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病急亂醫

關燈
因為譜代之間似有一股聲音:哪怕把忠鄰流放到沼津城也好……二月十四,家康又令譜代老臣提交誓書,以表明對一系列處置毫無異議,并對将軍忠心不二。

     不隻如此,為了表示對幕府有關德川内部騷動之裁斷的支持,廣橋兼勝和三條西實條兩位公卿作為敕使從京城出發,趕奔駿府。

    事實上,這一安排也是根據家康的意旨周密部署的結果。

    敕使的使命乃是向家康孫女、将軍秀忠之女和子小姐傳達進宮之令。

     如此一來,秀忠與宮廷的關系得到鞏固,将軍的地位固若磐石。

     風雲變幻的形勢下,片桐且元能有何等應對之策? 為了太平,家康所作準備細緻周密,滴水不漏。

    而與此相比,大坂的片桐且元所為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無論如何也要保全天下太平,并讓豐臣氏平安地存續下去,就此一心願,去歲在駿府城會面時,二人已互相挑明,達成一緻。

    為此,家康不容分說,将德川内部派閥分裂之根斬斷。

    對于親生兒子想要大坂的愚魯想法,家康亦斷然拒絕,并令其把福島城改築到高田。

    對于眼看就要成為洋教徒暴動中心人物的高山右近,家康并未對他施以秀吉公時的釘刑。

    “既然異國的神靈要比日本的好,那就滿足他們的心願,讓他去異國過活吧。

    ”于是,他便把高山右近連同家眷一起流放到了國外。

    應該說,此事的裁斷甚是合理。

    它告訴世人,現在已非可任意殺伐的亂世了,它把信奉的自由和與國有王法的沖突巧妙地避了開來。

     因此,對于和且元的約定,家康已利索地予以兌現,剩下的就看且元如何行事了。

     且元卻在“移封”一事上未取得絲毫進展。

    恰在這時,秀賴稱有事尋他商量,說是想把已故太閣的遺産——千錠秤砣金,改鑄成分量為四錢八分的一兩小判:“現今世上風聲不穩,為防萬一,我想把這些金子收拾收拾,請你想想辦法。

    ” 聽到秀賴如此吩咐,且元頓覺眼前發黑。

    大野治長等人已以修築大坂城的名義,開始聯絡各地浪人進城。

    改鑄一兩小判,必是想将其用作軍饷。

    “還請大人三思。

    在如此敏感時刻,這樣做恐會招緻江戶誤解,必認為大坂乃是蓄意謀反啊。

    ” 但澱夫人與織田有樂齋,竟都視若當然。

     “軍饷?你可不要蠱惑人心。

    即使要把已入城的洋教徒和傳教士趕出去,也需要錢啊。

    事到如今,怎能讓剩下的黃金閑置?”秀賴道。

     如此一說,且元無法拒絕了。

    為了建造大佛殿,就連内庭的開銷也都大大減少,管事甚至為此屢屢抱怨。

    且元決定以此為契機,高談“移封”之事,遂答應改鑄。

    一旦被人說成要用這些錢做軍饷,事情就鬧大了,故無論如何,且元都要作出将錢财用于建造大佛殿之态。

     可是,片桐且元的一片苦心果真有用嗎? 人願不如天願。

    家康愈是嚴厲地控制德川衆人,大坂的反感就愈甚,妄想之火亦愈燒愈猛。

     人的器量之差實如天地之别。

    設若片桐且元掌舵幕府,德川和幕府必已大亂。

    但且元還能感到大坂之危。

    大坂城内既無大久保忠鄰和本多父子那般對立,也無秀忠與忠輝這等極易發生内部大動的隐患,其旁也無伊達政宗、前田利長這等風雲人物。

    但盡管如此,洋教、浪人、移封,以及圍繞這些問題的妄想,便已讓大坂亂成了一鍋粥。

     而且,且元可敞開心扉,向其傾訴煩惱的人,幾已絕迹。

    加藤清正和淺野長政父子俱已不在。

    幸長于去歲八月去世,僅三十八歲,聽說似是由于生活放蕩而染上風流病。

    福島正則現在幾乎足不出江戶,而一旦貿然與高台院商量,定會引起澱夫人不滿…… 但若一直放任下去,家康遲早會派來诘問使。

    到時該如何回答? 隻有一個人似還可倒倒苦水,此人便是所司代闆倉勝重,隻是如今的勝重卻是在上方執行家康命令的人……且元思來想去,決定把一切全記錄下來。

    這種心情背後,隐藏着他可悲而無奈的決心:一旦家康暴怒,欲對豐臣氏下手,自己就算一死,也要保全豐臣氏。

    照且元的能力,他或許無法挽救豐臣氏,但他并未完全絕望,他尚有最後一手棋,便是先建成大佛殿,讓澱夫人和秀賴安心,之後,再向他們母子挑明事态。

    但在此之前,家康還能繼續信任他嗎? 且元寫累了,擱下筆,茫然凝視着書院的窗棂,一動不動。

    他無法抹掉心頭的不安,為自己的無力悲恸。

     且元又思量,是否應與有樂商議一下?盡管為叔侄,但有樂和常真人道談不來。

    最近,有樂已明顯衰老,唯頭腦還算犀利。

    哪怕他用諷刺的口吻給自己一點暗示也好啊。

     想到這裡,且元拍手把近侍叫來,令其先去向有樂通報。

     “你就說我想去打攪他一下。

    他恐正因初春風寒而卧床呢,但我确有要事見他。

    ” 未幾,有樂給了且元一貫的回複:“誠如你所料,我确因風寒卧床。

    隻是,你若帶着好禮前來探望,我也不會不起來相見。

    ” 于是,且元就照所說,攜一壺紅酒前去造訪,去了一看,有樂哪有生病的樣子,他正獨對着棋盤,陷入沉思。

     “市正,看來戰事實不會從這世上消失啊。

    ” “淨說不吉利的話。

    ” “但老這般無聊,隻有一個人,也想讓白棋和黑棋厮殺。

    看來人總喜歡愚蠢的争鬥。

    ” 且元笑着拿出酒壺,“且先放下,歇息片刻吧。

    這可是寶石酒壺啊。

    ” “酒我收下了。

    隻是,要讓我拿出一個辦法讓豐臣氏永享太平,恕難從命。

    ” “哦……這麼說,您不指望少君?” “哼!是恨!也許出言不當了。

    ”說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