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回 李元帥屯師北地 瞿都督保帥南奔

關燈
卻說李景隆大兵駐紮德州,聞燕王在北平,不敢進一逼一。

    後打聽得燕王率衆去救永平,就要進兵襲取北平,心下猶恐燕王有詐。

    過了數日,又打聽吳高逃歸山海關,永平之圍解了,燕王就乘便去襲大甯,心下想道:“燕王隻貪襲人,不顧自家,非為妙算。

    此時北平止一空城,若不引兵去取,更待何時?”遂率全師,竟往北平而來。

     到了盧溝橋,料必有人把守,不期兵到盧溝橋邊,竟無一人。

    景隆喜道:“燕兵不守此橋,則城中将帥,吾知其無能為矣。

    ”遂令兵馬屯于城下,高築營壘,将九門緊圍。

    又遣一将去攻趙州。

    又恐燕王從大甯一時突至,因結九營于鄭壩村以待之。

    時時親督兵将攻城,見九門緊閉,不能得破,遂令兵将放火焚燒城門。

     燕府儀賓李■及燕将梁銘等,奉令守城,見李兵放火燒門,随令軍士汲水撲滅。

    景隆又命用炮打城,又命架雲梯攻城,又命一穴一地道入城。

    外面百般攻打,内裡百般拒守,并不能入。

    燕世子選募勇士,乘夜缒下城來,鳴鑼擊鼓,驚擾各營将士睡不能安。

    景隆無奈,隻得将營退下來。

     忽一日,張掖門偶然守得單薄,被都督瞿能父子,借雲梯之力,奮勇登城。

    守城軍士敵他不住,逐被他破開城門,領千餘人要殺入城。

    又恐城中寬大,千餘人攻不入壬府;又恐城外無兵接濟,轉被燕兵圍住,不得脫身,因立在城門,招呼後兵接濟。

     衆兵看見,忙報景隆道:“瞿将軍父子已奪了張掖門,立在城門招呼後兵,元帥須速速發兵接應,便立刻破此城矣。

    ’景隆聽了暗暗想道:“我統五十萬兵攻城,怎破城之功,倒被瞿能奪去?況此城已在垂危,既瞿能今日可登,則他将明日亦必可登。

    ”因發令箭一支,叫人飛馬傳與瞿能,叫他千餘孤軍,萬萬不可輕易入城,恐被人暗算。

    俟明日率領大隊,一齊殺入,未為遲也。

     瞿能得了令箭,不敢違他,隻得退出。

    正是: 小人别自具心胸,不望成功隻忌功。

    朝不識人用為将,江山哪得不成空! 瞿能既退,燕世子吃了一驚。

    親自臨城審視,見城土幹硬可登,忙督士卒汲水灌濕。

    時正天寒,一一夜西北風起,早已水凍成冰,滑如油矣。

     景隆次日,帶領兵将,親到張掖門,再要登城,見城上之冰,已凍成一片,哪裡有容足之處。

    瞿能看了,深歎失了機會。

    李景隆全不追悔,竟想這城破在旦夕。

     不多時,忽探馬來報道:“燕王将大甯得勝之兵,已回至會州。

    ”景隆聽了,心下着急,忙令都督陳晖,領兵一營,渡過白河迎敵;又令鄭村壩九營兵,緊守要害,不許放燕兵過來;自卻列成一大陣,命将士晝夜防守。

    時正苦寒,将士盡夜立在大雪中不得休息,凍死者甚多。

     燕王兵到會州,探知其事,因對衆将道:“景隆違天時自斃其衆,我等可不勞而勝矣。

    ”因檢閱将士,分立五軍。

    命張玉将中軍,朱能将左軍,李彬将右軍,徐忠将前軍,房寬将後軍,五軍又各置副将,把大甯歸附強兵,分隸其中,連環而進。

     兵馬正行,忽報南将陳晖,領兵在前面攔住遍路。

    五軍即欲并進,燕王道:“此小敵也,何必動衆。

    ”因自率一精一騎薛祿等擊之。

    薛祿早一騎馬沖至陣前,陳晖挺槍迎敵。

    戰未三合,燕王早揮一精一騎,一齊沖突過來。

    陳晖止一營兵馬,如何抵擋得住?早馬倒人翻,盡被踐踏。

     陳晖看見一營盡安,怎敢戀戰,忙在敗軍中逃出,隻剩一個身一子,飛馬報與景隆道:“燕兵一大半是邊關勇壯,銳不可擋,小将一營兵将,被他鐵騎沖突盡了。

    元帥須急準備。

    ”景隆道:“你一軍或者抵他不住,吾于鄭村壩已結連九營,用重兵把守,燕兵縱勇,恐一時也難飛過。

    ”陳晖道:“燕兵勢大,恐九營兵也攔他不住..”話尚未了,忽見探馬來報道:“鄭村壩九營兵,已被燕兵破了七營,那二營也怕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