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女人主事
關燈
小
中
大
起來。
剩下的都是大将,并不為何目的争吵,但壓抑已久的情感卻決堤而出。
衆人之所以不争,是因為眼下還無暇打自己的小算盤。
兩日之後,估計就會大吵大嚷。
到時,究竟誰才能把大家安撫下去? “我有話要對各位講。
”大野治長這才回過神來,轉過身子面朝衆人。
治長簡單介紹了一下議和的過程,以及各種條件。
其實,議和前夕,秀賴認為可以改變領地,若有可能,想要由海道二地。
結果,家康答複道:由海道太遠,欲給安房、上總兩地。
但治長和秀賴都不答應。
安房和上總與江戶近在咫尺,萬一有事,德川一伸手就是一巴掌。
他不願在江戶附近,無意中似洩露了心思。
但治長意識到這些了嗎?總之,豐臣氏最後還是決定留在大坂城,雖然未寫在誓書上,但為了保住年邁的家康親自出征的面子,又在提出了填埋大坂城的護城河、縮小城防規模的條件之後,雙方終達成了如下協議: 一,不為難此次守城的浪人。
二,秀賴的領地一如從前,不予變更。
三,澱夫人可不去江戶。
四,若大坂開城,無論哪一國都可如願奉給秀賴。
五,秀賴的家業,不會有名無實。
二十二日、二十三日就會簽下議和書。
聽到這裡,之前沉默無語的後藤又兵衛忍不住道:“聽修理大人的一席話,這次交涉的難度似非同一般啊。
那麼,乃是何人前去談的?” “這……”治長頓了一下,得意道,“京極遺孀常高院,可謂勞苦功高。
” “哦,這麼說,這麼多大男人,竟都置身事外?” “是。
幸好常高院在城内,就求她把阿茶局請來,當場達成了協議。
” “那女人身邊就無一個男人跟着?” “不。
除了澱夫人和常高院,右府、治長,以及有樂齋都在。
” “那麼,關東方面隻有阿茶局一人?” “不。
也跟着一個人,乃本多上野介。
” 聽到這裡,又兵衛一面苦笑,一面緩緩看一遍在座諸人,“這麼說,乃是修理大人和有樂齋大人,勸右府把本多上野介特意請進城來談判的,當時衆女人也在場。
唉,既是如此,在下也沒什麼說的了,已是俎上之魚,隻能聽天由命了。
” 又兵衛這諷剌之中,明顯流露出浪人們的不平。
幸村大吃一驚,忽覺脊背一陣寒冷。
大野治長根本無力說服浪人。
從一開始,這種期待就不合實際。
他連秀賴都勸服不了,讓其在衆目睽睽之下那般頂撞母親。
想到這裡,幸村的不安逐漸加劇:議和條件果真能談妥嗎?若暫時達成和議,讓該去之人都散去,倒也罷了。
可是,待浪人發現根本難以糊口,由此生亂,所有的心思也就白費了。
幸村對從一開始就對與交涉有關的本多上野介懷有恨意。
恐怕,議和未果,本多便已想到了浪人生亂。
真是這樣,對于豐臣氏的任何條件,他們隻需點頭即可。
不久之後,浪人發現舊領無法糊口,必再生騷亂。
江戶可趁機一舉踏平大坂……就算家康無此心思,怎能斷定本多上野介無這般算計? “明日,阿茶局和闆倉重昌将會作為大禦所的使者進城,阿部正次也會以将軍使者的身份前來。
到時,我們就要将誓書交給他們。
由于右府另有深慮,先在此處把誓書向大家明示。
” 随即,治長高聲朗讀。
一,日後,秀賴對大禦所絕無謀叛之心。
二,戰争善後之事,請示大禦所意見,方可處置。
三,諸事皆依以上各條而行。
“隻有這些?”幸村不禁着急起來。
