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
關燈
小
中
大
更深,而且被電腦抓得更緊。
或許他沒有必要那麼做,或許他隻需要随随便便、輕輕松松地默念:端點星! 他動的正是這個念頭,電腦也立即有了反應,在巨大漩渦的極邊緣處,出現一顆閃亮的紅寶石。
&ldquo我們的太陽在那裡,&rdquo他興奮地說,&ldquo它就是端點星所環繞的恒星。
&rdquo &ldquo啊。
&rdquo裴洛拉特發出低沉而顫抖的歎息。
接着,在銀河心髒地帶的群星叢聚之處,突然迸現一個閃亮的黃色光點。
這個光點并非位于正中央,而是較偏向端點星那一側。
&ldquo那一顆,&rdquo崔維茲說,&ldquo是川陀的太陽。
&rdquo 又歎了一聲之後,裴洛拉特才說:&ldquo你确定嗎?可是人們總是說,川陀位于銀河的中心。
&rdquo &ldquo就某個角度而言,它的确如此。
在所有的可住人行星中,川陀是最接近中心的一顆,遠比任何主要的住人星系更為接近。
銀河系真正的中心,被一個巨大的黑洞占據,它的質量超過百萬顆恒星,所以銀河中心是個可怕的地方。
根據我們現有的資料,那個實際的中心沒有任何生命迹象,也許根本就不容許有生命存在。
川陀位于銀河旋臂的最内環,而且請你相信,你若有機會目睹它的夜空,必定認為它的确位于銀河中心,因為它被無比稠密的星叢層層包圍。
&rdquo &ldquo你到過川陀嗎,葛蘭?&rdquo裴洛拉特帶着明顯的羨慕問道。
&ldquo其實也沒有,但我觀賞過川陀夜空的全息模型。
&rdquo 然後,崔維茲懷着憂郁的心情,凝視着面前的銀河影像。
在騾的時代,整個銀河都在尋找第二基地,當時曾有多少人絞盡腦汁參研銀河地圖?後來,記載、讨論、演義這段曆史的書籍又有多少? 這都是因為哈裡·謝頓一開始就說,第二基地将建立在&ldquo銀河的另一端&rdquo,一個名為&ldquo群星的盡頭&rdquo之處。
銀河的另一端!崔維茲閃過這個念頭之際,一條細微的藍線已經出現,以端點星為起點,穿過中心黑洞之後,又一路延伸到對角的盡頭。
崔維茲差點就跳起來,他并未下令叫電腦畫出這條線,卻曾經清楚地想到這一點,這對電腦而言已經足夠了。
不過,當然,這條跨越銀河的直線,不一定就是指向謝頓所說的&ldquo另一端&rdquo。
艾卡蒂·達瑞爾曾經使用&ldquo圓沒有端點&rdquo這句話(隻要你願意相信她的自傳),來說明一個目前公認的事實&hellip&hellip 雖然崔維茲趕快将這個想法壓下去,電腦卻比他快了無數倍。
那條直線随即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環繞銀河邊緣的藍色圓圈,它剛好穿過那個深紅色光點,也就是端點星的太陽。
圓沒有端點,如果這個圓周的起點是端點星,若想找出另一端,最後勢必回到端點星上。
當年,果然在那裡發現第二基地,它和第一基地竟然處于同一個世界。
可是,倘若事實上,根本沒有真正找到它,萬一所謂的&ldquo尋獲第二基地&rdquo隻是個幌子,那又該怎麼辦?針對這個謎語,除了直線與圓周,還能有什麼合理的答案? 裴洛拉特問道:&ldquo你在制造什麼幻象嗎?為什麼有個藍圓圈?&rdquo &ldquo我隻是在測試對電腦的控制。
你想不想找出地球的位置?&rdquo 愣了一會兒或兩會兒之後,裴洛拉特才說:&ldquo你在開玩笑嗎?&rdquo &ldquo沒有,讓我試試看。
&rdquo 崔維茲試了試,并無任何反應。
&ldquo很抱歉。
&rdquo他說。
&ldquo沒有嗎?沒有地球?&rdquo &ldquo我猜大概是我沒把命令想對,但這又不大可能。
更可能的原因,我猜是電腦并未收錄地球的資料。
&rdquo 裴洛拉特說:&ldquo也許記錄中是用另一個名稱。
&rdquo 崔維茲立刻追問:&ldquo什麼另一個名稱,詹諾夫?&rdquo 裴洛拉特卻什麼也沒說,崔維茲隻好在黑暗中微微一笑。
他突然想到,凡事必須等待時機成熟,才有可能水到渠成,姑且暫時不提這件事吧。
