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待者二人。
至夜中,詐謂六一卒病委笃,以次呼其家人,家人皆愕。
卒意不意,先後奔入,希光皆殺之,盡滅其宗。
因斬六一頭置囊中,馳至董昌葬所,以其頭祭之。
明日,悉召山下人告之曰:吾以此。
下報董君,吾死不媿魂魄矣。
以衣帶自缢而死。
宋韓希孟 韓希孟,宋韓魏公琦五世孫女,少明慧,知讀書,嫁??陽之賈瓊時,始字确供婦職。
會元兵破巴陵為卒所。
掠,将獻其主。
孟時年十八,知不可免,乘間作詩一律,書之,以藏于練帶中。
其詩日:我質本瑚琏,宗廟供蘋蘩。
一朝嬰禍難,失身戎馬間。
甯當血創死,不作衽席完。
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
長号赴洪流,激烈摧心肝。
遂赴水死。
三日後,其屍始出。
因于練帶中見其詩句,觀者為之栗然。
宋忠臣婦 宋趙昂發為池州通判,攝唧事,繕壁聚糧,為固守計。
及元兵遊騎至,都統張林陰遣人納款。
昂發知事不濟,謂妻雍氏曰:城将破,我守臣不可去,汝先出。
雍曰:君為命官,妾為命婦,君為忠臣,妾獨不能為忠臣婦乎?昂發笑日:此豆汝所能耶?雍請先死,昂發笑能之。
及元将上城,即晨起書幾上日:國不可背,城不可降,夫婦同死,節義成雙。
雍氏遂與夫同缢。
從容堂。
羅惜惜 浙東張忠父與羅仁卿鄰居,張宦族而貧,羅崛興而富。
宋端平間,兩家同日生産。
張生子名幼謙,羅生女名惜惜。
稍長,羅女寄學于張人,常??日同日生者,合為夫婦。
張子、羅女私以為然,密立劵約,誓必偕老。
兩家父母罔知也。
年十數歲,嘗私合于齋東石榴樹下,自後無間。
明年,羅女不複來學。
張子雖屢至羅門,閨院深邃,終不見。
女至,反張子書詞,名一剪梅雲:同年同日又同窗,不似鸾鳳,誰似鸾鳳?石榴樹下事匆忙,驚散鴛鴦,折散鴛鴦。
一年不到讀書堂。
教不思量,怎不思量?朝朝暮暮隻燒香。
有分成雙,願早成雙。
伺其婢連日不至,又成詩雲:昔人一别恨悠悠,猶把梅花寄隴頭。
咫尺花閉君不見,有人獨自對花愁。
一日,婢至,與名雲:齋前旃花巳開,可托折梅花遞回信,來去無報音。
明年,随父忠父,館寓越州太守齋,兩年方歸。
羅女遣婢餽錢,箧中有金錢十枚,相思子一粒。
張大喜,語婢欲得一會期,且複書一詩雲:一朝不見似三秋,真個三秋愁不愁。
金錢難買尊前笑,一粒相思死不休。
嘗擲金錢為戲,母見诘之,雲得之羅女。
丹覺其意,遣裡妪問婚。
羅父母以其貧,不許,日:若會及第做官則可。
明年,張又随父同越順大守候差于京,又兩年方歸,而羅氏受裡富室辛氏聘矣。
張大恨,作詞名長相思雲:天有神,地有神,海誓山盟字字真,如今墨尚新。
過一春又一春,不解金錢變作銀,如何忘卻人。
遣裡妪密送與女。
女言受聘乃父母意,但得君來會面,甯與君俱死,永不願與他人俱生也。
羅屋後牆内有山茶數株,可以攀緣。
及牆,約張候于牆外,中夜令婢登牆,用竹梯置牆外以度。
凡伺候三夕而失期,賦詩雲:山茶花樹隔東風,何啻雲山萬萬重。
銷金帳煖貪春夢,人在月明風露中。
複遣裡妪遞去。
女言三夕不寐,無間可乘,約以今夕燈燭後為期。
至期,果有竹梯在牆外,遂登牆綠樹而下。
女延人室登閣,極其缱绻,遂訂後期,以樓西明三燈為約。
如至牆外止一燈,不可候也。
自後無夕不至,或一二夕,或三四夕,明三燈,則牆外亦有竹梯矣。
月餘,又随父館寓湖北帥廳。
先數日,相與泣别,女遺金帛甚厚,曰:幸未即嫁,則君此歸尚有會期,否則君苴索我于井中,結來世姻矣。
其年,張赴湖北留寓,試畢歸裡,則女亦拟是各出。
适聞張歸,即遣婢訂約今夕,且書蔔算子詞一阕雲:幸得那人歸,怎便教來也。
一曰相思十二辰,直是情難舍。
本是好姻緣,又怕姻綠。
假若是教随别個人,相見黃泉下。
張如約至,女喜且怨,日:幸有期會,子曷為又往湖北去?乃不務早歸,從今若無夜不會,亦秪創月餘矣。
當與君極歡,雖死無恨。
君少年才俊,前程未可量,妾不敢以世俗兒女熊遨君俱死也。
相對泣下久之,張索筆和其蔔筭子雲:去時不由人,歸怎由人也。
羅帶同心結到成底事,教稱舍。
心是十分直,情沒些兒。
假若道歸遲打棹篦,甘受三千下。
自是遂無夜不至。
半月餘,為羅父母所覺,執送有司。
女機井不果,令人日夕随之。
張到官,麻曆具實供答。
宰憐其才,欲貸其罪,而辛氏有巨赀,必欲究竟。
張母遣信報其父,父懇湖北帥,關節本郡太守。
未幾,湖北師寓試揭曉,張作周易魁旗鈴
