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殺之劍

關燈
此時家康又說了下去:“我已仔細想過了。

    那些譜代的旗本大名,都未明我的想法。

    隻要與我同甘共苦,他們的子孫就可謀得富貴榮華,他們都是這般想。

    但,你與他們大大不同。

    你追求的乃是讓不殺之劍揚名天下,乃是力保天下太平,柳生一門始終在為此奮鬥。

    正因如此,我才列入石舟齋門牆,将軍亦成了你的弟子,今日才與你相商。

    ” 柳生又右衛門知,自己已被慢慢綁住了。

    道法如鐵,情義如火!在家康極其現實的處理方式背後,難道總是潛藏着如此冷靜的情義?此前,柳生又右衛門始終拒絕接受将軍和家康加封的好意,隻是為了繼承父親的遺志:絕不能讓自家的劍堕落成侍奉霸者的霸道之劍!但今日家康竟巧妙地點上了柳生的死穴,點中他最引以為榮之處,其說辭完全冠冕堂皇:既然柳生之劍乃天下之劍,那就理所當然要幫助一心希求天下太平的德川家康。

     “又右衛門,我懇求你,你定能拿出好主意。

    ” 此時的又右衛門似已中了家康的魔咒,走投無路,若答複說無能為力,父親的武道、名譽便會受辱。

    況且,家康早已看透了這些。

    這哪是給秀賴出難題,分明是先給我柳生宗矩出了一道犬難題啊! 又右衛門微微一笑,心頭的疙瘩也似解開了一些。

    “承蒙厚愛。

    在大人面前,柳生又右衛門甘拜下風。

    ” “這麼說,你答應了?” “在下不答應此事也不行啊。

    晚是晚了些,但在下還是意識到了。

    此次大坂風波,即使真打了起來,也非出于大人本意。

    為了将大人神心佛腸證明給後世,就須讓秀賴母子和千姬小姐活下來。

    ” “唉!知我者柳生又右衛門也。

    ” “在下明白。

    不過,這可是一副千鈞重擔啊。

    ” “是,是千鈞重擔。

    ” “就算是巧妙地進了城,若不能近得了他們身邊,事起倉促時,不能施手援助,也是毫無意義。

    ” “是。

    ” “讓人擔任秀賴等人護衛,城池一旦陷落,把他們救出,自己則悄然而去,或許便是這樣的結局吧。

    ” “唉……說不定。

    我若有幸還活在世上,絕不會忘了此事。

    ” “恕在下冒犯,若是沖着大人這句話而來,怕誰也完不成此任。

    ” “哦,是如此……” “因此,請給在下一些時日仔細計算,容兩三日後回複大人。

    ” “也好。

    隻是,又右衛門,此乃你我之間事,将軍那邊,亦莫透露。

    ” “大人隻管放心。

    ” 之後,又右衛門立刻退回了下處——本多上野介正純的府邸。

    他臉色蒼白,無論正純問什麼也不吱聲,正純以為他挨了家康訓斥。

    第二日晨,他忽地從駿府消失了。

     柳生的故鄉大和。

    綠油油的田裡,稻子已抽穗,夏日炎炎,兩側的山巒上,郁郁蔥蔥的樹枝在微風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眼前一座小跨院,便是被鄉民們謂為石舟齋府邸的五個庭院之一——隐居之後的石舟齋曾居住過的跨院,院子背後,是在早前戰亂中曾多次用作要塞的工事。

