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德國
關燈
小
中
大
赴德留學
我那時候預備離開紹興,适北京友人來信,說政府要派翰林院編檢出國留學,留日、留歐,由本人自擇,勸速往北京登記。
我自離青島後,本時時作遊學計劃,得此消息,不能不心動,遂往北京。
适同鄉章君一山()長譯學館,請我為教授,任乙班的國文及西洋史。
我本拟在北京度歲,靜候派遣消息;不意從弟國親忽來一電:“家中有事,速歸”,我遂惘惘然走平漢路南下,因天津口已凍了。
回家後,始知家中實無甚要事,彼聞有不利于我的傳說,特促我南避。
北京的朋友,知道家中的電,亦認為必有他故,章君恐為我所累,特來一電,解教授之約。
然我欲不為所阻,度歲後,我仍往北京。
我到京後,承陳君仲骞相招,寄住贛南館,蓋陳君所娶,為黃夫人的第四妹,君與我為僚婿。
到北京後,始知編檢志願遊學的人數太少,政府遂擱置不辦,适得孫君慕韓(寶琦)使德的消息,乃托他的兄弟仲(寶瑄)及葉君浩吾為我關說,願在使館中任一職員,以便留學;我亦自訪孫君,承孫君美意,允每月津貼銀三十兩,不必任何種職務。
一方面與商務印書館商量,在海外為編教科書,得相當的報酬,以供家用。
我遂于是年五月間随孫使由西伯利亞鐵路赴德。
初到柏林 到柏林後,我與齊、錢二君同寓,齊君本通德語、錢君善英語,我得兩君助力不少;齊君本譯學館學生,他的同學顧君孟餘(兆熊)留德已數年,諸事熟悉,我等所請的德語教員,均顧君所代選代訂。
又由顧君而認識薛先生仙舟(頌瀛)、賓君敏陔(步程)。
薛先生愛國好學,自奉甚儉,攜他的甥女韋增瑛女士留學,常自購蔬菜,借房東廚房自烹。
最惡同學中的遊蕩者,對于娶西婦的人,尤時時痛罵。
闵我初學德語的艱苦,排日為我講德語的文法,而囑我為彼講中國古文,作為交換條件,我得益不少。
賓君是豪爽的人,留德較久,于各方面情形,甚熟悉,初到德國的同學,賴他幫忙的很多。
中山先生到德國建設同盟會時,即在賓君寓所開會,然我在德時,賓君從未談及,直至回國後十餘年,賓君為其母夫人征壽序,始為我述此事。
同時留學柏林的,尚有馬君武、夏浮筠(元塛)諸君,亦時相過從;夏君每日于大學課程聽完後,常到我寓,同往旅館晚餐,或覓别種消遣(各人自付錢,不必相請)。
孫使恐我旅費不足,适唐君少川之侄寶書、寶潮等,來柏林留學,均不過十餘歲,國學尚淺,因令于預備德語外,請我授國學,每月報酬德币百馬克。
進萊比錫大學 我在柏林一年,每日若幹時習德語,若幹時教國學,若幹時為商務編書,若幹時應酬同學,實苦應接不暇。
德語進步甚緩,若長此因循,一無所得而歸國,豈不可惜!适同學齊君宗頤持使館介紹函向柏林大學報名,該大學非送驗中學畢業證不可,遂改往萊比錫(Leipzig)進大學。
那時候,中國學生留學萊比錫的,還隻有張君仲蘇(謹)一人,且與齊君同籍直隸,同在譯學館肄業,與齊君甚相得。
我接齊君報告後,遂向孫使聲明,而于戊申暑假中往萊比錫。
萊比錫屬撒克遜王國,在它的都城特來斯頓鄰近。
特來斯頓山水著名,萊比錫風景平常。
但德意志最高法院在此,又每年有一次市集,各方貨物輻辏;它的大學自設立以來,已曆五百年。
該大學設有中國文史研究所,主持的教授為孔好古氏(AugustConraty),彼甚願招待中國學生,我由彼介紹進大學,毫無留難。
第二年,遷居萊比錫,進大學聽講,凡三年。
于哲學、文學、文明史、人類學之講義,凡時間不沖突者,皆聽之。
尤注重于實驗心理學及美學,曾進實驗心理學研究所,于教員指導之下,試驗各官能感覺之遲速、視後遺象、發音顫動狀比較表等。
進世界文明史研究所,研究比較文明史。
又于課餘,别延講師,到寓所,講授德國文學。
馮德教授 我所聽的講義,是馮德(WilhelmWundt)的心理學或哲學史(彼是甲年講心理,乙年講哲學史,每周四時,兩種間一年講的);福恺爾(Vokelt)的哲學;蘭普來西(Lemprechs)的文明史;司馬羅(Schmalso)的美術史;其他尚聽文學史及某某文學等。
我一面聽講,一面請教師練德語,一面請一位将畢業的學生弗賴野氏(Freyer)摘講馮德所講之哲學史。
借以補充講堂上不甚明了的地方。
馮德是一位最博學的學者,德國大學本隻有神學、醫學、法學、哲學四科(近年始有增設經濟學等科的);而馮德先得醫學博士學位,又修哲學及法學,均得博士;所餘為神學,是彼所不屑要的了。
