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士挑戰,三行造吳師,呼自劉,吳師觀之。

    越因伐吳,敗之姑蘇,傷吳王阖盧指,軍卻七裡。

    吳王病傷而死。

    阖廬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

    三年,乃報越王。

    夫差元年,以大天伯嚭為大宰,習戰射,常以報越為志。

     二年,吳王悉精兵以伐越,敗之夫椒,報姑蘇也。

    趙王句踐乃以甲兵五千人栖于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而行成,請委國為臣妾。

    吳王将許之,伍子胥谏曰:昔有過氏殺斟灌以伐斟,尋滅。

    夏後帝相,帝相之妃後缗方娠,逃于有仍,而生少康。

    少康為有仍牧正。

    有過又欲殺少康,少康奔有虞。

    有虞思夏德,于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于綸。

    有田有成,有衆一旅。

    後遂收夏衆,撫其官。

    職使人誘之,遂滅有過氏,複禺之續,祀夏配天,不失眉物。

    今吳不如有過之強,而句踐大于少康,今不因此而滅之,又将寬之,不亦難乎?且句踐為人能辛苦,今不減,後必悔之。

    吳王不聽,聽太宰嚭,卒許越平,與盟而罷兵去。

     七年,吳王夫差聞齊景公死,而大臣争寵,新君弱,乃興師北伐齊。

    子胥谏曰:越王句踐食不重昧,衣不重采,吊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衆。

    此人不死,必為吳患。

    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務齊,不亦謬乎?吳王不聽,遂北伐齊,敗齊師于艾陵。

    至缯,召魯哀公而征百牢。

    季康子使子貢以周禮說太宰嚭,乃得止。

    因留略地于齊、魯之南。

    九年,為驺伐魯,至,與魯盟,乃去。

    十年,因伐齊而歸。

    十一年,複北伐齊。

    越王句踐率其衆以朝吳,厚獻遺之。

    吳王喜。

    唯子胥懼日是棄吳也,谏曰:越在腹心,今得志于齊,猶石田無所用目。

    盤庚之诰有颠越勿遺,商之以興。

    吳王不聽,使子胥于齊。

    子胥屬其子于齊鮑氏,還報吳王。

    吳王聞之,大怒,賜子胥屬镂之劍以死。

    将死,曰:樹吾墓上以梓,令可為器,扶吾眼,置之吳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

    齊鮑氏弑齊悼公。

    吳王聞之,哭于軍門外三日,乃從海上攻齊。

    齊人敗吳,吳王乃引兵歸。

    十三年,吳召魯、衛之君,會于橐臯。

     十四年春,吳王北會諸侯于黃池,欲霸中國,以全周室。

    六月戊子,越王句踐伐吳。

    乙酉,越五千人與吳戰。

    丙戌,虜吳太子友。

    丁亥,入吳。

    吳人告敗于王夫差,夫差惡其聞也,或洩其語。

    吳王怒,斬七人于幕下。

    七月辛醜,吳王與晉定公争長,吳王曰:于周室,我為長。

    晉定公曰:于姫姓我為伯。

    趙鞅怒,将伐吳,乃長晉定公。

    吳王巳盟,與晉别,欲伐宋,太宰嚭曰:可勝而不能居也。

    乃引兵歸國。

    國亡,太子内空。

    王居外久,士皆罷敝。

    于是乃使厚币以與越平。

    十五年,齊田常殺簡公。

    十八年,趙益強,越王句踐率丘使伐,敗吳師于笠澤。

    楚滅陳。

    二十年,越王句踐複伐吳。

    一十一年,遂圍吳。

    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敗吳。

    越王苟踐欲遷吳王夫差于甬東,予百家居之。

    吳王日: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

    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

    遂有刭死。

    越王滅吳,誅大宰嚭,以為不忠而歸 專諸 專諸者,吳堂邑人也。

    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吳也,知專諸之能。

    伍子胥既見吳任僚,說以伐楚之利。

    吳公子光日:彼伍員父兄皆死于楚,而員言伐楚,欲自為報私供也,非能為吳。

    吳王乃止。

    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殺吳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說以外事。

    乃進專諸于公子光。

    光之父曰吳王諸樊。

    諸樊弟三人,次日餘祭,次日餘昧,次日季子劄。

    諸樊知季子劄賢而不立太子,以次傳三第,卒欲緻國于季子劄。

    諸樊既死,傳餘祭,餘祭死,傳夷昧,夷昧死,當傳季子劄。

    季子劄逃,不肯立。

    吳人乃立夷昧之子僚為王。

    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當立,必以子乎?則光真适嗣當立。

    故嘗陰養謀臣以求立。

    光既得專諸,善,客待之。

    九年而楚平王死。

    春,吳王僚欲因楚喪,使其二弟公子蓋餘屬庸将兵圍楚之灊,使延陵李子于晉,以觀諸候之變。

    楚發兵絕吳,将蓋餘屬庸跖,吳兵不得還于。

    是公子光謂專諸日:此時不可失,不求何獲?且光真王嗣當立,季子雖來,不吾廢也。

    專諸日:王僚可殺也。

    冊老子弱,而兩弟将兵伐楚,楚絕其後。

    方今吳外困于文,而内空無骨鲠之臣,是無如我何。

    公子光頓首日: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洑甲十于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

    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門戶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夾立侍,皆待長钺。

    酒既酣,公子光佺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七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

    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七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殺專諸。

    王人擾亂。

    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盡滅之,遂自立為王,是為阖闾。

    阖闾乃封專諸之子以為上卿要離。

     要離 許得罪出奔吳。

    王乃取其妻子,焚棄于市。

    要離乃奔諸侯而行怨言,以無罪聞于天下,遂如衛求見慶忌,見曰:阖闾無道,王子所知,今戮吾妻子,焚之千市,無罪見誅。

    吳國之事,吾知其情,願因王子之勇,阖闾可得也,何不與我東之吳?慶忌信其謀。

    後三月,揀練土卒,遂名将渡江于中流。

    要離力微,坐于上風,因風勢,以矛鈎其冠,順風而刺慶忌。

    慶忌顧而揮之,三捽其頭于水中,乃加于膝上。

    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左右欲殺之,慶忌止之曰:此是天下之勇十,豈可一曰而殺天下勇士仁人哉!乃誡左右曰:可今遣吳,以旌其忠。

    于是慶忌死。

     要離渡至江陵,愍然不行。

    從者曰:君何不行?要離曰:殺吾妻子以事其君,非仁也。

    為新君而殺故君之子,非義也。

    重其死,不貴無義。

    今吾貪生棄行,非義也。

    夫人有三惡以立于世,吾何面目以視天下之士?言訖,遂投身于江。

    未絕,從者出之,要離曰:吾甯能不死乎?從者曰:君且勿死,以俟爵祿。

    要離乃自斷手足,伏劍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