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大系
關燈
小
中
大
┌解決事理┌因智┤思慧┤││└悟徹性相││┌施戒慧││┌資糧┤┌出世智┤└修慧┤└忍定慧│││┌尋思智││└加行┤││└如實智││┌一切智─┐妙覺智┤└智果┤道種智├────根本智……如理智│└一切種智─┘│┌知世間業果智─┐└救世智┤├─────後得智……如量智└知出世邪歧智─┘乙、三唯論的互攝┌迷……染……苦……凡……生……唯心論心──唯性論┤└悟……淨……樂……聖……佛……唯智論┌體──唯性論衆生──唯心論┤└用──唯智論┌性──唯性論佛──唯智論┤└相──唯心論
心佛及衆生,無差别而三;衆生心及佛,三而無差别。
是謂三唯論互攝之妙法。
三、三唯論之貫通甲、三唯論與大乘宗┌從“教觀”入者………嘉祥宗真如的唯性論┤└從“證悟”入者………少室宗┌…………注重理論者……慈恩宗意識的唯心論┤└…………注重行為者……南山宗┌實智證現者……清涼宗┌智性者┤│└權智施顯者……天台宗妙覺的唯智論┤│┌正報加持者……開元宗└智相者┤└依報引歸者……廬山宗
乙、三唯論與哲學
哲學上唯一大事之本體論(亦曰元論、玄論),雖各有種種的說明不同,說明到“離過絕非”、畢竟平等、不可破壞、遣無可遣、立無可立的,必以佛學之真如的唯性論為極則。
哲學對于宇宙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生命現象、亦須有因果、生滅、成壞、恒轉、分合、業用、功能、造化等關系的相當說明,其說明雖亦種種不同,而佛學之意識的唯心論,實能總集其成,使種種不同之世論,皆得一容存的位置。
哲學之所由治者,唯在要知識實體之真相和幻象之通性;換言之,則謂由要獲一最正确最普通最永久的知識亦無不可。
故近來哲學上之知識論──亦曰認識論,乃視本體論尤為重要。
對于本體所知識者益真确、則宇宙現象之虛渺益明顯。
由之可反證宇宙現象,皆由對于本體的錯誤知識所生起;理正那錯誤的知識成正确的知識,則本體洞徹現象、現象洞徹本體,便理事一緻了。
以言正确知識,則佛學之妙覺的唯智論更是擅長了。
要之、本真如體元絕對都無認識;元無認識、故得起錯誤認識。
忽起錯誤認識!故将錯就錯、錯上加錯,謬種流傳,迷眼深積,錯錯相結而不解,錯錯相引而不斷!故有衆告、世界、業果之相續。
若自知向來之認識都錯誤了,革了那錯誤認識的命,化為真确之知識,認識一一法自性的本體;如十字街頭撞見親阿爺一般,一絲一亳都沒有錯誤了,即為成了佛。
有了都無錯誤的認識,故不複得起錯誤;此便是即人成佛之學。
成佛不是件奇怪的事,人人可即成的,但也要有些丈夫的志量始得。
(見海刊二卷四期) 乙、三唯論與哲學 哲學上唯一大事之本體論(亦曰元論、玄論),雖各有種種的說明不同,說明到“離過絕非”、畢竟平等、不可破壞、遣無可遣、立無可立的,必以佛學之真如的唯性論為極則。
哲學對于宇宙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生命現象、亦須有因果、生滅、成壞、恒轉、分合、業用、功能、造化等關系的相當說明,其說明雖亦種種不同,而佛學之意識的唯心論,實能總集其成,使種種不同之世論,皆得一容存的位置。
哲學之所由治者,唯在要知識實體之真相和幻象之通性;換言之,則謂由要獲一最正确最普通最永久的知識亦無不可。
故近來哲學上之知識論──亦曰認識論,乃視本體論尤為重要。
對于本體所知識者益真确、則宇宙現象之虛渺益明顯。
由之可反證宇宙現象,皆由對于本體的錯誤知識所生起;理正那錯誤的知識成正确的知識,則本體洞徹現象、現象洞徹本體,便理事一緻了。