他出身醫學,所以對于生理的心理學有
我自離青島後,本時時作遊學計劃,得此消息,不能不心動,遂往北京。
适同鄉章君一山()長譯學館,請我為教授,任乙班的國文及西洋史。
我本拟在北京度歲,靜候派遣消息;不意從弟國親忽來一電:“家中有事,速歸”,我遂惘惘然走平漢路南下,因天津口已凍了。
回家後,始知家中實無甚要事,彼聞有不利于我的傳說,特促我南避。
北京的朋友,知道家中的電,亦認為必有他故,章君恐為我所累,特來一電,解教授之約。
然我欲不為所阻,度歲後,我仍往北京。
我到京後,承陳君仲骞相招,寄住贛南館,蓋陳君所娶,為黃夫人的第四妹,君與我為僚婿。
到北京後,始知編檢志願遊學的人數太少,政府遂擱置不辦,适得孫君慕韓(寶琦)使德的消息,乃托他的兄弟仲(寶瑄)及葉君浩吾為我關說,願在使館中任一職員,以便留學;我亦自訪孫君,承孫君美意,允每月津貼銀三十兩,不必任何種職務。
一方面與商務印書館商量,在海外為編教科書,得相當的報酬,以供家用。
我遂于是年五月間随孫使由西伯利亞鐵路赴德。
初到柏林 到柏林後,我與齊、錢二君同寓,齊君本通德語、錢君善英語,我得兩君助力不少;齊君本譯學館學生,他的同學顧君孟餘(兆熊)留德已數年,諸事熟悉,我等所請的德語教員,均顧君所代選代訂。
又由顧君而認識薛先生仙舟(頌瀛)、賓君敏陔(步程)。
薛先生愛國好學,自奉甚儉,攜他的甥女韋增瑛女士留學,常自購蔬菜,借房東廚房自烹。
最惡同學中的遊蕩者,對于娶西婦的人,尤時時痛罵。
闵我初學德語的艱苦,排日為我講德語的文法,而囑我為彼講中國古文,作為交換條件,我得益不少。
賓君是豪爽的人,留德較久,于各方面情形,甚熟悉,初到德國的同學,賴他幫忙的很多。
中山先生到德國建設同盟會時,即在賓君寓所開會,然我在德時,賓君從未談及,直至回國後十餘年,賓君為其母夫人征壽序,始為我述此事。
同時留學柏林的,尚有馬君武、夏浮筠(元塛)諸君,亦時相過從;夏君每日于大學課程聽完後,常到我寓,同往旅館晚餐,或覓别種消遣(各人自付錢,不必相請)。
孫使恐我旅費不足,适唐君少川之侄寶書、寶潮等,來柏林留學,均不過十餘歲,國學尚淺,因令于預備德語外,請我授國學,每月報酬德币百馬克。
進萊比錫大學 我在柏林一年,每日若幹時習德語,若幹時教國學,若幹時為商務編書,若幹時應酬同學,實苦應接不暇。
德語進步甚緩,若長此因循,一無所得而歸國,豈不可惜!适同學齊君宗頤持使館介紹函向柏林大學報名,該大學非送驗中學畢業證不可,遂改往萊比錫(Leipzig)進大學。
那時候,中國學生留學萊比錫的,還隻有張君仲蘇(謹)一人,且與齊君同籍直隸,同在譯學館肄業,與齊君甚相得。
我接齊君報告後,遂向孫使聲明,而于戊申暑假中往萊比錫。
萊比錫屬撒克遜王國,在它的都城特來斯頓鄰近。
特來斯頓山水著名,萊比錫風景平常。
但德意志最高法院在此,又每年有一次市集,各方貨物輻辏;它的大學自設立以來,已曆五百年。
該大學設有中國文史研究所,主持的教授為孔好古氏(AugustConraty),彼甚願招待中國學生,我由彼介紹進大學,毫無留難。
第二年,遷居萊比錫,進大學聽講,凡三年。
于哲學、文學、文明史、人類學之講義,凡時間不沖突者,皆聽之。
尤注重于實驗心理學及美學,曾進實驗心理學研究所,于教員指導之下,試驗各官能感覺之遲速、視後遺象、發音顫動狀比較表等。
進世界文明史研究所,研究比較文明史。
又于課餘,别延講師,到寓所,講授德國文學。
馮德教授 我所聽的講義,是馮德(WilhelmWundt)的心理學或哲學史(彼是甲年講心理,乙年講哲學史,每周四時,兩種間一年講的);福恺爾(Vokelt)的哲學;蘭普來西(Lemprechs)的文明史;司馬羅(Schmalso)的美術史;其他尚聽文學史及某某文學等。
我一面聽講,一面請教師練德語,一面請一位将畢業的學生弗賴野氏(Freyer)摘講馮德所講之哲學史。
借以補充講堂上不甚明了的地方。
馮德是一位最博學的學者,德國大學本隻有神學、醫學、法學、哲學四科(近年始有增設經濟學等科的);而馮德先得醫學博士學位,又修哲學及法學,均得博士;所餘為神學,是彼所不屑要的了。
他出身醫學,所以對于生理的心理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