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德國首相亨利克·史賓塞
關燈
小
中
大
本來就是由‘相似”到‘認同”,所以最後的結果常使這些人由‘像’領袖,而‘變成為’領袖。
當時,我有些擔心這些毛病是觸怒他而使他來此的原因,可是,在看到他滿意的表情後,我也就放心了。
我相信他認為這是一種恭維,一種榮耀,有人願意向他學習,向他看齊,而變成為他。
“他的下一個要求是,希望能見見有這種感情困擾,而且具有代表性的幾個人。
我私下和馬丁先生商議,他原先好像有些耽心,後來卻向我保證領袖的确是希望領受一下這種經驗,而他耽心的是怕我這些病人是否具有危險性。
我向他說明,請他放心,并且建議由我召集這些人,讓領袖集體檢視。
可是馬丁先生說,領袖的意思是他要單獨地會見他們,不希望我在場,怕因為我是主治醫師而影響了病人自然的表現。
但是必須要找不會動粗的病人。
我再度向他保證,不會有暴力行為發生的。
當然,要是馬丁先生能在場作陪,更不會有問題。
“于是,我就安排了幾個最具代表性的病人在一間會議室裡,他們進去後,我就退出,在門外與二位侍從武官談天。
我說,領袖的神情似乎十分焦急,是否有什麼不對勁?那時,他的确碰到不少麻煩事,那是戰争快結束以前,許多事都很不順利。
侍從們告訴我,領袖本人對于局勢也十分沮喪,但是他們堅決相信,隻要他所提出的政策能被手下的将領接受,而且積極去進行,戰争會很成功地結束。
” “你們這一位領袖,我猜呀,”喬治-派克罕爾爵士說,“依當時那種情況看來,他是在一種——” “我們沒有必要讨論他的心理狀況,”史賓塞爵士說,“他也許已經無法控制自己,這些在當局的檔案裡都有詳盡的記載,我們今天的目的,隻是讓各位了解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
” “在紐倫堡大審——” “不要再去翻這些陳年舊帳,”賴贊比先生斬釘截鐵地說,“這些都是過去老遠的事了,我們應該寄希望于将來,我們希望英德兩國能在共同市場裡攜手合作,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
” “您的話很對,”史賓塞先生說,“但是,我們不得不再回到過去。
馬丁和希特勒先生在會議室裡呆了一段很短的時間,大約十分鐘左右。
就出來了。
馬丁的表情似乎頗為滿意,連連地對李查德博士表示感謝,但由于他們另有一個緊急約會,不能久留,所以就匆匆離去了。
” 大家都沒有說話。
“後來呢?”皮克偉上校說,“發生了什麼事?或者已經發生了?” “他們走後,”李查德博士說,“其中的一位病人開始有了很奇異的表現。
這個人,原來是所有病人中學得最像希特勒的,他對于自己的形象有很強的信心。
而現在,他更是堅持自己就是希特勒本人,而且聲稱他必須馬上到柏林去,去主持手下将領的集會。
事實上,他的病情并沒有絲毫的改善,隻是他這種急劇的變化,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還好,兩天以後,我就松了口氣,因為病人的家人前來向院方要求帶他回家,以便讓他的家庭醫生作進一步的治療。
” “你也讓他走了?”史賓塞先生說。
“當然,我沒有理由不放人。
他們有一位很可靠的醫生同行,保證他将來可獲良好的治療;而且,他是一位自願入院的病人,不是經法院判定的精神病患者,他有自行來去的權利。
所以,他就走了。
” “我不懂——”喬治-派克罕爾爵士正要開口。
“史賓塞先生有一套理論——” “不是理論。
”史實塞先生說,“我要告訴諸位的是千真萬确的事實。
俄國人曾隐瞞這個消息,我國政府也秘而不宣,但是已有足夠的證據可以支持我的說法:希特勒,在訪問療養院那天自願留在院裡,與馬丁一齊離開的希特勒則是病人中最像他的一個人。
後來自殺死在地下室的也是這個人。
我也用不着轉彎抹角地說話,或以更多的不必要的細節來煩擾各位。
” “但我們必須知道事實的經過,”賴贊比說。
“真正的希特勒,被人家經由事先安排好的路線偷偷轉送到阿根廷,而且活了好幾年。
他在當地與一位美麗而且家世良好的亞利安少女生下了一個兒子,有人說這個女子是個英國人。
但希特勒的精神狀況愈來愈惡化,一直相信他仍在原野上指揮着大軍進入一個又一個的軍事據點,他終于因瘋狂而死。
由于利用療養院的機會是唯一可能逃過浩劫的生路,所以他接受了人家的安排。
” “為什麼這些年來都沒有露出破綻?沒有人知道?” “隻有一些徭言,徭言本來就是少不了的。
假如你還記得的話,還有人說沙皇的一個女兒曾經逃過紅軍的搜捕,如今還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
” “可是,那是假的,”喬治爵士說,“純粹的謠言。
” “所謂假的,是因為某一批你以為會說真話的人說那是假的。
也會有另一批人說她是真的公主,而雙方都是認識她的。
哪一個故事才是真的?正确的?其實這些通通是謠言,傳得愈久相情他們的人就愈少,隻有原本喜愛胡思亂想的浪漫型人物,會繼續地相信。