以言正确知識,則佛學之妙覺的唯智論更是擅長了。
要之、本真如體元絕對都無認識;元無認識、故得起錯誤認識。
忽起錯誤認識!故将錯就錯、錯上加錯,謬種流傳,迷眼深積,錯錯相結而不解,錯錯相引而不斷!故有衆告、世界、業果之相續。
若自知向來之認識都錯誤了,革了那錯誤認識的命,化為真确之知識,認識一一法自性的本體;如十字街頭撞見親阿爺一般,一絲一亳都沒有錯誤了,即為成了佛。
有了都無錯誤的認識,故不複得起錯誤;此便是即人成佛之學。
成佛不是件奇怪的事,人人可即成的,但也要有些丈夫的志量始得。
(見海刊二卷四期)
是謂三唯論互攝之妙法。
哲學對于宇宙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生命現象、亦須有因果、生滅、成壞、恒轉、分合、業用、功能、造化等關系的相當說明,其說明雖亦種種不同,而佛學之意識的唯心論,實能總集其成,使種種不同之世論,皆得一容存的位置。
哲學之所由治者,唯在要知識實體之真相和幻象之通性;換言之,則謂由要獲一最正确最普通最永久的知識亦無不可。
故近來哲學上之知識論──亦曰認識論,乃視本體論尤為重要。
對于本體所知識者益真确、則宇宙現象之虛渺益明顯。
由之可反證宇宙現象,皆由對于本體的錯誤知識所生起;理正那錯誤的知識成正确的知識,則本體洞徹現象、現象洞徹本體,便理事一緻了。
以言正确知識,則佛學之妙覺的唯智論更是擅長了。
要之、本真如體元絕對都無認識;元無認識、故得起錯誤認識。
忽起錯誤認識!故将錯就錯、錯上加錯,謬種流傳,迷眼深積,錯錯相結而不解,錯錯相引而不斷!故有衆告、世界、業果之相續。
若自知向來之認識都錯誤了,革了那錯誤認識的命,化為真确之知識,認識一一法自性的本體;如十字街頭撞見親阿爺一般,一絲一亳都沒有錯誤了,即為成了佛。
有了都無錯誤的認識,故不複得起錯誤;此便是即人成佛之學。
成佛不是件奇怪的事,人人可即成的,但也要有些丈夫的志量始得。
(見海刊二卷四期) 乙、三唯論與哲學 哲學上唯一大事之本體論(亦曰元論、玄論),雖各有種種的說明不同,說明到“離過絕非”、畢竟平等、不可破壞、遣無可遣、立無可立的,必以佛學之真如的唯性論為極則。
哲學對于宇宙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生命現象、亦須有因果、生滅、成壞、恒轉、分合、業用、功能、造化等關系的相當說明,其說明雖亦種種不同,而佛學之意識的唯心論,實能總集其成,使種種不同之世論,皆得一容存的位置。
哲學之所由治者,唯在要知識實體之真相和幻象之通性;換言之,則謂由要獲一最正确最普通最永久的知識亦無不可。
故近來哲學上之知識論──亦曰認識論,乃視本體論尤為重要。
對于本體所知識者益真确、則宇宙現象之虛渺益明顯。
由之可反證宇宙現象,皆由對于本體的錯誤知識所生起;理正那錯誤的知識成正确的知識,則本體洞徹現象、現象洞徹本體,便理事一緻了。
以言正确知識,則佛學之妙覺的唯智論更是擅長了。
要之、本真如體元絕對都無認識;元無認識、故得起錯誤認識。
忽起錯誤認識!故将錯就錯、錯上加錯,謬種流傳,迷眼深積,錯錯相結而不解,錯錯相引而不斷!故有衆告、世界、業果之相續。
若自知向來之認識都錯誤了,革了那錯誤認識的命,化為真确之知識,認識一一法自性的本體;如十字街頭撞見親阿爺一般,一絲一亳都沒有錯誤了,即為成了佛。
有了都無錯誤的認識,故不複得起錯誤;此便是即人成佛之學。
成佛不是件奇怪的事,人人可即成的,但也要有些丈夫的志量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