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唐秀才持己端正 元公子自敗家聲

關燈
了親,豈不是一樣受用?” 元晏道:“ 花家是我妻子,莊家是别人妻子,騙将來落得受用,怎說是一樣?”張媒婆道:“我說的是老實話,你不聽便罷!”元晏見張媒婆話不投機,便自家暗想道:“ 早知今日這等難得見面,前日他與我交歡之時何等親愛,不如竟說出我是元公子,他自然思量嫁我,不思量嫁唐呆子。

    可惜不曾說明,他隻認我是唐呆子,不知是我,明日嫁過去,知道錯時再思量我,豈不遲了?為今之計,要圖莊小姐,必先将我與他私會透個風兒在唐呆耳朵裡。

    他是個好名之人,怕出醜惹人笑話,自然退親。

    他退了,我再用機謀去求,不怕不歸于我。

    隻是這風兒怎吹得到他耳朵 裡?” 想 了 一 會 道:“必須如此如此。

    ” 遂日日帶了繡鴛鴦,走到虎丘與半塘閑撞。

     這日,恰好遇見王鶴。

    二人拱拱手,王鶴問道:“子過兄要往那裡去?” 元晏道:“弟聞得虎丘有一高手裱褙,我有一幅心愛畫兒,要到那裡與他裱褙。

    ” 王鶴道:“ 甚麼名筆妙墨,可借一觀否?” 元晏笑道:“ 此非名筆妙墨,卻比那名筆妙墨相去天淵。

    本該請兄賞鑒,奈其中有許多委曲難對人言,非我吝惜一觀。

    ” 王鶴道:“ 既是看不得,弟離别罷。

    ”元晏道:“畫雖看不得,難道朋友就疏了?我與兄久不相會,今 日 既 遇,怎 生 匆 匆 就 去?沽 飲 三 杯,未 為 不可。

    ”言訖,就拖了王鶴的手,到一個酒店中坐下,叫酒家取些酒肴,二人對飲。

    飲到半酣,元晏忽微微自笑,匆又長歎數聲。

    王鶴問其何故,元晏皺着雙眉道:“小弟胸中有無限之樂,又有無限之苦,可惜對兄說不得。

    ” 王鶴道:“ 相知朋友,肝膽可傾,有甚麼說不得?” 元晏道:“ 一來兒女私情,二來事關閨閣,三來事已不諧,說來恐兄洩漏,故不敢說耳!” 王鶴道:“弟從來忍穩,兄但說不妨!” 元晏道:“兄真個要說?弟斷然不說,今将這幅畫借兄一看,兄聰明人,便可想見矣!”王鶴道:“這個最妙!”元晏因叫家人開了拜匣,取出繡鴛鴦,遞與王鶴。

    王鶴接來展開一看,卻是一幅刺繡的鴛鴦,遂稱贊道:“繡得好極!” 看到下面,見“莊玉燕制”四字,心下暗驚道:“ 此是何說?” 因假做不知,問道:“這莊玉燕是誰家女子?”元晏跌跌腳道:“說也傷心,這女子與我有萬種風情,百分恩愛,隻恨三生緣淺,隻種得一宿郵亭,朱系百年姻眷,真苦殺人也!” 王鶴道:“他與你如此相好,為何不結秦晉?”元晏道:“此乃兒女私情,父母不知,又許與别姓。

    他是個女子,怎好争執?所以繡這一幅鴛鴦贈我,要結來世之姻,教我怎不想殺痛殺?”王鶴道:“有此奇遇,這相思也怪不得兄要害了。

    ” 元晏道:“弟與兄相知莫逆,故吐膽相告,望兄不可漏洩一字!” 王鶴道:“ 這個自然。

    ” 二人又吃了幾杯,王鶴就别了回去。

    暗想:“莊玉燕分明是莊臨女兒,不料有此醜行。

    唐季龍是個矯矯名士,若娶了他來,美則美矣,後日有人知道,豈不是一生之玷?我今既然知道,若不說明,便是欺他了。

    ” 遂來見唐辰,就将遇元晏之事,細細說了一遍。

    急得唐辰抓耳撓腮,心如火焚。

    呆了半晌,方說道:“他既如此,便美如西子王嫱,亦不消提起矣!但隻是莊老一片好情,退親之事,怎生出口?”王鶴道:“若說明元晏之事,傷了莊老體面,若不說明,退親無名。

    ”唐辰道:“姓名萬萬不可說出,隻問他可曾繡鴛鴦贈人,他心下自然慚愧,不敢争執矣!”王鶴道:“隻好是這等說。

    ” 唐辰道:“ 就煩兄長一行。

    ” 王鶴道:“我就去。

    ” 二人别過,王鶴來見莊臨。

    莊臨留坐待茶,茶罷,王鶴道:“晚生今日有一句不識進退之言,不應敢告老先生否?”莊臨道:“有何話不妨直說。

    ”王鶴道:“敝友唐季龍,蒙老先生之愛,許結朱陳。

    不期近日,偶聞暧昧之言,以為人倫風化之始,恐招物議,以傷一生名節,故托晚生敬辭!” 莊臨聽了,大驚道:“這話從何說起?我學生家教嚴謹,況小女秉性幽貞,今忽來此污蔑之語,定有奸人捏造!煩兄與季龍說:此事關系甚重,還須細察,豈可出此不倫之語!” 王鶴道:“ 唐季龍也再三體察,但事有根因,故不能過為隐忍。

