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格納歌劇
關燈
小
中
大
史德福-納宇爵士換了一個比較舒适的姿勢,耐心地欣賞舞台上正在演出的《尼布龍根的指環》。
他并不讨厭華格納,隻是時間不對。
他不時的扭頭環顧四周,并不在乎旁邊自以為富有音樂修養的觀衆厭惡的眼光。
他很早就來坐在位子上,可是什麼事也沒發生。
休息時間到了,他站起身作了大幅度的搜尋。
他右手邊的座位還是空的,該來的人還沒有來。
這就是她的答案?還是隻因為遲到了被關在休息大廳裡? 他走出去,四處輕松的逛着,喝杯咖啡,抽根煙,下半場快開始時再到演出大廳。
遠遠的,他發現旁邊的座位有人了!他的興緻馬上又回複,他急急地回到位子上坐下,果然是她!就是法蘭克福機場的那一位小姐,沒錯! 她并未轉頭看他,隻是直直地朝台上望去。
她的側面完全就是他記憶中的那一張光鮮而純潔的臉蛋。
她的頭微微側了一下,眼睛掃過,卻似乎沒有認出他來。
那麼接近,卻不認識?也沒有一句話?也許時間還沒到。
燈光漸漸暗下來,她的頭轉過來了。
“對不起,節目單可否借我看看?我的大概丢在什麼地方了。
” “當然,你盡管用好了。
” 她接過了節目單,打開來,仔細研究者。
燈光更暗了。
第二部“齊格飛”的序曲已經開始,快結束時才交還給他。
“謝謝你。
”隻有這三個字。
他正要把節目單合起來,卻注意到在紙頁的下方有淡淡的鉛筆字迹。
他并不想馬上去看,事實上那樣暗的燈光也看不清楚,他隻把它合起來拿在手上。
他相信自己并沒有看到她拿出筆來寫字,可能她早就寫好而放在皮包裡的。
這又給他一種感覺,一種神秘而帶危險意味的感覺。
韓格富橋上的約會,信封裡的門票,還有坐在旁邊的這個悶不吭聲的女人。
他不經意地瞥了她兩三次,就像一個人偶而看看身旁的陌生人一樣。
她懶洋洋地躺靠在座位上,黑色绉紗的高領農服,包住她修長的頸項,一條式樣古典的金項鍊垂挂下來。
黑色的頭發依着頭顱的形狀,精心修剪成短而俏皮的型式。
她并未留心他的瞥視,也不曾回看他。
他懷疑是否有人跟蹤她?或跟蹤他?特來監視他們兩人是否認識,是否曾經交談?一定是這樣子的,否則她何必呼應他在報上刊出的啟事呢?盡管如此,他的好奇并未獲得滿足,可是他至少很欣慰的知道黛芬-席道媛——瑪麗安——還在倫敦。
也許在最近的将來他就能知道一切謎底,所有的行動雖然都要仰仗她來采取主動,他一定得服從她的領導,就像上次在機場一作。
可是,他不太情願地承認,這樣的生活似乎更有意思一點,至少比起外交部那些無聊的會議要好多了。
音樂會終于結束了,身旁的金口觀音居然說話了,隻可惜并不是轉頭對他說的,隻是很自然的歎了口氣,像自言自語一樣,卻又蠻大聲的。
“年輕的齊格飛!”她說,贊歎地呼出一口氣。
第四部“諸神的畫像”結束後,在一片鼓掌聲中,觀衆開始起身離開。
他等着看她有無任何的暗示。
可是她隻整理了身邊的雜物,扶扶帽子,就走上甬道,跟着人群散去了。
史德福-納宇取了車子以後,急速開回家去。
他拿出節目單仔細地找着,可是他又失望了,翻了好幾頁都沒有看到任何的字迹。
隻有在他原來以為有鉛筆字迹的地方,找到一行樂譜,并沒有任何的字迹。
這行樂譜看起來也像是一個人漫不經心随手塗寫上去了。
