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明柘浦徐廣廣居甫輯 明平昌黃國士允符甫校 齊國 孟嘗君 孟嘗君名文,姓田氏。

    文之父曰靖國君田嬰。

    田嬰者,齊威王少子,而齊宣王庶第也。

    田嬰自威王時任職用事,與成侯、鄒忌反,田忌将而救韓伐魏。

    成侯與田忌争寵,成侯賣田忌,田忌懼,襲齊之邊邑,不勝,亡走。

    會威王卒,宣王直知成侯賣田忌,乃複召田忌以為将。

    宣王二年,田忌與孫膑、田嬰俱伐魏,敗之馬陵,虜魏大子申,而殺魏将龐涓。

    宣王七年,田嬰使于韓、魏,韓、魏服于齊。

    嬰與韓昭侯、魏惠王會齊宣王東阿,南盟而去。

    明年,複與梁惠王會甄。

    是歲,梁惠王卒。

    宣王九年,田嬰相濟。

    齊宣王與魏襄王會徐州而相王也。

    楚威王聞之,怒田嬰。

    明年,楚伐敗齊師于徐州,而使人逐田嬰。

    田嬰使張醜說楚威王,威王乃止。

    田嬰相齊,十一年,宣王卒,湣王即位。

    即位三年,而封田嬰于薛。

    初,田嬰有子四十餘人,其賤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

    嬰告其母曰:勿舉也。

    其母竊舉生之。

    及長,其母因兄弟而見其子文于田嬰。

    田嬰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頓首,因曰:君所以不舉五月子者,何故?嬰曰: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将不利其父母。

    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戶耶?嬰默然。

    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憂焉?必受命于戶,則高其戶耳,誰能至者?嬰曰:子休矣。

    久之,文承間問其父。

    嬰曰:子之子為何?曰:為孫。

    孫之孫為何?曰:為玄孫。

    玄孫之孫為何?曰:不能知也。

    文曰:君用事相齊,至今三王。

    矣,齊不加廣,而君私家富累萬金,門下不見一賢者。

    文聞将門必有将,相門必有相。

    今君後宮蹈绮谷,而士不得短褐;仆妾餘梁肉,而士不厭糟糠。

    今君又尚厚積餘藏,欲以遺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損。

    文竊怪之。

    于是嬰乃禮文,使主家待賓客,賓客日進,茗聲聞于諸侯。

    諸侯皆使人請薛公田嬰,以文為太子,嬰許之。

    嬰卒,谥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為孟嘗君。

    孟嘗君在薛,招緻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歸孟嘗君。

    孟嘗君舍業,厚遇之,以故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

    孟嘗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後常有待。

    史主記君所與客語,問親戚居處。

    客去,孟嘗君卩使使存問,獻遺其親戚。

    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辍食辭去。

    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客慚自刭。

    士以此多歸孟嘗君。

    孟嘗君客無所擇,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為孟嘗君親巳。

    秦昭王聞其賢,乃先使泾陽君為質于齊,以求見孟嘗君。

    孟嘗君将入秦,賓客莫欲其行,谏不聽。

    蘇代謂曰:今旦代從外來,見木偶人,與土偶人相與語,木偶人日:天爾,子将敗矣。

    土偶人曰:我生于土,敗則歸土。

    今天兩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

    今秦虎狼之國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還,君得無為土偶人所笑乎?孟嘗君乃止。

    齊湣王二十五年,複卒使孟嘗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嘗君為秦相。

    人或說秦昭王曰: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

    于是秦昭王乃止。

    囚孟嘗君,謀欲殺之。

    孟嘗君使人。

    抵昭王幸姬,求解。

    幸姬曰:妾願得君狐白裘。

    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

    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

    孟嘗君患之,徧問客,莫能對。

    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

    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藏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姫。

    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

    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夜半至函谷關。

    秦昭王後悔,出孟嘗君,求之,卩去,即使人馳傳逐之。

    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

    客。

    孟嘗君恐,追至。

    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鶢鳴而鶢盡鳴,遂發傳出,出如食頃,秦追果至關卩後孟嘗君出,乃還。

    始孟嘗君列此二人于賓客,賓客盡羞之。

    及孟嘗君有秦難,卒此二人拔之。

    自是之後,客皆服。

    盂嘗君過趙,趙平原君客之。

    趙人聞孟嘗君賢,出觀之,皆笑曰:始以薛公為魁然也,今視之,乃耿小丈夫耳。

    孟嘗君聞之,怒,客與俱者下,所擊殺數百人,遂滅一縣以去。

    齊湣王不自得,以其遣孟嘗君。

    孟嘗君至,則以為齊相,任政。

    孟嘗君怨秦,将以齊為韓、魏攻楚,因與韓、魏攻秦,而借兵食于西周。

    蘇代為西周,謂曰:君以齊為韓、魏攻楚九年,取宛、葉,以北強韓魏。

    今複攻秦以益之,韓、魏南無楚憂,西無秦患,則齊危矣。

    韓、魏必輕齊畏秦,臣為君危之。

    君不如令獘邑深合于秦,而君無攻,又無借兵食。

    君臨函谷而無攻,令獘邑以君之情謂秦昭王曰:薛公必不破秦以強韓、魏,其攻秦也,欲王之令楚王割東國以與齊,而秦出楚懷王以為和,君令弊邑以此惠秦,秦得無破,而以東國自免也,秦必欲之。

    楚王得出,必德齊。

    齊得東國益強,而薛世世無患矣。

    秦不大弱而處三晉之西,三晉必重齊。

    薛公曰:善。

    因令韓、魏賀秦,使三國無攻,而不借兵食于西周矣。

     是時,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