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兵禍再起

關燈
“權右衛門見了大禦所?” “是。

    他說,因被大禦所的随從發現,隻好以使者身份在田中拜見。

    大禦所甚是震怒,責問治長都幹了些什麼,并令右府移至郡山,否則隻有一戰!” “一戰?” “夫人,戰事已無可避免。

    近畿一帶不用說,西國諸大名都已接到出征命令。

    青木一重和夫人們恐怕已被囚禁于名古屋。

    據說,五六兩日,伊勢、美濃、尾張、三河諸大名率軍齊齊向鳥羽、伏見集結。

    米村權右衛門的消息絕不會有誤。

    ” 此時,澱夫人真正驚惶失措了,顫聲道:“修理,大禦所不至于會如此……” “我怎麼會聽錯?大禦所始終就在戲弄大坂。

    ” 澱夫人喃喃道:“有樂是早知這些,才棄城而去?” “有樂?”治長約略一驚,冷笑一聲道,“他終是投敵了?” 治長已經無法顧及措辭。

    他若是個冷靜的指揮者,就不當一味指責片桐且元和織田有樂齋。

    且元和織田有樂齋絕無二心,他們隻是看清了結局,才作出了明智的選擇。

    治長、且元、右樂,誰才是豐臣氏真正的忠臣呢?治長究竟是全身而退,還是甯為玉碎?浪人之言,聽起來有着沖天豪氣,實際上不過目光短淺的小兒狂言。

     澱夫人的雙頰眼看着變得血紅,分明已對有樂齋的“背叛”怒氣沖天。

     “看來,”治長不依不饒,“有樂齋父子逃到名古屋城之後,必然會把大坂機密洩露給敵人。

    我們必須先下手為強。

    ” “且等……修理。

    ” “事已至此,夫人還要阻攔?” “今天為初九,大禦所不久就會在名古屋見她們,還有常高院呢,再等一兩日看看。

    ” 在這種情況下,澱夫人能冷靜下來,實在罕見。

    盡管有樂的行為乃是貨真價實的叛逃,但她仍不願相信家康、常高院與阿江與真會為難她。

     但澱夫人的意見立時被治長當成了耳旁風。

    盡管他在澱夫人面前咬牙點了頭,可退出去之後,他還是馬上召衆将議事。

     夫人和右府都指望不上。

    從去歲冬役起,治長的想法就像風中的蘆葦一樣。

    其實,他并無什麼野心,隻是搖擺不定,從來沒挺直過腰杆。

    好勝心生起時,他才會渴望勝利,但這種渴求亦多是瞬間的想法。

    懦弱之時,他常想一死。

     然而得到米村權右衛門的消息和織田有樂齋出逃的禀報後,治長竟忽地勃然大怒。

    若是稍冷靜些,在決定開戰後,他就應派人把有樂追回,将其斬首祭旗,這樣,城内的情形自不會洩露出去。

    但目下,他連這種決斷和腦子都沒有了。

     盛怒之下,治長作出大膽的決定:如澱夫人和秀賴都反對開戰,或猶豫不決,他将把他們監禁于城内! 治長之所以産生這種癫狂的念頭,當然有莫大的原因。

    盡管他内心搖擺不定,但從二月下旬起,為了應對再次開戰,他就已準許其弟治房和道犬進行真正的備戰。

    有樂若逃到駿府,當然會洩露這邊的詳情。

    到時,家康父子怎能放過他?所以,他這膽大妄為乃是因于恐懼。

     治長從澱夫人面前退下,把諸梅集中到治房的陣營,計有大野治房、大野道犬、木村重成、真田幸村、毛利勝永、後藤基次、長曾我部盛親、明石守重等人。

    他欲先把織田有樂齋父子出逃和京坂局勢告訴衆人。

    此時,金銀已以軍饷名義分發到了諸部,因而,被召集起來的諸将都深感戰機已到,甚至遠比治長緊張。

     “今日将通知諸位一件意外之事。

    ”治長一臉凝重地道了開場白。

     治房和道犬異口同聲道:“織田有樂齋父子叛逃。

    ” 但諸将并未格外吃驚,所有人都知道了此事。

     “敢問兩位大人,叛變……這個判斷是否下得太早了?應說逃去或溜走更為合适。

    ” 真田幸村平靜地看着木村重成道,“有投身之所者,自可獨善其身,我們卻是想逃也無處可去啊。

    你說呢,長門守大人?” 衆人眼裡射出憤怒的光芒,尤其是後藤又兵衛,他被劇烈刺痛了。

    “真田大人的話可真是奇怪,竟把我們這些對豐臣氏忠心耿耿、赴湯蹈火之人,嘲為走投無路的浪人?” 幸村微笑着搖了搖頭,“鄙人絕非此意。

    鄙人是說,當今世上,除了大坂,無論何處都是德川的天下。

    故,留在大坂之人,都是與德川不共戴天的仁人志士……” “好!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