    ”莊臨道:“事既有因,何不細說?學生也好追求。

    ” 王鶴道:“晚生不敢多言,老先生隻問令愛,可曾繡一幅鴛鴦贈人?這事之根因便見了。

    ”莊臨道:“既有證據,這不難,兄請少坐,待學生去問。

    ” 遂起身入内,問夫人道:“ 前日玉燕曾替人繡一幅鴛鴦否?” 夫人道:“一月前,有張媒婆拿绫子來,說是城中鄉宦小姐要學刺,聞知玉燕繡得好,來求他繡一幅去作樣。

    你為何問起?” 莊臨就将王鶴的話說了一遍,因道:“閨中針線,怎傳與外人?惹這樣是非!” 遂令家人馬上尋張媒婆來說話。

    家人去了,莊臨就留王鶴小酌候信。

     直到傍晚,家人才尋着張媒婆來。

    莊臨問道:“你求我家小姐替你繡的鴛鴦,拿與何人?可實實說來,若不說明,我就要送官究治!” 張媒婆道:“這是鄉宦小姐要學繡,來求小姐繡與他作樣的,我曾對太太說明,又不是私情暗昧,老爺隻問太太便知!” 莊臨道:“太太我已問明了,隻是你拿去與何人?”張媒婆道:“我拿去與城裡鄉宦小姐。

    ” 莊臨道:“這是我家小姐的手制,怎肯輕易付與外人?你可取來還我,我便萬事都休,若推三阻四,我定不饒你!” 張媒婆道:“要我另尋一幅便難,要我取回原物輕易,今日天晚不及,明早我就去拿來。

    老爺何須發怒?” 莊臨道:“ 既是這等,你明早快快取來,别的事不要你管!” 張媒婆應諾,就去了。

    莊臨方對王鶴說道:“這便是繡鴛鴦的始末,有何暧昧,唐季龍詫為怪事?” 王鶴道:“晚生今且告退,待張媒婆取來再議。

    ”二人别了,不題。

     且說張媒婆回到家裡,暗想:“ 這必是元公子不謹慎,将此繡被人看見,有甚閑言閑語,故莊家發急追求。

    明日讨得回來方好,若讨不回來,到有許多氣淘哩!” 捱到天亮,就去見元晏說道:“元相公,你是在行人,怎麼将莊小姐的繡鴛鴦露在人眼裡?有人吹到莊老爺耳朵裡,莊老爺大怒,昨日叫家人尋我去,要擺布我。

    虧我說得巧,隻說是鄉宦小姐要學繡求去作樣的,故此莊老爺信了,隻要取回去看看,我今特特來取。

    ”元晏聽了,知為中計,滿心歡喜道:“ 我送他許多首飾,他隻送我這幅繡,如何又要來取?” 張媒婆道:“這是莊老爺來取,與莊小姐無幹。

    ”元晏道:“這幅繡是我的性命,莫說莊老爺,就是皇帝要來取,。

    也沒的還他!”張媒婆道:“相公若不還他,他明日難為我,我一口說出來,你也不得幹淨!” 元晏道:“說出來隻敗壞他家閨門,我有甚不幹淨?我一個公子家,偷婦女是常事,況撤手不為奸,憑你說出也無大事。

    ” 張媒婆見他真不肯還,慌做一團道:“元相會,你若果如此,便是害死我了!我如今取不得繡鴛鴦回去,他将我送官,不是拶就是打,叫我老人家怎當得起?” 元晏道:“他若送你到官,我替你說分上也使得,拿銀子與你去用也使得。

    若要繡鴛鴦,你便死,我也不顧你!”張媒婆見他說得咬釘嚼鐵,不肯與他,急得哭将起來道:“元相公,怎這等忍心!我為你的事弄到這個田地,你不顧我,卻教誰來顧我?” 元晏想一想道:“你若要我顧你,我有一個算計。

    ” 張媒婆道: “ 有甚算計?” 元晏道:“你今快快回家,收拾了細軟東西,躲在我家,有誰人敢來尋你?且等我事情妥了,那時你再出來相見,便不妨了。

    ”張媒婆想一想道:“這也說得有理。

    ” 忙走回家,将要緊物件收拾,将門鎖了,躲在元衙不題。

     卻說莊臨,到次日,等候到晚,不見張媒婆來,因叫家人再去追尋。

    家人尋到夜回來,說道:“ 張媒婆門是鎖的,不知何處去了,訪問鄰舍人家,都說早間搬了些東西出門而去,想是走了。

    ”莊臨聞言大怒,寫了一張呈子,到明日叫家人送在縣裡。

    縣主準了,出牌拿人,尋訪幾日,并無蹤迹。

    唐家與莊家因此事不明,都不便提起。

    元晏見兩家親事不成,滿心歡喜,正要央個太老到莊家去鑽求。

    不料,父親元主事升了福建邵武知府,便道來家看看。

    因見元晏終日遊蕩,便馬上與他完親,就擇吉日通知花家,花家甚是歡喜。

    到了吉日,元家笙箫鼓樂迎娶回來,夫婦兩人拜過堂,同送入洞房合卺。

    人都争看新人,不知卻是兩個舊相知。

    正是: 争言佳婿近乘龍,誰道藍橋路久通。

     不信請君今夜看,海棠枝上已無紅。

     元晏與花小姐在洞房同飲合卺,元晏看花小姐雖不及莊小姐十分美貌,然是宦家風範,還有五六分人才。

    花小姐自心有病,恐怕新郎看出,轉低了頭,做出許多嬌羞之态。

    合卺已罷,丫環與伴娘請他去睡,代他解去上身衣服,内裡貼身衣服