至夜中,詐謂六一卒病委笃,以次呼其家人,家人皆愕。
卒意不意,先後奔入,希光皆殺之,盡滅其宗。
因斬六一頭置囊中,馳至董昌葬所,以其頭祭之。
明日,悉召山下人告之曰:吾以此。
下報董君,吾死不媿魂魄矣。
以衣帶自缢而死。
宋韓希孟 韓希孟,宋韓魏公琦五世孫女,少明慧,知讀書,嫁??陽之賈瓊時,始字确供婦職。
會元兵破巴陵為卒所。
掠,将獻其主。
孟時年十八,知不可免,乘間作詩一律,書之,以藏于練帶中。
其詩日:我質本瑚琏,宗廟供蘋蘩。
一朝嬰禍難,失身戎馬間。
甯當血創死,不作衽席完。
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
長号赴洪流,激烈摧心肝。
遂赴水死。
三日後,其屍始出。
因于練帶中見其詩句,觀者為之栗然。
宋忠臣婦 宋趙昂發為池州通判,攝唧事,繕壁聚糧,為固守計。
及元兵遊騎至,都統張林陰遣人納款。
昂發知事不濟,謂妻雍氏曰:城将破,我守臣不可去,汝先出。
雍曰:君為命官,妾為命婦,君為忠臣,妾獨不能為忠臣婦乎?昂發笑日:此豆汝所能耶?雍請先死,昂發笑能之。
及元将上城,即晨起書幾上日:國不可背,城不可降,夫婦同死,節義成雙。
雍氏遂與夫同缢。
從容堂。
羅惜惜 浙東張忠父與羅仁卿鄰居,張宦族而貧,羅崛興而富。
宋端平間,兩家同日生産。
張生子名幼謙,羅生女名惜惜。
稍長,羅女寄學于張人,常??日同日生者,合為夫婦。
張子、羅女私以為然,密立劵約,誓必偕老。
兩家父母罔知也。
年十數歲,嘗私合于齋東石榴樹下,自後無間。
明年,羅女不複來學。
張子雖屢至羅門,閨院深邃,終不見。
女至,反張子書詞,名一剪梅雲:同年同日又同窗,不似鸾鳳,誰似鸾鳳?石榴樹下事匆忙,驚散鴛鴦,折散鴛鴦。
一年不到讀書堂。
教不思量,怎不思量?朝朝暮暮隻燒香。
有分成雙,願早成雙。
伺其婢連日不至,又成詩雲:昔人一别恨悠悠,猶把梅花寄隴頭。
咫尺花閉君不見,有人獨自對花愁。
一日,婢至,與名雲:齋前旃花巳開,可托折梅花遞回信,來去無報音。
明年,随父忠父,館寓越州太守齋,兩年方歸。
羅女遣婢餽錢,箧中有金錢十枚,相思子一粒。
張大喜,語婢欲得一會期,且複書一詩雲:一朝不見似三秋,真個三秋愁不愁。
金錢難買尊前笑,一粒相思死不休。
嘗擲金錢為戲,母見诘之,雲得之羅女。
丹覺其意,遣裡妪問婚。
羅父母以其貧,不許,日:若會及第做官則可。
明年,張又随父同越順大守候差于京,又兩年方歸,而羅氏受裡富室辛氏聘矣。
張大恨,作詞名長相思雲:天有神,地有神,海誓山盟字字真,如今墨尚新。
過一春又一春,不解金錢變作銀,如何忘卻人。
遣裡妪密送與女。
女言受聘乃父母意,但得君來會面,甯與君俱死,永不願與他人俱生也。
羅屋後牆内有山茶數株,可以攀緣。
及牆,約張候于牆外,中夜令婢登牆,用竹梯置牆外以度。
凡伺候三夕而失期,賦詩雲:山茶花樹隔東風,何啻雲山萬萬重。
銷金帳煖貪春夢,人在月明風露中。
複遣裡妪遞去。
女言三夕不寐,無間可乘,約以今夕燈燭後為期。
至期,果有竹梯在牆外,遂登牆綠樹而下。
女延人室登閣,極其缱绻,遂訂後期,以樓西明三燈為約。
如至牆外止一燈,不可候也。
自後無夕不至,或一二夕,或三四夕,明三燈,則牆外亦有竹梯矣。
月餘,又随父館寓湖北帥廳。
先數日,相與泣别,女遺金帛甚厚,曰:幸未即嫁,則君此歸尚有會期,否則君苴索我于井中,結來世姻矣。
其年,張赴湖北留寓,試畢歸裡,則女亦拟是各出。
适聞張歸,即遣婢訂約今夕,且書蔔算子詞一阕雲:幸得那人歸,怎便教來也。
一曰相思十二辰,直是情難舍。
本是好姻緣,又怕姻綠。
假若是教随别個人,相見黃泉下。
張如約至,女喜且怨,日:幸有期會,子曷為又往湖北去?乃不務早歸,從今若無夜不會,亦秪創月餘矣。
當與君極歡,雖死無恨。
君少年才俊,前程未可量,妾不敢以世俗兒女熊遨君俱死也。
相對泣下久之,張索筆和其蔔筭子雲:去時不由人,歸怎由人也。
羅帶同心結到成底事,教稱舍。
心是十分直,情沒些兒。
假若道歸遲打棹篦,甘受三千下。
自是遂無夜不至。
半月餘,為羅父母所覺,執送有司。
女機井不果,令人日夕随之。
張到官,麻曆具實供答。
宰憐其才,欲貸其罪,而辛氏有巨赀,必欲究竟。
張母遣信報其父,父懇湖北帥,關節本郡太守。
未幾,湖北師寓試揭曉,張作周易魁旗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