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古稀統兵
關燈
小
中
大
陣前,讨伐大坂。
” 正純謹慎地點了點頭。
其實,這一刻,他已經等了許久。
讓本多正純向江戶派出快馬之後,家康分别向近江、伊勢、美濃、尾張諸大名發出了出兵命令。
他刻意裝得老當益壯。
“看來大禦所真是好戰之人。
自從決定開戰以來,連眼神都變了。
” 對于本多正純的說法,十月初二從江戶匆匆趕來的藤堂高虎不禁皺起了眉頭,“上野大人還是年輕啊。
看來,長者心思隻有長者才能明白。
” “大人何意?”正純道。
“想必令尊也提醒過,看來當準備一名影武士。
” “影武士?” “大禦所當然要出陣。
但,大禦所年事已高,怎能讓他在大冬天裡經受風雪之苦?故,必須要有一個替身。
” 本多正純内心一怔,“哦!此事當然早有準備了。
”由于他的自負性子,遂決定先應承下來,再急尋找替身不遲。
正純已過慣了太平生活,一時竟連這些都忽略了。
在挑遍了駿府之後,終于找到了三個可擔當替身的老者,他們與家康頗為相似。
“究竟是何樣的風度,我想先看一看。
”藤堂高虎不放心,繼續緊逼。
于是,正純就令一人武裝,一人便服,一人坐地,分别引見于高虎。
三人之中,武裝老者最像。
此人乃是駿府一尋常百姓,名竹右衛門。
“好,把這竹右衛門交與我,我要好生調教一番,好讓他看來更像是威風凜凜的大禦所。
”藤堂高虎道。
此時,家康則正把桑名城主本多忠政、龜山城主松平忠明傳到自己面前下令:“忠政立時統率伊勢各部,固守近江濑田。
” 盡管局勢緊張,但家康并不如正純一再宣說的那樣戰意大熾,行動也看不出有多麼活泛。
“忠明必指揮美濃軍隊急行至伏見,嚴守于此。
關原合戰時,鳥居彥右衛門便是在此血染黃沙。
”言罷,家康又懇切地補充道,“守好,但不可急攻。
”看來,家康還是慮及自己的老邁,暫時對大坂城圍而不攻,許是先圍起來,後再談判。
本多忠政不禁焦急萬分。
不隻忠政,旗本中那些眼見着做不了大名的人,亦憂急如焚。
十月首三日,家康把進攻大坂的計劃對江戶老臣和盤托出,稱将親臨陣前,令秀忠駐江戶待命。
但這并非鼓舞士氣,倒似一種期待,在拖延時間,希望大坂能夠反省,主動求和。
“現在,必須照顧一下豐臣舊臣了。
”言罷,家康令肥後加藤忠廣謹守九州,又令福島、黑田等豐臣舊臣集結江戶。
駿府留守交與九男賴房,乃是為了告訴衆人,即使年幼的兒子,也不能置身事外,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初六,松平忠明和本多忠政已準備完畢。
初七,如同所司代闆倉勝重所報,受澱夫人之妹常高院所托,丹後宮津城主京極高知、若狹小濱城主京極忠高特意趕至駿府。
家康把二人邀進房中,密談約半個時辰。
雖無從知常高院向家康提出了何種請求,但大緻情況亦可以想象,必是關于其姐及其外甥秀賴命運。
她必稱自己還将繼續說服家姐,進攻大坂之事萬請暫緩。
這般推斷,乃是因大坂冬戰前後,常高院熱心于兩廂陣營之間斡旋。
東軍先鋒乃藤堂高虎,高虎将與上野介正純商議後選出的三個替身編入軍中,于慶長十九年十月初八向大坂進發。
此次主力乃是東北諸藩。
家康想通過此次出征,考查伊達、上杉、佐竹諸氏對幕府忠心。
初十,家康接見趕往駿府的諸大名,十一日,家康出發。
初十接見諸将,為和歌山城主淺野長晟、佐賀城主鍋島勝茂、高知城主山内忠義、德島城主蜂須賀至鎮、岸和田城主小出吉英、臼杵城主稻葉典通、佐伯城主毛利高政、美濃八幡城主遠藤慶隆等。
不難看出,曾與家康同甘共苦、并肩為戰的人一個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都是其子孫。
“唉,年逾七十還要統領衆人子孫,征戰沙場,普天之下唯我德川家康啊!”這無疑為由衷的感慨。
但出了駿府城,家康并不甚急,十二日行至懸川,十三日抵中泉,