    院前,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妪正在挑揀紅豆中的蟲子,她已在此勞作多時了。

     沿着下坡路再往前走一段,一條坦蕩的大道延展開去,小河和道前的正木坂則掩映于綠葉之中。

     “太夫人,您先把活兒停一停,到屋裡歇歇吧。

    ”一個年輕侍女道。

    老妪朝她瞧了一眼,并沒有停手。

    大概是頭發太白的緣故,她的膚色倒顯得頗為紅潤。

    她的面目與柳生又右衛門那般相似,令人稱奇。

     其實她便是又右衛門生母、柳生石舟齋正室,從附近奧原嫁過來的春桃夫人。

    她已是年逾古稀的老妪,卻仍被呼為“春桃夫人”,不免令人奇怪,但鄉民們都喜歡這般稱她,她亦樂于如此。

     春桃夫人的父親乃是奧原遠江守助豐,亦為這一帶的豪門,從南北朝時起,每逢大亂,奧原一族都與柳生一門并肩作戰。

    至于從奧原嫁過來的姑娘因何被稱作“春桃夫人”,年輕村民知道個中原委的卻不多,但上了歲數的人卻甚是懷念地回憶道:“那是因為她美麗溫和,看去即如春桃一般。

    ”在這一帶的豪族當中,“夫人”這種稱呼還頗為罕見,但她的母親乃是來自京城的公卿小姐,因此,她自幼亦被稱為小姐,于是,在出嫁之後便被尊為“夫人”了。

     這位春桃夫人長得美,也生了不少兒女,育有長子嚴勝,次子久齋,三子德齋,四子五郎右衛門宗章,五子又右衛門宗矩,此外還言有四個女兒。

    不隻如此,她連庶出的女兒也接到身邊撫養,為她們找得門當戶對的婆家。

     丈夫石舟齋故去後,她便獨自留在了這裡,一面祭奠亡夫,一面安度晚年。

     “揀完紅豆裡的蟲子,我還要做陶呢,你能不能先幫我把陶土在水裡浸泡一下?” 夫人以為使喚的小姑娘還在身邊,說道。

    這時,一個人影落到了而前,她緩緩擡起頭,“客人來了啊。

    不知尊駕是哪一位,丫頭們也不來通報一聲。

    ” 來人把手搭在鬥笠邊上,十分眷戀地眺望着宅後群山,“這裡依然山雀成群啊,母親大人。

    ” “啊……”銀發夫人驚呼一聲,“你來自江戶,又右衛門?” “母親,孩兒好久未看望您了。

    您還是這麼康健,這比什麼都好啊。

    ”又右衛門這才摘下鬥笠,施了一禮,再次欣賞起周圍的景色來。

     “真是太巧了,剛才揀紅豆時,我還忽地想起了你媳婦和七郎呢。

    ” “哦,那真是太巧了。

    ” “你媳婦身子還好吧?算起來,你的嗣子七郎已八歲了,個子長高了吧?” “是。

    雖然十分頑皮,可最近也知努力研習了。

    ” “說來,七郎下面還有兩個連我都未見過的弟弟吧?” 又有衛門聽出,内人已通知母親去年生下次子和三子的事。

    “是,那兩個,母親一次也未見過。

    ”他撓了撓鬓角,苦笑一下,“總之甚是繁忙。

    先進屋吧,母親大人。

    ” “對對,進屋,進屋。

    哦,你是一個人來的嗎,連孩子也未帶?” 老夫人剛問到這裡,又右衛門把指頭放在嘴上扮了一個怪相,“孩兒是心血來潮才來的。

    莫要告訴近鄰。

    嘿,母親,先前就是在這一帶,宗矩可挨了父親不少訓斥呢。

    ” 老夫人一面點着頭,一面站起身。

    她才發現,自己已經不及兒子肩膀了。

     “母親,聽說近來您做起了陶藝?” “什麼陶藝!隻是時不時地用泥土捏個佛像燒燒,聊以解悶,雖說如此,這也不是些尋常土偶。

    我是帶着希望一族的人都沒病沒災的念頭來制作這些佛像的。

    ” 母子二人繞過向陽的前廊,進入屋内。

     “來人,上茶。

    ”老夫人探出身子喊道,這時,她臉上才泛出久未見到兒子的喜悅。

     當又右衛門向母親提起此次回家之旅的目的時,已是過了小半個時辰,母子二人圍着沒有火的地爐,聊了片刻各自近況。

     又右衛門夫人乃是秀吉最初侍奉過的遠州武士松下嘉平次之女,老夫人對媳婦頗為滿意,曾讓她在自己身邊生活過一段日子。

    松下家主目下也歸德川旗下,居于江戶。

     “七郎又有了兩個弟弟……”此處指宗矩次子友矩和三男又十郎宗冬。

     老太太似一直認為二子是雙胞胎,其實并非如此,三子又十郎為嫡出,次子乃是庶出。

     又右衛門有些難為惰,遂未再提這些,而是若無其事談起了回來的目的,“母親,以您的眼光來看,在柳生一族,包括家屬親戚之中,誰最有器量?” “你怎的忽然說起這沒頭沒腦的事?” 老夫人有些吃驚,旋又輕輕點了點頭。

    春桃夫人可非尋常的女人,她敏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