于是,他故意改變話題說:&ldquo我想試試能否操縱時間。
&rdquo &ldquo時間!我們怎麼辦得到?&rdquo &ldquo整個銀河系在不斷旋轉。
端點星要花上将近五億年的時間,才能繞行銀河一大圈。
當然,愈是接近中心的星體,轉完一周的時間就愈短。
每一顆恒星相對于中心黑洞的運動,或許電腦中都有記錄,如果真是這樣,就有可能叫電腦将運動速度加快千百萬倍,讓我們看得出旋轉效應。
我可以試着做做看。
&rdquo 他說做就做,當他驅動意念時,全身肌肉不自禁地緊繃起來。
仿佛他隻手抓住整個銀河,用力推動它,扭轉它,使它克服了駭人的阻力而開始旋轉。
銀河動了。
緩慢地,莊嚴地,順着将旋臂旋緊的方向,銀河開始旋轉了。
時間以不可思議的腳步掠過兩人眼前,那是一種虛幻的、人工的時間。
随着這個人工時間迅速流逝,星辰全部化作過眼雲煙。
各處都有一些較大的恒星,在逐漸膨脹成紅巨星的過程中,顔色愈變愈紅,光焰愈來愈強。
然後在中央星叢裡,一顆恒星無聲地爆炸,發出眩目的光芒,令整個銀河黯然失色,但下一瞬間随即煙消雲散。
接着,在某個旋臂中,又出現一次這般的爆炸,不多久附近又爆了一顆。
&ldquo超新星。
&rdquo崔維茲的聲音微微發顫。
難道說,電腦有本事精确預測哪顆恒星會在什麼時間爆炸?或者隻是使用某種簡化的模型,概略地顯現群星未來的命運,而不是作出精準的預測? 裴洛拉特沙啞地悄聲說:&ldquo銀河看起來像個生物,正在太空中爬行。
&rdquo &ldquo的确如此,&rdquo崔維茲說,&ldquo不過我卻累了。
除非學到一種不那麼吃力的方法,這個遊戲我沒法再玩多久。
&rdquo 說完他就放棄了。
銀河随即慢了下來,然後趨于靜止,接着又開始傾斜,最後回複到側面的影像,這正是他們一開始見到的銀河。
崔維茲閉起眼睛,做了幾次深呼吸。
此時,他們正穿過大氣層最外圍,他能夠感知端點星正在逐漸縮小,還能夠感知附近太空中的每一艘船艦。
他并未想到要偵察一下,看看周圍是否有哪艘船艦特别不同&mdash&mdash是否還有一艘同樣以重力推進的太空艇,和他們的軌迹太過接近,絕非隻是巧合?
或許他沒有必要那麼做,或許他隻需要随随便便、輕輕松松地默念:端點星! 他動的正是這個念頭,電腦也立即有了反應,在巨大漩渦的極邊緣處,出現一顆閃亮的紅寶石。
&ldquo我們的太陽在那裡,&rdquo他興奮地說,&ldquo它就是端點星所環繞的恒星。
&rdquo &ldquo啊。
&rdquo裴洛拉特發出低沉而顫抖的歎息。
接着,在銀河心髒地帶的群星叢聚之處,突然迸現一個閃亮的黃色光點。
這個光點并非位于正中央,而是較偏向端點星那一側。
&ldquo那一顆,&rdquo崔維茲說,&ldquo是川陀的太陽。
&rdquo 又歎了一聲之後,裴洛拉特才說:&ldquo你确定嗎?可是人們總是說,川陀位于銀河的中心。
&rdquo &ldquo就某個角度而言,它的确如此。
在所有的可住人行星中,川陀是最接近中心的一顆,遠比任何主要的住人星系更為接近。
銀河系真正的中心,被一個巨大的黑洞占據,它的質量超過百萬顆恒星,所以銀河中心是個可怕的地方。
根據我們現有的資料,那個實際的中心沒有任何生命迹象,也許根本就不容許有生命存在。
川陀位于銀河旋臂的最内環,而且請你相信,你若有機會目睹它的夜空,必定認為它的确位于銀河中心,因為它被無比稠密的星叢層層包圍。
&rdquo &ldquo你到過川陀嗎,葛蘭?&rdquo裴洛拉特帶着明顯的羨慕問道。
&ldquo其實也沒有,但我觀賞過川陀夜空的全息模型。
&rdquo 然後,崔維茲懷着憂郁的心情,凝視着面前的銀河影像。
在騾的時代,整個銀河都在尋找第二基地,當時曾有多少人絞盡腦汁參研銀河地圖?後來,記載、讨論、演義這段曆史的書籍又有多少? 這都是因為哈裡·謝頓一開始就說,第二基地将建立在&ldquo銀河的另一端&rdquo,一個名為&ldquo群星的盡頭&rdquo之處。
銀河的另一端!崔維茲閃過這個念頭之際,一條細微的藍線已經出現,以端點星為起點,穿過中心黑洞之後,又一路延伸到對角的盡頭。
崔維茲差點就跳起來,他并未下令叫電腦畫出這條線,卻曾經清楚地想到這一點,這對電腦而言已經足夠了。