很久以來,就有謠言盛傳希特勒并沒有死,沒有一個人敢肯定地說,他檢查過那具屍體,而且有足以取人的證據可支持他證明那具
當時,我有些擔心這些毛病是觸怒他而使他來此的原因,可是,在看到他滿意的表情後,我也就放心了。
我相信他認為這是一種恭維,一種榮耀,有人願意向他學習,向他看齊,而變成為他。
“他的下一個要求是,希望能見見有這種感情困擾,而且具有代表性的幾個人。
我私下和馬丁先生商議,他原先好像有些耽心,後來卻向我保證領袖的确是希望領受一下這種經驗,而他耽心的是怕我這些病人是否具有危險性。
我向他說明,請他放心,并且建議由我召集這些人,讓領袖集體檢視。
可是馬丁先生說,領袖的意思是他要單獨地會見他們,不希望我在場,怕因為我是主治醫師而影響了病人自然的表現。
但是必須要找不會動粗的病人。
我再度向他保證,不會有暴力行為發生的。
當然,要是馬丁先生能在場作陪,更不會有問題。
“于是,我就安排了幾個最具代表性的病人在一間會議室裡,他們進去後,我就退出,在門外與二位侍從武官談天。
我說,領袖的神情似乎十分焦急,是否有什麼不對勁?那時,他的确碰到不少麻煩事,那是戰争快結束以前,許多事都很不順利。
侍從們告訴我,領袖本人對于局勢也十分沮喪,但是他們堅決相信,隻要他所提出的政策能被手下的将領接受,而且積極去進行,戰争會很成功地結束。
” “你們這一位領袖,我猜呀,”喬治-派克罕爾爵士說,“依當時那種情況看來,他是在一種——” “我們沒有必要讨論他的心理狀況,”史賓塞爵士說,“他也許已經無法控制自己,這些在當局的檔案裡都有詳盡的記載,我們今天的目的,隻是讓各位了解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
” “在紐倫堡大審——” “不要再去翻這些陳年舊帳,”賴贊比先生斬釘截鐵地說,“這些都是過去老遠的事了,我們應該寄希望于将來,我們希望英德兩國能在共同市場裡攜手合作,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
” “您的話很對,”史賓塞先生說,“但是,我們不得不再回到過去。
馬丁和希特勒先生在會議室裡呆了一段很短的時間,大約十分鐘左右。
就出來了。
馬丁的表情似乎頗為滿意,連連地對李查德博士表示感謝,但由于他們另有一個緊急約會,不能久留,所以就匆匆離去了。
” 大家都沒有說話。
“後來呢?”皮克偉上校說,“發生了什麼事?或者已經發生了?” “他們走後,”李查德博士說,“其中的一位病人開始有了很奇異的表現。
這個人,原來是所有病人中學得最像希特勒的,他對于自己的形象有很強的信心。
而現在,他更是堅持自己就是希特勒本人,而且聲稱他必須馬上到柏林去,去主持手下将領的集會。
事實上,他的病情并沒有絲毫的改善,隻是他這種急劇的變化,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還好,兩天以後,我就松了口氣,因為病人的家人前來向院方要求帶他回家,以便讓他的家庭醫生作進一步的治療。
” “你也讓他走了?”史賓塞先生說。
“當然,我沒有理由不放人。
他們有一位很可靠的醫生同行,保證他将來可獲良好的治療;而且,他是一位自願入院的病人,不是經法院判定的精神病患者,他有自行來去的權利。
所以,他就走了。
” “我不懂——”喬治-派克罕爾爵士正要開口。
“史賓塞先生有一套理論——” “不是理論。
”史實塞先生說,“我要告訴諸位的是千真萬确的事實。
俄國人曾隐瞞這個消息,我國政府也秘而不宣,但是已有足夠的證據可以支持我的說法:希特勒,在訪問療養院那天自願留在院裡,與馬丁一齊離開的希特勒則是病人中最像他的一個人。
後來自殺死在地下室的也是這個人。
我也用不着轉彎抹角地說話,或以更多的不必要的細節來煩擾各位。
” “但我們必須知道事實的經過,”賴贊比說。
“真正的希特勒,被人家經由事先安排好的路線偷偷轉送到阿根廷,而且活了好幾年。
他在當地與一位美麗而且家世良好的亞利安少女生下了一個兒子,有人說這個女子是個英國人。
但希特勒的精神狀況愈來愈惡化,一直相信他仍在原野上指揮着大軍進入一個又一個的軍事據點,他終于因瘋狂而死。
由于利用療養院的機會是唯一可能逃過浩劫的生路,所以他接受了人家的安排。
” “為什麼這些年來都沒有露出破綻?沒有人知道?” “隻有一些徭言,徭言本來就是少不了的。
假如你還記得的話,還有人說沙皇的一個女兒曾經逃過紅軍的搜捕,如今還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
” “可是,那是假的,”喬治爵士說,“純粹的謠言。
” “所謂假的,是因為某一批你以為會說真話的人說那是假的。
也會有另一批人說她是真的公主,而雙方都是認識她的。
哪一個故事才是真的?正确的?其實這些通通是謠言,傳得愈久相情他們的人就愈少,隻有原本喜愛胡思亂想的浪漫型人物,會繼續地相信。
很久以來,就有謠言盛傳希特勒并沒有死,沒有一個人敢肯定地說,他檢查過那具屍體,而且有足以取人的證據可支持他證明那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