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形式化情感
關燈
小
中
大
方式,那麼盡管這些沖突不會導緻完全的對立,但還是會讓人産生一種混亂感。
當各種活動的沖突保持繼續,而手邊又沒有解決沖突的辦法,那麼就會出現一種焦慮或者不确定感。
其實,這種情感也是混亂感的元素之一。
當沖突得以解決時,會出現安甯或者平和感;也可能是,沖突太激烈,而且持續時間太長了,以至于情感都精疲力竭了。
如果活動之間的沖突不是通過這種方式&mdash&mdash調和各種不同的元素,以至于使得每一種元素都作為一個組成部分而包含在最後的活動中&mdash&mdash來解決的,而是對其中的某一種活動進行完全的壓制,那麼就會産生一種非常複雜的情感。
沖突結束時會出現滿足感;一種活動的勝利會帶來積極的愉悅感,而對另一種活動的壓制則會帶來痛苦的情感或失落感。
這種複雜的情感沒有具體的名稱,也許是因為它太常見了。
我們在進行決策時,幾乎總會伴随着這樣一種混合的情感&mdash&mdash一方面對已經取得的成果很滿意,而另一方面對未能達到的目标表示懊悔。
如前所述,如果沖突的解決不是因為壓制了某些元素,而是由于活動中的所有元素之間的内在協調性,那麼就會産生和解感,而這種和解感可以變成歡樂。
(2)活動過量的情感 當前調節的情感不僅依賴于各種當前刺激之間的相互關系,而且還取決于這些刺激對心智所提出的要求的程度。
倘若沖突不會變成實際的對立&mdash&mdash也就是說,如果所有的沖突活動都能夠統一成為一個整體&mdash&mdash那麼沖突越多越好。
這是因為,這樣的沖突隻會産生更多的活動,導緻更加完善的調節,從而也促使自我得到更加完善的發展。
不過,活動也可能持續得太久,而且太過激烈,以至于耗盡了自我的行動能量。
這時就會産生疲憊感。
當然,其原因既可能是心理上的,也可能是生理上的。
然而,它更有可能伴随着這樣的活動&mdash&mdash與所追求的目的有一種純粹的外在關系。
例如,每天的體力勞動不是為了追求體力勞動本身,而隻是為了因勞動而得到的酬勞。
工作隻是為了達到它的目的,工作本身可能是令人厭惡的,但是卻必須忍受。
這就會産生苦力感。
另一方面,如果活動是因其自身的緣故而産生的,比如在技術作業中,工人很樂于從事他很擅長的操作。
在藝術創造和科學研究中也是如此。
這樣,就會出現一種舒适感,這種情感在本質上和遊戲非常接近。
如果活動中伴随着苦力感,或者對活動缺乏興趣,那麼這些活動比那些伴随着遊戲感的活動更容易産生疲憊。
事實上,如果加以适當的調節,擁有遊戲感的活動到底會不會産生持久的疲憊,都是值得懷疑的。
(3)活動不足的情感 在活動程度的另一端,存在一些因缺乏足夠的活動而産生的情感。
這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刺激來産生情感;或者個體沒有足夠的能量來對刺激進行反應。
在前一種情況下,将會産生瑣碎感或者平淡感。
而在後一種情況下,則會産生厭煩感。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情感的形式可能都是不值得的,都隻是精神的空虛和煩惱。
如果個體擁有能量儲備,但是他的環境卻未能讓他的能量發揮作用,那麼就會産生隔離感,和他的地位或年齡脫節了。
如果能量被外部障礙包圍了,找不到任何出路,則會出現束縛感。
再者,活動受到阻止而不能自然地表達出來,那麼它可能會盲目地反抗任何障礙,這樣就會産生傷害感、怨恨感和破壞性的憤怒感,這些情感會清除掉所有的阻礙。
2.因過去經驗而引起的情感 正如我們在研究心智的知識活動時經常看到的那樣,沒有哪一種當前的活動不受過去活動的影響或修正。
于是,由于能量的直接活動,産生于先前活動的某種特定元素會包含在所有的情感當中。
所以,我們現在必須研究這種元素以及它産生的各種情感形式。
首先,我們知道,過去的每一種經驗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從記憶中被完美地重構出來,因此伴随着記憶的情感也可以得到重現(盡管比較模糊和細微)。
存在因記憶所帶來的愉悅和痛苦。
但是由于它們隻是原初情感的模糊複本,所以我們不必停下來對它們加以讨論。
剩下的這類情感則可分為:1)從過去經驗向新經驗轉換的相對輕松感;2)或者相對熟悉感;3)經驗的新穎性;4)對比感和5)連續感。
(1)轉換的情感 舊的經驗會給新的經驗帶來各種不同程度的阻礙。
轉換帶來的這種輕松在不同的個體身上是非常不一樣的,而且很可能成為傾向和氣質的決定性因素。
如果存在一種依賴過去經驗,并且拒絕太多新經驗介入的傾向,那也就存在一種堅定的傾向,倘若誇張一點,那麼就變成了固執。
