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鐘銘風波
關燈
小
中
大
越貨、铤而走險之人,越能飛黃騰達,幾無人對此提出懷疑。
” “不,不但敢于對此提出懷疑,并着力維護太平世道的人,即是大禦所。
故,可說,已故信長公和大禦所幾是死敵。
” “精辟!”勝重不斷點頭,“是啊,信長公時代的好戰性情,到了太平時世之後,就變成了大敵。
人的心志一旦養成習性,就會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
” “說得好。
最近以來,光悅也忽地意識到,信長公誇耀武力,實際上,受害最深者乃是已故太閣……” “哦?已故太閣?” “是。
太閣從信長公那裡隻學會了武力征伐,并且成了此中高手。
他雖然将信長公統一天下的心願實現了,但之後當如何,信長公卻絲毫未教給他。
因此,他又欲把手從高麗伸向大明國,遭到了那樣的慘敗,把自己也搭了進去。
但這并非全是太閣的過錯,原因亦在于信長公先前所辟歧途。
” “精妙啊,老先生的思慮果然深遠。
” “此前光悅沒有想到這些,乃是因為愚魯。
新的東西總會淪為古舊,光悅隻是忽地意識到此。
” “新的東西總會淪為古舊?” “是啊。
日新月異,時日不會停留于一處,這才是天地之道啊。
” “嗯。
”勝重歪頭感慨了一陣子,方道,“那麼,關于此次的開光,我若現在就欲令其停止,先吹出一股何樣的風好呢?” “光悅倒也看出了些眉目。
” “哦?那你快說說,有無可避免亂事的速戰速決手段?”聽勝重這麼一說,光悅嘴角明顯露出一絲嘲笑,他使勁搖了搖頭。
“你是說,不能速決?”闆倉勝重吃驚地問道。
本阿彌光悅依然搖頭,嘲笑的皺紋加深了,“此乃信長公的亡靈和大禦所進行的決戰。
若是速戰速決,信長公就勝了。
” “哦,這話有趣。
不錯,這的确是信奉武力第一的信長公,和渴望天下太平的大禦所的決戰。
” “既如此,那就先下令中止開光儀式,再耐心等一段時日。
” “哦。
” “當然,尋常人會覺得這方法平庸無奇,認為這樣一來,就會給大坂準備的機會,但光悅卻不這般認為。
”光悅恢複了他那有些認真過頭的嚴肅神情,壓低了聲音,“首先,下令中止開光儀式,靜觀其變,那些心血來潮、立志入城之人就洩了氣,自會重新盤算。
一旦他們重新思量,事情就好辦了。
入城者不會再增長。
我們給予他們充分的考慮時間,讓他們想想,究竟何方會勝?這既是制勝的戰略,亦是一種充滿仁愛的關懷。
” 闆倉勝重似要停了呼吸,直盯着光悅的額頭。
“我不妨把那些甘為豐臣氏殉葬之人視為沙中之金。
他們懷着截然不同的打算,有欲為天主殉教者,也有欲出人頭地者。
因此,若過早追逼,恐令入城諸人狗急跳牆。
” “嗯。
” “并且,萬一入城者銳減,大坂城内的主戰之衆也就沒了主張,潰散而去。
即使不能如此黑白分明,起碼能看清浪人們的動向。
我們的對手可是信長公啊,故更要沉住氣,等為上策。
” 闆倉勝重這才輕輕拍膝道:“對,蒼天怎會有絕人之路!” “是。
即使等一段時日,還是會發生戰事。
既如此,則不必急功近利。
大人慢慢把他們圈起來,再讓他們思量,究竟是戰好,還是太平好……天下蒼生不喜歡戰仗。
這樣一來,大禦所身後就有了無數擁戴的百姓,大坂城就在時日流逝中被孤立。
他們肯思量,此戰所失便小。
” “嘿!”勝重有力地應道,“先生所言極是,我亦會将先生苦心禀報大禦所。
不錯,若是行正義之師,順應天下大勢,或許真的不必着急。
說實話,此前我一直在想怎樣才能将入大坂之人一舉收拾掉。
對,急不得,我們背後乃是天下蒼生。
” 此前始終默默傾聽的阿蜜,這時突然插進嘴來:“在大坂,已有偌多豪賈察覺到戰事難以避免,在暗中尋找退路了。
” “看來人們并未完全忘記戰火帶來的災難啊。
” 勝重附和了一句,卻聽阿蜜又說起一件意外的事來:“可是,也有人說,此乃大坂玩弄的謀略。
” “嗯?” “首先,大坂城附近以及各關隘,乃兵家必争之地,但仗卻打不到堺港,很多人遂逃到了堺港。
但也有人說,大坂乃是有意先讓衆人逃過去,再趁機控制堺港。
” “哦,這麼做有何好處?” “好處是……若不事先控制堺港,待班國和葡國的援軍來時,登陸就難