不過,當然,這條跨越銀河的直線,不一定就是指向謝頓所說的&ldquo另一端&rdquo。
艾卡蒂·達瑞爾曾經使用&ldquo圓沒有端點&rdquo這句話(隻要你願意相信她的自傳),來說明一個目前公認的事實&hellip&hellip 雖然崔維茲趕快将這個想法壓下去,電腦卻比他快了無數倍。
那條直線随即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環繞銀河邊緣的藍色圓圈,它剛好穿過那個深紅色光點,也就是端點星的太陽。
圓沒有端點,如果這個圓周的起點是端點星,若想找出另一端,最後勢必回到端點星上。
當年,果然在那裡發現第二基地,它和第一基地竟然處于同一個世界。
可是,倘若事實上,根本沒有真正找到它,萬一所謂的&ldquo尋獲第二基地&rdquo隻是個幌子,那又該怎麼辦?針對這個謎語,除了直線與圓周,還能有什麼合理的答案? 裴洛拉特問道:&ldquo你在制造什麼幻象嗎?為什麼有個藍圓圈?&rdquo &ldquo我隻是在測試對電腦的控制。
你想不想找出地球的位置?&rdquo 愣了一會兒或兩會兒之後,裴洛拉特才說:&ldquo你在開玩笑嗎?&rdquo &ldquo沒有,讓我試試看。
&rdquo 崔維茲試了試,并無任何反應。
&ldquo很抱歉。
&rdquo他說。
&ldquo沒有嗎?沒有地球?&rdquo &ldquo我猜大概是我沒把命令想對,但這又不大可能。
更可能的原因,我猜是電腦并未收錄地球的資料。
&rdquo 裴洛拉特說:&ldquo也許記錄中是用另一個名稱。
&rdquo 崔維茲立刻追問:&ldquo什麼另一個名稱,詹諾夫?&rdquo 裴洛拉特卻什麼也沒說,崔維茲隻好在黑暗中微微一笑。
他突然想到,凡事必須等待時機成熟,才有可能水到渠成,姑且暫時不提這件事吧。
于是,他故意改變話題說:&ldquo我想試試能否操縱時間。
&rdquo &ldquo時間!我們怎麼辦得到?&rdquo &ldquo整個銀河系在不斷旋轉。
端點星要花上将近五億年的時間,才能繞行銀河一大圈。
當然,愈是接近中心的星體,轉完一周的時間就愈短。
每一顆恒星相對于中心黑洞的運動,或許電腦中都有記錄,如果真是這樣,就有可能叫電腦将運動速度加快千百萬倍,讓我們看得出旋轉效應。
我可以試着做做看。
&rdquo 他說做就做,當他驅動意念時,全身肌肉不自禁地緊繃起來。
仿佛他隻手抓住整個銀河,用力推動它,扭轉它,使它克服了駭人的阻力而開始旋轉。
銀河動了。
緩慢地,莊嚴地,順着将旋臂旋緊的方向,銀河開始旋轉了。
時間以不可思議的腳步掠過兩人眼前,那是一種虛幻的、人工的時間。
随着這個人工時間迅速流逝,星辰全部化作過眼雲煙。
各處都有一些較大的恒星,在逐漸膨脹成紅巨星的過程中,顔色愈變愈紅,光焰愈來愈強。
然後在中央星叢裡,一顆恒星無聲地爆炸,發出眩目的光芒,令整個銀河黯然失色,但下一瞬間随即煙消雲散。
接着,在某個旋臂中,又出現一次這般的爆炸,不多久附近又爆了一顆。
&ldquo超新星。
&rdquo崔維茲的聲音微微發顫。
難道說,電腦有本事精确預測哪顆恒星會在什麼時間爆炸?或者隻是使用某種簡化的模型,概略地顯現群星未來的命運,而不是作出精準的預測? 裴洛拉特沙啞地悄聲說:&ldquo銀河看起來像個生物,正在太空中爬行。
&rdquo &ldquo的确如此,&rdquo崔維茲說,&ldquo不過我卻累了。
除非學到一種不那麼吃力的方法,這個遊戲我沒法再玩多久。
&rdquo 說完他就放棄了。
銀河随即慢了下來,然後趨于靜止,接着又開始傾斜,最後回複到側面的影像,這正是他們一開始見到的銀河。
崔維茲閉起眼睛,做了幾次深呼吸。
此時,他們正穿過大氣層最外圍,他能夠感知端點星正在逐漸縮小,還能夠感知附近太空中的每一艘船艦。
他并未想到要偵察一下,看看周圍是否有哪艘船艦特别不同&mdash&mdash是否還有一艘同樣以重力推進的太空艇,和他們的軌迹太過接近,絕非隻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