當經驗的變化中隻存在很少的對立時,那
當各種活動的沖突保持繼續,而手邊又沒有解決沖突的辦法,那麼就會出現一種焦慮或者不确定感。
其實,這種情感也是混亂感的元素之一。
當沖突得以解決時,會出現安甯或者平和感;也可能是,沖突太激烈,而且持續時間太長了,以至于情感都精疲力竭了。
如果活動之間的沖突不是通過這種方式&mdash&mdash調和各種不同的元素,以至于使得每一種元素都作為一個組成部分而包含在最後的活動中&mdash&mdash來解決的,而是對其中的某一種活動進行完全的壓制,那麼就會産生一種非常複雜的情感。
沖突結束時會出現滿足感;一種活動的勝利會帶來積極的愉悅感,而對另一種活動的壓制則會帶來痛苦的情感或失落感。
這種複雜的情感沒有具體的名稱,也許是因為它太常見了。
我們在進行決策時,幾乎總會伴随着這樣一種混合的情感&mdash&mdash一方面對已經取得的成果很滿意,而另一方面對未能達到的目标表示懊悔。
如前所述,如果沖突的解決不是因為壓制了某些元素,而是由于活動中的所有元素之間的内在協調性,那麼就會産生和解感,而這種和解感可以變成歡樂。
(2)活動過量的情感 當前調節的情感不僅依賴于各種當前刺激之間的相互關系,而且還取決于這些刺激對心智所提出的要求的程度。
倘若沖突不會變成實際的對立&mdash&mdash也就是說,如果所有的沖突活動都能夠統一成為一個整體&mdash&mdash那麼沖突越多越好。
這是因為,這樣的沖突隻會産生更多的活動,導緻更加完善的調節,從而也促使自我得到更加完善的發展。
不過,活動也可能持續得太久,而且太過激烈,以至于耗盡了自我的行動能量。
這時就會産生疲憊感。
當然,其原因既可能是心理上的,也可能是生理上的。
然而,它更有可能伴随着這樣的活動&mdash&mdash與所追求的目的有一種純粹的外在關系。
例如,每天的體力勞動不是為了追求體力勞動本身,而隻是為了因勞動而得到的酬勞。
工作隻是為了達到它的目的,工作本身可能是令人厭惡的,但是卻必須忍受。
這就會産生苦力感。
另一方面,如果活動是因其自身的緣故而産生的,比如在技術作業中,工人很樂于從事他很擅長的操作。
在藝術創造和科學研究中也是如此。
這樣,就會出現一種舒适感,這種情感在本質上和遊戲非常接近。
如果活動中伴随着苦力感,或者對活動缺乏興趣,那麼這些活動比那些伴随着遊戲感的活動更容易産生疲憊。
事實上,如果加以适當的調節,擁有遊戲感的活動到底會不會産生持久的疲憊,都是值得懷疑的。
(3)活動不足的情感 在活動程度的另一端,存在一些因缺乏足夠的活動而産生的情感。
這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刺激來産生情感;或者個體沒有足夠的能量來對刺激進行反應。
在前一種情況下,将會産生瑣碎感或者平淡感。
而在後一種情況下,則會産生厭煩感。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情感的形式可能都是不值得的,都隻是精神的空虛和煩惱。
如果個體擁有能量儲備,但是他的環境卻未能讓他的能量發揮作用,那麼就會産生隔離感,和他的地位或年齡脫節了。
如果能量被外部障礙包圍了,找不到任何出路,則會出現束縛感。
再者,活動受到阻止而不能自然地表達出來,那麼它可能會盲目地反抗任何障礙,這樣就會産生傷害感、怨恨感和破壞性的憤怒感,這些情感會清除掉所有的阻礙。
2.因過去經驗而引起的情感 正如我們在研究心智的知識活動時經常看到的那樣,沒有哪一種當前的活動不受過去活動的影響或修正。
于是,由于能量的直接活動,産生于先前活動的某種特定元素會包含在所有的情感當中。
所以,我們現在必須研究這種元素以及它産生的各種情感形式。
首先,我們知道,過去的每一種經驗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從記憶中被完美地重構出來,因此伴随着記憶的情感也可以得到重現(盡管比較模糊和細微)。
存在因記憶所帶來的愉悅和痛苦。
但是由于它們隻是原初情感的模糊複本,所以我們不必停下來對它們加以讨論。
剩下的這類情感則可分為:1)從過去經驗向新經驗轉換的相對輕松感;2)或者相對熟悉感;3)經驗的新穎性;4)對比感和5)連續感。
(1)轉換的情感 舊的經驗會給新的經驗帶來各種不同程度的阻礙。
轉換帶來的這種輕松在不同的個體身上是非常不一樣的,而且很可能成為傾向和氣質的決定性因素。
如果存在一種依賴過去經驗,并且拒絕太多新經驗介入的傾向,那也就存在一種堅定的傾向,倘若誇張一點,那麼就變成了固執。
當經驗的變化中隻存在很少的對立時,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