“是……大禦所原本就把右府看作自己兒子一般,故諸事隻要商量,自可解決。
大禦所還說,要幫一把呢。
依我看,這份誓書也隻是為了保住衆位的面子。
” 幸村不想揭穿治長——如果家康那般親和,你為何還要慫恿秀賴舉兵? 衆人茫然若失,正欲退出時,幸村又叫住:“諸位,我有一言要提醒大家。
” “哦?” “雖然已經議和,但怎麼說,敵人終是敵人。
一旦有破綻,敵人未必不會趁虛而人。
故今明兩日,希望諸位能比平時更加仔細些。
” “明白。
”送衆人到大門赴,幸村站住了。
他心裡不安起來,總覺得忘了什麼:如我真田幸村這等男兒,難道就這般無所作為? 至少,幸村并非為了俗人眼中的出人頭地,方下九度山。
若是為了榮華富貴,他隻要聽從兄長和松倉豐後守的勸誡,服侍家康即可。
他拂逆兄長善聲,不顧叔父的體面及諸親友的好意,毅然入危地,究竟是為了什麼? 當日回營之後,幸村下令要比先前更嚴加防範,然後,他便獨自沉思起來。
大助對父親在大廳的表現甚是不滿,聽到父親嚴加防範的命令後,他一面故意大聲訓斥部下,說“戰争還遠未結束”,一面憤憤出了大帳。
幸村又從頭至尾把此次戰事和議和諸事,靜靜思量了一遍。
議和絕非秀賴的意願,他卻被逼着締結根本無法解決問題的和約。
秀賴既然對家康舉起了反旗,集合大軍作戰,家康無論如何寬大、如何喜愛秀賴,也不會再給他加封,讓擁有如此多浪人的豐臣氏平安無事存續下去。
即使家康有意庇護,德川衆譜代大名也容不得。
若是在烽煙四起的亂世,豐臣氏或許還能通過對近鄰的掠奪苟延殘喘。
可是在秩序嚴明的現在,依靠武力侵占别人一寸領地都已不能,莫非豐臣氏要就此結束了?剩下的問題隻有兩個:究竟是抛棄一切榮譽和體面,繼續謀求太閣血脈的存續;還是待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甯為玉碎不為瓦全? 交換誓書的消息傳來時,已是黃昏時分了。
坊間都在盛傳,這一日,木村重成趕赴德川大營交取誓書,讓家康在上邊按上手印。
實際上,木村重成出使的乃是秀忠本陣,到家康本陣去的,為有樂和治長的使者。
“請看,今日敵人陣地多麼寂靜。
”前來告知誓書已交換完畢的伊木七郎右衛門,把幸村邀至嘹望塔上,感慨道,“盡管大家嘴上喊殺陣陣,實際都已厭倦了戰争。
今日的每一個陣營,都冒着安心的炊煙。
” 幸村默默點着頭,看着灑滿夕陽的河川和街市,道:“河面上原本有偌多軍船,也一下子減少了。
” “是。
昨日議和一達成,不等交換誓書,大禦所就下令,令剛剛到達、還未來得及下船的薩摩、豐前、築前、肥後等地軍兵不用登陸,早早撤回。
” 聽到這裡,幸村雙目忽然熠熠因光,“真是可笑,我還如臨大敵,不敢解除警戒,大禦所卻早已把遠道而來的薩摩強兵都打發了回去。
哈,一定有人不滿。
一旦登陸,軍饷和褒獎就必不可少。
家康公真是吝啬,連這些都要省。
” 伊木七郎右衛門仍未察覺到幸村表情的變化。
大約從此時起,幸村的目光變得越來越可怕。
“我們也解除警戒吧。
軍士從昨夜起就幾乎未合眼。
”七郎右衛門道。
幸村不語,沉默良久,猛然道:“大助!大助可在?”他一面高聲呼喊,一面奔到嘹望塔一端,“大助,你趕緊去本城一趟,請木村長門守來,說我有緊要事與他密談。
不去右府身邊,到他營裡去,你要鄭重地告訴他。
我立時趕赴長門陣中。