” 正純謹慎地點了點頭。
其實,這一刻,他已經等了許久。
讓本多正純向江戶派出快馬之後,家康分别向近江、伊勢、美濃、尾張諸大名發出了出兵命令。
他刻意裝得老當益壯。
“看來大禦所真是好戰之人。
自從決定開戰以來,連眼神都變了。
” 對于本多正純的說法,十月初二從江戶匆匆趕來的藤堂高虎不禁皺起了眉頭,“上野大人還是年輕啊。
看來,長者心思隻有長者才能明白。
” “大人何意?”正純道。
“想必令尊也提醒過,看來當準備一名影武士。
” “影武士?” “大禦所當然要出陣。
但,大禦所年事已高,怎能讓他在大冬天裡經受風雪之苦?故,必須要有一個替身。
” 本多正純内心一怔,“哦!此事當然早有準備了。
”由于他的自負性子,遂決定先應承下來,再急尋找替身不遲。
正純已過慣了太平生活,一時竟連這些都忽略了。
在挑遍了駿府之後,終于找到了三個可擔當替身的老者,他們與家康頗為相似。
“究竟是何樣的風度,我想先看一看。
”藤堂高虎不放心,繼續緊逼。
于是,正純就令一人武裝,一人便服,一人坐地,分别引見于高虎。
三人之中,武裝老者最像。
此人乃是駿府一尋常百姓,名竹右衛門。
“好,把這竹右衛門交與我,我要好生調教一番,好讓他看來更像是威風凜凜的大禦所。
”藤堂高虎道。
此時,家康則正把桑名城主本多忠政、龜山城主松平忠明傳到自己面前下令:“忠政立時統率伊勢各部,固守近江濑田。
” 盡管局勢緊張,但家康并不如正純一再宣說的那樣戰意大熾,行動也看不出有多麼活泛。
“忠明必指揮美濃軍隊急行至伏見,嚴守于此。
關原合戰時,鳥居彥右衛門便是在此血染黃沙。
”言罷,家康又懇切地補充道,“守好,但不可急攻。
”看來,家康還是慮及自己的老邁,暫時對大坂城圍而不攻,許是先圍起來,後再談判。
本多忠政不禁焦急萬分。
不隻忠政,旗本中那些眼見着做不了大名的人,亦憂急如焚。
十月首三日,家康把進攻大坂的計劃對江戶老臣和盤托出,稱将親臨陣前,令秀忠駐江戶待命。
但這并非鼓舞士氣,倒似一種期待,在拖延時間,希望大坂能夠反省,主動求和。
“現在,必須照顧一下豐臣舊臣了。
”言罷,家康令肥後加藤忠廣謹守九州,又令福島、黑田等豐臣舊臣集結江戶。
駿府留守交與九男賴房,乃是為了告訴衆人,即使年幼的兒子,也不能置身事外,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初六,松平忠明和本多忠政已準備完畢。
初七,如同所司代闆倉勝重所報,受澱夫人之妹常高院所托,丹後宮津城主京極高知、若狹小濱城主京極忠高特意趕至駿府。
家康把二人邀進房中,密談約半個時辰。
雖無從知常高院向家康提出了何種請求,但大緻情況亦可以想象,必是關于其姐及其外甥秀賴命運。
她必稱自己還将繼續說服家姐,進攻大坂之事萬請暫緩。
這般推斷,乃是因大坂冬戰前後,常高院熱心于兩廂陣營之間斡旋。
東軍先鋒乃藤堂高虎,高虎将與上野介正純商議後選出的三個替身編入軍中,于慶長十九年十月初八向大坂進發。
此次主力乃是東北諸藩。
家康想通過此次出征,考查伊達、上杉、佐竹諸氏對幕府忠心。
初十,家康接見趕往駿府的諸大名,十一日,家康出發。
初十接見諸将,為和歌山城主淺野長晟、佐賀城主鍋島勝茂、高知城主山内忠義、德島城主蜂須賀至鎮、岸和田城主小出吉英、臼杵城主稻葉典通、佐伯城主毛利高政、美濃八幡城主遠藤慶隆等。
不難看出,曾與家康同甘共苦、并肩為戰的人一個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都是其子孫。
“唉,年逾七十還要統領衆人子孫,征戰沙場,普天之下唯我德川家康啊!”這無疑為由衷的感慨。
但出了駿府城,家康并不甚急,十二日行至懸川,十三日抵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