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
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
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糾敗,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食祿于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财,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
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于周室。
桓公實圵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
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
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于諸侯。
晏平仲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
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
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語及之則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
國有道則順命,無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越石父賢,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塗,解左骖贖之,載歸,弗謝。
人阈久之,越石父請絕。
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诎于不知巳而信于知巳者。
方吾在缧袣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以感寤而贖我,是知我。
知我而無禮,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為上客。
晏子為齊相,出,其禦之妻從門間而??其夫。
其夫為相禦,擁大蓋,策驷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既而歸,其妻請去。
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
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湥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禦,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禦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淳于髡 淳于髡者,齊之贅壻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
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隐,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日暮。
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說之以隐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
王知此鳥何也?王日:此鳥不飛則巳一飛沖天;不鳴則巳,一鳴驚人。
于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誅一人,賞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語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
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枚兵,赍金百斤,車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
王日:先生少之乎?髡日:何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穰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窭滿篝,污邪滿車,五榖蕃熟,穰穰滿家。
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齊威王乃益齋,簧金千镒,白璧十雙,車馬百驷。
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
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說,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鬥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日:先生飲一鬥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禦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鬥,徑醉矣。
若親有嚴客,髡卷鞲鞠,&侍酒于前,時賜餘瀝,奉觞上壽,數起,飲不過二鬥,徑醉矣。
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鬥,徑醉矣。
若乃州闾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畹,六博投壺,相引為曹。
握手無罰,目眙不禁。
前有堕珥,後有遺??。
髡??樂此,飲可八鬥。
而醉。
二參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
堂上燭滅,主人畹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芗澤。
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
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以諷谏焉。
齊王曰:善。
乃罷長夜之飲,以髡為諸侯王客,宗室置酒,髡嘗在側。
司馬喜 陰姫與江姬争為後。
司馬喜謂陰姬公曰:事成則有土得民,不成則恐無身。
欲成之,何不見臣乎?陰姬公稽首曰:誠如君言,事何可豫道者?司馬喜即奏書中山王曰:臣聞弱趙強中山。
中山王說而見之,曰:願聞趙強中山之說。
司馬喜曰:臣願之趙,觀其地形險阻,人民貧富,君臣賢不肖,商敵為資,未可豫陳也。
中山王遣之,見趙王曰:臣聞趙天下善為音,佳麗人之所出也。
今者臣來至境,入都邑,觀人民謠俗,容貌顔色,殊無佳麗美好者。
以臣所行多矣,周流無所不至,未嘗見人有中山陰姫者也。
不知者特以為神人,言不能及也。
其容貌顔色,固巳過絕人矣。
若其眉目準頞權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後,非諸侯之姬也。
趙王意移,大悅,曰:吾願請之,何如?司馬喜曰:臣竊見其佳麗,口不能無道爾。
即欲請之,是非臣所敢議,願王無洩也。
司馬喜辭去,歸報中山王曰:趙王非賢王也,不好道德而好色,不好仁義而好男力。
臣聞其乃欲請所謂陰姬者。
中山王作色不悅。
司馬喜曰:趙,強國也,其請之必矣。
王如不與,即社稷危矣,與之,即為諸戾笑。
中山王曰:為将柰何?司馬喜曰:王立為後,以絕。
趙王之意,世無請後者,雖欲得請之,鄰國,不與也。
中山王遂立為後,趙王亦無請言也。
二卷終
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
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糾敗,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食祿于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财,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
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于周室。
桓公實圵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
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
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于諸侯。
晏平仲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
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
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語及之則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
國有道則順命,無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越石父賢,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塗,解左骖贖之,載歸,弗謝。
人阈久之,越石父請絕。
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诎于不知巳而信于知巳者。
方吾在缧袣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以感寤而贖我,是知我。
知我而無禮,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為上客。
晏子為齊相,出,其禦之妻從門間而??其夫。
其夫為相禦,擁大蓋,策驷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既而歸,其妻請去。
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
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湥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禦,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禦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淳于髡 淳于髡者,齊之贅壻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
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隐,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日暮。
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說之以隐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
王知此鳥何也?王日:此鳥不飛則巳一飛沖天;不鳴則巳,一鳴驚人。
于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誅一人,賞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語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
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枚兵,赍金百斤,車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
王日:先生少之乎?髡日:何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穰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窭滿篝,污邪滿車,五榖蕃熟,穰穰滿家。
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齊威王乃益齋,簧金千镒,白璧十雙,車馬百驷。
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
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說,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鬥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日:先生飲一鬥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禦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鬥,徑醉矣。
若親有嚴客,髡卷鞲鞠,&侍酒于前,時賜餘瀝,奉觞上壽,數起,飲不過二鬥,徑醉矣。
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鬥,徑醉矣。
若乃州闾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畹,六博投壺,相引為曹。
握手無罰,目眙不禁。
前有堕珥,後有遺??。
髡??樂此,飲可八鬥。
而醉。
二參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
堂上燭滅,主人畹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芗澤。
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
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以諷谏焉。
齊王曰:善。
乃罷長夜之飲,以髡為諸侯王客,宗室置酒,髡嘗在側。
司馬喜 陰姫與江姬争為後。
司馬喜謂陰姬公曰:事成則有土得民,不成則恐無身。
欲成之,何不見臣乎?陰姬公稽首曰:誠如君言,事何可豫道者?司馬喜即奏書中山王曰:臣聞弱趙強中山。
中山王說而見之,曰:願聞趙強中山之說。
司馬喜曰:臣願之趙,觀其地形險阻,人民貧富,君臣賢不肖,商敵為資,未可豫陳也。
中山王遣之,見趙王曰:臣聞趙天下善為音,佳麗人之所出也。
今者臣來至境,入都邑,觀人民謠俗,容貌顔色,殊無佳麗美好者。
以臣所行多矣,周流無所不至,未嘗見人有中山陰姫者也。
不知者特以為神人,言不能及也。
其容貌顔色,固巳過絕人矣。
若其眉目準頞權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後,非諸侯之姬也。
趙王意移,大悅,曰:吾願請之,何如?司馬喜曰:臣竊見其佳麗,口不能無道爾。
即欲請之,是非臣所敢議,願王無洩也。
司馬喜辭去,歸報中山王曰:趙王非賢王也,不好道德而好色,不好仁義而好男力。
臣聞其乃欲請所謂陰姬者。
中山王作色不悅。
司馬喜曰:趙,強國也,其請之必矣。
王如不與,即社稷危矣,與之,即為諸戾笑。
中山王曰:為将柰何?司馬喜曰:王立為後,以絕。
趙王之意,世無請後者,雖欲得請之,鄰國,不與也。
中山王遂立為後,趙王亦無請言也。
二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