”說完,他才
剩下的都是大将,并不為何目的争吵,但壓抑已久的情感卻決堤而出。
衆人之所以不争,是因為眼下還無暇打自己的小算盤。
兩日之後,估計就會大吵大嚷。
到時,究竟誰才能把大家安撫下去? “我有話要對各位講。
”大野治長這才回過神來,轉過身子面朝衆人。
治長簡單介紹了一下議和的過程,以及各種條件。
其實,議和前夕,秀賴認為可以改變領地,若有可能,想要由海道二地。
結果,家康答複道:由海道太遠,欲給安房、上總兩地。
但治長和秀賴都不答應。
安房和上總與江戶近在咫尺,萬一有事,德川一伸手就是一巴掌。
他不願在江戶附近,無意中似洩露了心思。
但治長意識到這些了嗎?總之,豐臣氏最後還是決定留在大坂城,雖然未寫在誓書上,但為了保住年邁的家康親自出征的面子,又在提出了填埋大坂城的護城河、縮小城防規模的條件之後,雙方終達成了如下協議: 一,不為難此次守城的浪人。
二,秀賴的領地一如從前,不予變更。
三,澱夫人可不去江戶。
四,若大坂開城,無論哪一國都可如願奉給秀賴。
五,秀賴的家業,不會有名無實。
二十二日、二十三日就會簽下議和書。
聽到這裡,之前沉默無語的後藤又兵衛忍不住道:“聽修理大人的一席話,這次交涉的難度似非同一般啊。
那麼,乃是何人前去談的?” “這……”治長頓了一下,得意道,“京極遺孀常高院,可謂勞苦功高。
” “哦,這麼說,這麼多大男人,竟都置身事外?” “是。
幸好常高院在城内,就求她把阿茶局請來,當場達成了協議。
” “那女人身邊就無一個男人跟着?” “不。
除了澱夫人和常高院,右府、治長,以及有樂齋都在。
” “那麼,關東方面隻有阿茶局一人?” “不。
也跟着一個人,乃本多上野介。
” 聽到這裡,又兵衛一面苦笑,一面緩緩看一遍在座諸人,“這麼說,乃是修理大人和有樂齋大人,勸右府把本多上野介特意請進城來談判的,當時衆女人也在場。
唉,既是如此,在下也沒什麼說的了,已是俎上之魚,隻能聽天由命了。
” 又兵衛這諷剌之中,明顯流露出浪人們的不平。
幸村大吃一驚,忽覺脊背一陣寒冷。
大野治長根本無力說服浪人。
從一開始,這種期待就不合實際。
他連秀賴都勸服不了,讓其在衆目睽睽之下那般頂撞母親。
想到這裡,幸村的不安逐漸加劇:議和條件果真能談妥嗎?若暫時達成和議,讓該去之人都散去,倒也罷了。
可是,待浪人發現根本難以糊口,由此生亂,所有的心思也就白費了。
幸村對從一開始就對與交涉有關的本多上野介懷有恨意。
恐怕,議和未果,本多便已想到了浪人生亂。
真是這樣,對于豐臣氏的任何條件,他們隻需點頭即可。
不久之後,浪人發現舊領無法糊口,必再生騷亂。
江戶可趁機一舉踏平大坂……就算家康無此心思,怎能斷定本多上野介無這般算計? “明日,阿茶局和闆倉重昌将會作為大禦所的使者進城,阿部正次也會以将軍使者的身份前來。
到時,我們就要将誓書交給他們。
由于右府另有深慮,先在此處把誓書向大家明示。
” 随即,治長高聲朗讀。
一,日後,秀賴對大禦所絕無謀叛之心。
二,戰争善後之事,請示大禦所意見,方可處置。
三,諸事皆依以上各條而行。
“隻有這些?”幸村不禁着急起來。
“是……大禦所原本就把右府看作自己兒子一般,故諸事隻要商量,自可解決。
大禦所還說,要幫一把呢。
依我看,這份誓書也隻是為了保住衆位的面子。