他以為這可能是一種秘密的信息,要用火烤才能顯現出來的,他就把它拿到電熱器上一頁頁的翻着,可是什
他并不讨厭華格納,隻是時間不對。
他不時的扭頭環顧四周,并不在乎旁邊自以為富有音樂修養的觀衆厭惡的眼光。
他很早就來坐在位子上,可是什麼事也沒發生。
休息時間到了,他站起身作了大幅度的搜尋。
他右手邊的座位還是空的,該來的人還沒有來。
這就是她的答案?還是隻因為遲到了被關在休息大廳裡? 他走出去,四處輕松的逛着,喝杯咖啡,抽根煙,下半場快開始時再到演出大廳。
遠遠的,他發現旁邊的座位有人了!他的興緻馬上又回複,他急急地回到位子上坐下,果然是她!就是法蘭克福機場的那一位小姐,沒錯! 她并未轉頭看他,隻是直直地朝台上望去。
她的側面完全就是他記憶中的那一張光鮮而純潔的臉蛋。
她的頭微微側了一下,眼睛掃過,卻似乎沒有認出他來。
那麼接近,卻不認識?也沒有一句話?也許時間還沒到。
燈光漸漸暗下來,她的頭轉過來了。
“對不起,節目單可否借我看看?我的大概丢在什麼地方了。
” “當然,你盡管用好了。
” 她接過了節目單,打開來,仔細研究者。
燈光更暗了。
第二部“齊格飛”的序曲已經開始,快結束時才交還給他。
“謝謝你。
”隻有這三個字。
他正要把節目單合起來,卻注意到在紙頁的下方有淡淡的鉛筆字迹。
他并不想馬上去看,事實上那樣暗的燈光也看不清楚,他隻把它合起來拿在手上。
他相信自己并沒有看到她拿出筆來寫字,可能她早就寫好而放在皮包裡的。
這又給他一種感覺,一種神秘而帶危險意味的感覺。
韓格富橋上的約會,信封裡的門票,還有坐在旁邊的這個悶不吭聲的女人。
他不經意地瞥了她兩三次,就像一個人偶而看看身旁的陌生人一樣。
她懶洋洋地躺靠在座位上,黑色绉紗的高領農服,包住她修長的頸項,一條式樣古典的金項鍊垂挂下來。
黑色的頭發依着頭顱的形狀,精心修剪成短而俏皮的型式。
她并未留心他的瞥視,也不曾回看他。
他懷疑是否有人跟蹤她?或跟蹤他?特來監視他們兩人是否認識,是否曾經交談?一定是這樣子的,否則她何必呼應他在報上刊出的啟事呢?盡管如此,他的好奇并未獲得滿足,可是他至少很欣慰的知道黛芬-席道媛——瑪麗安——還在倫敦。
也許在最近的将來他就能知道一切謎底,所有的行動雖然都要仰仗她來采取主動,他一定得服從她的領導,就像上次在機場一作。
可是,他不太情願地承認,這樣的生活似乎更有意思一點,至少比起外交部那些無聊的會議要好多了。
音樂會終于結束了,身旁的金口觀音居然說話了,隻可惜并不是轉頭對他說的,隻是很自然的歎了口氣,像自言自語一樣,卻又蠻大聲的。
“年輕的齊格飛!”她說,贊歎地呼出一口氣。
第四部“諸神的畫像”結束後,在一片鼓掌聲中,觀衆開始起身離開。
他等着看她有無任何的暗示。
可是她隻整理了身邊的雜物,扶扶帽子,就走上甬道,跟着人群散去了。
史德福-納宇取了車子以後,急速開回家去。
他拿出節目單仔細地找着,可是他又失望了,翻了好幾頁都沒有看到任何的字迹。
隻有在他原來以為有鉛筆字迹的地方,找到一行樂譜,并沒有任何的字迹。
這行樂譜看起來也像是一個人漫不經心随手塗寫上去了。
他以為這可能是一種秘密的信息,要用火烤才能顯現出來的,他就把它拿到電熱器上一頁頁的翻着,可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