國的共産主義者不僅自身獲得了較好的發展,而且馬不停蹄地在國民革命軍中開展工作,每天給士兵們講課。在國民革命軍跨過揚子江,進駐漢口,橫掃北方之後,共産主義組織者為自己身後留下了紅色農會和工會的種子。
孫中山先生已經去世五年多了,自那以後,中國的民族主義已經帶有排外主義的色彩。如果這時再進行幹預,極可能會引起種種憤怒不滿以及充斥于廣大民衆中的不合作情緒。在最近一次關于此事的讨論中,中國一位舉足輕重的哲學家宣稱,他甚至認為即使僅僅讨論由各國聯合起來進行幹預的可能性,也會對中國的政治産生有益的影響,并将迫使各派軍閥達成休戰協議,組建一個相對穩定的聯合政府。最後,他引用了一句中國古老的格言:&ldquo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