” 幸村不想揭穿治長——如果家康那般親和,你為何還要慫恿秀賴舉兵? 衆人茫然若失,正欲退出時,幸村又叫住:“諸位,我有一言要提醒大家。
” “哦?” “雖然已經議和,但怎麼說,敵人終是敵人。
一旦有破綻,敵人未必不會趁虛而人。
故今明兩日,希望諸位能比平時更加仔細些。
” “明白。
”送衆人到大門赴,幸村站住了。
他心裡不安起來,總覺得忘了什麼:如我真田幸村這等男兒,難道就這般無所作為? 至少,幸村并非為了俗人眼中的出人頭地,方下九度山。
若是為了榮華富貴,他隻要聽從兄長和松倉豐後守的勸誡,服侍家康即可。
他拂逆兄長善聲,不顧叔父的體面及諸親友的好意,毅然入危地,究竟是為了什麼? 當日回營之後,幸村下令要比先前更嚴加防範,然後,他便獨自沉思起來。
大助對父親在大廳的表現甚是不滿,聽到父親嚴加防範的命令後,他一面故意大聲訓斥部下,說“戰争還遠未結束”,一面憤憤出了大帳。
幸村又從頭至尾把此次戰事和議和諸事,靜靜思量了一遍。
議和絕非秀賴的意願,他卻被逼着締結根本無法解決問題的和約。
秀賴既然對家康舉起了反旗,集合大軍作戰,家康無論如何寬大、如何喜愛秀賴,也不會再給他加封,讓擁有如此多浪人的豐臣氏平安無事存續下去。
即使家康有意庇護,德川衆譜代大名也容不得。
若是在烽煙四起的亂世,豐臣氏或許還能通過對近鄰的掠奪苟延殘喘。
可是在秩序嚴明的現在,依靠武力侵占别人一寸領地都已不能,莫非豐臣氏要就此結束了?剩下的問題隻有兩個:究竟是抛棄一切榮譽和體面,繼續謀求太閣血脈的存續;還是待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甯為玉碎不為瓦全? 交換誓書的消息傳來時,已是黃昏時分了。
坊間都在盛傳,這一日,木村重成趕赴德川大營交取誓書,讓家康在上邊按上手印。
實際上,木村重成出使的乃是秀忠本陣,到家康本陣去的,為有樂和治長的使者。
“請看,今日敵人陣地多麼寂靜。
”前來告知誓書已交換完畢的伊木七郎右衛門,把幸村邀至嘹望塔上,感慨道,“盡管大家嘴上喊殺陣陣,實際都已厭倦了戰争。
今日的每一個陣營,都冒着安心的炊煙。
” 幸村默默點着頭,看着灑滿夕陽的河川和街市,道:“河面上原本有偌多軍船,也一下子減少了。
” “是。
昨日議和一達成,不等交換誓書,大禦所就下令,令剛剛到達、還未來得及下船的薩摩、豐前、築前、肥後等地軍兵不用登陸,早早撤回。
” 聽到這裡,幸村雙目忽然熠熠因光,“真是可笑,我還如臨大敵,不敢解除警戒,大禦所卻早已把遠道而來的薩摩強兵都打發了回去。
哈,一定有人不滿。
一旦登陸,軍饷和褒獎就必不可少。
家康公真是吝啬,連這些都要省。
” 伊木七郎右衛門仍未察覺到幸村表情的變化。
大約從此時起,幸村的目光變得越來越可怕。
“我們也解除警戒吧。
軍士從昨夜起就幾乎未合眼。
”七郎右衛門道。
幸村不語,沉默良久,猛然道:“大助!大助可在?”他一面高聲呼喊,一面奔到嘹望塔一端,“大助,你趕緊去本城一趟,請木村長門守來,說我有緊要事與他密談。
不去右府身邊,到他營裡去,你要鄭重地告訴他。
我立時趕赴長門陣中。
”說完,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