” “不,不但敢于對此提出懷疑,并着力維護太平世道的人,即是大禦所。
故,可說,已故信長公和大禦所幾是死敵。
” “精辟!”勝重不斷點頭,“是啊,信長公時代的好戰性情,到了太平時世之後,就變成了大敵。
人的心志一旦養成習性,就會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
” “說得好。
最近以來,光悅也忽地意識到,信長公誇耀武力,實際上,受害最深者乃是已故太閣……” “哦?已故太閣?” “是。
太閣從信長公那裡隻學會了武力征伐,并且成了此中高手。
他雖然将信長公統一天下的心願實現了,但之後當如何,信長公卻絲毫未教給他。
因此,他又欲把手從高麗伸向大明國,遭到了那樣的慘敗,把自己也搭了進去。
但這并非全是太閣的過錯,原因亦在于信長公先前所辟歧途。
” “精妙啊,老先生的思慮果然深遠。
” “此前光悅沒有想到這些,乃是因為愚魯。
新的東西總會淪為古舊,光悅隻是忽地意識到此。
” “新的東西總會淪為古舊?” “是啊。
日新月異,時日不會停留于一處,這才是天地之道啊。
” “嗯。
”勝重歪頭感慨了一陣子,方道,“那麼,關于此次的開光,我若現在就欲令其停止,先吹出一股何樣的風好呢?” “光悅倒也看出了些眉目。
” “哦?那你快說說,有無可避免亂事的速戰速決手段?”聽勝重這麼一說,光悅嘴角明顯露出一絲嘲笑,他使勁搖了搖頭。
“你是說,不能速決?”闆倉勝重吃驚地問道。
本阿彌光悅依然搖頭,嘲笑的皺紋加深了,“此乃信長公的亡靈和大禦所進行的決戰。
若是速戰速決,信長公就勝了。
” “哦,這話有趣。
不錯,這的确是信奉武力第一的信長公,和渴望天下太平的大禦所的決戰。
” “既如此,那就先下令中止開光儀式,再耐心等一段時日。
” “哦。
” “當然,尋常人會覺得這方法平庸無奇,認為這樣一來,就會給大坂準備的機會,但光悅卻不這般認為。
”光悅恢複了他那有些認真過頭的嚴肅神情,壓低了聲音,“首先,下令中止開光儀式,靜觀其變,那些心血來潮、立志入城之人就洩了氣,自會重新盤算。
一旦他們重新思量,事情就好辦了。
入城者不會再增長。
我們給予他們充分的考慮時間,讓他們想想,究竟何方會勝?這既是制勝的戰略,亦是一種充滿仁愛的關懷。
” 闆倉勝重似要停了呼吸,直盯着光悅的額頭。
“我不妨把那些甘為豐臣氏殉葬之人視為沙中之金。
他們懷着截然不同的打算,有欲為天主殉教者,也有欲出人頭地者。
因此,若過早追逼,恐令入城諸人狗急跳牆。
” “嗯。
” “并且,萬一入城者銳減,大坂城内的主戰之衆也就沒了主張,潰散而去。
即使不能如此黑白分明,起碼能看清浪人們的動向。
我們的對手可是信長公啊,故更要沉住氣,等為上策。
” 闆倉勝重這才輕輕拍膝道:“對,蒼天怎會有絕人之路!” “是。
即使等一段時日,還是會發生戰事。
既如此,則不必急功近利。
大人慢慢把他們圈起來,再讓他們思量,究竟是戰好,還是太平好……天下蒼生不喜歡戰仗。
這樣一來,大禦所身後就有了無數擁戴的百姓,大坂城就在時日流逝中被孤立。
他們肯思量,此戰所失便小。
” “嘿!”勝重有力地應道,“先生所言極是,我亦會将先生苦心禀報大禦所。
不錯,若是行正義之師,順應天下大勢,或許真的不必着急。
說實話,此前我一直在想怎樣才能将入大坂之人一舉收拾掉。
對,急不得,我們背後乃是天下蒼生。
” 此前始終默默傾聽的阿蜜,這時突然插進嘴來:“在大坂,已有偌多豪賈察覺到戰事難以避免,在暗中尋找退路了。
” “看來人們并未完全忘記戰火帶來的災難啊。
” 勝重附和了一句,卻聽阿蜜又說起一件意外的事來:“可是,也有人說,此乃大坂玩弄的謀略。
” “嗯?” “首先,大坂城附近以及各關隘,乃兵家必争之地,但仗卻打不到堺港,很多人遂逃到了堺港。
但也有人說,大坂乃是有意先讓衆人逃過去,再趁機控制堺港。
” “哦,這麼做有何好處?” “好處是……若不事先控制堺港,待班國和葡國的援軍來時,登陸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