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回 明降诏暗調兵馬 設毒謀縱火焚糧

關燈
看個明白,回去報告他君臣,方不虛此一行。

    ”因傳令着各營将士,分隊揚兵較射。

    又着一将,領薛岩各營觀看。

     薛岩死裡得生,哪裡敢違拗分毫,隻得随着一将,一營看過又是一營,戈甲相連,旗鼓相接。

    一路看來,約存百餘裡,各營兵将,莫不馳馬試劍,演武較射。

    真是人人豪傑,個個英雄。

    薛岩細細看了,不覺膽寒。

    回見燕王,惟有稱贊以為天兵而已。

     燕王見薛岩稱贊,因笑道:“兵強何足道,妙在更有用兵之方略耳。

    吾欲直搗長驅,有何難哉!”因留薛岩住了數日,方才遣還。

    臨行又說道:“朝廷既诏求罷兵,寡人非不欲罷,但怪朝廷心不相應耳。

    汝且先歸報知,寡人亦遣使來問明白。

    ” 薛岩既歸,遂将燕王之言奏知,建文帝聽了不悅。

    過不數日,燕王果然遣指揮武勝來上書。

    書内稱:“朝廷既欲罷兵,昨獲得總兵官四月二十日驿書,又有會合兵馬之旨,此何意也?由此觀之,則罷兵之言為誠乎?為僞乎?不待智者而後知也,不過欲張機井以陷人耳。

    人雖至庸,豈能信此!” 建文帝看了,知燕王不肯罷兵,遂大怒,命系燕使武勝于獄。

    早有跟随武勝的人,忙報知燕王。

    燕王大怒道:“敵國雖仇,從無斬使臣之理。

    彼敢如此者,未遭吾毒手也。

    吾必要塗毒他一番!”衆将道:“塗毒無過殺戮,但彼兵散處北地,縱能殺戮,亦算不得塗毒。

    ”燕王道:“彼兵聚集北地,所資之糧,必由徐沛而來。

    吾今遣輕騎數千,去截而燒絕之,則彼兵缺糧,兵雖多亦必瓦解矣!”衆将道:“若能燒絕其糧,則此番塗毒,可謂真塗毒矣!”燕王見衆皆以為然,遂命指揮李遠,領兵六千,出徐沛一帶,擾其糧道;又令邱福、薛祿,合兵潛攻濟州,以焚沙河沛縣之糧。

    三将受命,各各分路而去。

     且說李遠,領兵六千,暗帶火具,突至濟甯。

    此時燕王大兵駐紮大名,去濟甯甚遠,故濟甯守備不嚴。

    忽被李遠等突至,忙聚衆防守。

    李遠等卻不侵擾地方,但奔至谷亭,将倉厫放火燒将起來。

    守兵知是焚糧,急來救護,一時火猛風狂,早已将所積之糧,俱已燒得罄盡矣。

     再說邱福、薛祿,合兵一處,往攻濟州。

    原來濟州,地非險要,城郭不堅。

    邱福、薛祿兵到了,也不攻打,竟命軍士架起雲梯,一擁登陴。

    城雖破了,卻不據城,探知南來糧船,正在河下,遂潛師竟至沙河沛縣。

    先分兵據住兩頭,再細細看來,果有數萬号糧船,塞滿于中。

    邱福、薛祿遂命軍士,将帶來的火藥分數十處,放起火來。

    及火燒着了,南軍方才知道,慌忙要教,而火勢猛烈,撲滅不得。

    舡多擁塞,撐轉不得,隻得任他沿燒。

    一霎時,數百萬糧米,悉被燒毀。

    直燒得河水有如沸湯,魚鼈盡皆浮死,漕運軍士,一哄散去。

    邱福、薛祿與李遠三人,見糧盡燒完,大功已成,歸報燕王。

    燕王大喜,命各記功。

     原來朝廷雖然屢敗,然天下終大,兵損又增,糧饷不缺,氣尚未餒。

    今被此一燒,德州之糧饷遂覺艱難,将士之氣,未免索然。

    一時報到京師,朝廷臣民,盡皆大震,無可奈何,隻得又命戶部行文各處,催解糧饷接濟。

    隻因這一事,有分教: 南軍不振,北軍愈壯。

     不知後來如何攻戰,再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